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90歲李嘉誠退休,他和馬雲誰比較有錢
如果要對比李嘉誠和馬雲的財富情況,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一個是財富榜的排名,另一個是隱形資產。
首先,從財富榜的排名來看,馬雲的資產要高於李嘉誠的資產,根據福布斯的排名情況,李嘉誠資產目前是350多億美元,大概人民幣2300億元;而馬雲的資產大概是400億美元,人民幣大概2600億元。但我相信看到這個排名的人也都知道,這些財富僅僅是能公開的財富而已,這個排名僅僅是作為一個參考。
所以,從這個兩個角度來看,馬雲賬面的財富數值要高於李嘉誠,但實際上,個人認為李嘉誠一定比馬雲有錢,而且是多的多的多。
㈡ 90歲生日為什麼不能過
老人為什麼不能過生日
不主張60歲到80歲的人轟轟烈烈過生日祝壽,是因為中國命理學上有此說法:
一個大壽能消耗8—10年的壽命。
不僅僅如此,命理學還認為人的出生是經歷由神到人再到神的過程。解析如下:
1、人從出生到16歲,這個孩子是「神」不是人。我們都可以給孩子過生日,哪怕是大張旗鼓都不為過。
2、人從17歲到59歲,已經從「神」轉變為人,可以過生日,但是要根據當地習俗過生日。比如通常逢十過生日要提前一年,比如30歲過生日通常在29歲完成;而且很多地方「過三不過四」,即三十歲生日可以過,而四十歲生日不能過。
3、人到了60歲,已經是六十甲子輪回一次,故而,從60歲開始到80歲為止,是不能大張旗鼓過生日的。過去坊間和位理學都認為,人一旦到了60歲,就不能過生日了,因為怕「提醒」閻王爺,早早將過生日者「一筆勾走」。
4、人到了80歲,又從人轉變為「神」,因此也就可以過生日了,而且可以大張旗鼓過生日了,即使登報紙慶賀生日大壽都無礙,因為已經是「神」不是人了。
5、凡是當年沖犯太歲的朋友,都要謹慎過生日。可以「悄悄進行,打槍的不要」。
特別提醒:
1、中國傳統的命理學意義非常深遠,人的歲數不同其運勢也不同,因此過生日是高調還是悄悄過也不盡相同,朋友們需要認真研讀對待。
2、已經到了60歲的朋友更應謹慎過生日。建議可以在家悄悄過生日,不可張揚更不可高調,否則可能從此麻煩跟著來。雖然有朋友提前一年過生日,比如在59歲過60歲的生日,還是要謹慎為宜。
3、過了80歲的朋友,就可以大張旗鼓過生日,因為通過過生日,能得到許多正能量,對於壽星可以延年益壽哦
㈢ 急求關於李嘉誠~
惜財之德(李嘉誠)
李嘉誠有一次從酒店出來,准備上車的時候,把一枚硬幣掉在了地上,硬幣咕轆轆地向陰溝滾去
,他 便欠下身去追撿。旁邊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見狀,立即過來幫他拾起,然後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誠
把硬幣放進口袋後,再從錢夾里取出100元港幣,遞給保安作為酬謝。
為了一元錢卻花了100元,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劃算的。有人向李嘉誠問起這件事情,他的
解釋:「若我不去撿硬幣,它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而我給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費。我覺得
錢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費」
求知觀強
少年求知,受益終生
李嘉誠對自己14歲之前的求學、求知經歷,曾有過這樣的感嘆:「少年時期學到的知識彌足珍貴,它令我終身受益。」
李嘉誠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家學淵源對少年李嘉誠的影響是深刻而久遠的,李嘉誠的許多優秀品德就是在這深厚的家學中得到了培養。李嘉誠的曾祖父李鵬萬,是清朝甄選的文官八貢之一。李嘉誠的祖父李曉帆是清末的秀才,也屬鴻儒飽學之士。李嘉誠的父親李雲經,自幼聰穎好學,15歲時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省立金山中學,畢業時成績名列全校第一名,由於家境貧寒無力繼續求學,只得秉承家訓,走上了治學執教之路。