『壹』 83歲老人,苦練楷書70年,為什麼被稱為中華第一楷書
張瑞齡一直都非常的謙虛,他一直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書法愛好者”,並沒有人們口中那麼厲害。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他的書法歷程和書法作品中感受到他的性格,感受他的大家風范。張瑞齡就像他的楷書作品一樣,治學嚴謹而又謙虛溫潤,他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熱愛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和我們光輝燦爛的歷史。
他不僅僅是一位書法家,也是一位中華傳統文化的宣傳者、領路人。張瑞齡老先生的作品以及為人都是我們文化發展中的重要瑰寶,也是我們學習借鑒的楷模,更為時代發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貳』 71歲外國老人痴迷研究漢字字源30年,他為什麼這么痴迷
首先,中國的文字是神化的文字,一個字本身就具有無限深廣的含義,國人應當認真去理解她,學習它,而讓外國人崇拜更是理所當然!
而這位71歲老人之所以會如此熱愛學習漢字,也離不開我們國家的強大,對於世界的包容性非常的強。老人對於中國文化的吸引是一部分,要想了解一個國家首先就需要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歷史,而學習這些的基礎就是學好“漢字”,我們可以發現我們最開始學習漢字的時候,一旦知道漢字背後的意義的時候,我們就會特別感興趣,會想深挖,越學越投入。 這位外國老人對於漢字的痴迷我們一點都不需要驚訝,他痴迷的原因就是漢字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魅力,我們對於我們自己的文化要有屬於自己的民族自信!
『叄』 用來表示七八十歲的老人那兩個字怎麼寫怎麼讀
用來表示七八十歲的老人那兩個字:耄耋。
耄耋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mào dié。耄,年紀約八專、九十屬歲。耋,年紀為七十歲。耄耋指年紀很大的人。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耄: 耄 mào 年老,八九十歲的年紀:老耄。耄耋之年。 昏亂。 筆畫數:10; 部首:耂;耋: 耋 dié 年老,七八十歲的年紀:耋期。耄耋之年。 筆畫數:12; 部首:耂。
(3)70歲老人學字擴展閱讀:
古代其他稱謂
襁褓:初生
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金釵之年:女子12歲
碧玉年華:女子16歲
桃李年華:女子20歲
花信年華:女子24歲
弱冠之年:男子20歲
而立之年:男子30 歲
不惑之年:男子40 歲
知命之年:男子50 歲
花甲之年:男子60 歲
古稀之年:男子70 歲
喜壽:男子77歲
杖朝:80歲
耄耋之年:80~90歲
茶壽:男子108歲
『肆』 如何教老年人識字
教老年人識字首先要有耐心,比教孩子識字還要有耐心,畢竟老年人記憶力下降,學回習會很答吃力,不像孩子那樣一學就會;第二,要引發老年人學習的興趣,可根據老年人的生活經歷先學習對他有用的字,生活上常用到的字,再慢慢引申;第三,教老年人識字可一天學習1—2個字,待記住了再往下教,不要貪多,一次學得太多會適得其反。第四,引導老人常練習,增強記憶,在生活中隨時可以出題;第五,要多鼓勵,讓老人寓教於樂,在樂中逐步提高。
『伍』 老年人怎樣學書法
