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70歲的老頭找個離婚女人
唉 不都說 老年人找伴 就象找個護士 主要是精神上的慰藉 老年人也有情感需要啊 至於性 應該是第二位的
B. 這個七十歲以上的老頭可以找二十多歲的女人嗎
多關照老人家。給予老年人關愛和幫助,傳遞,中國特色,弘揚中國風格。
C. 七十歲的老頭找老伴
想找個六十歲左右老伴。
D. 平頂山市有70歲左右的單身老人男伴嗎
年齡為歲的單身老人可以審請經濟適用房,只要其他條件符合就行,對老年人沒有年齡限制。
不知你是哪裡的?各地申請經適房的政策基本相同,下面供你參考:
鄭州市《2011年申請經濟適用房的條件新規》
(一)具有本市市區建成區城市戶口3年以上;
(二)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4倍,全部收入低於650x4=2600;
(三)無住房或者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不足20平方米;
(四)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
單身人員,除應當符合前款規定條件外,申請購買經濟適用住房時,年齡應滿28周歲。
第十九條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可以申請購買一套經濟適用住房:
(一)具有本市市區建成區城市戶口3年以上;
(二)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4倍;
(三)無住房或者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不足20平方米;
(四)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
單身人員,除應當符合前款規定條件外,申請購買經濟適用住房時,年齡應滿28周歲。
申購條件
想申請經適房者須同時具備以下4個條件:
(一)具有本市市區建成區城市戶口3年以上;
(二)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4倍;按照目前鄭州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285元來計算,乘以4倍為1140元。也就是說,想申購經適房,你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應低於1140元。
(三)無住房或者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不足20平方米;
(四)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
申購六證
1 申請表(到街道辦事處免費領取)
2 戶口本(最好帶上復印件)
戶口本(最好帶上復印件)
3 身份證
(最好帶上復印件)
4 婚姻狀況證明(轄區婚姻登記地開證明)
5 月收入證明(工作單位開證明,無單位由社區開)
6 住房證明(工作單位開證明,無單位由社區開)
總況 今年將公開供應1萬套
步驟 「三審兩公示」最慢需兩月
為了使經適房申請程序更加嚴苛,新辦法實施後,將實行「三審兩公示」程序。
一、到街道辦事處免費領取經濟適用房申請表。
二、帶上上圖6類相關證件到轄區街道辦事處或鄉、鎮政府進行申請。
三、街道辦事處或鄉、鎮政府應自受理申請日起,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等方式進行核實。然後將調查情況和初審意見,在社區公示。無異議後,送報區民政部門。
四、區民政部門收到有關資料後,出具是否符合條件的審核意見,並送區房管部門。區房管部門提出復審意見後報送鄭州市經適房建設管理機構。
五、鄭州市經適房建設管理機構審核後,將情況在鄭州市房地產信息網上予以公示。
公示無異議的,可以領取《鄭州市經濟適用住房購房資格證》。因為每次審核前都有為期10日的調查,其間還有公示兩次,每次也為10天,所以整個申購時間算下來,最慢也就60天。
E. 找保姆工作伺候老頭六七十歲的單身的
找保姆工作伺候老男人
F. 70多歲的老人還需要再找老伴嗎
老年人適合再找老伴,再找老伴的好處:
1.可以減少孤獨感,有個人陪伴說說話。回
2.可以互相照答顧,彼此相依靠。
老年人適合再找老伴需要的前提:
1.老年人如今孤單一人,有想要再找個伴的想法。
2.需要得到子女的許可和祝福,這樣才不會造成家庭矛盾。
3.身體還算可以,沒有經濟上的壓力,可以找個老伴。
老年人再找老伴的一些途徑:
1.親戚朋友幫忙介紹的,知根知底的。
2.可以通過參加一些社區老年人活動,物色一個條件興趣相同的老年人。
註:老年人是適合適合再找老伴,主要看自身的想法和基本具備條件。不管怎麼樣,老來有個伴當然是好的。只要能得到子女祝福,找個真心的人,晚年就是幸福的。