李嘉誠三歲就能詠《三字經》、《千家詩》等詩文,正是幼童時代的啟蒙讀物,使李嘉誠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李嘉誠五歲入小學念書,「之乎者也」的讀書聲與觀海寺的誦經聲交相混雜,回盪在街頭巷尾。年幼的李嘉誠並不滿足於先生教授的詩文,極強的求知慾帶領他展開了更為廣泛的閱讀,尤其對那些千古流傳的愛國詩篇,他更是沉醉其間,這在李嘉誠年少的心裡,深深埋下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基。李氏家族的古宅,有一間珍藏圖書的藏書閣,李嘉誠每天放學回家,便泡在這間藏書閣里,孜孜不倦地閱讀詩文,由此他被表兄弟們稱為「書蟲」。年少的李嘉誠讀書非常刻苦自覺,經常點燈夜讀。
李嘉誠在這樣的求學、求知的氛圍中,讀完了小學,也完成了對他一生都有深刻影響的少年時代的國學知識的汲取,為李嘉誠後來的發展與輝煌奠定了寶貴的基礎。
「搶學問」
「搶學問」這個詞是李嘉誠創造的,它反映了作為企業家的他幾十年來不屈不撓追求知識、創造財富的艱辛歷程。
14歲的李嘉誠因生活所迫,來到茶樓打工,每天要工作15個小時以上,回到家後,他還要就著油燈苦讀到深夜。由於學習太用心,他經常會忘記時間,以至於想到要睡覺的時候,已到了上班的時間。他的同事們閑暇之餘聚在一起打麻將,李嘉誠卻捧著一本《辭海》在啃,時間長了,厚厚的一本《辭海》被翻得發了黑。
到中南公司做學徒後,白天做工晚上的時間全由自己掌握。這時,李嘉誠給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標——利用工余時間自學完中學課程。盡管李嘉誠有十分強烈的求知慾望,但卻為沒有教材而發愁。因為他的工資微薄,既要維持家用還要供養弟妹上學,根本沒有多少多餘的錢用來買教材。李嘉誠只能買舊教材。當李嘉誠回首這段往事時這樣說:「先父去世時,我不到15歲,面對嚴酷的現實,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學業。那時我太想讀書了,可家裡是那樣的窮,我只能買舊書自學。我的小智慧是環境逼出來的。我花一點點錢,就可買來半新的舊教材,學完了又賣給舊書店,再買新的舊教材。就這樣,我既學到知識,又省了錢,一舉兩得。」
李嘉誠在香港生活,要融入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必須要解決廣州話和英語這兩個語言關的問題。李雲經要求兒子「學做香港人」,一來可以立足香港社會,二來可以直接從事國際交流。倘若將來有出人頭地之日,還可以身登龍門,躋身香港的上流社會。李嘉誠把學廣州話當做一件大事來對待。他拜表妹表弟為師,勤學不輟,苦練不止,很快就學會一口流利的廣州話。李嘉誠學英語,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在上學、放學的路上,他邊走邊背單詞。夜深人靜,他怕影響家人的休息,獨自跑到屋外的路燈下讀英語。天剛亮,他又一骨碌爬起來,口中念念有詞,不是在朗讀就是在背誦英文。即便在茶樓打工、中南公司當學徒,在每天10多個小時的辛苦勞作後,李嘉誠仍從不間斷的堅持業余時間學習英語。功夫不負苦心人,李嘉誠憑著刻苦學習的毅力,幾年後熟練地掌握了英語。就是到晚年,年逾古稀的李嘉誠在接受采訪時還說:「我每天晚上都要看英文電視,溫習英語。」
在李嘉誠日後幾十年的商海搏擊中,廣州話和英語都使他在生意上得心應手而受益匪淺。在香港,華人中流行廣州話,不懂廣州話可以說寸步難行。英語更是給李嘉誠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財富。在長江塑膠廠創業之初,李嘉誠憑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直接與外商接洽,從而贏得了至關重要的致使塑膠廠起飛的訂單。
李嘉誠曾這樣形容過自己「人家求學,我是在搶學問。」他認為,善於「搶學問」,就是在搶財富,搶未來。
「知識改變命運」
李嘉誠語重心長的諄諄告誡人們:「知識改變命運。」他堅信:「今天的商場要以知識取勝,只有通過勤奮的學習才能通往人生新天地。」這都是李嘉誠積幾十年從商歷程的肺腑之言和經驗之談。
從清貧困苦的學徒少年到「塑膠花大王」,從地產的大亨到股市的大腕,從商界的超人到知識經濟的巨擘,從行業的至尊到現代高科技的急先鋒……李嘉誠一路走來,幾乎都能佔得先機,發出時代的新聲,爭得巨大的財富。他一生勤奮學習,博覽群書,靠知識引導前行,敢於不斷嘗試新的未曾涉獵的領域,並屢有豐厚的斬獲。他的每一次戰略抉擇,既能適應產業、行業趨勢的變遷,又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學者評價李嘉誠說「他是躍進到現代化的永無止境的變動之中的人」。
