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宋代玉雕刻的鹿咬著靈芝是什麼寓意
宋代玉雕刻的鹿咬著靈芝寓意為:富足長壽。
這是典型的靈鹿銜芝,宋代北方玉器常見雕飾。
靈芝,表達的是高士們的仙風道骨,引申下去就是長命百歲,萬壽無疆。
鹿,諧音「祿」,指的是福氣、福運。此外,祿,俸祿,古代指代官員的工資,於是這里也象徵著陞官、發財之意。
所以這個玉整體表達的寓意是:富足長壽。
玉雕是中國獨有的技藝,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和鮮明的時代特徵,不同的朝代,玉雕有著不同的造型與特色。
(1)鹿的長壽之道擴展閱讀
1、玉雕裝飾盛行期-漢、唐時代。
唐代佛教盛行,玉石多用於裝飾佛像,唐代"幼學瓊林"中有瑪瑙盤較有名。1970年,陝西何家村出土了唐代一千多種珍貴文物,其中獸場瑙杯就是一件貴重之寶(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醬紅色,高6.5cm,長15.6 cm,造型獨特,令中外人士心馳神往。
2、玉雕飛躍發展期-宋、元時代
玉雕工藝已達到質的飛躍,宮廷中設有"玉院",已有淺磨深琢,浮雕圓刻。元朝開國元勛忽必烈在開國大典宴請群臣盛酒用的"瀆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用新疆和田整塊大玉經5年雕琢而成,重1750kg,可儲酒 30餘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玉雕
『貳』 在古代,鹿代表什麼
分別代表以下:
1.松象徵長壽
2.鶴象徵延年益壽
3.蝙蝠象徵福氣
4.鹿象徵著長壽
松是百木之長,長青不朽,是長壽和有志有節的象徵。
鶴為長壽之鳥,傳說晉時,遼東的丁令威,學道後化成鶴仙。其中還包含了古代傳說中的仙人赤松子和王喬的故事,表現祈福祝壽之意。
《神境記》記載,相傳漢時,曾有一對慕道夫婦,在石室中修道隱居,後化白鶴仙去,這對松枝上的白鶴則是他們所化。這樣,「松齡鶴壽」和「松鶴長春」的吉祥寓意,就衍生出許多吉祥祝壽的圖畫來,成為中國瓷器紋飾中的吉祥題材.
鹿科(Cervidae)是哺乳綱偶蹄目下的一科動物。體型大小不等,為有角的反芻類,分布於歐亞大陸、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北美洲、南美洲的南緯 40°以北地區及西南非洲,全世界約有34種,共16屬約52種。
鹿科動物其特徵是生有實心的分叉的角,一般僅雄性有1對角,雌性無角,體長0.75~2.90米,體重9~800千克。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動物中僅次於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現生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
『叄』 鹿的文化象徵
鹿在古代還被視為神物,認為鹿能給人們帶來吉祥幸福和長壽,那些長壽神就是騎著梅花鹿;在商代鹿骨已用作占卜,殷虛還發現鹿角刻辭;東周時期,楚墓中流行使用本雕鎮墓鳥獸神怪,它們的頭上都安裝真實的鹿角,形成楚文化的特點。
1、形似美麗
古人對鹿的解釋是:「鹿,善聚善散,皆體健壯,但性膽尤怯,飲水見影則奔。」可見古人對鹿的關注和觀察是非常仔細的。這是鹿文化產生、發展的基礎。美麗的麗繁體寫作麗,而麗字從鹿,說明從古至今人們認為鹿是美麗的。無論是那獨特的角,還是油光水滑的花紋斑點皮毛,以及修長健壯的四肢,尤其是鹿天性中的善良、柔美、內斂的氣質,更是值得人們的贊美。
2、寓意愛情
甲骨文鹿字突出一雙鹿角。《說文》中提到:「鹿,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由公鹿、母鹿成雙出遊衍生而有婚姻含義。而麗字本來就是與鹿有關的象形字,象兩張鹿皮之形,古人嫁娶男方要送女方以兩張鹿皮作為聘禮。
寓意迎娶美麗的姑娘!麗字的美麗之義則是後引申出來的。《通鑒外紀》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設嫁娶,以儷皮為禮。」後人稱夫妻為伉儷。而儷皮就是鹿皮。而美麗也被作為善良、柔美形容女子端莊、內斂而沿用至今。
過去有兩個成語。一個是「鹿車共挽」,是舊時用於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而鹿車就是我們在過去常見的獨輪車。
還有一個叫「鴻案鹿車」,也是比喻夫妻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體貼,同甘共苦之意。
3、代表健康
自古以來,鹿對人類健康的促進從開始的食其肉、寢其皮、用其骨,開始發展為後期的不斷深入認識。經過了相當漫長的時間。
《坤雅》雲:『鹿乃仙獸,自能樂性,行則有涎,不復急走。」可見古人認為食鹿脯有延年益壽的作用,把長壽鹿稱為「仙鹿。
4、喻指權利
鹿與戰爭的淵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由於鹿是古時人們經常追逐捕獵的對象,於是,當人們目睹統治階級對權力的追逐時,便很自然地聯想日常生活中逐鹿捕獵的情形,並以此為喻,使鹿具有象徵的意義。
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而唐朝宰相魏徵在《述懷》詩中也提到:「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這里的鹿比喻帝位、政權。鹿為什麼堪比帝位、政權呢?說明鹿在歷史上作用很重要。
鹿科(Cervidae)是哺乳綱偶蹄目下的一科動物。體型大小不等,為有角的反芻類,分布於歐亞大陸、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北美洲、南美洲的南緯 40°以北地區及西南非洲,全世界約有34種,共16屬約52種。
被人們稱為鹿的動物在不同地區可能是不同的種類,這類動物在人們的觀念中容易於其他偶蹄目動物(如豬、牛)等區分。在生物分類學鹿類動物上包括反芻亞目鹿上科的麝科和鹿科,有時也包括與鹿上科親緣較近的鼷鹿上科的鼷鹿科和長頸鹿上科的長頸鹿科動物。
