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老年人街拍火了,65歲大爺的穿衣打扮,比90後小伙還時髦你怎麼看
說到老年人穿搭,很有可能很多人會想起島國日本街頭討人喜歡的老太,或者法國巴黎街邊精美雅緻的「小仙女姥姥」,而在我國上海街頭,就會有那樣一群「老來俏」的時尚大爺,年齡都是在65歲之上,穿衣搭配卻比90後小伙還時尚,在很多人的偏見中,廣泛認為女人是年齡越大越會穿著打扮,越老就越精緻,而男士伴隨著年紀的提高,也慢慢被貼上「身體發胖」「不重視穿著打扮」相當於時尚潮流毫不相關的標識。
廓型裁剪的西裝上半身實際效果更為筆挺,與此同時也消弱了正統西裝的一本正經和嚴肅認真感,搭配深藍色襯衫打造出精美時尚潮流的疊穿實際效果,下半身配搭暗藍色休閑褲子配灰黑色真皮皮鞋,咖色絲襪關鍵點中表露著紳士雅緻,手提式皮包像極了時尚潮流的離休退休幹部。
2. 各個年齡階層的人都有什麼特性
70後:工作狂基本上都是70後的。
80後:而我們,拒絕加班!
90後:拒絕上班!
(2)
70後:他們喜歡穿七匹狼或者猛龍牌子的衣服。
80後:我們喜歡G-Star之類的。
90後:乞丐服,越花越好,越破越好...... 一個洞時尚,兩個洞潮流,三個洞個性......
(3)
70後:他們唱K的時候只會亂吼──例如"2002年的第一場雪",然後就拚命拉著你喝酒,不讓你唱。
80後:Mic霸一般是我們。
90後:我們不止會唱,還會跳!
(4)
70後:他們的話題除了工作就是股票。
80後:我們的話題更多,有英超、魔獸......
90後:QQ等級,QQ秀......
(5)
70後:他們如果有筆記本,會喜歡到公眾場合用。
80後:我們才不會背那麼重的東西在身上。
90後:只要蘋果筆記本,而且不止一台......
(6)
70後:他們喜歡喝紅酒,一般是長城紅酒。
80後:我們要麼不喝酒,要麼就喝啤酒。
90後:韓國果汁,日本汽水......
(7)
70後:他們無論任何時候,看到有站著的領導,都會馬上給領導讓座。
80後:我們崇尚上下級平等。
90後: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8)
70後:他們娶老婆的時候想娶{-屏-|-蔽-}。
80後:我們覺得無所謂,只要相互感情好就可以了。
90後:結婚需要感情嗎?需要結婚嗎?
(9)
70後:他們覺得每個日本人、美國人、台灣人都想攻打中國。
80後:我們喜歡日本的連續劇、台灣的綜藝節目、美國的{-屏-|-蔽-}。
90後:我要去日本,因為我是日系MM......
(10)
70後:他們希望中國用核彈把上面三個國家(地區)都滅了。
80後:我們希望和平。
90後:和我無關!打仗衣服會降價嗎?那就打唄~~
(11)
70後:他們對服務員態度惡劣,或者言語上調戲女服務員。
80後:我們只在點菜和結帳時會跟服務員說話。
90後:從不和waitress說話,只會背後討論她的衣服很土......
(12)
70後:他們有存款。
80後:我們負債。
90後:我們有老爸!
(13)
70後:他們會把房子買在番禺或者花都,然後每天早上花一個多小時乘車去上班。
80後:我們喜歡在公司附近租房子,每天騎車或走路去上班,就為了早上多睡一會。
90後:我們住哪裡都可以,只要BF喜歡......
(14)
70後:他們結交有背景有地位的人。
80後:我們結交志趣相投的人。
90後:我們結交滿身紋身的帥哥!
(15)
70後:他們周末約客戶去吃飯。
80後:我們周末約同學去踢球。
90後:一個禮拜7天周末,想做什麼做什麼!
(16)
70後:他們喝酒時喜歡跟別人乾杯。
80後:我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下了,怎麼也不肯再喝。
90後:我不是隨便喝酒的人,我隨便喝起酒來不是人。
(17)
70後:他們的家進門要脫鞋。
80後:我們家進門不用脫鞋。
90後:我們{-屏-|-蔽-}睡覺都不脫鞋!
(18)
70後:他們五一、國慶去旅遊,然後會在各個景點門口拍下很多V字手勢的照片。
80後:我們五一、國慶在家睡覺,或者約朋友去唱K。去旅遊,我們只會拍景色。
90後:我們天天是五一,國慶...... 取消五一沒什麼關系......
(19)
70後:吃飯時,他們喜歡坐在老闆旁邊。
80後:我們最好別坐在老闆旁邊,那才無拘無束。
90後:我是老闆!
(20)
70後:他們跟陌生人在一起的時候喜歡找話題說。
80後:我們不太搭理陌生人,故意找話題不累么?
90後:你誰阿,穿這么土,死開...... 帥哥,交個朋友好嗎?
