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張家界土特產長壽菜

張家界土特產長壽菜

發布時間:2022-05-12 15:26:56

① 圍場特產是啥

主要特產:避暑山莊絲織掛錦,承德木雕,蕨菜,民間剪紙,滕氏布糊畫,杏仁露
承德特產概述:承德地處燕山腹地,北部是茫茫林海,廣袤草原;中部為低山丘陵,林木茂盛;南部峰巒重迭,峽谷幽深。海拔200—1600米,最高峰霧靈山2118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是一個盛產土特產品的地方,著名的土特產品有大扁、板栗、榛子、蕨菜(又稱吉祥菜)、壩上蘑菇、歐里(鈣果)等,全國著名飲品「露露」杏仁露的原材料就是承德土特產品大扁。
承德土特產品一般可分為三類:一、承德地處山區丘陵,有較多的乾果類土特產品,如杏仁、板栗、歐李等,這些土特產品都含有很高的鈣、鐵、維生素等眾多人體必須的營養;二、壩上蘑菇,圍場壩上海拔2000多米,早晚溫差大,屬地多產蘑菇,品種繁多,蘑菇營養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有利於消化的粗纖維,又易於採集與栽培,價廉物美,即可入高級宴會,又是家庭的習俗菜餚,其中被人視為上品的有:白蘑、口蘑、榛蘑、肉蘑、草蘑、唣蘑、松蘑、平蘑等。同時全球著名快餐店「肯德基」薯條用的土豆為壩上提供;三、清朝宮廷類產品,如蕨菜又稱吉祥菜、長壽菜,是野生植物,承德的蕨菜在清朝被視為貢品,當地的群眾非常喜食以蕨菜烹制的菜餚。
特產工藝品也是承德一大特色,承德市在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350萬人口,其中有44個少數民族,占人口的46%,各民族文化習俗交融,產生出很多民族工藝大師,有豐富多彩的民族工藝品,其中有「華夏一絕」的滕氏布糊畫、核桃工藝品、豐寧剪紙、絲織掛錦、根雕、瓷雕、字畫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工藝美術品。有著不同風格的民族藝術人才,目前承德市有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6人,工藝美術家30餘人,他們作品在國內外有著重大影響,被海內外所收藏。在1997年香港回歸時,中央政府贈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紀念品中就有核桃製作的珍品。早在公元1778年, 乾隆皇帝曾用核桃製品作為「驅邪呈祥」、「保佑平安」之物,並將精品擺放在帝王神龕之上。承德的工藝品是集藝術性、實用性、收藏性於一身的高檔民族手工藝產品。

② 承德特產

承德特產
承德地處塞外,山川壯麗,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盛產各種土特產品,如板栗、大扁、蘑菇、蕨菜等。為方便遊客了解和購買這些承德特產,我們將向您介紹。
板 栗
承德盛產板栗,而且品種很多,如黑皮栗子、紅皮栗子、紅油皮栗子、大黃栗子、白皮栗子、青熟栗子、一窩峰栗子、雙仁栗子等等。特別是興隆和寬城兩縣所產的栗子,是國內有名的優良品種,總稱為「京東栗子」。京東板栗呈紅褐色,果大皮薄,肉色乳白;吃起來嫩而清脆,味道甜美,易剝皮。栗子含有大量維生素、蛋白質、糖、鈣等多種人體必須的營養。承德板栗暢銷國內外,深得各界人士好評。
榛 子
榛子屬於野生灌木。榛樹的果實,分平榛、毛榛兩種。平榛扁圓形,皮厚外表光滑,果仁香甜;毛榛為錐圓形,皮薄有細微茸毛,果仁甘醇而香。
榛子在古代常作為乾果,炒熟後和瓜子、花生一起被用來招待賓朋;近代亦有用榛果做醬、罐頭、糕點陷等食品,很受食用者歡迎。承德盛產榛子,其產量佔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不僅暢銷國內,而且遠銷日本等國。
承德大扁
大扁是杏仁的一種,因其品種獨特,仁果飽滿,又大又扁而得名。
承德大扁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各種維生素,較一般杏仁營養價值更高。多被用作宴會上的乾果或冷盤以佐酒。
承德大扁除銷往國內各地外,還大量銷往港澳地區,是承德主要特產之一。
蘑 菇
承德屬地多產蘑菇,數量大,品種繁多。其中被人視為上品的有:口蘑、榛蘑、肉蘑、草蘑、唣蘑、松蘑、平蘑以及人工培育的滑子蘑。
蘑菇營養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有利於消化的粗纖維;又易於採集與栽培,價廉物美,即可入高級宴會,又是家庭的習俗菜餚。
承德蘑菇不僅暢銷國內,而且遠銷亞洲和歐洲,為國家換取外匯。眾多來承德旅遊的人也常買蘑菇帶走。
蕨 菜
蕨菜又稱吉祥菜、長壽菜,是野生植物。承德的蕨菜在清朝被視為貢品。這一帶的群眾非常喜食以蕨菜烹制的菜餚。
蕨菜營養豐富,每克含胡羅卜素1.6毫克、維生素C35毫克及多種礦物質。蕨菜可鮮吃,亦可腌漬加工後長期食用。
承德是我國蕨菜主要產地之一,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日本,深受國內外人們贊譽。
杏 仁
承德山區盛產杏仁,產量居全國第一位。承德杏仁顆粒飽滿,肉厚而細,有甜杏仁和苦杏仁之分。甜杏仁可作為高級糕點和糖果的原料;苦杏仁可入葯。杏仁經過飽制可製成杏仁露、杏仁霜、杏仁豆腐、醬菜、罐頭等;杏仁茶更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風味小吃。
杏仁含蛋白質23%,粗脂肪50-60%,還含有磷、鐵、鈣、鉀及多種維生素,用於醫療可清心潤肺,化痰止咳,解毒去熱,經臨床實驗表明,對體虛咳嗽、大便乾燥等疾病,療效甚為明顯。

板栗,山查,杏仁露,漂亮的姑娘小夥子。

③ 請大家介紹自己家鄉的特產或精品或有趣的東西!