1、外形特徵
眼窩凹陷,有顏面腺;有足腺;無膽囊。體長0.75~2.90米,體重9~800千克。胃4室,反芻。牙齒32~34枚。腿細長,善奔跑。多數種類具角,無角種類則具獠牙狀上犬齒。
2、生活習性
典型的草食性動物,吃草、樹皮、嫩枝和幼樹苗。善游泳。
3、棲息環境
棲息於苔原、林區、荒漠、灌叢和沼澤。
4、分布范圍
分布於歐亞、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緯40°以北地區和非洲西南部。
5、生長繁殖
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徵(僅馴鹿Rangifer tarans雌雄皆有角),同時是爭偶的武器,其生長與脫落受腦下垂體和睾丸激素的影響。
北方的鹿過了繁殖季節,角便自下面毛口處脫落,第二年又從額骨上面的1對梗節上面的毛口處生出,初長出的角叫茸,外麵包著皮膚,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隨著角的長大,供血即逐漸減少,外皮遂乾枯脫落。1~2歲生出的初角幾乎是直的,以後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後定型。有角種類的雌鹿如無角亦不具獠牙狀上犬齒。
雄鹿大於雌鹿。毛色冬深夏淺,多數幼鹿有白色斑點,有的種類(如梅花鹿Cervus nippon和豚鹿Axis porcinus)成體也有斑。足4趾,第三和第四趾發達,支撐身體重量,第二和五趾退化變小。雌鹿有2對乳頭。熱帶鹿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一年發情多次,角不脫落;溫帶鹿晚秋至冬季交配,多數一雄多雌,每胎產1~2仔,多達3~4仔。
『肆』 在中國古代,鹿與鶴為什麼會成為了吉祥動物
在我國古代,鹿與鶴成為了吉祥動物,這主要是因為很多長壽神都是騎著鹿的,所以鹿逐漸成為了長壽的代表,其次鹿和“祿”字是諧音,也有長壽的意思,因此鹿成為了吉祥物,同時它也是權力的代表,我國古代很多飾物上都有著和鹿有關的標志,鶴可以說是道家的代表,它能夠成為吉祥物也是多虧了道家,因為鶴給人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所以人們把鶴都稱之為“仙鶴”。
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鹿與鶴都成為了吉祥的象徵,我們在送上一些祝福和祝願的時候,也會說一些和鹿或者是鶴有關的詞彙,因為它們都有著長壽的美好寓意。
『伍』 中國吉祥動物有那些呢
1.龍——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後成為皇權象徵,傳說中能興風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
2.鳳凰——也稱作朱鳥、丹鳥、火鳥、鵾雞。雄為鳳,雌為凰,統稱鳳凰。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也有「愛情」、「夫妻」的意思。《詩經·大雅》中寫道:「鳳凰於飛,翙翙其羽。」比喻夫妻和好恩愛。
3.龜——龜是四靈中唯一存在的東西,據說也是所有動物中中壽命最長的一個。古代,人們把龜視為健康長壽的象徵
4.鹿——鹿在古代被視為「神物」,認為鹿能給人們帶來吉祥幸福和健康長壽。外「鹿」、「祿」諧音,因此鹿也常常被視為祿位、財富的象徵。
5.麒麟——也被稱為「騏麟」。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古代傳說中的仁獸、瑞獸,被稱為聖獸王,主健康、長壽。
6.鶴——即丹頂鶴,看起來仙風道骨,被譽為「一品鳥」,地位僅次於鳳凰。據說,鶴壽無量,與龜一樣被稱為長壽之王,後世常以「鶴壽、「鶴齡」等詞作為祝壽之詞。主要有長壽、父子、健康等寓意
(5)鹿的長壽之道擴展閱讀:
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吉祥、太平的象徵,它性情溫和,知恩圖報,一直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傳說五帝之一的舜是中國歷史上馴服野象耕田犁地的第一人,他死後陵墓前曾出現大象刨土、彩雀銜泥的瑞兆,這應該是「太平有象」的最早傳說。此後,人們運用諧音、象徵等手法,把「太平有象」用圖畫、雕刻等形式表達出來,寓意天下太平、五穀豐登。
貓和蝴蝶,古人將八九十歲的老人稱之為耄耋(mao die),因諧音貓蝶,古人經常把貓撲蝴蝶的畫像送給老人,寓意長壽。也有打造成長命鎖的,給小孩佩戴,期望小孩長命百歲。
『陸』 《紅樓夢》中元妃省親,王夫人為什麼要准備仙鶴和鹿
元春省親是賈府百年難得一見的大事,因為元春封妃賈府也因此更上一個台階,所以眾人都對此事異常的重視,王夫人和王熙鳳更是一直都在為裝點大觀園忙碌著。大觀園修建用了一年,裝飾和等待又用了一年,為了元春省親游巡大觀園賈府耗費了無數的人力和物力。
因為元春是王夫人親生女兒,所以王夫人對於大觀園的裝飾和後續工作極為用心,務必做到每一處景觀都完美無缺。那麼王夫人特意在大觀園中購置了仙鶴和鹿,這具體是為了什麼呢?原因有三,簡單卻很有意義。
第一,仙鶴和鹿的珍奇程度,可以提升大觀園的規格仙鶴與鹿是動物,從物種上來說,它們和雞鴨並無區別,它們被采買到大觀園中的作用不過就是作為一種裝飾。稻香村需要雞鴨這樣的俗景,那麼怡紅院等地自然需要仙鶴、鹿這樣的仙品。
賈珍答應了,又回道:「此處竟還不可養別的雀鳥,只是買些鵝鴨雞類,才都相稱了。」
仙鶴與鹿就是為大觀園增添景緻的裝飾品,大觀園本身就是精益求精,如今用仙鶴與鹿裝點其中恰如其分。稻香村展示的是純朴的鄉村生活,那麼怡紅院、衡蕪院等表現出來的就是高雅的不俗之地,每一處景物都需要不同的動植物去搭配。
總得來說,王夫人特意在大觀園采買仙鶴與鹿有三重意思,每一重都有不同的意義。第一重是為了提升大觀園的規格,第二重是為了表達王夫人對元春夫妻合樂的美好祝願,第三重就體現了它們作為大觀園的裝飾品的作用。元春是賈府的驕傲,但是她在王夫人面前依舊只是一個孩子。不管仙鶴與鹿還是怎樣的珍奇異寶,它們與元春相比都微不足道。王夫人想要把大觀園每一處都裝點到完美無缺,可以給元春一個很好的觀景感受。
作者:十一,歡迎關註:小說紅樓,一起找尋紅樓夢中有趣的人和事兒!