3. 80後和90後之間的代溝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
當80後的青年們還在指責父輩的時候,90後的小子們已經不知不覺的抄了我們的後路。我們曾經感受不到父輩們的憶苦思甜,體味不到他們見到知青好友的激動與熱情,而現在的我們不是也一樣在網上為那些曾有過的美好回憶感傷嗎,橡皮糖,無花果,我們漸漸在90後的眼中成了老人家。十年,真的差距就這么大嗎? 80後的站在父母的存摺上吃喝享樂,物質生活富足,精神世界空虛。90後的孩子們站在更厚實的存摺上,去享受連80後都沒有機會得到豐富童年,所以他們的精神世界,更早的空虛了。拜金的年代裡,80後們像他們的父輩指責他們一樣指責著那些玩非主流的90後,而90後的也不疼不癢的繼續粉飾著他們的庸俗。其實人和人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沒有吃什麼苦,都是獨生子女,都這樣接受著外來文化的侵蝕,還得意洋洋的認為自己才是新潮。80後的文字,90後的圖片,無一不透露這那種自以為是的幼稚。無病呻吟的文字和混亂的思路點綴著幾個動人的字眼,這就是好文章。45度斜拍,瞪大眼睛撅著嘴,固定的手勢擺在固定的位置,磨完皮再加上花花綠綠背景和與80後一樣動人字眼就成了非主流。這樣的美,都太過簡單,太過庸俗了吧。 我也寫過這樣的文字,我也PS過那樣的圖片,但是我只當作那是一種潮流來玩玩,潮流是要玩一玩,但是當那些固守陣地的人認為這是一種堅持的時候,我就忍不住要笑他們傻了。我在這里不想講什麼民族大義,中國崛起之類的,估計小資的80後和非主流的90後都聽不進去,看他們的樣子也不像是什麼祖國的棟梁。玩著日本人玩剩下視覺系(而且是好幾個層次之下的)長大的孩子,不要對他們抱有太大的希望,因為他們尚且沒有辨別事物本質的能力。而80後似乎成為了問題人群以後,長輩們也在討論著能不能把中國交給我們,至少80後的一些人在努力做著,努力獲得著這個社會的認可,90後的孩子,還太小,和他們較真也不必要,只是三歲看老這句話還是有點道理的。 在這里不需要舉什麼例子了,網上每天都充斥著這些東西。冷眼的觀者不用我講什麼就心知肚明,點頭認同,而局中人們,即使我說的再多也只是眾多廢話中的一個,所以我又何必浪費口舌,只是想在這個用來發泄獸欲網路世界裡發泄一下我的憂慮: 一代和一代充滿著矛盾,人們總是用「代溝」這個詞一帶而過,來粉飾其對尋求本質的怯懦,但是80後和90後這十年的代溝真的就那麼深嗎?我看到56網上居然把80後和90後的論戰做成專輯讓大家看笑話,真的是笑話。想想這幾年,多少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群體和群體之間的矛盾是媒體蓄意推波助瀾而產生的,有多少人是腦子一熱就跳進去跟著罵戰的。我想冷眼旁觀,因為我的焦慮已經讓我沒有興趣跳進這個庸俗的娛樂大潮中了。2008是中國的關鍵一年,來自內部的危機和外部的壓力在考驗著中國人和我們的政府。而看著那些所謂的祖國的希望——80後們依然在愛誰誰,90後的孩子們還在專心的玩著手中的PSP,閑暇之餘彼此罵戰,指責父輩,讓我十分迷惘,我真的想看看將來80後的人群執掌著國務院的情景,但願那時的中國還是人們期望的那個中國。最後我只能說:都閉嘴吧,都歇歇吧,誰也別罵誰,誰的腦子也不富餘,干點該乾的吧。 2008年,以北京奧運會青年志願者為代表的「80後」,令外國媒體驚呼中國出現「鳥巢一代」。2008年也是「90後」成人的元年。出生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的這兩代獨生子女,在世界范圍內獨一無二,對於我們的社會更是有著巨大的標本意義。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不久前完成了《「90後」文化檢測零點報告》。對「90後」的特徵進行了概括,提出了擬成人化、松圈主義、激情體驗、一心多用等特點。零點董事長袁岳認為,中國的「90後」是比「80後」更有特色的一代,也將比「80後」更容易與其他各代兼容。 「80後」和「90後」誰將影響未來社會?以他們為主力軍的中國和中國文化,將對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 。「80後」、「90後」更突出的特徵是網路一代,是跨文化收集信息的一代,不再是主要師承父母和傳統的一代。網路塑造了全世界年輕人共同的社區感和交往模式,中國年輕一代在這個方面比其他國家一點不遜色。
4. 如今和老人在一起生活的90後多嗎
都說三歲一代溝,我們90後和家裡的老人之間差了太多的溝了,沒有什麼可能聊到一起的話題,生活理念想法都差的太多了,無法理解到對方,很少會有人願意和家裡的老人住在一起。只有這小部分不會自己做家務的年輕人不願意離開,希望和老人住在一起,方便自己的生活,這部分人群在90後人群中的比重太低了。
我們都說遠的香近的臭,住的太近了,會因為各種問題爭吵不休,幹嘛要這樣討人厭呢!還不如自己住的遠點,有時間就可以回去看看,這也很好,家人也會更想念對方,而沒有因為長期的住在一起感情變淡。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照顧老人是我們這些下一代的責任,但是在他們自己還可以自己生活時,就不要干涉太多。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同,老人們一般都會有那種勤儉節約的思想,沒有在時代的進步中消失,而我們不同,我們接受了社會的新思想,在與時代共同進步,對於那些老人的看法一點都不贊同,這些在生活上會造成很大的麻煩,我們不能說誰對誰錯,這是一種沒有答案的問題,個人有個人的看法,只是出發點都是一樣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永遠都有一顆強大的包容的內心。既然沒辦法做到,那就離得遠點,只要時刻記掛著對方,心裡想著對方,這些都不是問題。