我來給大家介紹下我們中國的一些物產吧:
東北為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總稱,東北林區眾多,氣候嚴寒,其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環境孕育出了很多馳名中外的東北特色產品。東北特產、土特產種類多,營養豐富,葯用價值高,深受人們所喜愛。
東北野生蘑菇
元蘑、榛蘑、猴頭蘑被人們稱做東北「三大蘑菇」。東北野生蘑菇均在林區野生成長,為純綠色食物。做為野生食用菌,野生蘑菇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蘑菇中具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成分。蘑菇不僅具有補充營養、增強體制的功能外,對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癌症等都具有治療作用。採用東北特產—野生蘑菇為原料做成的小雞燉蘑菇更是東北特產菜餚的代表,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也非常豐富。
--------------------------------------------------------------------------------
黑木耳
黑木耳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重要的食用菌和葯用菌,因生長於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東北特產黑木耳營養價值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並且鐵元素含量極高,是肉類的100倍,因此黑木耳是缺鐵性貧血患者的極佳食品。黑木耳的作用很多,不僅是烹調原料,而且還具有潤肺和清滌腸胃等葯用價值,是紡織工、礦工和理發師等的必備保健食品。黑木耳的做法很多,採用東北特產—黑木耳為原料做成的涼拌黑木耳、木耳炒肉更是美味可口,營養豐富。最近流行的黑木耳粉減肥又是黑木耳功效新的開發。
--------------------------------------------------------------------------------
鹿茸——東北三寶之一
鹿茸被稱為「東北三寶」之一,鹿茸是在雄鹿長出幼角尚未被角化時,用角鋸或快刀砍下的新角。東北特產—鹿茸性溫而不燥,具有振奮和提高機體功能,對全身虛弱、久病之後患者,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鹿茸的葯用功效非常多,可以補益氣血,溫腎壯陽,強筋壯骨,可促使心臟血管和心肌功能恢復正常,增強人體免疫力等。鹿茸食用方法很多,一般都是以鹿茸片為單位的。鹿全身都是寶,不僅鹿茸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和葯用功效,其他如鹿鞭、鹿蹄筋、鹿心血、鹿胎膏等鹿產品都具有很好的保健和葯用價值。
--------------------------------------------------------------------------------
人參——東北三寶之一
人參為東北特產之一,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是馳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貴葯材。野生人參多生長於東北闊葉林與針葉林混生的人際罕至的原始森林中,是中國一類保護植物。人參的作用很多,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能。人參內含有一種叫人參皂甙的化學物質,它對調節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強心、抗疲勞、調節物質代謝等有明顯功效。
--------------------------------------------------------------------------------
黑龍江林蛙——黑龍江特產
林蛙,因其肉質細嫩勝似雞肉,又稱田雞。春、夏、秋三季生活在山樹叢中,冬季於河水深處石塊下冬眠。動物分類學初步將我國林蛙種下分為中國林蛙、黑龍江林蛙、桓仁林蛙、阿爾泰林蛙等八種林蛙。黑龍江林蛙為黑龍江特產之一,具有良好的保健和葯用作用。目前林蛙一般都採用人工養殖的方法。黑龍江林蛙肉白、鮮、香、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高蛋白、低膽固醇的食品,林蛙油具有抗疲勞、增強機體免疫力、降血脂、抗癌輔助、美容養顏抗衰老等功效。黑龍江林蛙油有生服和熟服兩種食用方法。
--------------------------------------------------------------------------------
松子——黑龍江伊春特產
松子,又名松籽為松科植物紅松的種子,主要產自黑龍江省伊春市。其種仁稱為松子仁,為堅果中的一種。松子為東北土特產、黑龍江特產的重要代表,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礦物質鈣、磷、鐵和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常食松子,可以強身健體,特別對老年體弱、腰痛、便秘、眩暈、小兒生長發育遲緩均有補腎益氣、養血潤腸、滋補健身的作用。採用黑龍江特產—松子做成的松子玉米(也有稱松仁玉米)具有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等特色。
--------------------------------------------------------------------------------
酸菜——東北土特產
酸菜是具有東北鄉土特色的腌漬菜,雪村的一句「翠花上酸菜」把這一東北特色食品推向了全國。酸菜是純正的東北土特產品,到冬季的時候可以隨處可見鹽制酸菜的大缸。酸菜的做法簡單,由白菜腌漬泡製而成,不僅保存了白菜所含的蛋白質、醣類、無機鹽等營養成分,還增加了乳酸等酸性成分,不僅清香脆嫩爽口,還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慾。用東北土特產酸菜為原料做成的酸菜粉被廣大人們所喜歡。
--------------------------------------------------------------------------------
山野菜——東北土特產
東北的山野菜資源十分豐富,品種繁多,具有濃郁特有鮮味,營養豐富。山野菜生長在山野林中,故沒有化肥的污染,為純綠色食品。因其是天然、無害、營養等特點深受各界人民的喜愛。在全國流行的東北山野菜主要有:刺老芽(刺嫩芽,刺龍芽),猴腿(猴腿菜),黃瓜香,蕨菜,婆婆丁(蒲公英)等。
-------------------------------------------------------------------------------
哈爾濱紅腸——哈爾濱特產
哈爾濱素有「冰城」、「天鵝項下的珍珠」等美稱,哈爾濱紅腸為哈爾濱特產代表。哈爾濱紅腸做法精良,產品光澤起皺,熏煙芳香,味美質干,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是酒宴、冷飲的上等佳餚,已成為各階層消費者不可缺少的饋贈禮品和消費食品。哈爾濱紅腸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成為黑龍江特產、哈爾濱特產的標志。哈爾濱紅腸主要可分為哈爾濱秋林紅腸(里道斯紅腸)、哈爾濱大眾肉聯紅腸、哈爾濱商委紅腸,各自都具有不同的特色。
---------------------------------------------------------------------------------------
杏仁 --- 承德特產
杏核去殼的種仁即為杏仁,分苦甜兩種。承德盛產杏仁,分為兩種,即野生杏仁和家種杏仁。大扁是杏仁的一種,因其品種獨特,仁果飽滿,又大又扁而得名。野生杏仁就是常說的大扁,長在承德的周圍山上,成熟後由山民採集,市場上的杏仁露都就是用大扁兒作原料的,而用家種杏仁不能釀造。
杏仁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其中胡蘿卜素的含量在果品中僅次於芒果,人們將大扁稱為抗癌之果。大扁含有豐富的脂肪油,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因此,大扁對防治心血管系統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醫中葯理論認為,大扁具有生津止渴、潤肺定喘的功效,常用於肺燥喘咳等患者的保健與治療。美國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膽固醇水平正常或稍高的人,可以用大扁取代其膳食中的低營養密度食品,達到降低血液膽固醇並保持心臟健康的目的。研究者認為,杏仁中所富含的多種營養素,比如維生素E,單不飽和脂肪和膳食纖維共同作用能夠有效降低心臟病的發病危險。樣本中85位中老年志願者(平均年齡56歲)的總膽固醇水平降低了7.6%,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下降了9%。也未造成體重的增加。
--------------------------------------------------------------------------------------------
蕨菜 -- 承德特產
蕨菜又稱吉祥菜,承德的蕨菜在清朝被視為貢品。蕨菜也稱長壽菜,喜生於淺山區向陽地塊 ,多分布於稀疏針闊混交林。它是野生植物,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稱,產自深山。蕨菜營養豐富,每克含胡羅卜素1.6毫克、維生素C35毫克及多種礦物質。野生蕨菜可鮮食或曬乾菜(製作時用沸水燙後曬干即成),乾菜吃時用溫水泡發,再烹制各種美味菜餚。這一帶的群眾非常喜食以蕨菜烹制的菜餚,如商芝肉、炒肉蕨菜、木樨蕨菜、海米蕨菜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珍饌。承德壩上地區也是我國蕨菜的產地之一,不僅國內暢銷,還深受國外賓客的贊譽。
--------------------------------------------------------------------------------------------
苦蕎茶 --- 西昌特產