『柒』 老壽星木雕鹿和童子的寓意是什麼
蝙蝠-福氣; 蟬-禪機;
鯰魚-年年有餘; 蟾蜍-招財進寶;
魚-金玉(魚)滿堂; 羊-吉祥;
葫蘆-福祿, 竹節-節節高升;
佛手-福壽; 青蓮-清廉;
荔枝-利市大開;桃子-長壽;
石榴-多子多孫;白菜-清白傳家;
八卦-自然的力量;太極-陰陽調和;
壽字-長生不老;喜字-吉慶;
鞋-(諧)萬事順遂
魚躍龍門-湍急的水流魚兒逆流而上,眼看龍門近在咫尺,謂「通過考驗,身價百倍」。
馬上封侯-小猴兒坐在馬背上,狀似得意,表示「出將入相」不遠矣。
福到眼前-蝙蝠嘴巴咬著銅錢,意「好事當頭」
歡歡喜喜-形狀似小熊的獾、豬與喜鵲,表示開心與笑口常開。
喜上眉梢-喜鵲站立在梅花枝桿上,形容快樂的不得了。
富貴萬年-芙蓉、桂花、萬年青、長紅無止境。
平平安安-花瓶與鵪鶉,居家行止一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歲歲平安-花瓶里插著幾穗的稻穗,旁邊立著鵪鶉,謂日日是好日,歲歲有今朝。
連年如意-蓮花荷葉雕刻在玉件上,遂人意、得人事、足暢無比。
連年有餘-蓮花荷葉下有水有魚,不小富也難。
太師少師-大獅子和小獅子,來寓意古時候的官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合和二仙-一手拿荷花及一手捧盒子的兩位小童,合和同音,祝福家人、夫妻相處和睦
1.福至心靈:蝙蝠、壽桃、靈芝。桃為壽而其形似心,借靈芝之"靈"字,表示幸福的到來會使人變得更加聰明。
2.鶴鹿回春:鶴鹿與松樹。古人稱鹿為"仙獸'''',神話故事中有壽星騎梅花鹿;鹿與祿、陸同音,鶴與合諧音,故有"六合"同春之意(六合指天地和東西南北),亦有富貴長壽之說。
3.二龍戲珠:兩條雲龍、一顆火珠。《通雅》中有"龍珠在頜"的說法,龍珠被認為是一種寶珠,可避水火。有二龍戲珠也有群龍戲珠,還有雲龍捧壽,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頌平安與長壽之意。
4.流雲百福:雲紋、蝙蝠。見於玉牌子上,清代晚期鼻煙壺上亦見。雲紋形似如意,表示綿延不斷。流雲百福,即百福不斷之意。
5.魚龍變化:天上有一雲龍,水中有一鯉魚;一龍首魚身,一鯉魚翻越於龍門之上。古代傳說有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凡是鯉魚能跳過龍門的,就可變化成龍;不能跳過龍門的,點額而歸,故黃河之鯉魚多有紅色的額頭,都是沒跳過龍門之魚。魚躍龍門表示青雲得路,變化飛騰之意。
6.福壽齊眉:蝙蝠、壽桃、荸薺和梅花。
7.松鶴延年:鶴和松樹。《字說》:"松百木之長。"《札記?禮器》:"松柏之有心也,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松,象徵長壽之外,還作為有志、有節的象徵。故松鶴延年既有延年益壽、也有志節高尚之意。
8.喜上眉梢:梅花枝頭站立兩只喜鵲。古人以為鵲能報喜,故稱喜鵲,兩只喜鵲即雙喜之意。梅與眉同音,借喜鵲登在梅花枝頭,寓意"喜上眉梢"、"雙喜臨門"、"喜報春先"。又,圖案為一喜鵲一豹者,稱之為"報喜圖"。有清代圓雕件及玉牌子。圖案為一蜘蛛網上吊著一個蜘蛛者,稱之為"喜從天降",因我國民間習俗稱蜘蛛為"蛛"。多用於玉牌子上。圖案為一獾一喜鵲者,稱之為"歡天喜地",見於明清圓雕。兩獾相嬉,叫"歡喜圖",明清圓雕;兩童子笑顏相對者,稱之為"喜相逢";四個童子手足相連者,叫"四喜人"。
9.馬上封侯:一馬上有一蜂一猴。以馬上封(蜂)侯(猴)寓比立即升騰的願望、圖案為一大猴背小猴者,稱"輩輩侯";一楓樹一印一猴或一峰一猴抱印者,稱封侯桂印、掛印封侯。
10.喜報三元:喜鵲三、桂元三或元寶三。古代科舉制度的鄉試、會試、殿試之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明代科舉以廷試之前三名為"三元",即狀元、榜眼、探花。"三元"是古代文人夢寐以求、升騰仕取之階梯,喜鵲是報喜之吉鳥,以三桂元或三元寶寓意"三元",是表示一種希望和嚮往升騰的圖案。此外還有 「三元及第」、「狀元及第」、「連中三元」、「五子登科」等圖案。
11.麻姑獻壽;麻姑仙女手捧壽桃。麻姑,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仙女。葛洪《神仙傳》說她為建昌人,修道牟州東南姑余山。東漢桓帝時應王方平之召,降於蔡經家,年十八九,能擲米成珠。自言曾見東海三次變桑田,蓬萊之水也淺於時,或許又將變為平地。後世遂以「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化之急劇。她的手指像鳥爪,蔡經見後想:「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又相傳 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她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故舊時祝女壽者多以繪有麻姑獻壽圖案之器物為禮品。
12.福祿壽喜:蝙蝠、鹿、桃和喜字。以前人們常以蝙蝠之 「蝠」寓意幸福之「福」;借「鹿」寓意「祿」;壽桃寓意「壽」,加之以「喜」字,用於表示對幸福、富有、長壽和喜慶之嚮往。