學習書法並沒有普通人想像的那麼難,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老年人學書法能修身健體,是很好的一項藝術活動
首先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
古人執筆分兩種,坐著寫字用五指執筆法,站著寫字用三指執筆法,可是70年代上海沈尹默在全國推廣書法時,只推廣了五指執筆法,三指執筆法瀕臨失傳,好在有林散之等巨匠的成功實踐,當前全國搞書法的70%只會五指執筆法,包括部分已成名的老書家。
學會三指執筆法對中鋒用筆起了決定性作用。目前國內書法傳承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執筆問題。廣大書法愛好者應該及時掌握兩種執筆法。
初學書法者,先要選好老師。
擇師的標准不在於長幼,而在於他是否是真正的行家,主要看他的創新能力,字外功夫,綜合素質,影響力及人品,找對老師就能事半功倍。
選好字帖和筆墨紙硯。
現在出版業十分發達,古代的所有碑帖都有很多不同版本供大家選用。北京琉璃廠一條街,書畫專業書店文房四寶店到處林立,應有盡有,有的還配了示範光碟。
筆分羊毫、狼毫、兼毫三大類,羊毫軟,狼毫硬,兼毫軟硬適度,初學者應選用兼毫,廠家比較出名的湖州善璉湖筆系列、宣州宣筆系列和江西產的各類毛筆,均可選用。
字體可按書體選購:
篆書有《甲骨文》、《石鼓文》、《散氏盤》、秦篆、楚篆等;隸書可選用《張遷碑》、《乙瑛碑》、《史晨碑》、《石門頌》、《好大王碑》等;
楷書可選用《張猛龍碑》、《張黑女碑》、《九成宮》、《顏勤禮碑》、《褚遂良楷書》等;
行書可選《聖教序》、《米芾行書》、《王鐸行草》;
草書可選《十七帖》、《書譜》、《智永千字文》、《平復帖》,懷素、張芝草書。
對於初學者,可以從以下三步練起:
先練線,每天用三指執筆法在舊報紙或毛邊紙上畫兩尺長的橫線、豎線和直徑為一尺左右的圓線各20個,行筆要慢,起筆要藏鋒,線條一樣粗,剛勁有力,力透紙背為好。堅持15天即可。中鋒運行習慣基本養成。
練習點,每天練5鍾不同走勢的點各20個,堅持15天。
練字,先從字體或書法大字典中選臨1—2個你比較喜歡的字,看準比例,反復練,練得和字帖對照一模一樣後,再從頭到尾通臨一遍。
寫不好的字請老師當面示範,細看每個點劃細節的運筆方法。
多參加一些書畫筆會交流,現場細看每位名家的執筆技巧,只要有興趣真下決心,方法正確,心誠力到,一般經過3到5年的持續努力就會小有成就。
『陸』 怎樣幫70歲的奶奶學認字
我家79歲的奶奶已經學會了用電腦,會玩數碼相機,會用攝像機,會把電子文件拷到電腦里歸類處理,會用掃描儀掃描舊相片。不要小看老年人的學習能力。奶奶從來沒學過拼音,自己拿新華字典後面的拼音表就摸索著學會了打字。其實我家年輕人真的沒怎麼教她,她就是喜歡這些新東西,樂意玩,自己戴著老花鏡看說明書自己琢磨,然後就會了,玩得可熟悉了。
其實重點還是在於老人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學。如果她只是嘴上念叨著想學寫字但是其實不肯用心,那是很難教的。
我還記得我媽媽說她的姥姥(下文稱為太姥),一天學都沒有上過,在我姥姥(太姥的女兒)上學的時候,太姥就拿著課本自己看,沒用多長時間,就能看懂生活常用字了。
樓主要教你奶奶的話,注意看她是不是真有學習的慾望。如果真有,那就盡力給她創造好的條件,例如給她買零基礎的識字課本並且做她的老師,幫她制定學習進度,隨時幫她找適合她閱讀的材料,等等。但如果她其實是心底抗拒學習的……那就比較難辦。
註:轉自一名網友的回答
『柒』 針對老年人學習漢字,有啥好辦法以前沒有上過學。
針對老年人學習漢字,必須從學習漢語拼音開始,再從漢子的間架結構入手,循序漸進,必須像對待小學生一樣有耐心,不要急於求成。