苦蕎茶,採用生長於海拔2200米以上的高寒無污染山區優質苦蕎為原料經特殊科學工藝精心加工而成的時尚、保健型飲料食品。其具有口感清香醇和,味略苦,茶色黃綠,蕎香濃厚、耐沖泡,營養豐富,濃度高的特點。
大涼山苦蕎麥生長於海拔2200米以上的高寒無污染山區。自然環境可達到綠色食品生長環境標准,富含黃銅類物質蘆丁、粗脂肪、粗蛋白及人體必須的鈣、磷、鐵、鋅、鎂微量元素,特別是生物類黃酮蘆丁含量占總黃酮的70~90%,蘆丁又名芸香甙、維生素P,具有降低毛細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同時苦蕎麥又名凈腸草,富含其它穀物不含有的可溶性纖維素能有效的改善和促進人體消化功能增進人體毒素的排泄,有效改善人體微循環,增強肌體免疫功能。在臨床上主要用於糖尿病、高血壓的輔助治療。紅蕎地苦蕎茶在保留原有營養物質的基礎上。改變了苦蕎的分子結構,使其成為更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水溶性短鏈結構。更有營養價值,風味更獨特。食用更方便,時尚又健康。
苦蕎茶生產過程中從原料開始嚴格把關,使用優質的苦蕎為原料,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守安全、衛生標准。採用全不銹鋼機械生產,避免人為因素帶來的污染(包括:成形、熟化、包裝過程)並在封閉無菌的條件下生產,其產品更安全,衛生。長期食用紅蕎地苦蕎茶,有助於三高病人的康復,有助於體內毒素的排除達到增強免疫力,增強體質及養顏之功效。

--------------------------------------------------------------------------------------------