在李嘉誠創建「長江塑膠廠」的頭幾年,在香港當地的塑膠及玩具廠已有300多家,長江塑膠廠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家,而且還只是一家經營狀況良好,但缺乏特色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廠。顯而易見,這樣的市場競爭是激烈的,工廠的生存處境是艱難的。李嘉誠意識到,只有尋求巨大的突破,才能使長江塑膠廠從同行業中脫穎而出,獲得飛速的發展。李嘉誠時刻敏銳地關注著塑膠行業的任何一個動向。終於,李嘉誠在閱讀英文版《塑膠》雜志時,發現一則有關義大利的一家公司,用塑膠原料設計製造的塑膠花即將銷往歐美市場的消息。李嘉誠當即做出判斷:塑膠花的面市,必將引發塑膠市場的革命性變化。於是,他在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窘境下,隻身一人飛赴義大利求師學藝。在義大利的這段日子,李嘉誠靠著堅忍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勞的精神、好學求索的智慧和精明能乾的膽識,非同尋常的學到了塑膠花生產技藝,不久便滿載而歸。從此,香港迎來了一個塑膠花的黃金時代,也使李嘉誠榮獲蜚聲香港的「塑膠花大王」的美譽,為李嘉誠打造未來的商業王國攫取了第一桶金。
其實,李嘉誠一生中無數次的把握住財富的機會,每每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和垂青,別無他法,不過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知識的必然收獲。正如李嘉誠自己所說:「我們身處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全球邁向一體化,科技不斷創新,先進的資訊系統製造新的財富、新的經濟周期、生活及社會。我們必須掌握這些轉變,應該求知、求創新,加強能力在穩健的基礎上力求發展,居安思危。無論發展得多好,你時刻都要做好准備。財富源自知識,知識才是個人最寶貴的資產。」
「不斷地學習」
有記者問李嘉誠:「今天你擁有如此巨大的商業王國,靠的是什麼?」李嘉誠回答:「依靠知識。」有人問李嘉誠:「李先生,你成功靠什麼?」李嘉誠毫不猶豫地回答:「靠學習,不斷地學習。」是的,「不斷地學習」就是李嘉誠取得巨大成功的奧秘。
在六十多年的從商生涯中,李嘉誠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慾望。他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看半個小時的書或雜志,學習知識、了解行情、掌握信息。他說,讀書不僅是樂趣,而且令人啟迪心智,刺激思考。據他自己講,文、史、哲、科技、經濟方面的書他都讀,但不讀小說。他不看娛樂新聞,認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他在回憶過去時這樣說過:「年輕時我表面謙虛,其實內心很『驕傲』。為什麼驕傲?因為我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新的東西,每天都在進步,這樣離我的目標就不遠了,現在僅有一點學問是不行的,要多學知識,多學新的知識。」
李嘉誠榮膺世界華人首富以後,並沒有退休養老的打算,他仍在不斷地學習,每天繼續在他的辦公室里工作。他是一位真正身體力行「活到老,學到老」的傑出企業家。他說:「不讀書,不掌握新知識,不提高自己的知識資產照樣可以靠吃『老本』瀟瀟灑灑過日子,是舊時代不少靠某種『機遇』發財致富的生意人的心態。如今已經不可取了。」
李嘉誠說:「一個人只有不斷填充新知識,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不然你就會被那些擁有新知識的人所超越。」李嘉誠正是這樣—奮力追逐著時代的腳步,在現代社會的激流中領跑急行。
㈣ 90歲祝壽詞怎麼說
1、奶奶祝您九十歲生日快樂,活得像南山一樣長,幸福像東海一樣無邊,身體健康,天天開心!
