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70歲老人心跳136下會怎樣

70歲老人心跳136下會怎樣

發布時間:2022-05-10 16:59:13

⑴ 心跳過速 ,136下,怎麼回事

竇性心動過速 竇性心律,心率超過100次/分,其范圍100-150次/分,主要由於效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或迷走神經張力降低反致。
竇性心動過速多為生理性原因所致,如情緒激動、體力活動、進食、飲酒和茶或咖啡、沐浴等;也可見於病理原因,如發熱、心臟神經官能症、心肌炎、甲亢、貧血、體克及缺氧等;葯物,如腎上腺素類、阿托品類也能引起竇性心動過速。
竇性心動過速的治療主要是消除病因,症狀明顯者可加用普萘洛爾(心得安)10毫克/次

⑵ 七十四歲的男老人每分鍾心跳現只五十三下是否正常

應該是正常的,只要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一般正常心率在每分鍾跳60下。如果感到有不舒服,盡快去醫院看看,什麼原因。

老年人心跳過速應該怎麼辦

80歲的老人了,身體已經衰老,老年人的血壓本身就要高一些,心跳過速的話,就要經常檢查身體,聽從醫囑。

⑷ 老人發生心動過速該怎樣處理

患有心動過速的老人,會出現心悸、氣急、心前區不適、眩暈等症狀,應該進行處理。

(一)生活起居注意養身,包括解除緊張心理,戒除煙酒嗜好,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傷風感冒,適當參加體育活動等。

(二)竇性心動過速,一般不需要葯物治療,發作時只需休息一下,心跳便會逐步恢復正常。

(三)陣發性心動過速或頻繁發作的竇性心動過速患者,應該追根究底地尋找誘發原因,及時治癒這些病根。控制頑固性心動過速的葯物很多,包括洋地黃、奎尼丁、普魯卡因醯胺以及中葯天王補心丸、安神補心丸等,用法比較復雜及嚴格,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70歲老人心跳快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知道心率的正常范圍60~100次/分。在這個范圍之外我們都應該更注意,當內在這數值之內我們也不能掉以容輕心,根據年齡、性別、狀態、是否有基礎疾病等。這個數值都會有不同意義。
回到問題,70歲老人,這個年紀已經算是大齡了,機體的各項技能都會在年齡的消磨下變得遲緩,這樣就有一個心率變化的基礎了,其次考慮老人家是否有相關病史,接下來就是心率90次每分這個數值,是一次測得或者平均數值,這個數值得出時老人家處於是否是靜息狀態下得出的?這些都是應該考慮的因素。
最後題目中提到老人家受不了,也就可以理解為出現了不適,這點就需要高度重視了,年紀擺在那裡,結合老人家的病史既往史,現在的一些表現是否痛苦面容等(還有其他各個方面的不對勁)就應該考慮是否應該積極去檢查,心電圖,胸片,血壓等。
想了想還是盡早帶老人家去檢查檢查吧,安全第一。
祝健康。

⑹ 老年人心率136怎樣調整

你好,你家老人患有心律失常(心動過速)、心律不齊,並伴有心慌胸悶.........等症狀。心你家老人的律失常病症應首先為其安排家庭天天吸氧的條件,以增加血氧含量,如果患者的心動過速是由於心肌長期缺血缺氧導致的,吸氧後會馬上緩解症狀的。在沒有醫用氧氣罐、或制氧機之前,要鼓勵、時時提醒老人多做輕輕的深呼吸——要養成習慣。

充分控制心律失常病症、達到臨床治癒心動過速的方法如下:

心律失常是導致死亡排位第一的病症——無論症狀反應是輕、還是重,都必須馬上解決。
心律失常是個葯物不治之症,因為:心律失常是心臟生物電場的物理功能問題,不是生物化學產品可以解決的。
首先特別提示:心律失常患者勿採用射頻消融術,即——採用切斷心臟電流傳導通路(神經)制止心律失常症狀是錯誤的——到今天為止無一例康復案例。
心律失常治癒只有兩種生物醫學工程學的成熟技術產品,你的問題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治療技術方法:
1、處於早期、中期、惡性心律失常初發階段的心律失常患者用細胞基因能量治療儀——即可完全控制、或治癒。
2、已經處於惡性心律失常中、晚期患者,可以在三級甲等醫院佩戴心臟起搏器、或除顫器——即可充分控制心律失常病症,可保患者心臟正常。
僅供參考
孫平

⑺ 為什麼我的心跳每分鍾136下聽說心臟跳的越快死的就越快

假如血壓正常心跳不正常
建議你依序進行以下步驟,

1.驗血檢查~尤其是T3,T4(甲狀腺),是否貧血,肝功能指數.

2.心臟科~心電圖,心臟超音波.

3.心跳快的時候~立刻到附近的診所檢查心電圖,

把心電圖復制~拿給心臟內科醫師診斷.

4.如果以上問題都沒有,建議你去查詢"自律神經失調",
.................................................