桂林知名特產
[編輯本段]
馬蹄(荸薺)
主要產於桂林市臨桂、陽朔、靈川、興安等縣, 市區衛家渡、王家村、東山和窯頭出產的最著名。全年產量2000噸~3000噸。其種植婪至少在170年以上。桂林馬蹄顆粒大、皮薄、肉厚、色鮮、味甜、清脆、渣少, 較大的每個重35克左右。桂林馬蹄早已馳名中外, 是桂林傳統出口產品, 遠銷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各國。通常當水果生食或煮食, 也可製成馬蹄粉、糖水馬蹄、馬蹄糖、馬蹄酒、馬蹄粉絲、馬蹄飴糖等。桂林出產的馬蹄糖清香、鬆脆、透明、味甜, 並有生馬蹄原味馬蹄粉潔白細滑, 與貴縣藕粉, 龍州檳榔粉和平樂百合粉合稱為廣西四大甜品特產, 具有消食、清熱、健胃、化痰、解渴、消黃疸之效。此外, 各茶樓酒店出售的馬蹄糕也普遍受到歡迎。
金 桔
果呈倒卵形, 外皮金黃色, 果肉淡黃色。可鮮食, 又可製成蜜桔、罐頭、桔餅和提取果汁。桂林陽朔、荔浦、恭城縣有出產; 陽朔白沙鄉所產金桔色美、個大、肉厚、質脆、氣香、酸甜可口, 含糖類(18~20%), 維生素C1、B2、B1、P及鈣、鐵、磷等營養物質, 深受消費者歡迎。有的地方將金桔矮化作盆景樹, 金黃色的瑞果掛滿枝頭, 象徵碩果累累的豐年景象。
五通甘蔗
廣西著名果用甘蔗之一, 因主產臨桂縣五通鄉而名。高150厘米~180厘米, 粗2.5厘米~3.5厘米。1月~12月採收。稈皮薄而青, 肉色白, 質鬆脆, 多汁, 味清甜。蔗汁含糖量約5%~8%, 是桂林秋冬主要「水果」之一。因有解酒和解油膩作用, 過春節時家家必備。
羅漢果
因其塊根形象似佛肚而名。瓜果橢圓形或球形, 表面生有淡黃色柔毛。主產桂林市和桂林地區, 以永和臨桂縣所產最為著名, 約有百餘年栽培歷史。羅漢果是桂林的特產經濟植物, 為傳統中葯和出口商品之一, 營養價值高, 有清熱解暑、化痰止咳、涼血舒骨、清肺潤腸和生津止渴等功效; 可治急慢性氣管炎、咽喉炎、哮喘、百日咳、胃熱、便秘、急性扁桃體炎等症, 糖尿病患者亦宜服用。用其果泡製的涼茶, 久負盛名。還可作為調味品用於燉品、清湯及制糕點、糖果、餅干。目前, 除乾果出口外, 製品尚有沖劑、糖漿、果精、止咳露和濃縮果露等。
荔浦芋
荔浦芋因原出於荔浦縣而名。剖開芋頭可見芋肉布滿細小紅筋, 類似檳榔花紋, 載培學稱之為檳榔芋各地均有栽種。母芋橢圓形, 子芋5個~8個。以產母芋為主, 一般單個重1000~1500克, 大的可達2500克。芋肉白色、質松軟者品質上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澱粉)、較高的鈣和一定的維生素。荔浦芋的香糯、松粉、略甜口感, 可與肉類煮或燜, 也可切片入火鍋燙食, 以及做芋末丸子等。最在特色的吃法是荔浦芋扣肉、芋、肉同時入口, 色、香、味、型俱佳。
陽朔牛心柿
又名柿花。花於4月中旬開放。果實心狀球形, 橙黃色, 10月上旬至11月成熟時變為紅色, 通常無子有少數種子。產於桂林陽朔、臨桂、荔浦、平樂、恭城等縣, 蒼梧、容縣、平南、玉林等地亦有。陽朔為主產地, 陽朔與恭城兩崐縣鮮柿年產量達4000多噸。主要優點是: 果型中等, 單果重170克~196克; 外形美觀, 光滑、多粉; 果肉橙紅, 質脆味甜, 肉厚汁多, 含糖量達18%。適於生食, 也適於制柿餅, 出餅率20%~30%; 產量較高, 單株產果150千克~250千克, 豐產株達1200千克。柿餅有潤肺止咳、生津、潤腸之效, 蒸食可治咽喉痛、咳嗽咽干。
銀 杏
俗稱白果, 又叫公孫樹、鴨掌樹。在植物界現僅一科一屬一種, 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子遺植物, 素有活化石」之稱。4月中旬開花, 8月~9月果熟。果(種實)為圓形或長圓形、卵形、橢圓形, 外種皮肉質, 中種皮骨質, 內種皮膜質。種核(白果)橢圓, 卵形或長橢圓形, 每千克種核數300粒~600粒。用其製作飲料和食品, 有斂肺氣、平皺、益氣、平喘縮便、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等功效。經常食用, 可使肌膚爽潤, 面部平皺, 兩頰紅潤。 桂林是全國銀杏著名產區之一, 年產量為1500噸~2000噸, 居全國第二位。桂林市、地各縣均有分布, 以靈川、興安、全州3縣為主產區。靈川縣海洋鄉有銀杏2萬多株, 年產400噸, 居全國鄉級之冠, 素稱「銀杏之鄉」。
桂林三花酒
米香型小曲白酒。釀造歷史可追溯到南宋。原由「師司公廚」釀成, 後傳入民間, 清未出現專業釀酒作坊, 至民國年間, 作坊遍及桂林。1949年後, 國家匯集民間酒坊各路優秀釀酒師, 於1952年建立桂林釀酒廠(後改名桂林飲料廠, 1987年改為桂林釀酒總廠), 沿用傳統工藝, 繼續釀造「三花酒」。因蒸熬三次, 搖動可泛起無數泡花, 質佳者, 酒花細, 起數層, 俗稱「三熬堆花酒」, 簡稱「三花酒」。無色透明, 蜜香清雅, 入口柔綿, 落口爽洌, 回甜, 飲後留香。適量飲用, 可提神, 活血, 有益健康。品種有57°、38°、30°等系列。1963年~1989年, 在全國第二、三、四、五屆評酒會上, 均被評為國家優質酒, 獲銀質獎章。1964年被評為廣西名酒, 銷全國各省、市、自治區, 以及香港、澳門、日本、東南亞等國和地區。
花橋牌桂林辣椒醬
桂林醬料廠生產, 有300餘年的生產歷史, 與豆腐乳、三花酒同被稱為「桂林三寶」。主要原料為鮮辣椒、豆豉和大蒜等。選料十分講究, 生產工藝獨特。所用豆鼓由工廠特製, 紅辣椒由專用基地提供。將鮮椒摘把、清洗、絞碎後, 嚴格按配方與其它原料攪拌、封缸, 經過一定時間存放後分裝銷售。具有色澤紅褐、粗細均勻、鮮辣醇香、鹹淡適口的特點。能健脾開胃助消化, 為宴席或家庭調味佳品。自1979年獲桂林市工業產品優質獎以來, 連年獲廣西和國家輕工部優質產品獎。銷往全國各地, 出口港澳及東南亞地區, 深得國內外消費者鍾愛。
腐 乳
桂林腐乳廠等6家企業生產, 年產1億塊左右。桂林「三寶」之一。桂林腐乳有一套特殊製作方法: 選優質黃豆做成質地較硬的豆腐, 榨去水分製作寸許見方坯塊, 然後放入霉櫃霉 化。待坯塊6面全部生長黃白色菌絲(霉毛), 即拌和三花酒、鹽及其它香料, 置於壇或罐中腌制, 1至2天後灌上等米酒使坯塊全部泡浸, 密封存於陰涼乾爽處4至6個月即成。成品腐乳為寸余見方, 厚約6分的小塊, 表面呈膠狀透明, 色澤黃爽, 奇香襲人。吃法多種多樣, 桂林人吃稀飯、饅頭, 直接用它佐餐。更多的則是做調味品, 如涼拌豆腐、粉絲、椿芽、清蒸鴨、紅燒地羊(狗肉)、荔浦芋扣肉等, 配上桂林腐乳, 是桂林的風味名菜。由於獨具佳美的色、香、味、型, 是旅遊者最喜歡購買的一種桂林土特產。花橋牌腐乳1983年、1988年兩次獲國家優質食品銀質獎, 1988年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 1991年獲北京第二屆國際博覽會金獎。象山牌腐乳1987年、1988年分別獲輕工部、廣西優質產品獎。

