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很多大齡剩男覺得自己可以娶20-25歲年輕姑娘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車和房,比起年輕小伙有一定的物質基礎。
對於男人來說,選擇配偶,年齡必須符合他的標准,而他要求的是:不能比自己大。 30歲的男人還是一樣,更不用說年長的男人了。
能夠成為優質的「剩男」,肯定經歷過了生活中的許多坎坷。生活是活著的煉獄,他們將內心的辛酸刺入肚子,繼續掙扎,所以他們會更愛生活。年輕時,出於職業原因放棄了愛。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前景,他們放棄了穩定的工作。他們的一生都在與命運,勝利和失敗作斗爭。
這些生活的經歷將使他們越來越理解感情規律,因為他們已經遵守了自己的規律。因此,他們對感情會更加懷有期待。
⑵ 男人最高年齡生子
男性不存在像女性一樣卵巢功能衰退明顯的階段。女性到了更年期,生殖功能明顯下降,會出現月經紊亂、停止排卵等的更年期症狀,直到50歲左右完全絕經,生育能力也就終止了。而男性生育能力下降比較緩慢,男性也有更年期,但男性更年期的表現沒有女性明顯,生育能力下降也是緩慢的,可能會在六七十歲的時候仍能產生精子並完成受精。但一般認為,男性25-35歲是比較合適的年齡,因為除了身體條件外,人生經驗、經濟條件、社會穩定性、工作等,這都跟優生優育有關系。如果天天緊張不安,生活沒著落,就不能做好優生優育。
⑶ 男人多大年齡不能生育
這不是有公式可套的,也不是有規律可循的,因人而異.有人一生都沒生育能力,有人八十歲了(妻子年輕),依然有能力生育.一般來說,男人在六十五歲以後,不再生育了
生育能力遭受年齡限制的可能性較小。君不見生活中,90歲甚至百歲高齡生育孩子的新聞也時有所聞。中國古籍中早就有「八十老翁生子」的記載,近代也有活生生的例子,如20年前廣西一位年近90歲的壽星就喜當父親。國外也是屢見不鮮,如瑞典有個活了120歲的老翁,85歲時再娶,並且生下8個子女;前蘇聯一位叫做阿漢赫爾·布哈尼亞的農民,112歲時結婚並生子,這大概是世界上高齡男人生育的吉尼斯紀錄了。
不難明白,男人的生育年限是不封頂的。有科學依據嗎?德國慕尼黑的專家以60~89歲的老年男性與24~33歲的青年男性各20名為觀察對象,分別檢測了他們的精液,並作了比較,結果顯示老年男性的精子並未衰老,而且精子的密度(平均為每毫升精液1.2億個)還高出年輕人(平均每毫升精液僅0.78億個)一籌。看來,用老當益壯來形容老年男人的生育力,一點也不過分。
⑷ 如果你是已經結婚生子的男人,和父母親住在一起,心裡怎麼想壓抑嗎
肯定會壓抑,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分開住的好,給彼此留點空間放鬆心靈,這好比樹枝的主幹分出的枝條,需要空間去吸收陽光雨露,與主幹不分不離,自己長不好,也會影響主幹,所以別給父母老年生活添堵,可以常探望,但不可以久居一個屋檐下!
⑸ 八十歲男人還能生育嗎
一切皆有可能 再說,世界上,這種老來得子的事情,又不是沒有, 有些男性,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功能方面,並未減退 或者喪失..
⑹ 男人多少歲才算是剩男女人多少歲才算是剩女
1.「剩男」的稱呼相較於「剩女」而言,普遍指代那些年齡在30歲以上,仍處於單身狀態的男士。
2.剩女,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個漢語新詞之一。是指已經過了社會一般所認為的適婚年齡,但是仍然未結婚的女性,廣義上是指27歲或以上的單身女性,很多擁有高學歷、高收入和出眾的長相,但也有很多自身條件較差。多數擇偶要求比較高,導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歸宿,而變成「剩女」的大齡女青年。
剩男類型一:過於老實的男人
一個人老實,說明你本性很好,一個過於老實的男人,讓女人想要自殺的感覺。和這樣的男人在一起,只會讓女人擔心你,會不會在外面被欺負?會不會受氣?其實男人有時候需要一點的小心眼,而不是一味的老實。女人不會嫁給這樣的男人,因為他們需要一個能夠保她們的男人,而不是一個自己要去擔心的男人。
剩男類型二:無所事事的男人
女人常說,你沒錢不要緊,但是你假如沒有任何的事業心,將來的日子怎麼過?難道要靠女的養你嗎?女人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包容自己,在自己累的時候,給自己支撐的男人,而不是一個什麼都不做的男人。嫁給你不是嫁給幸福,而是苦難。男人可以沒錢,但是不能沒有事業,這個是女人的宗旨。
剩男類型三:不懂情趣的男人
女人都希望自己的老公,能夠浪漫點,能夠給自己一點驚喜,偶爾給自己一束鮮花。不懂得浪漫的男人,會把女人的生日忘記,戀愛周年日子忘記。讓女人怎麼會你有好感?嫁給你,那以後的日子不是更無趣,戀愛都這樣了,結婚後,那不是更無趣嗎?