『捌』 老人想學認字寫字怎麼辦
一,快速認識1000字。動復畫片,除了故事制主角是人物,其它角色,全部由漢字擬人演出,有劇情,被認字。
二,游戲識字1800,每天學習幾個字,筆畫,組詞,造句,圖畫,字義。在用學過的字游戲。
三,說文解字的故事視頻。學習2200。
四,會變形的漢字3300,如,鼠這個字,會變成一隻老鼠。學字義,組詞,造句。邊的2
『玖』 老年人適合練什麼字
老年人適合練什麼字
大家都知道練書法刻意修身養性,延年益壽。這對於在家退休沒事的老年人來說再適合不過了,下面看看這位老年人的練毛筆字的心得吧。
老年人寫毛筆字好處多多(zhuan) - 袖裡乾坤 - 靜以修身
現在的人,很少說寫毛筆字,而說練書法。我很不以為然。書法是中國的書寫藝術,包括真草隸篆、行書草書,而將用毛筆寫字都叫做書法,顯然不當。小學生用毛筆的寫字課,叫做書法課,也不見得妥當。現在的小學,很不重視學生的寫字,教學生用毛筆寫字是必要的。但還談不到書法,寫的工整就不錯了。我這里說寫毛筆字,而不談書法,也是這個意思。
寫毛筆字可以修身養性,是我數十年的生活經驗。
我從小的時候讀家裡的私塾,就開始學寫毛筆字。在那時候,毛筆還作為書寫工具在社會上使用,毛筆字在百姓中和人們的生活里還通行。後來(應當是在50年代以後)毛筆,被鋼筆、鉛筆和現在常用的圓珠筆取代了。毛筆字也就只在書法藝術中得以生存了。現在毛筆的使用,只是作為練習書法的工具了。但仍有極少數人喜歡用毛筆寫信,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我在數十年裡,由於喜愛書法藝術,有時間時,就提筆寫寫。而我真正體會到寫毛筆字可以修身養性是在1985年以後。1985年我得了嚴重的心臟病,住院9個多月,險些喪命。出院後到療養院去做康復治療,那時我感到無聊極了,就想到寫毛筆字來消磨時間。我喜歡柳公權的「神策軍碑」,就開始練起字來。
出乎我的意料,寫毛筆字,不但可以解悶,而且在寫了較長的時間之後,就感到對養病大有好處。我寫大楷,是直背而坐、或正立在桌前,懸肘來寫字;我寫正楷,起筆、運筆、收筆都按照我學習過的正規方法,一筆一畫地寫,一般堅持寫一個多到兩個小時。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就感到體力的增強,心情也更舒暢了。因為在這樣練字的時候,精神完全地集中在寫字上,沒有了一切雜念。而且懸肘寫字,也是一種體力運動,對身體也是一種鍛煉。在我養病期間,堅持寫毛筆字這一活動。自此之後,寫毛筆字便成了我的生活的一部分。到現在已經近20年了。
在開始練字的時候,寫時間長了,會感到疲勞,現在沒有這種的感覺了。現在仍然每天都寫毛筆字,但已經改寫草書了。我寫毛筆字,雖然不是要成為什麼書法家,但我既然是寫毛筆字,就要遵循寫毛筆字的規矩。寫正楷,就要講求正楷的筆法。臨帖要認真地臨。由於我在幼年的時侯,學習過毛筆字的基礎知識,寫起來就方便了。我小時練習過行書,為我現在學習草書帶來了方便。
我說寫毛筆字可以修身養性,第一是有益於健康,因為這是一種體力的鍛煉。其二,寫毛筆字必須精神專注,全心全意地寫,排除一切雜念,很有益於修養心性。就和氣功一樣地養神。
我堅持數十年寫毛筆字,經驗使我知道,這對健康大有好處。因此,我建議有興趣於此的老年朋友,不妨一試。沒有學習過的朋友,也可以參加一種學習班打個基礎,然後自己練習。我們的目的是修身養性,而不是要做什麼「家」,但既然寫,就要往「好」處去追求,但好與不好是無所謂的。我把寫毛筆字,當做打太極拳來健身,方法不同,但道理是一樣的,殊途同歸嘛
『拾』 如何讓老年人學會寫自己的名字
可以效仿小學生的描紅字本。把老人的名字寫上,讓老人反復不斷地抄那樣我們就能學會自己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