G. 找一位七十以上單身老人,我養他,為他養老,不要他任何錢財。這是唯
隨著21世紀的到來,我國老齡人口不斷增加,人均年齡已達70多歲。由於老年人的子女都有工作,三代同堂的家庭不斷減少,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特別是獨居老人有著孤獨感、失落感和寂寞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筆者對湖北大學離退休的位老人作過調查,沒有伴侶(含喪偶、離異、獨身)的老人近60人,佔7%。在此,筆者就老年人再婚問題談幾點認識。一、獨身老人對老年婚姻的幾種態度1.有一部分喪偶老人,因為夫妻感情甚篤,為了對已故伴侶的忠貞愛情,終身不再結婚,其中女性居多。如有一位老人對我說,再婚是謀財害命。意思是說再婚要花錢,影響身體健康而縮…社會應為老年人建立一些像「老年人聊天站」、「老年大學」之類的場所,為老年人提供一些交流的機會。兩位老人在天津老年大學的課堂上探討古詩詞。新華
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必定要一家人團聚熱熱鬧鬧過新年,山東的林桂成的新年之夜卻是在和兒子們的爭吵中度過的,導火索就是林桂成的准老伴。
林桂成今年67歲,中年喪偶之後一直寡居,靠著務農將三個兒子養大,前些年最小的兒子也結婚搬進了新,原來的家就剩下老林一人,顯得空盪盪的。去年老林的隔壁搬來了新鄰居陶某,是一位從異地來山東探親的老太太。陶某非常熱心,經常幫老林做些家務,空閑的時候也經常聊天,老林也覺得家裡多了一個人不那麼冷清。
去年4月份,老林跟陶某商量過之後決定跟兒子宣布兩人決定再婚的消息,兒子們紛紛贊同,並開始為老林的再婚積極籌備。但此時,陶某的丈夫卻出現了,並說陶某雖然和他分居多年,可並沒有辦理離婚手續。陶某極其尷尬,沒有和老林打招呼就搬走了,從此再無音訊。
突然的變故讓老林的再婚成了街坊的一個笑話,兒子們也頗有些抬不起頭。
去年年底,老林在朋友的介紹下又認識了現年61歲的於秀芝,兩人言談甚歡,雙方都很滿意,但老林想起上次的遭遇仍然心有餘悸。於是老林和三個兒子商量婚事,沒想到遭到了兒子的一致反對。
兒子們覺得上次的鬧劇已經夠丟人了,並且於秀芝如果和父親結婚,今後財產和屋還要分給外人,因此堅決不同意。無奈之下,老林只好和於秀芝過起了同居生活,兒子們知道之後再也不登門,於秀芝在老林家的身份一直沒有得到認可。
走進婚姻的兩大障礙
沈陽勞動模範周淑華年退休後,建起了沈陽第一家老年人婚姻介紹所。周淑華(右二)在與老姐妹們談論再婚後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話題。李鋼攝
老年人喪偶後比起中年人和年輕人來說更難重新組織家庭。據《中國婦女報》刊登的最近一項全國性的調查表明: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無配偶的達35%,有再婚意願的達37.6%,付諸行動的只有6.9%。
在中國,老年人再婚面臨著許多非常現實的問題,比如子女干涉的問題、婚後生活習慣問題、財產如何分配的問題、雙方子女的撫養問題等等。
老年人在經歷了生活的磨難之後,在將子女撫養成人的基礎上才選擇再婚,他們比年輕人更懂得珍惜感情。但是,僅再婚後的財產問題和子女贍養問題,就已成為制約老人再婚的兩大障礙。為此,有些老年人寧願孤獨一生,也不願走再婚這條路。
天津82歲的曹某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黃昏戀情居然成了子女推卸贍養責任的借口。曹某於年與程某再婚,前年10月,曹某被查出患癌症住進。住院期間一直是76歲的程某陪伴伺候。去年春節期間,曹某病危,給他的子女們打,但只有女兒到看望父親。除夕夜,只有程某在病中陪伴著曹某守歲。老兩口相對無言,坐待天明。
天津老齡委員會接待室負責人杜新科說,老年人再婚後,當其中一方患病或故去時,子女因財產等問題引起糾紛,最後引起訴訟,使老人的權益受到侵害,使曾經美好的婚姻與和睦的家庭成員關系蒙上陰影,這樣的婚姻糾紛十分普遍。
面對這諸多問題,於是有的老人乾脆不結婚只同居。這種做法看似現實,但如果兩個老年人只同居而不結婚,一旦出了問題則沒有任何的法律保障。老年人同居現象中更嚴重的問題是可能會最終傷害女性老人的權益。由於女性老人的預期壽命長,往往同居到最後還是男性老人要先離開人世。女性老人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老伴兒」的起居,在「老伴兒」生病住院期間,還承擔了護理照料工作。如果她不能被對方子女接納,很可能會被「掃地出門」。有關律師指出,按照法律,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均按非法同居關系處理。發生糾紛後,各項權益也不受法律保護。另一方面,同居現象也可能給某些道德不過關的老人以可乘之機,借同居騙取錢財、侵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等。