剩男類型四:完美主義的男人
這類擁有「完美主義」情結的鑽石王老五們通常認為自己只要擁有了完美的情人,在今後的婚姻生活中便不會再出現任何煩惱和問題,這反映了他們沒有信心能夠很好地處理愛情和婚姻中出現的難題。
剩男類型五:追求自由的男人
有報道指出,法國如今有50%的適婚男女因為過慣了單身生活而不願意結婚,類似的狀況也正在我們身邊出現。他們因為過於沉迷個人世界,而造成了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的溝通障礙,使得他們索性一「剩」到底。
剩男類型六:沾花惹草的男人
女人都喜歡專心專一愛自己的男人,而一個男人四處沾花惹草,會讓女人很沒有安全感。總是吃在碗里,想在鍋里,結果也就是芝麻和西瓜都被別人搶走了。所以就算是單身也不能隨意招惹女性,不然只會讓她們覺得你很花心。
剩男類型七:不主動的男人
蘇有朋在一次記者采訪時,坦言自己是不為結婚而結婚的人,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在感情上可能不會太主動,更多相信緣分。我有很多同學剛剛大學畢業就結婚了,現在孩子也有好幾個了,依然很恩愛,這就是他們的緣分。結婚得看我在多少歲之前遇到那個合適的人。我最近這些年真的感覺到要隨緣,四五十歲結婚都有可能,不同年齡應該享受不同的生活。不管別人怎麼想,我是活得比較自我的。中國女人不象西方國家的女人——可主動追男人,她們就算遇到自己心儀的男人,如果對方不主動追,她們都會情願放棄,所以一個男人如果不主動的話,他就很難找到女朋友。
剩男類型八:不擅表達的男人
塗岩松在談到未婚原因時,曾對媒體坦言:說實話我是一個挺被動的人,可能家庭生活戲演得太多了,生活中我是特別不善於表達的一個人。話少,越跟親近的人話越少,脾氣越大……就是我在工作當中透支了太多的情感,生活中反而需要一個特別能理解我、包容我的人,所以真是越來越挑。其實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如果不擅表達情感的話,就容易失去得到真愛的機會。麥兜說:有事情是要說出來的,不要等著對方去領悟,因為對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麼,等到最後只能是傷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
剩男類型九:太過自我的男人
我們知道愛情或婚姻要想能幸福和長久的話,就需要兩個人能相互妥協和遷就,如果一個男人太過自我,處處都要別人來順從或遷就他的話,那麼這樣的愛是不會長久的。時下不少80後、90後,由於從小受父母溺愛,唯我獨尊慣了,不懂得包容和遷就別人,從而成為剩男的越來越多。
剩男類型十:事業型冷酷型的男人
長期為事業打拚,使他對待愛情的態度帶有不少「硬傷」。也許他過於理性,也許他過於孤傲,他始終不知該如何放下身價去追求真愛,他們期待被女人倒追,在事業的包圍圈中,在漫漫的等待中,只能看到他越來越落寞的身影。他的心聲是——「雖然事業有成,但身邊的女性總是對我敬而遠之,難道我就真的沒一點魅力嗎?哎,有時鑽石王老五的稱呼對我幾乎變成了一種諷刺。」
⑺ 結婚生子後,男人的心理會出現哪些變化
無論男女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願望,這是所有男女步入婚姻殿堂的必然過程,每個人都是從父母所生,凡是來到這個人世間的男女都肩負著各自的使命,從古到今幾千年的人類傳承的發展,延續了人類生存的自然規律。
男女結婚生兒育女就是為完成各自的使命而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每個人都是從小孩長大成人到結婚生子男人成為人父,女人成為人母都是天經地義地完成養兒育女這個角色,當男女都當上了父母這個角色,心中的喜悅是無法表達的,這是所有結婚男女的必然經歷。
總之,作為父親是幸福的,個人感覺沒有它就不會太完美。但是也是沉重的,在你離開人世之前,他都是你的孩子,他的一切都可能與你有關。
⑻ 中國最高年齡得子的男人是誰
130歲 印度發現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 (2002年07月31日 10:34 大洋) 大洋網訊 據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布朗村的居民講,生活在這座村子裡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維已經至少130歲高齡了。如果她的年齡能夠被證實,那麼她將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長壽的一位中國婦女還大14歲。 昌迪加爾律師迪內希·庫馬爾日前對媒體說,盡管黛維沒有出生證明,但從她的家史推算,她至少130歲了。他說,黛維25歲時生下大女兒,大女兒20歲結婚,28歲生下兒子凱沙夫·拉姆,而現在拉姆已經80歲了。 庫馬爾說,他三個月前開始調查黛維的家史,有兩個很重要的證據可以證明她的年齡。首先,她的一個孫子已經80歲了。其次,她的一個健在的兒子已經102歲了。 黛維現在的身體依然很結實,她現在還能自己上山撿柴火。她說,自己每天喝兩杯牛奶,吃一個小米麵包,一輩子只去過兩次。