13 長命富貴:雄雞引頸長鳴、牡丹花一枝。雄雞長鳴喻長命,牡丹乃富貴之花,喻富貴。還有長命百歲之圖案,雄雞引頸長鳴,旁有禾穗若干。
14.五福捧壽:五隻蝙蝠一個壽字。《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攸好德,謂所好者德;考終命,謂善終不橫夭。還有"五福臨門"之圖案。
15.教子成名:一雄雞引頸長鳴,旁有五隻小雞。以雄雞教誨小雞(子)鳴(名)叫,寓意"教子成名"。還有"五子登科"、"教子成龍"、"望子成龍"、"一品當朝"等圖案,表示殷切期望子孫取得成功之業績。
16.福壽雙全:蝙蝠一、壽桃一、古錢二。這些圖案都表示古代人心底希望幸福、富有和長壽之意。
17.萬象昇平:一象身上有萬字花紋,腰背上負一瓶。萬字在梵文中作Snivatra(寶利抹磋),意為"吉祥之所集"。佛教以釋迦牟尼胸部所現的"瑞相",用作"萬德吉祥"的標志。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制定此字讀為"萬"。萬象昇平,表示人民祝願國泰民安、百業興旺、國富民強之昇平景象。還有"太平景象"、"景象昇平"等圖案。
18.福壽三多:一蝙蝠、一桃、一石榴或蓮子。《莊子?天地》:"堯觀乎華,華封人曰:''''嘻,聖人,請祝聖入,使聖人壽。''''堯曰:''''辭。''''''''使聖人富''''。堯曰:''''辭。''''''''使聖人多男子。''''堯回:''''辭。''''"古人因以"三多"(多福多壽多男丁)為祝頌之詞。石榴取其子多之意,"蓮子"乃連生貴子之意。
19.三星高照:三位老神仙。古稱福、祿、壽三神為"三星",傳說福星司禍福、祿星司富貴、壽星司生死。"三星高照"象徵幸福、富有和長壽。亦有圖案為一老壽星、一鹿、一飛蝠的,稱之為"福祿壽"。
20.三多九如:蝙蝠、壽桃、石榴、如意。《詩?小雅?天保》: 「如山如阜,如風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恆,如曰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詩名「天保」,篇中連用九個「如」字,有祝賀福壽延綿不絕之意。圖案中以如意表示「九如」。
21.多福多壽:一枝壽桃數只蝙蝠。
22.歲歲平安:穗、瓶、鵪鶉。以"歲歲(穗)平(瓶)安(鵪)" 之諧音借意表示人們祝願平安吉祥的良好願望。
23.福壽無邊:蝙蝠、壽桃和盤長。
24.福在眼前:蝙蝠與一枚古錢。古錢是孔方外圓,借"孔"為眼,錢與前同音。亦稱"眼前是福"。
25.壽比南山:山水松樹或海水青山。"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乃常見之對聯。這一圖案亦稱"壽山福海"。
26. 平安如意:瓶、鵪鶉、如意。以瓶寓"平",以鵪鶉寓"安",加一如意,而稱"平安如意"。
27.年年有餘:兩行鯰魚。"鯰與"年"、"魚"與"余"同音,表示年年有節余,生活富餘。圖案為兩條鯰魚首尾相連者,童子持蓮抱鯰魚者,均稱"連年有餘"。圖案為一磬一魚或一磬雙魚,一童子擊磬一童子持魚者,皆稱''''吉慶有餘"。一婦人手提魚者,稱之為"富貴有餘"。
28.一路平安:鷺鷥、瓶、鵪鶉。另有圖案為鷺鷥、太平錢的叫一路太平。以鷺鷥寓"路",瓶寓"平"、鵪鶉寓"安",祝願旅途安順之意。
29 福從天降:一娃娃伸手狀,上有一飛幅。以天空飛舞的蝙蝠即將落到手中,寓意為「福從天降」、「福自天來」、「天賜洪福」等。此外還有「五福臨門」、「引福人堂』、「天宮賜福」等圖案。
30 事事如意:柿子、如意。《爾雅翼》:「柿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五霜葉可玩,六佳實可啖,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柿」與「事」同音,加之如意,寓意「事事如意」或「百事如意」、「萬事如意」。
31.龍鳳呈祥:一龍一鳳。龍的傳說很多,《史記?高根本紀》開始將龍和帝王聯系起來,"是時雷電灑冥,太公往視,則見呢龍干其上。而已有身,遂產高科。"鳳凰在《淮南子》一書中開始稱之為祥瑞之馬,雄田鳳,雌回凰。龍鳳是人們心中群害瑞烏,哪裡出現龍,哪裡便有鳳采儀,就會天下太平,五穀豐登。
32.諸事遂心:幾個柿子和桃。幾個柿子窩為"諸事",桃其形如心,表示諸多事情都稱心如意。
33 歲寒三友:松、竹、梅或海、竹、石。松,「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竹,清高而有節;梅,不懼風雪嚴寒。蘇東坡愛竹成原,他曾濟『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還題寫過「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丑而文,是三益之友」。松竹海被人們稱之為歲寒三友,乃是寓意做人要有品德、志節。
34.必定如意:毛筆、銀錠、如意。"筆"、"必"諧音,"錠"、"定"同言,再加如意,借意為"必定如意"。
35.太師少師:一大獅子,一小獅子。太師,宮名,周代設三公即大師太植大保,大師為三公之最尊者;少師,宮名,周和春富之屬,即樂師也。以獅與師同啻,寓意不師少師,表示輩輩高官之願 望。宋至清代都有此圓雕玉器。圖案為一大龍、一小龍者,稱之為「教子成龍」,「望子成龍」。