④ 長壽菜做餃子餡怎麼做

泡好的長壽菜洗凈、控凈水,切成碎粒備用。

長壽菜餃子第二步——其他的素食材專也是么么噠~~
餃子餡食屬材:香菜100g 、菠菜300g、粉絲100g(泡發後,換作土豆粉也不錯哦)、白菜300克、木耳20g、香乾200g
除香菜外,都要提前處理一下:粉絲泡發。白菜、菠菜、木耳和香乾要用開水在鍋里焯一下。

將上述食材切碎備用。白菜和菠菜水份多,要攥出多半兒水,保持干松,吃著又不柴。

長壽菜餃子第三步——點唇之筆:麵筋150克和排叉適量。要是有天津特產麵筋,恭喜有口福了,麵筋切碎當餡料。排叉是北京素餃子的一味重要餡料,為了增加口感,包餃子之前我臨時放入,保持酥脆的口感。

長壽菜餃子第四步——調味兒:芝麻醬100g 芝麻油25g 紅腐乳3塊 腐乳汁1大勺 花生油100g 鹽適量
1、將麻醬用芝麻油澥開。
2、再調入花生油融和均勻。
3、放入腐乳汁和腐乳,碾碎。
4、調入餡料中。

因為食材本身滋味偏淡,要加入蔥、姜、味精調味。

⑤ 龍虎山長壽菜,什麼植物

很抱歉不能看明白這個是什麼做的。
但是長壽菜,又名葉用甘薯,俗稱白薯葉、番薯葉、地瓜葉,四川稱之為苕尖,是甘薯的葉、葉柄和芽梢部,為旋花科牽牛花屬草本匍匐性蔓生植物。

⑥ 江西三清山那邊有什麼特產么

三清山因得了大自然的萬般靈氣,孕育出的各色珍寶的土特產:其中猶屬四足魚、石雞、黃蛤、獼猴桃、雞心栗、三清雲霧茶、羅紋硯、三黃白耳雞等為上品。
四足魚:學名叫「蠑螈」,三清山有「四足魚之鄉」的稱譽。山東麓的冰玉洞、山南麓的坪溪和梯雲嶺等山澗小溪中,都有四足魚繁殖生長。四足魚形狀象似鱔,背部褐色,腹部扁而無鱗,尾部又如鰍尾。它體形小,最大才約重半斤、長6—7寸。無毒,但煮烹時會發出一股難聞的怪味。因此,當地很少有人去捕食。四足魚是珍稀動物,曾名噪於巴拿馬。據《懷玉山紀游》(民國十三年[1924]版)記載:「巴拿馬賽會,此魚運往,觀者異焉。」
石雞:農歷六月至八月的夏耿夜間,三清山條條溪澗的石壁處,有石雞成群棲息或覓食,並發出「貢、貢、貢」叫聲。這三個月是捕捉石雞的好機會。每逢此時,山麓的農戶人家便點松明火或以手電筒照明,循溪而上去捕捉石雞。農歷九月後,石雞則深藏石壁隙中不得見了。石雞的形狀爪長有毛。大的石雞一隻重達半斤。二橋墩的山澗中,石雞的皮膚呈紅色,俗稱「紅石雞」。石雞性溫、味鮮、肉嫩、汁有膠質,可爆炒或者清燉,是席上珍品。它的營養價值較高,清燉石雞不僅是美食,而且有壯筋強骨的功效。
石耳:又名石菇、岩耳、石壁花等。石耳,因其形似耳,並生長在懸崖峭壁陰濕石縫中而得名,一般要六、七年才可長成。石耳含有高蛋白和多種微量元素,是營養價值較高的滋補食品,是一種稀有的名貴山珍。《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石耳性味甘平。具有清肺熱、養胃陰、滋腎水、益氣活血、補腦強心的功效。對肺熱咳嗽、肺燥乾咳、胃腸有熱、便秘下血,頭暈耳鳴,月經不調、冠心病、高血壓等均有良好的食療效果。對身體虛弱、病後體弱的滋補效果最佳。近代研究石耳有明顯抗癌作用。民間用男子食之益精增髓,女子食後清宮易孕。
黃蛤:俗稱「黃皮蛤蟆」。它形狀象青蛙,但皮膚呈黃色並有許多褶皺。大的黃蛤一隻可達半斤。黃蛤常年深藏在山上石隙之中,每年僅在農歷正月下山,躲在有水的窪地之中,時間一般為十天左右,黃蛤下山,天氣必然反常。故當地有「黃蛤下山放炮(即天氣異常暖和,要有雷雨),上山戴孝(指氣溫要急劇下降,會下雪)」的諺語。黃蛤性溫,捕捉後曬干入葯,有消積、治胃痛之功能。據清同治《玉山縣志》和民國十三年《懷玉山紀游》載:懷玉山院主講朱世榮年四十無子,友人童其敕勸其納妾,朱笑而不答。時六月夜,二人同宿懷玉書院。朱足冷如冰。童問其故,朱答得此病已十餘年,不納妾原因就在此。翌日,山民以黃蛤餉之,朱連吃數次,冷足漸暖,後竟連生二子。1959年,懷玉山制葯廠曾製成「黃蛤疳積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稱之為「蛤蚧」。
獼猴桃:俗稱「陽桃」、「羊桃」。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夏季開花,秋後果實成熟。果實卵形或球形,熟時黃褐略帶綠色,皮薄葉多,酸甜可口。果汁中含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磷、鉀、鈣、鎂等礦物質和大量維生素C,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水果之王」。果熟後剝去外皮可吃,又可加工成查醬、果脯和高級營養品「獼猴桃精」,也可釀制獼猴桃酒。獼猴桃在《詩經》中被稱為「萇楚」;唐代已有人工栽培,唐詩中有「中庭井欄上,一架獼猴桃」之句。三清山林區的喬木林中,多有附攀生長。信奉三清道教的方士徒眾尊之為「仙果」,在果實成熟後,他們恭恭敬敬地採摘下來,供奉在三清宮大殿香案之上,傳說食用此果能驅邪避災,延年益壽。
雞心栗:系錐栗樹結的果實,在霜降前後成熟,因為形狀大小如同雞心,故得此名。它味美香甜如板栗,可生吃,亦可熟食。三清山東麓長有很多雞心栗樹,雞心栗也就得以登堂入室,成為山民們待客的佳品了。
三清雲霧茶:三清山東麓的紫湖、三清兩個鄉,有萬畝茶山,被譽為三清山雲霧茶鄉。據清同治《玉山縣志地理志》記載:此茶,「味特清冽,譽為上品。」現在,三清雲霧茶得到精心培育和精製加工,更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而享有盛名。此茶氣味似天然花香,但更勝花香,品此茶時,先聞其香,才嘗其味,慢飲細啜,滿口留香,舌底生津。
羅紋硯:三清山多羅紋石,紋理似絲羅,唐大歷元年(766年)已有開采,製成硯台,名羅紋硯。據清同潔《玉山縣志》載:「石之屬有體青而帶白,紋直而理精者,出沙溪嶺,可研。朱子(熹)稱為懷玉研。」羅紋硯結構縝密,紋若水波,石面泛著光澤,呵氣成汗;將其沉入水中,則濕潤如玉。羅紋硯具有發沫細快,久磨無粉雜入墨中、貯水不涸等特點。
三黃白耳雞:此雞因具有羽毛黃、皮膚黃、雞足庶黃、耳葉白的特徵而得名,是三清山麓南山鄉的特產,該鄉農戶飼養量佔全縣總飼養量的70%。此雞體形小,全身羽毛緊湊,行動靈活,覓食力強,成熟早,最早開啼日齡約120天;母雞最早開產日齡經125天。一隻母雞年最高產蛋量達240個,一般產蛋量180個左右。蛋大、黃大,平均每個蛋重53.6克;蛋殼厚呈粉紅色,便於儲藏和運輸。這一特產從70年代末開始在全縣各地普遍繁衍。
白玉豆:皮純白光滑,大似蠶豆,略扁。三清山麓的南山、樟村、童坊等鄉種植最多。此豆含澱粉、蛋白質頗多,可以糖煮、鹽煮、配料炒、烹調皮佳餚,其味清香可與白蓮媲美。
野葛粉:選用三清山高山森林之中多生野生葛根為原料,經現代工藝和技術精心製作而成,葛粉色白,略帶泥土清香,無香精、色素和其它化學物質。食用爽口、營養豐富,是國際上高品味的保健療效食品。葛根無毒、無害、無副作用,國家衛生部把葛根列為「葯食兩用」的山地植物。葛根富含人體必需氨基酸13種,尤其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更高。葛根的主要有效活性成份有異黃酮、葛根素、葛根苷、生物鹼等物質。
山蕨:又稱長壽菜長於針闊混交林或闊葉林地帶,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葉幼嫩時可炒食和做湯,味極鮮美。根莖可入葯,制澱粉,釀酒。在日本,蕨菜有「山菜之王」的美譽。山民說他們的「綠衣仙女」對人體有好處,可敗火、開胃、平喘、祛痰。