() 沒有人能夠永生。即使我們找到了永葆青春的秘訣而不會衰老,也會因為傳染病、兇殺、事故等種種原因而死亡。在不同年齡的人群中,以青春期的少年死亡率最低。在發達國家,這個數字為每年0.05%。這意味著即使我們能終身永葆青春,每年也會有0.05%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而死去,只有95%的人能活到100歲,50%的人能活到1000歲。 但是反過來看,衰老無疑是導致我們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它使得我們沒有人能活到1000歲,而只有極少數非常幸運的人能活到100歲。「對酒當,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的千古絕唱,可以轉化為一個千古難題:人究竟能活到多老?這個問題,又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人類最長壽命是多少?人類平均壽命是多少?每個人的預期壽命又是多少? 盡管一直有人試圖推算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長壽命,這些推算,不管是出於迷信還是稱根據科學,都站不住腳。事實上,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存在一個可以活到但又必死無疑的年齡上限。自然選擇不可能進化出這樣的「設計」。雖然每個人都終將會衰老而死,但衰老是一個使生命「機器」逐漸磨損的過程,並不存在一個在逐步逼近的上限。我們可以確定地說,沒有人能活到千歲、萬歲,但是無法確知多少歲是人能活到的最高年限。打個比方,就像汽車廠推出了一款新車,我們知道它一直使用下去終將會報廢,我們也可以根據當初的設計估計其使用壽命,但是除非我們特地設計了一種裝置讓它在達到該使用壽命時自動報廢,否則在過了使用壽命後,肯定還會有一些車可以繼續使用。我們無法推知它們的最長使用壽命是多少,唯一的辦法是調查所有這款車的使用壽命,找到某一輛壽命最長的,就把它當做這款車的已知最長壽命。人的最長壽命也是如此。我們無法從理論上推算,而是把有史以來壽命最長者,做為人類的已知最長壽命。 誰是有史以來最長壽的人呢?大家可能馬上會想到中國壽星的象徵彭祖。據說他生於夏代,到商末時已800歲。這當然是無稽之談。正式的歷史記載,也即所謂「正史」或24史,要可靠一些。明朝謝肇浙在《五雜組》一書中曾做過統計:「人壽不過百歲,數之終也,故過百二十不死,謂之失歸之妖。然漢竇公,年一百八十。晉趙逸,二百歲。元魏羅結,一百七歲,總三十六曹事,精爽不衰,至一百二十乃死。洛陽李元爽,年百三十六歲。鍾離人顧思遠,年一百十二歲,食兼於人,頭有肉角。穰城有人二百四十歲,不復食谷,惟飲曾孫婦乳。荊州上津縣人張元始,一百一十六歲,膂力過人,進食不異。范明友鮮卑奴,二百五十歲。……此皆正史所載。」其中「洛陽李元爽」,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九老圖詩序》一文中提到的。他晚年定居洛陽,74歲時與八位年紀比他大的老人組織了一個「九老會」,其中最老者就是李元爽,時年136歲。按照這些記載,活過120歲者代不乏人,甚至有的活到二百多歲。 國外也有類似的傳說和記載。猶太《聖經·創世記》聲稱在大洪水之前,人類的壽命都長得不可思議,長壽冠軍是瑪土撒拉,活了九百六十九歲。這當然也是無稽之談。有趣的是,和《五雜組》一樣,《創世記》也讓上帝把後人的最高壽命定為一百二十歲(「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不過西方歷史上,也有活過這個神定年限的記載。最著名的是英國老壽星托馬斯·帕爾(Thos Parr)。此老是什羅郡的農民,其教區紀事錄記載他於1483年受洗。法律文件記載他於1518年繼承了其父的遺產(一個小農庄)。結婚紀錄稱他於1563年首次結婚,時年80,後生下一子一女,均夭折。在他100歲時,由於對妻子不忠並生下一個私生子,他在教堂穿白衣服贖罪。在結發妻子死後10年,他於1605年第二次結婚,時年122歲。1635年,阿倫頓爾伯爵在視察什羅郡時,聽說了帕爾的事跡,便將他帶到倫敦晉見國王查爾斯一世。此時帕爾已失明20年,但以其機智頗得國王的歡心,受到良好的款待,並為其畫像。
⑼ 男人70還能生孩子,為什麼現實中很少看到男人70歲結婚生子的
難以啟齒還能生孩子為什麼現在都很少看到男結婚生了兒子生兒子的可以的那是因為妻子催他還因為他70歲他還行可以結婚生子
⑽ 男人在多大年齡結婚生子最合適
與年齡無關,與狀態有關。最合適結婚生子的狀態應該是
心理上具有強烈責任感,偏成熟,不再以自我享受為中心的時候
物質上工作偏於穩定,收入偏於穩定,有明確未來規劃和職業方向
如果心理上的狀態不具備,那他將會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丈夫,不負責任的父親,結婚不會幸福的。如果物質上的狀態不具備,那他總是在換工作,換職業,今天不知道明天能為家裡帶來多少錢,就完全無法為整個家庭做好一個規劃,整個生活都是亂的,不利於長期的婚姻生活和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