36 八仙過海:八個仙人手持寶器下有大海波濤。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八仙,即李鐵據、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呂洞賓、益采和、韓湘子、曹國重。八仙故事多見干後、宋、元、明文人的記載。「八仙過海」的故事流傳最廣,據說,八仙在厭賀王母娘娘壽辰歸途中跨過東洋大海,各用自己的法寶護身為開,競相過海,以顯神通。
37.群仙祝壽:眾多仙人各持禮物。傳說三月三日王母娘娘壽誕之日,各路神仙來祝賀,以此取其吉祥喜慶之意。
38.漁翁得利:鶴蚌相爭狀,旁立漁翁。《戰國策?燕策二》:"趙且伐燕,蘇代為燕渭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屋,而鶴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鶴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鶴曰:今日不出,明回不出,即有死鶴。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比喻雙方相待不下,第三者因而得利。
39. 平升三級:瓶上插有三戟。"瓶"與"平"同音,"戟""級"。"平升三級"乃表示它運亨通,祝願連升三級之意。
4O.嫦娥奔月:一仙女人月宮狀。嫦娥,神話中後羿之妻,後羿從西王母處得到不死之葯,嫦娥前吃後,遂奔月宮。
41 四海昇平:四個娃娃抬起一瓶。四個小孩(海)抬起(升一瓶(平),表示四海昇平,表達人民厭惡戰亂、熱愛和平之善民願望。
42 流傳百子:開嘴石榴或葡萄、葫蘆。舊時傳說,周文王有百子。以石榴子多表示百子,還有「子孫葫蘆」之說。有「百子圖」、「麒麟送子」、「蓮生貴子」等圖案,表示「子孫萬代」、「萬代長春」等願望。
43.八寶聯春:八件寶器。"八寶"分兩類;佛家八寶有***、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罐、金魚、孟長八件寶器,俗稱"輪螺傘蓋、花罐魚長"。道家八寶,即八仙護身法寶,為漁鼓、寶劍、花籃、笊籬、葫蘆、扇子、陰陽板、橫笛八件寶器。八件寶器相連接的圖案稱之為"八寶聯春"或"八寶吉祥"。。
44.官上加官:雄雞和雞冠花。
45.麒麟圖:一獸,頭上一角,獅面、牛身,尾帶鱗片,腳下生火,其狀如鹿、麒麟,古代傳說中的動物,古稱之為"仁獸",、多作吉祥的象徵。"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禮記?禮運》:"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傾。""砸"同"籟"即沼澤。漢代跨上的麒麟圖案與馬和鹿的樣子相似,漢後逐漸完善了麒麟的形象。地毯及文物中的麒麟圖案,多為"麒麟送子"、"麒吐玉書"等。因麒麟是瑞獸,又借喻傑出之人,麒麟送子、麒吐玉書皆有傑出人工降生的寓意。
46,四藝圖:琴、棋、書、畫。琴棋書畫是我國古代文人雅工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玩,用以增進學識,提高雅興。圖案中"四藝"的造型設計古樸、優雅,富有韻律感。
47.玉堂富貴:玉蘭花、海棠花、牡丹花。用干玉牌子上。
48 博古圖:鼎彝鍾磐、瓷瓶玉件、書畫盆景等各種器物造型,種類繁多。博古圖給人以古色古香之感。博古圖由《宣和博古圖》一書而得名。《宣和博古圖》共三十卷,書成於宣和五年(1123)後,著錄當時皇室在宣和殿所藏的古代銅器,共二十類八百三十九件,集宋代所出青銅器的大成,故謂博古。
49.五世同堂:五個柿子和海棠花。圖案以諧啻寓意,表示古人期望升宮、富貴、五代團聚的美好願望。多為圓雕團狀件。
50.英雄鬥智:一鷹一熊作爭頭狀。《本草》:"虎鷹翼廠丈余,能搏虎。"《詩?小雅》:"維熊維罪,男子之祥。"鷹與英、熊與雄同音。猛禽凶獸相鬥,二勇相爭,智者勝。還有一松樹上落一鷹,地上有一熊,作相互怒視欲斗之式的圖案,以此比喻英雄大智大勇。
51。八駿圖:八四姿態不一的駿馬。傳說周穆王有八匹駿馬,名稱說法不一。《穆天子傳》卷一:"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拾遺記?周穆王):"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明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宵,夜行萬 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Z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影;七名騰霧,乘雲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其他傳說均由此而派生。