⑦ 壩上草原土特產有哪些

口蘑,產自錫林郭勒草原上的天然蘑菇,經張家口商號加工銷售,口蘑因此得名。口蘑分白蘑、青蘑、黃蘑、黑蘑等品種,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有「素中之葷」美稱,另外,蘑菇有殺菌功能,蒙族有用蘑菇作葯的歷史。 山野菜山野菜,蕨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如意菜。廣泛生長在圍場、豐寧、沽源沿壩一帶。蕨菜營養豐富、鹽漬後,可單獨炒制,亦可作配菜。地皮菜: 又名地耳、地衣、地木耳、地軟兒、地瓜皮、金蓮花等,是真菌和藻類的結合體。最適於做湯,別有風味,也可涼拌或燉燒 。黃花,又稱金針菜。苦力芽,猴腿,木力芽等等都是壩上的山野菜。 葯材黃芪、柴胡、防風,稱為壩上葯用「三寶」。由於它產於寒冷地帶,品質好,在沿海一帶特別受歡迎。尤其是廣州,每天喝早茶,都要放些芪片養身,號稱「北芪」。 莜麵,粗糧。可以做成莜麵窩子,莜麵魚子。把土豆蒸熟搗成漿糊狀和莜麵一起做成山芋魚子。莜麵有降血壓的功能,以前的壩上老百姓的主食,現在大米白面多了,但是莜麵也是壩上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壩上草原長壽菜:葯名馬齒莧,功能:降血壓、降血脂、溫熱瀉利、清熱解毒,醫學研究證實了馬齒莧富含鉀元素,常食用能預防血小板凝聚、冠狀動脈痙攣和血栓形成,從而有效的防止冠心病,內含的維生素E,是菠菜中含量的7倍,更有美容之功效。 壩上草原蒲公英:葯名:蒲公英。俗稱:婆婆丁。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乳痛瘰癘、疔瘡腫毒、咽喉腫痛、腸痛、濕熱黃旦、熱淋澀痛。 壩上草原百合花:味甘、性平、無毒。主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除浮腫,痞滿寒滿,通身疼痛,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臟,有止嗽功效。 壩上草原苦菜:又稱苦巨、苦葵、老鸛菜、天香菜。味苦、性寒流、無毒。主治五臟邪氣,厭谷胃痹,久用安心益氣,輕身健體耐老,耐飢寒,調十二經脈,搗汁可防治肺癌。 壩上草原苦荔芽:葯名生麻。清熱解毒、升舉陽氣、風熱頭痛、咽喉腫痛、麻疹不透脫肛、子宮下垂。 壩上草原黃瓜香:葯名:貫眾。清熱解毒、止血、殺蟲、感冒發熱、痢疾、濕熱、瘡瘍、及蟲積腹痛。 壩上草原大黃梗:又叫酸膜,味甜,酸性寒。有補肝腎之功效,通便利尿、治疥、殺蟲,含維生素C。 壩上草原杏瓣:葯名:苦杏仁。止咳平喘、痰吐不利、氣喘、大便燥結。 壩上草原野黃花:未開花時稱金針。味甘、性平。有滋補肝腎作用,富含維生素A、B。 壩上草原楊樹葉:味苦、性寒。可治五臟風熱毒,解毒通便。 壩上草原哈拉海:味苦、性寒。有利水通便,通經絡功能,去暑殺蟲清理腸胃。 壩上草原野木耳:味甘、性平。有清理腸道功能,能輕身強志,防治痔瘡。 土特產品