2、祝外婆九十歲生日快樂,身體健康,南山萬歲!幸福如東海長水無邊,生活如南山不老松。
3、奶奶,今天你九十歲生日了,孫子為您祝壽來了,祝福您生日快樂,健康長壽,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4、在我心中,奶奶永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你永遠不會想到為孩子們回報,我一生為孫子們付出,你一定會像南山一樣長壽,我們都愛你,祝奶奶生日快樂!
5、奶奶,今天是你九十歲的生日,孫子為你過生日,祝你生日快樂,健康長壽,年年有今天,歲歲有今天!
6、今天是奶奶你九十歲的生日,我祝奶奶生日快樂,笑口常開,壽比南山,龍馬精神,身體健康,身體健康,白頭偕老!
7、今天您已經步入了90歲,對於像您這樣的老人來說,健康是第一財富,我衷心祝願您健康、長壽!
8、親愛的爺爺,您年愈九十仍精神爍爍,實在是曠達的楷模我們相約在您百歲的今日我定來為您祝壽!
㈤ 李嘉誠為什麼不參加何鴻燊的喪禮他的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
2020年7月8日至10日,賭王何鴻燊的喪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香港各界名流前往弔唁。大家發現位列賭王治喪委員會名單的李嘉誠並沒有前來弔唁,他的兩個兒子李澤楷、李澤鉅也並未前來。反而作為李嘉誠「紅顏知己」的周凱旋到達了現場,但是周凱旋和李嘉誠之間沒名沒分,她真的能代表李嘉誠么?
李嘉誠這么做,既不得罪賭王家族,也不為難自己。並且為未來兩大家族的合作留有餘地,畢竟賭王家族的二代們,尤其是何超瓊、何猷龍未來可能就是香港商界的領袖。
㈥ 給老人過90歲生日 當頭好還是提前一天過好
當然人當天過比較好嘛!
90歲的老人家了,就要當天過,這樣紅火,有氣氛,再說了,他這么大年紀了,這次過了,還不知道下次再能不能過,為何不當天過呢?
所以,就在當天開開心心,紅紅火火給他過吧!
㈦ 坐擁巨大資產,身價千億的李嘉誠,留下哪三大遺憾呢
說到那些在中國的商業大佬,李嘉誠無疑是非常優秀的一個,他的身價以及家庭背景都足以證明他是香港的一位首富,而且李嘉誠的一生都恪盡職守,他把工作放在了首位,這才讓他能夠發展起自己的事業,也成為了不少想要創業者心裡的那種榜樣。如今的李嘉誠他坐擁巨大資產,在香港更是厲害的不得了,本人身價過千億。然而盡管有著這么令人羨慕的人生,可是已經90多歲的李嘉誠,他卻留下了這樣的三大遺憾。
估計李嘉誠只能把自己的愛,全給到大兒子家中生下的那個男孩。對於李嘉誠來說,他這三個遺憾是非常難以彌補的,這種涉及到親情與愛情的東西,是金錢無法換來的,這一點他非常的清楚。
㈧ 李嘉誠生日是幾號
李嘉誠(1928年7月29日—),
漢族,出生於廣東潮州潮安 ,
祖籍福建莆田,生日自然是每年的,
7月29日
㈨ 90歲李嘉誠什麼時候正式退休了
5月10日,剛剛退休的李嘉誠向媒體抱拳致意。當天,長江和記和長實地產在香港九龍專舉行股東周年大會,屬集團主席李嘉誠最後一次主持股東會,會後李嘉誠正式退任,轉任集團資深顧問,由長子李澤鉅接任主席。
李嘉誠:李澤鉅是實幹家 對他投信心一票
李嘉誠會繼續對李澤鉅投下信心一票,指李澤鉅由基層做到董事總經理兼副主席,對長和系有深入參與,故沒有任何擔心,又指李澤鉅實在肯干,非常用功,相信現有股東應該喜歡他。
李嘉誠:退休後繼續上班
被問到如何渡過退休後的生活,李嘉誠指:退休後仍有很多其他工作,並會繼續上班,如處理基金會事宜。
㈩ 李嘉誠宣布退休長子李澤鉅接棒嗎
3月16日,長和系旗下四大公司——長和(HK:00001 )、 長實集團(HK:01113) 、 長江基建(HK:01038)和電能實業(HK:00006)同時發布業績。