52.伯牙摔琴:一人舉琴面對一墓,旁立一老人。出自俞伯牙與鍾子期相交故事。傳說春秋戰國的,俞伯牙善彈琴,一日乘用游至漢陽江口,命童僕取琴焚香,調弦轉軫,一曲未終而弦斷,疑有人聽琴,令左右搜之,遇樵夫鍾子期。二人登舟促膝而談,意合知音,結為兄弟,約定采年江邊相見。當俞伯牙按期來到江邊時,鍾子期已病故。伯牙聞知,淚如湧泉,去子期墳前祭拜,並割斷琴弦,雙手舉琴向祭石台上一摔,摔得玉軫摧殘,金徽零亂。老者驚問:"先生為何摔此琴?"伯牙道:"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自朋友,欲覓知言難上難。"故有俞伯牙摔琴謝知啻之說。
53.天女散花:一仙女提花籃作撒花狀。佛經故事。《維摩經?觀眾生品》記載,維摩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諸菩薩身,即皆墜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墜。天女說:"結習未盡,花著身耳。"謂以天女散花試菩薩和聲聞弟子的道行。宋之間《設齋嘆佛文》:"天女散花,綴山林之草樹。"故取其"春滿人間"之意。
54.天馬圖:一飛馬,馬主兩翼。天馬一詞,最初見干《楚辭離騷》、《史記大宛列傳》和《淮南子》等書中。張蹇使西域得烏孫好馬,名日天馬。後得大宛漢血馬,比烏孫馬強壯,改烏孫馬為西極,大宛馬叫天馬。史書記載,漢武帝"獲汗血馬來,作西極天馬歌"。元狩三年(前119)後,天馬發展成"龍之友"、"龍之媒"的地位。神話故事"天馬行空",使人想像出"馬生兩翼"。馬為龍友,被稱為龍馬。《西遊記》中有白龍馬,便是一例。天馬似馬又生翼,空中行走又似龍。
55.踏雪尋梅:風雪中一老人頭戴浩然巾,騎驢過橋,手持梅花。踏雪尋梅是根據後代詩人孟浩然的故事編寫而成。孟浩然(689一約740),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少年好學,酷愛梅花,早年隱居鹿門山。年四十,游長安,應進工不第,還襄陽。臨行前留給王維一首詩,王維私邀人內署,適唐玄宗李隆基至,浩然匿床下,維以實告,玄宗大喜,沼浩然出,誦所為詩,玄宗以為無求仕之心,即入還。孟浩然《留別王維》詩雲:"寂寂竟何待?朝前空自舊。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孟浩然轉驢過渡橋踏雪尋梅,已成為我國古代詩人之佳話。
56.龜鶴同齡:圖案皆為一龜一鶴。《韻會》:"龜為甲蟲之長。"龜壽萬年,是長壽之象徵;鶴是仙禽《崔豹古今》 「鶴干年則變蒼,又二千歲則變黑,所謂玄鶴也。」龜鶴同齡,乃同享高壽之意。
『捌』 鹿角立鶴的簡介
出 土:1978年湖北隨縣(今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原件規格:通高143.5厘米,座長45厘米,座寬41.4厘米
簡 介:
鹿是一種長壽的仙獸,據古書記載:千年為蒼鹿,又五百年為白鹿,又五百年為玄鹿。更因為鹿和「福祿壽」的「祿」同音同聲,所以有富貴之象徵。故此器寓意「吉祥長壽」。造型優美,形態美觀,風格獨特,是青銅器中的藝術精品。「鹿角立鶴」還被隨州市定為自己城市的標志,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的吉祥物「楚楚」就是以鹿鶴為原型。
鹿角立鶴為青銅鑄制,器形以底座、立鶴,鹿角以榨卯構連,鶴為長頸圓首,尖嘴上翹作鉤狀,碩腹拱背,翅展尾垂,高腿扁足,頭兩側生有枝權叢生、朝上內卷呈圓弧狀的一對鹿角。鶴的頭、頸及鹿角上飾錯金渦雲紋、三角雲紋和圓圈紋;腹背飾羽毛紋;背上有凸脊,脊上及腹、翅、尾下部鑲嵌綠松石;翅上浮雕幡暾螭紋,圓圈紋;腹與翅連接處有蟠龍環繞,龍嘴銜翅;腿上飾渦雲紋;爪上飾回紋;全器分八個部分,分鑄後連接組裝而成。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唐代詩人崔顥這首傳頌千古的黃鶴樓詩,乃是我國詩人以鶴為題材的詩詞中最著名的一首。中國的鶴舉世聞名,全世界共有15種鶴,中國就擁有8種,包括一些珍貴品種,如丹頂鶴、白鶴、灰鶴、黑頸鶴、赤頸鶴、白枕鶴、白頭鶴、蓑羽鶴等。鶴自古就被視為吉祥鳥,是群禽之長,向有「一品鳥」之稱。鶴除了吉祥之意外,因其壽命能達到六七十年,故與松、龜並列,為人們心中吉祥長壽之象徵,「松鶴延年」是中國人最愛用的祝壽詞。古人喜稱丹頂鶴為「仙鶴」。 仙鶴不僅是古代書畫家的常見題材,出土文物中也多次發現青銅仙鶴。1978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青銅鹿角立鶴。這是一件合鹿角與鶴身於一體的藝術品。通高143.5厘米,重38.4公斤。鶴細長頸,昂首佇立,舒展雙翅,頭插一對上翹呈弧形的銅質鹿角,拱背,垂尾,兩腿細而長,立於長方形座板之上。其頭、頸部分及鹿角之上均飾錯金渦雲紋和圓圈紋,腹、背部飾斜寬道羽毛狀紋,中間夾有三角紋、凸形脊紋,翅上飾浮雕蟠螭紋和小圓圈紋。座板長45厘米,寬41.4厘米,四邊中部各有一壁虎形銜環紐,上飾勾連雲紋。鶴嘴部右側有銘文一行七字:「曾侯乙作持用終」。此器鶴身鹿角,寓意吉祥長壽,造型優美,形態美觀,風格獨特。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玖』 仙鶴古稱為"hao!"有人知道是那個字嗎
鶴在閩南語和粵語中讀「hao」。
鹿伏鶴行:像鹿那樣潛伏,像鶴一樣飛行。形容小心警惕的樣子。
翯 hè 羽毛白而有光澤。
白鳥翯翯。——《詩·大雅·靈台》
翯,鳥白色澤貌。——《說文》