⑧ 長壽菜的佛教長壽菜

做法
如今山珍海味已經不再是人們對於吃的追求了,倒是更關注如何吃得健康和純天然。其實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老祖宗已經在研究長壽的秘方,不惜遠赴荒郊、深山尋覓良葯。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被他們發現延年益壽的美食,並流傳至今,民間稱之為「長壽菜」……
長壽菜之一:含碘冠軍——海帶
【食用方法】:將海帶或海菜泡發好,入砂鍋中加入一點淡菜煲至熟後,再加入適量的蒜茸、橄欖油及鹽,調煮成海帶湯即可食用。
【詳細介紹】:海帶為大葉藻植物大葉藻的全體,又名海草、昆布等,生活在海水中,柔韌而長如帶子,故得其名。海帶具有較高的營養保健價值,被譽為「海上蔬菜」、「長壽菜」、「含碘冠軍」。
醫學研究發現,海帶中的鈣具有防止血液酸化作用,而血液酸化正是導致癌變的因素之一。海帶中的有機碘有類激素樣作用,能提高人體內生物活性物質功能,能促進胰島素及腎上腺素質激素的分泌,提高脂蛋白酯酶活性,促進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臟、脂肪、肌肉組織的代謝和利用,從而發揮其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海帶含有豐富的鉀,鉀有平衡鈉攝入過多的作用,並有擴張外周血管作用,因此能防治高血壓。
長壽菜之二:氨基酸皇後——香菇
【食用方法】:乾隆年間的「滿漢全席」中就有「炒冬菇」等菜餚,製法是將它與冬筍一起烹制食用。
【歷史傳說】:「燒香菇」又名「長壽菜」,原是明代宮廷名菜,後流傳於民間。香菇是食用菌中的上品,素有「蘑菇皇後」之稱。它含有30多種酶和18種氨基酸,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香菇中含有7種。每100克干香菇中含有蛋白質13克,還含有其它各種營養成分。
相傳明代建都金陵(今南京)時,正遇天下大旱,災情嚴重。明太祖朱元璋祈神求雨,帶頭吃素數月,胃口不佳。這時軍師劉伯溫正好從浙江龍泉縣回到南京城,特地將從他家鄉帶來的著名特產香菇,浸泡以後加調味製成一道「燒香菇」的美味菜餚給朱元璋品嘗。朱元璋未及下筷,就聞到一陣陣香味,吃後感到此菜香味濃郁,軟熟適口,滋味異常鮮美,連連稱贊它是一道少見的好菜。
隨後,劉伯溫給他講述了龍泉香菇的特點以及古時浙江慶元流傳香姑女逃難食香菇遇救的故事。傳說一名姑娘,為躲避財主迫害逃至荒山,餓昏在地,醒來後吃了這里生長的香菇,不僅恢復了健康,後來還活到百歲以上。從此,朱元璋在宮中經常食用此菜,而且還稱它「長壽菜」。
【歷史來源】:
1. 燒香菇是明朝宮廷名菜。香菇是食用菌中的上品,素有「蘑菇皇後」之稱。它含有 30多種酶和 18種氨基酸。人體所需要的 8種氨基酸,它含有7種。每 100克干香蘑含有蛋白質 13克,還含有其它各種營養成分。它歷來為素菜之冠,早在戰國時期就作為菜中美味,在《呂氏春秋》中就有「味之美者,越駱之菌」的記載。到了明朝,香菇成為宮廷中著名的「長壽菜。」
2. 相傳,明代建都金陵(今南京)時,正遇天下大旱,災情嚴重。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祈佛求雨,帶頭戒葷吃素數月,胃口日益不佳。這時,軍師劉伯溫正好從浙江龍皋回到金陵,特地從家鄉帶來著名特產香菇,浸泡好後,加上調料,做成一道「燒香菇」獻給朱元璋品嘗,朱元璋還未下筷,就聞到陣陣香味,吃後更感到香味濃郁,軟熟適口,異常鮮美,連連稱贊是一道少見的好菜。因問軍師劉伯溫:「此菜滋味為何這樣鮮美,此物生在何處?」劉伯溫軍師便將浙江龍泉縣香菇的特點,以及古時浙江慶元地方傳說的一位名叫「香姑」的姑娘,為躲避財主的迫害逃往山區,餓昏在地,醒來後吃了這里生長的香菇後,不僅恢復,還活到百歲以上的故事,一一告知了朱元璋。從此朱元璋在宮中經常食用此菜,無論在國宴還是日常用膳中,都稱它為「長壽菜。」傳至清代,清宮御膳房也將它作為席上珍懂。在乾隆時代的「滿漢全席」中就有「香蕈鴨」。「炒香菇」的菜餚,有製法與配料有所不同,是將冬菇和雞等葷素食物一起食用。
3. 香菇軟韌可口,滋味鮮美而香,酒飯均宜,老幼最喜食用,不愧為「素菜之冠。」
長壽菜之三:天然保健品——蕨菜
【食用方法】:將蕨菜洗凈用開水焯一下,後炒食或沖湯;還可干制,將其稍加蒸煮,曬干,食時用水浸泡。蕨菜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歷史傳說】:蕨菜又稱長壽菜,也有稱為龍爪、龍頭草等,它是野生植物,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稱,產自深山,全國均有分布,東北、西北、內蒙古較多。蕨菜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
【歷史來源】:傳說,當年康熙皇帝每年夏天都要到熱河行宮木蘭圍場去打獵,路經六旗三十六營。每次皇帝來,這些旗營的頭人都要拿著金銀財寶去進貢,以表忠心。有一次,金鳳營的頭人海通,沒什麼可進貢的,便提著一小袋蕨菜前去進貢,說:「這菜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去痰生津、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常吃眼清目明,膚色潤滑,長命百歲。」海通還用碧玉色的蕨菜做出一道菜,並拼成一個「壽」字,康熙急忙品嘗,果然香氣沁透脾胃,口感脆、嫩、滑,一時食慾大開,精神清爽。
長壽菜之四:天然抗生素——馬齒莧
【食用方法】:選用馬齒莧幼嫩多汁的莖,除去須根,洗凈後用沸水煮熟,再用鹽漬一下,冷開水洗凈,擠干水分即可。
【詳細介紹】:馬齒莧又稱五行草,在我國分布甚廣,是一種古籍上早有記載的對人類有貢獻的野生佳蔬。由於它鮮食干食均可,作草當糧都行,而且有著很好的醫療作用。因此,我國民間又叫它「長壽菜」、「長命菜」。
馬齒莧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外,也含有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和多量鉀鹽。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島素分泌,調節人體內糖代謝,具有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穩定的作用;鉀鹽可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馬齒莧還含有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卜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有效成分,常食用能預防血小板凝聚、冠狀動脈痙攣和血栓形成,從而有效地防止冠心病。
經葯理實驗證實,馬齒莧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多種細菌都有較強抑製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民間常用鮮馬齒莧120克(干60克)、粳米60克煮粥,或用鮮馬齒莧絞取汁液和大劑量水煎液,來治療濕熱腹瀉、急性腸炎、痢疾等症,是一味清熱、解毒、消炎的天然良葯。