所謂心悸 ( palpitation ) 是病人本身感覺到心臟有不正常活動。 心悸可以反映出心臟跳動改變的狀況,例如: 心臟收縮力或心跳快慢的改變。 但對某些病人來說,非心臟方面的疾病也可能會被認為是心臟的不正常活動,而使病人誤認是心悸。心悸的原因包括:

1.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是心悸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有潛在的危險其中竇性心搏過速是最常見的診斷,而心室早期性收縮也是常見的診斷之一。

2. 非心律不整性之心臟異常包括心臟衰竭及瓣膜性心臟病都可能造成心悸。

3.非心臟性的疾病

非心臟性的疾病也可能會造成心悸。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包括: 發燒, 甲狀腺機能亢進,葯物影響及心理方面的問題。

流行病學

心悸其實經常發生。但是大多數健康的人不會特別理會。 只有一小部份的人會因此而尋求醫療的協助。 因為大部份心悸的病人都被診斷成其他疾病,因此並沒有正確的統計指出心悸在基層醫療的發生率有多高。 某些人發生危險性心悸的機率較高,但與性別與種族無關。除了非心臟活動性因素,如胸壁收縮或腸道蠕動外,大部分的心悸是因為心臟跳動速度,節律, 及收縮力的改變引起的。

一. 心臟疾病

包括缺血性心臟病,心肌病變與瓣膜性心臟病,這些疾病常常發生心律不整且被認為是心悸。有缺血性心臟病的病人,更可能因為心律不整而造成死亡。

1.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會改變心臟跳動速度、節律、及收縮力。因竇性心搏過速而造成的心跳加快可能被認為是心悸。因心室早期性收縮而造成的心跳暫停,或隨著暫停之後而造成的有力收縮,也可能被認為是心悸(表 1)。

2. 非心律不整性之心臟疾病

非心律不整性之心臟疾病可能會影響心臟的收縮力並因而造成心跳速度的改變(表2)。如: a.鬱血性心衰竭鬱血性心衰竭會造成心跳加快而被認為是心悸。

b. 瓣膜性心臟病

瓣膜性心臟病會改變心跳速度及收縮力而被認為是心悸。

二. 心理疾病

例如焦慮、緊張及心身病,都與心臟性或非心臟性心悸的發生有關。 盡管這些病人並不會因此而增加猝死的機率。但他們卻是最常接受抗心律不整葯物治療的病人。因為這些病人會對正常的心臟活動更為敏感,而把它當成是心悸。因焦慮和緊張而造成過多的茶兒酚鹼(catecholamine)分泌也會增加心跳速律及收縮力。

三. 其它疾病

例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發燒及貧血也都可能造成心悸。非心臟性異常會進一步影響心跳速度及收縮力,並且對大部分因這些疾病而住院的病人來說,一旦詳細的詢問病史,都承認有心悸的症狀。系統性疾病如貧血或甲狀腺機能亢進,會增加心跳速度及收縮力。

四. 老年人

老年人最常發生心律不整並且有較高的猝死率。

⑻ 人的心率超過多少就會有危險

超過60次/分。

心率越快、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越高。由於心臟的每次跳動,都會帶來一次血流脈沖和血管的被動彈力舒縮,對全身的動脈都是一種沖擊。在各種力的作用下,心跳次數越多,對動脈的損傷就越大,也越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內皮損傷。

另外,心率是人體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的共同結果,心率增快可能是交感神經系統亢進、兒茶酚胺激素分泌過多等各種病理過程的表現。這些因素是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衰等疾病形成中的重要機制。降低心率是最重要的治療目標,研究已證實,使用葯物將心衰病人的心率降低10次/分,3年內的死亡風險可下降11%。

(8)70歲老人心跳136下會怎樣擴展閱讀:

有助於長期降低心率:

1、鍛煉:實現持續降低心率的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鍛煉。

2、保持水分:當身體脫水時,心臟必須更努力地工作以穩定血流。每天多喝無糖和無咖啡因的飲料,如水和涼茶。

3、限制咖啡因和尼古丁等興奮劑的攝入量:興奮劑會導致脫水,增加心臟的工作量。

4、限制酒精攝入:大多數酒精會使身體脫水。酒精也是一種毒素,身體必須更努力地加工和去除它。

5、健康均衡的飲食:多吃富含水果,蔬菜,瘦肉蛋白質,堅果和豆類的飲食可以幫助改善心臟的健康狀況以及整體健康狀況。富含抗氧化劑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和補充劑可以降低血壓,使心臟更易於跳動。

6、充足的睡眠:長期缺乏睡眠會給整個身體帶來壓力,包括心臟。大多數成年人每晚睡眠7至9小時。

7、保持健康的體重:額外的體重也會給身體和心臟帶來壓力。

8、減少或解決大量長期壓力的來源:由工作,照顧家人或經濟負擔造成的壓力都會使心臟和身體其他部分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保持正常的節奏和流動。