與鳳同類…翯翯在文王之囿。—— 明·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
【廣韻】【集韻】【韻會】𠀤胡沃切,音隺。【說文】鳥羽肥澤貌。【廣韻】潔白也。【詩·大雅】白鳥翯翯。【傳】肥澤貌。【史記·司馬相如傳】翯乎滈滈。【注】郭璞曰:水白光貌。又【廣韻】胡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𠀤音學。義同。又【集韻】下老切,音皓。素羽。又【正韻】胡谷切,音斛。義同。
丹頂鶴具備鶴類的特徵,即三長——嘴長、頸長、腿長。成鳥除頸部和飛羽後端為黑色外,全身潔白,頭頂皮膚裸露,呈鮮紅色。傳說中的劇毒鶴頂紅(也有稱鶴頂血)正是此處,但純屬謠傳,鶴血是沒有毒的,古人所說的「鶴頂紅」其實是砒霜,即不純的三氧化二砷,鶴頂紅是古時候對砒霜隱晦的說法。丹頂鶴也叫鴜鷜,仙鶴,白鶴,仙禽,胎禽。
其實,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它是生活在沼澤或淺水地帶的一種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濕地之神」的美稱。它與生長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樹毫無緣份。但是由於丹頂鶴壽命長達50~60年,人們常把它和松樹繪在一起,作為長壽的象徵。
東亞地區的居民,用丹頂鶴象徵幸福、吉祥、長壽和忠貞。在各國的文學和美術作品中屢有出現,殷商時代的墓葬中,就有鶴的形象出現在雕塑中。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鍾,鶴體造型的禮器就已出現。道教中丹頂鶴飄逸的形象已成為長壽、成仙的象徵。白鶴在中國文化中佔一席之地,象徵吉祥長壽。
「鶴鳴人長壽」。鶴是長壽的象徵,因此有仙鶴的稱呼。中國傳統文化道教的先人多數是以仙鶴或者神鹿為座驥。鶴,性情雅緻,形態美麗,素以喙、頸、腿「三長」著稱,直立時可達一米多高,看起來仙風道骨,被稱為「一品鳥」。除此之外,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它跟仙、道、人的精神品格有著密切關系。 鶴,雌雄相隨,步行規矩,情篤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故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白鶴,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賢達之士,把修身潔行而有時譽的人稱為「鶴鳴之士」。鶴為長壽仙禽,經說:鶴壽無量;後世常以「鶴壽」、「鶴齡」、「鶴算」作為祝壽之詞。中國人稱健壽者長壽白叟,又呼「鶴發童顏」,就連惦念離世老人都冠以「駕鶴西遊」美意。
在道教中,鶴是長壽的象徵,因此有仙鶴的說法,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鶴或者神鹿為座驥。中國傳統年長的人去世有駕鶴西遊的說法。
在中國、朝鮮和日本,人們常把仙鶴和挺拔蒼勁的古松畫在一起,作為益年長壽的象徵。其實,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
丹頂鶴性情高雅,形態美麗,素以喙、頸、腿「三長」著稱,直立時可達一米多高,看起來仙風道骨,被稱為「一品鳥」,地位僅次於鳳凰。除此之外,鶴在中國的文化中占著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關系。
鶴雌雄相隨,步行規矩,情篤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白鶴,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賢能之士,把修身潔行而有時譽的人稱為「鶴鳴之士」。
鶴為長壽仙禽,具有仙風道骨,據說,鶴壽無量,與龜一樣被視為長壽之王,後世常以「鶴壽」、「鶴齡」、「鶴算」作為祝壽之詞。鶴常為仙人所騎,老壽星也常以駕鶴翔雲的形象出現。
鶴也常和松被畫在一起,取名為「松鶴長春」、「鶴壽松齡」;鶴與龜畫在一起,其吉祥意義是龜鶴齊齡、龜鶴延年;鶴與鹿、梧桐畫在一起,表示「六合同春」。
畫著眾仙拱手仰視壽星駕鶴的吉祥圖案,謂為「群仙獻壽」圖。鶴立潮頭岩石的吉祥圖案,名叫「一品當朝」。兩只鶴向著太陽高飛的圖案,其吉祥意義是希望對方高升。鶴、鳳、鴛鴦、蒼鷺和黃鴿的畫,表示人與人之間的五種社會關系。其中,鶴象徵著父子關系,因為當鶴長鳴時,小鶴也鳴叫。鶴成了道德輪序的父鳴子和的象徵。
鶴也表明是顛倒是非、自由散漫、利於之心的動物。
然而自然中的丹頂鶴,它與生長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樹毫無緣份,它是生活在沼澤或淺水地帶的一種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濕地之神」的美稱,而且壽命一般只有二三十年,並不長壽。
鶴是古代人民最崇高動物中的一種,它象徵著聖潔,清雅,長壽,給人們留下的影響很大,許多鶴已經瀕臨滅絕,所以,人們攜起手來保護鶴類,提醒許多人不要傷害鶴類!