⑨ 南安特產有哪些

南安特產有如下所示:

1、洪瀨雞爪是泉州特色名吃,產於南安洪瀨鎮。南安洪瀨雞爪的代表———貽慶雞爪和紅毛雞爪在泉州眾特色小吃中,風靡泉州二十多年,一直深受各方食客的喜愛,貽慶雞爪與紅毛雞爪均已獲得「泉州名中吃」「中華名小吃」光榮稱號。

⑩ 張谷英土特產總店在哪裡

湘北天下第一村——張谷英村特產張谷英村,位於湖南嶽陽以東的渭洞筆架山下,地處岳陽、平江、汨羅三縣市交匯處,距離長沙、岳陽分別約150公里和70公里,為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築群落,至今已存在了500多年。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張谷英村建築規模之大,建築風格之奇,建築藝術之美,堪稱"天下第一村",至今已存在500多年。目前保留1700多座明清建築。張谷英景區已成為湘北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1、張谷英豆腐乳
屬張谷英名菜系。用張谷英產的黃豆、長壽井清泉,採取傳統工藝加工而成。色澤外金黃內乳白,鮮嫩可口,內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鐵、鈣、磷質,常食對改善厭食症有明顯作用。2、張谷英油豆腐
屬張谷英名菜系。用張谷英產的黃豆、渭洞茶油和龍涎井清泉,採取傳統工藝加工而成。色澤金黃,空心酥軟,內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鐵、鈣、磷質,味道鮮美可口,常食對減肥健身、防治高血壓、便秘等有明顯作用。3、「老山洞」野味
張谷英鎮山林面積達16.3萬畝,林中富產野兔、斑鳩、野雞等飛禽,肉質鮮嫩,經柴火薰燒後更是香味濃郁,是難得的美味佳餚。4、古村臘肉
用本地熟食家養的牲豬,在臘月間屠宰腌制後,掛在「火塘」上經長時間用松枝香薰製成。外黃內紅,氣味芬芳。久置不變質,燒、煮、炒、蒸均香甜可口,味道絕佳。5、黃精
俗名山生薑,又名甜蒂姜。「白毛女」困於山中即以此物度命。本品由山中採回洗凈後經「七蒸七曬」精製而成,性味甘平。功能為養陰潤肺、補中益氣、安五臟、益脾胃、填精髓、助筋骨。以其得坤土之精粹,久服不飢,延年益壽。主治肺陰不足之咳嗽痰少症、燥咳無痰症、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症等。根據現代葯理研究證明,有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結核桿菌的作用。可單食也可配方。以其泡酒,尤為一絕。6、獼猴桃
形似鴨蛋,俗稱「羊砣蛋」,是生長在崇山峻嶺中的天然野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安基酸,味酸甜,可生食。浸酒飲用可健胃助消化,具有清涼解毒、防癌和防治腦血栓、白發等獨特效果。7、煙竹筍
由毛竹的嫩芽加工而成。有鮮筍和筍干兩種,呈金、銀兩種顏色,其味鮮美,極富營養,且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是各種宴席中的上品菜。8、茴粉絲
由紅薯上洗下的澱粉加工成絲狀,色澤透明,久煮不糊,潤滑爽口,是火鍋的主要配料。9、蕨菜
為湖南土特產。生長於張谷英山野草地的野菜,可濕食和「干食」(乾菜)。濕食脆嫩可口,干食可做紅燒菜系列,有清熱、解毒、利尿、防癌等功用。屬優質健康食品。10、馬齒莧
別名瓜子菜、老鼠耳、魚鱗菜。系生長於村旁、路邊、田園等潮濕處的野菜,性涼、味酸。加工成乾菜後,可做炒菜系亦可做湯。因有清熱、解毒、消癰腫、治腸炎、菌痢、腎炎、咽喉炎、乳腺炎、闌尾炎、肺結核咯血、鉤蟲病等多種功用,故通稱長壽菜。11、古村酒12、張谷英礦泉水13、扇子系列: 仿象牙扇子 羽毛工藝扇 烙花燙金扇 裝飾書畫扇

閱讀全文

與張家界土特產長壽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0歲老人高血糖 瀏覽:271
父母跟媳婦吵架兒子怎麼勸 瀏覽:749
淮安老年大學2017報 瀏覽:115
怎麼分別長壽龜的公母 瀏覽:540
老年大學老年人的快樂生活 瀏覽:576
計算退休後養老金 瀏覽:492
美國401k退休金很貴 瀏覽:64
關於老人的財產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瀏覽:325
養老保險60以後領多少錢 瀏覽:965
外面欠了6萬多塊錢怎麼和父母說 瀏覽:940
鄉鎮正科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瀏覽:62
一歲寶寶才70公分 瀏覽:761
2020年退休的靈活就業人員工資是多少 瀏覽:659
電子體檢檔怎麼拿 瀏覽:670
懷寧老年大學慶70華誕 瀏覽:659
微信里養老金怎麼查詢 瀏覽:818
形容老人家對孫子的愛 瀏覽:308
代扣養老金大增 瀏覽:387
意外使老人骨裂大概該賠多少錢 瀏覽:838
換退休工資郵政本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