5. 80後、90後未來靠什麼來養老
80後90後未來還是要靠社會來養老,但是在自己正值壯年的時期,必須積攢足夠的錢財。
以後,孩子們的負擔也會更加的重,也會注重個人的自由度,指望兒女養老是靠不住的。
6. 90後將來贍養老人的壓力有多大
我是90後,但我爸媽50來歲而已,我爺爺奶奶80多。在我看來,對我們來說贍養父母的問題,不是他們的衣食住行,而是他們生病時候的花費。就以我奶奶為例子,我奶奶已經n次因為各種原因進醫院,我們家裡面每個人是輪著白天和夜晚去照料她。雖然她是公務員退休公費醫療能報銷90%,但是每次花費都不少於2萬,如果不能報銷的話,每次至少20多30萬(這還是我們還沒請24小時護工的情況下)這個花費的金錢,時間和精力真的是簡直了。
7. 《八零九零》正式定檔,你覺得90後遇上80後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八零九零》是由徐紀周擔任總導演,易軍執導,白敬亭、吳倩領銜主演,倪大紅、李建義、楊新鳴、吳冕主演的都市家庭劇。這部劇講述的是幾個 “90後”年輕人和一群老年人的故事,溫馨甜蜜系。特殊提醒,這里的80不是80後而是指的80歲的古稀老人,然後90就是90後的年輕人。
8. 70歲是古稀,80、 90、 100 稱什麼
【80歲】
杖朝之年[ zhàng cháo zhī nián ] 年齡的代稱,指男子80歲,意思是年過八十就可以允許撐著拐杖入朝。
出處:《禮記·工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翻譯:年過五十可以在家拄拐杖,六十可以在鄉拄拐杖,七十可以在國中柱拐杖,八十老人可以在朝上拄拐杖。
【90歲】
鮐背之年[ tái bèi zhī nián ] 九十歲高齡的時候,指老人高壽。
出處:《詩經·大雅·行葦》:曾孫維主,酒醴維醹,酌以大斗,以祈黃耇。黃耇台背,以引以翼。壽考維祺,以介景福。
翻譯:宴會主人是曾孫,供應美酒味香醇。斟滿大杯來獻上,禱祝高壽賀老人。龍鍾體態行蹣跚,扶他幫他侍者仁。長命吉祥是人瑞,請神賜送大福分。
【100歲】
期頤之壽[ qī yí zhī shòu ] 期頤:百年。高壽的意思。
出 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席方平》:今送汝歸,予以千金之產,期頤之壽,於願足乎?
翻譯:現在送你回去,給你千兩黃金,百年高壽,你覺得滿意么?
【30歲】
而立之年[ ér lì zhī nián ] 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出 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翻譯: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
【40歲】
不惑之年[ bù huò zhī nián ]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出 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
翻譯: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
【50歲】
知命之年[ zhī mìng zhī nián ] 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出 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翻譯: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60歲】
耳順之年[ ěr shùn zhī nián ] 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出 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
翻譯:六十歲時能廣泛聽取多種意見。
9. 70後、80後、90後到底哪一代人壓力更大
70後,80後,90後,可以說這三代人都各有各的難處,但是綜合來講吧,還是80後的壓力更大。因為90後現在最小的可能大學剛剛畢業,最大的可能剛剛成家,孩子方面的壓力還不算是特別大,而70後孩子基本也都大了。
80後不容易,因為這個年齡的人是孩子,剛剛在上學,正需要錢的時候,老人看病也是需要錢的時候。自身年齡也不小了,大概也到了40歲左右,甚至說進入中年危機,體力一日不如一日,在工作上的表現也可能有所下降,所以您上面下面和自己都有一定的問題。
10. 身為60、70、80、90後的其中一員,你覺得哪一代壓力最大
我覺得九零後壓力最大。
九零後就業競爭激烈,就業壓力大。六零後,七零後乃至八零後他們那個時代,基本上只要考上了公務員,生活也就不用再擔心什麼。而且在那個時候正是各個行業的創業風口,有很多新奇的行業可供他們進入。現在的九零後,面臨的是各個行業工作崗位充分飽和,創業資金不夠。就業工作比七零後和八拿不出更多的積蓄來幫助他們創業,也沒有辦法幫助他們在事業上排憂解難。很多人現在仍然需要一個人奮斗,身處在陌生的城市,一個人默默打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