鶴,似鵠長喙。——《廣韻》
鶴鳴於九皋。——《詩·小雅·鶴鳴》
騰群鶴於瑤光。——《楚辭·劉向·九嘆·遠游》
先主見李意鶴發童顏,碧眼方瞳,灼灼有光。——《三國演義》
休錯認做蛙鳴井底,鶴立雞群。——《元曲選·舉案齊眉》
我本海上鶴,偶逢江南客。——白居易《代鶴》
盤空野鶴忽然下,背翳見媒心不疑。——陸龜蒙《鶴媒歌》
主人一去池水絕,池鶴散飛不相別。——王建《別鶴曲》
曉鶴彈古舌,婆羅門叫音。——孟郊《曉鶴》
鶴有不群者,飛飛在野田。——白居易《感鶴》
羨爾瑤台鶴,高棲瓊樹枝。——李白《賦得鶴,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
莫笑籠中鶴,相看去幾何。——白居易《題籠鶴》
【唐韻】下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𠀤音涸。水鳥名。似鵠,長頸高腳,丹頂白身,頸翅有黑,常以夜半鳴,聲聞八九里。【博物志】鶴䯓頰䯔,耳響則聽遠,眼赤則眎遠,其色似雪。【相鶴經】鶴,陽鳥也,而游於隂,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埤雅】形定而色白,食於水,故喙長。軒於前,故後短。棲於陸,故足高而尾凋。翔於雲,故毛豐而肉疎。大喉以吐故,修頸以納新,故壽。內典曰:鶴影生。禽經曰:鶴以聲交而孕。張華雲:雄鳴上風,雌承下風則孕。【崔豹·古今注】鶴千年則變蒼,又二千歲則變黑,所謂𤣥鶴也。古謂之仙禽,亦名露禽,或又謂之隂羽。【本草】鶴白色㿥㿥,故又名八公。【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詩·小雅】鶴鳴於九臯,聲聞於天。【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將旦,鶴知夜半。【左傳·閔二年】衛懿公好鶴,鶴有乗軒者。又地名。【史記·衛世家注】鶴城在滑州匡城縣正南十五里。又【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閑。【郭注】鶴列,陳兵也。又鶴膝,矛名。鶴之膝隆起,故吳矛骹大者為鶴膝。又【逸雅】鋤,助也。齊人謂其頭曰鶴,似鶴頭也。又姓。鶴壽,見【金史】。又【正韻】與翯同。【詩·大雅】白鳥翯翯。【孟子】作鶴鶴。又葉胡沃切,音礐。【嵆康·琴賦】下逮謠俗,蔡氏五曲。王昭楚妃,千里別鶴。
浮邱伯《相鶴經》:鶴,陽鳥也,而游於陰。因金氣,乘火精以自養。金數九,火數七,故鶴七年一小變,十六年一大變,百六十年變止,千六百年形定。體尚潔,故其色白。聲聞天,故其頭赤。食於水,故其喙長。棲於陸,故其足高。翔於雲,故毛豐而肉疏。大喉以吐,脩頸以納新,故壽不可量。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蓋羽族之宗長,仙家之騏驥也。鶴之上相:隆鼻短口則少眠,高腳疏節則多力,露眼赤睛則視遠,鳳翼雀毛則喜飛,龜背鱉腹則能產,輕前重後則善舞,洪髀纖趾則能行。
鳧 fú:水鳥,俗稱「野鴨」,似鴨,雄的頭部綠色,背部黑褐色,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游湖泊中,能飛。
【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𠀤音扶。【爾雅·釋鳥】舒鳧,騖。【郭注】鴨也。【疏】野曰鳧,家曰鴨。【又】鳧,雁丑,其足蹼,其踵企。【郭注】鳧雁腳閑有幕蹼屬相著,飛卽伸其腳跟企直。【疏】丑類也。【又】鸍,沈鳧。【注】狀似鴨而小,背文靑色,𤰞腳紅掌,短喙長尾。【詩·鄭風】弋鳧與雁。又【大雅】鳧鷖在涇。【注】鳧,水鳥。鷖,鳧屬。又【南越志】有私鳧棲息松閑不水處,宿必以樹。又【揚子方言郭注】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又【山海經】鹿台山有鳥,狀如雄雞,人面,曰鳧徯。又官名。【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為鍾。【正字通】鳧入水不溺,以名鍾工,取虛浮之義。又山名。【詩·魯頌】保有鳧繹。【注】鳧繹,二山名。又鳧麗山。見【山海經】。又魚鳧,人名。蜀山氏之君也。見【成都記】。又鳧茨,草名。【後漢·劉玄傳】人掘鳧茨而食。又【廣韻】茆鳧,葵也。俗省作鳧。《爾雅·釋鳥》鸍,沉鳧。《說文》𠘧shū部:鳧,舒鳧,鶩也。從鳥𠘧聲。
考證:〔【揚子方言郭注】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冠鳧。〕謹照原文冠鳧改寇鳧。
鹿在古代還被視為神物,以為鹿能給人們帶來吉利幸福和長命,那些長壽神就是騎著梅花鹿。歐美國度的聖誕白叟乘坐鹿車,也是借鹿來取得好運。在商代鹿骨已用作占卜,殷虛還發明鹿角刻辭。東周時代,楚墓中風行應用本雕鎮墓鳥獸神怪,它們的頭上都裝置實在的鹿角,構成楚文化的特色,認為鹿角有神異之力,對死者在冥界生涯起到某種維護作用。鹿常為雌雄成雙成對出現,代表著和諧、幸福和忠誠。風景畫中再畫上一對白鶴則更可以凸現吉祥。鹿皮或羚羊皮可以用來製作禪修坐墊。由於苦修者能吸收鹿的精力,因此人們認為,鹿皮坐墊能夠增加他的定力和意識。
作為美的象徵,鹿與藝術有著不解之緣,歷代壁畫、繪畫、雕塑、雕刻中都有鹿。如漢代的騎士射鹿圖,佛座上的卧鹿浮雕。內蒙古白岔河發現商代岩畫,其中以鹿最多,千姿百態,生活力息濃重。金代權貴還用鹿作裝潢圖案。古代的街心廣場,庭院小區聳立著群鹿、獨鹿、母子鹿、夫妻鹿的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