9、尋求心理輔導或心理服務:創傷性的經歷,悲傷和某些心理健康狀況會對身體產生壓力,並可能影響大腦化學,使人們難以應付日常活動和壓力。

10、走到戶外:研究表明,那些在大自然中度過更多時間的人,即使是在樹林或公園散步的人,也往往比那些沒去的人更快樂,更沒有壓力。

11、練習放鬆技巧:增強自我意識和正念的活動,例如冥想,在常規練習時有助於減輕壓力。

⑼ 心跳136每分鍾怎麼回事

假如血壓正常心跳不正常建議你依序進行以下步驟,
1.驗血檢查~尤其是T3,T4(甲狀腺),是否貧血,肝功能指數.
2.心臟科~心電圖,心臟超音波.
3.心跳快的時候~立刻到附近的診所檢查心電圖,
把心電圖復制~拿給心臟內科醫師診斷.
4.如果以上問題都沒有,建議你去查詢"自律神經失調",
.................................................
所謂心悸
(
palpitation
)
是病人本身感覺到心臟有不正常活動。
心悸可以反映出心臟跳動改變的狀況,例如:
心臟收縮力或心跳快慢的改變。
但對某些病人來說,非心臟方面的疾病也可能會被認為是心臟的不正常活動,而使病人誤認是心悸。心悸的原因包括:
1.心律不整心律不整是心悸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有潛在的危險其中竇性心搏過速是最常見的診斷,而心室早期性收縮也是常見的診斷之一。
2.
非心律不整性之心臟異常包括心臟衰竭及瓣膜性心臟病都可能造成心悸。
3.非心臟性的疾病非心臟性的疾病也可能會造成心悸。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包括:
發燒,
甲狀腺機能亢進,葯物影響及心理方面的問題。流行病學心悸其實經常發生。但是大多數健康的人不會特別理會。
只有一小部份的人會因此而尋求醫療的協助。
因為大部份心悸的病人都被診斷成其他疾病,因此並沒有正確的統計指出心悸在基層醫療的發生率有多高。
某些人發生危險性心悸的機率較高,但與性別與種族無關。
除了非心臟活動性因素,如胸壁收縮或腸道蠕動外,大部分的心悸是因為心臟跳動速度,節律,
及收縮力的改變引起的。一.
心臟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臟病,心肌病變與瓣膜性心臟病,這些疾病常常發生心律不整且被認為是心悸。有缺血性心臟病的病人,更可能因為心律不整而造成死亡。
1.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會改變心臟跳動速度、節律、及收縮力。因竇性心搏過速而造成的心跳加快可能被認為是心悸。因心室早期性收縮而造成的心跳暫停,或隨著暫停之後而造成的有力收縮,也可能被認為是心悸(表
1)。
2.
非心律不整性之心臟疾病非心律不整性之心臟疾病可能會影響心臟的收縮力並因而造成心跳速度的改變(表2)。如:
a.鬱血性心衰竭鬱血性心衰竭會造成心跳加快而被認為是心悸。
b.
瓣膜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會改變心跳速度及收縮力而被認為是心悸。
二.
心理疾病
例如焦慮、緊張及心身病,都與心臟性或非心臟性心悸的發生有關。
盡管這些病人並不會因此而增加猝死的機率。但他們卻是最常接受抗心律不整葯物治療的病人。因為這些病人會對正常的心臟活動更為敏感,而把它當成是心悸。因焦慮和緊張而造成過多的茶兒酚鹼(catecholamine)分泌也會增加心跳速律及收縮力。
三.
其它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發燒及貧血也都可能造成心悸。非心臟性異常會進一步影響心跳速度及收縮力,並且對大部分因這些疾病而住院的病人來說,一旦詳細的詢問病史,都承認有心悸的症狀。系統性疾病如貧血或甲狀腺機能亢進,會增加心跳速度及收縮力。四.
老年人
老年人最常發生心律不整並且有較高的猝死率。

⑽ 老人心率過快有危險嗎

老人心率過快,當然有危險。這種心血管疾病最容易使惱人腦卒。

閱讀全文

與70歲老人心跳136下會怎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生寫關於孝敬長輩的作文1000字 瀏覽:408
癱瘓在床的老人如何排便 瀏覽:287
石家莊養老院價格收費標准 瀏覽:262
駕校體檢拍照穿什麼顏色衣服 瀏覽:568
常州養老院高端有哪些 瀏覽:320
孝敬校本課程 瀏覽:959
南通意境養生有什麼服務 瀏覽:874
養老金問題的畢業論文 瀏覽:72
省老年大學昨天 瀏覽:642
65歲公婆有多少養老金 瀏覽:718
70歲血紅蛋白多少正常 瀏覽:249
老人家到晚上3點就睡不著 瀏覽:601
個人交養老險兵齡怎麼算 瀏覽:510
70歲祝壽詞詩句 瀏覽:832
重陽節冷 瀏覽:602
兒媳鬧離婚父母怎麼什麼電視劇 瀏覽:388
2018年5月退休工資是多 瀏覽:733
如何向父母求紅包 瀏覽:353
光訊體檢結果怎麼看 瀏覽:655
老年人買菜折疊拉桿車 瀏覽: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