當天16時36分,長和發布公告稱,李嘉誠正式退休。這份由李嘉誠個人簽署的公告稱:「本人決定於應屆股東周年大會後退下公司主席之位,並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回望過去,本人由1950年創業開始,1972年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上市,於過去68年間,一直帶領長江集團穩步發展,經內部增長及收購合並,積極拓展業務及收益多元化與全球化,並適時作策略性檢視以及重組,盡心盡力為股東爭取最佳利益及回報增值,本人衷心感謝各股東多年來對本人的支持及信任。」
李嘉誠表示,往後,應董事會要求,他講出任公司資深顧問,繼續就重大事項提供意見。這意味著,歷時近70年的香港「李超人」時代過去了。
從商七十餘年構建李氏商業王國
生於1928年7月的李嘉誠被譽為「香港」超人,他以70多年的從商經歷書寫了一段商業史上的傳奇。
由於日本侵華戰爭的爆發, 1939年6月,剛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家中。1943年,李嘉誠的父親因勞累貧困成疾,鬱郁而終。一家的重擔從此落到了李嘉誠身上,不足15歲的李嘉誠被迫輟學,獨立謀生。
他在茶樓當過跑堂,甚至曾經因為不小心把開水灑在客人身上,險些被炒魷魚,他在舅父的公司當過端茶遞水的小學徒,寄人籬下;他還在五金廠做過推銷員,做過「行街仔」的推銷生涯。
不過,性格沉穩的李嘉誠並不安於現狀,他很快又辭去了推銷員的工作,跳槽去了塑膠公司,18歲便當上了部門經理、20歲升為總經理。
但不同於弟弟李澤楷可以按照個人興趣選擇專業,作為長子的李澤鉅肩負的家族責任似乎更大,他嚴格遵照父親的安排,選了土木工程專業,之後他又攻讀了結構工程碩士學位。
1985年,21歲的李澤鉅正式加入長江集團,學習如何經商也學習成為龐大財富帝國的接班人。而在1986年李嘉誠購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股權一役中,李澤鉅便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其後幾年,他有一大半時間坐鎮加拿大,搭理李氏商業王國在加拿大的業務。
1989年,李澤鉅因其穩健的處事能力,得到了父親的賞識,經董事的一致要求,李澤鉅順利成為了長實的執行董事。
1992年4月,李嘉誠忽然辭去了匯豐銀行非執行副主席職務,並順水推舟,讓長子李澤鉅進入了匯豐董事局。李澤鉅接班李嘉誠已初露端倪。
1993年,李澤鉅成為長實副董事總經理,1994年又坐上了副主席的位置。
2003年,李澤鉅被《時代》雜志評為「年度全球商界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到了2012年,李澤鉅已幾乎被確認將成為長和系接班人,不可否認的是,年事漸長的李嘉誠早已開始為自己退休做出部署。當年,李嘉誠向媒體披露了他的財產分配問題,透露長和系旗下多家公司的股份將全部由大兒子李澤鉅繼承。
同年7月,伴隨著長和系旗下公司的股權交接,李澤鉅也開始在正式從父親手中掌舵整個財富「王國」。
此後的數年中,李嘉誠屢次在公開場合強調了李澤鉅的接班人身份,並表達了對於長子接棒的信心。與此同時,對於退休這一話題,李嘉誠也絲毫沒有迴避。到了2016年,李嘉誠在公開場合談及退休計劃的次數明顯比過去增多,並早已告知媒體,自己退休之後的打算是做集團的高級顧問,並花較多時間處理名下基金會工作。李嘉誠此舉的意圖之一,顯然是提前給市場吃足「定心丸」,為自己退休後長子接棒鋪平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自李澤鉅於2000年進入長和系核心管理層後,長和系的投資風格也開始出現變化,從香港華資企業更快地轉型為國際企業。而近年來,長和系不斷投資歐洲,尤其是英國,這便被認為很大程度是出自李澤鉅的手筆。
在李嘉誠宣布退休之際,李澤鉅也順勢接過了長和系「掌門」的重任,長和系新的時代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