銀發婚姻需要社會保障
老人再婚現在已越來越被社會所理解。但很多老年人面臨再婚的選擇時,卻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的只能依靠婚介所。一位徵婚的老人不無感慨地說「我找個老伴兒,比年輕人找對象還難呢。」
已經離異5年,55歲的劉女士對婚介機構的服務十分不滿,她說:「首先婚介機構不能拿婚姻介紹當成一種生意來做。現在的婚介所只是走走形式,不以人為本,而是以錢為本。現在婚介所給我的感覺是,沒有安全感,多收費,亂收費,收費後不服務。其實,現在婚介所是天津中老年人再婚的一條重要途徑,要加強管理。」 對此,天津社會科學院輿情研究所所長王來華認為,社會各方面也應為老年朋友們想一想,多為他們建立一些像「老年人聊天站」、「老年大學」、「中老年活動中心」之類的場所,以便給那些天天在家與寂寞相伴的老年人一些交流的機會。
除了感情上的交流,老年人的再婚不但要有愛情,也需要「麵包」。缺乏住和足以維持的收入,也阻礙著老年人的婚姻戀愛。研究老人問題的郭崇德教授認為必須健全社會性勞保制度,特別是對於農村那些沒有退休金的孤身老人。
新的《婚姻法》為老年人的婚戀提供了一層法律保障,有效兼顧老年婚戀在財產繼承、老年贍養等方面的難題。根據新《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一方的婚前財產、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和其它應當歸一方的財產」,都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也就是說夫妻一方所有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共同財產,取消了原婚姻法關於夫妻關系滿7年列為共同財產的規定。而且對婚後所得財產、婚前財產,夫妻都可以通過書面的形式約定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許多老人、子女擔心的住、存款的所有權問題經過約定,可以完全不因再婚所改變。同樣,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也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老人也不必擔心再婚後子女不再管的問題。
今年76歲離休教師任光因老伴去世,於年春通過婚姻介紹所認識了50歲的徐麗萍,比他小整整26歲的徐女士開始並不十分同意,認為年齡上差距太大。之後在經歷了近半年的交往,慢慢覺得任先生人品好,兩個人性格也很合得來,在一塊兒也有話說,現在要找這樣的對象實在太難了。而任先生自己也說:「我覺得老年人找對象最重要的還是有共同語言,有感情基礎。我一共有六個子女,他們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但我也不用他們贍養,我自己有退休金,他們願意來看我們,我和老伴兒也歡迎,不願意來就算了。老伴兒還年輕,現在還沒有退休,她說讓我把退休金存起來留著將來我們養老用,而日常的生活消費就用她現在的工資。」任先生坦言他和徐女士婚前也沒有進行財產,但他們相處得非常融洽。「她人很好,還問我前面老伴兒的祭日,說到那天的時候,還要跟我一塊兒給前老伴兒燒點紙錢。」任先生說這句話時,臉上洋溢著青春的光華。
王來華強調指出,真正的幸福最後總是把握在自己手裡。社會可以盡量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情感交流空間,為他們營造一個盡可能的氛圍,但到頭來,婚姻畢竟不是交易,還是需要一定的感情基礎的,幸福的生活終究是無法用物質來衡量的。所以,最後還是需要老人們自己抓住這不多的時機,勇敢而明智地選擇自己的幸福生活。(供稿《周報》)
H. 70歲老人能找老伴嗎
可以啊 ! 不過要求要合理。你總不能說70歲了還想找年輕的,那就不現實了,除非你想靠錢買。
I. 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還要找老伴嗎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越來越先進,特別是醫療制度的發展,使人類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都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是離異喪偶老人的再婚問題。
老年人為社會發展作出了畢生的貢獻。許多單身老人在年老時感到孤獨。因此,老年人再婚是必要的。作為孩子,我們應該端正對老人再婚的態度,讓他們自由選擇,讓他們在晚年過上幸福的生活。
J. 70歲以上老人可以找20歲以上情人嗎
富豪可以,貧民老百姓還是少點做這種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