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冠心病或心臟病應該如何治療
比較有保障的做法就是葯物治療,加上飲食方面的護理,這樣比較穩定
2. 冠心病的老人平時應該注意什麼呢
老年人患冠心病要多休息,多安靜,避免情緒激動,不要生氣上火,也不要吃太鹹的,太油膩的,以及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因為這些因素都容易加重病情。吃東西不能一次吃的太多,避免增加心臟負擔。要根據自己的體質活動鍛煉身體,若是體質差就要減少運動量。病情發作的時候患者要卧床休息。這種病的治療一般是葯物治療結合飲食療法,或者是做支架治療。冠心病是因為冠狀動脈硬化引起的,一般要用抗動脈硬化的葯,降血脂葯,活血化瘀葯等等。
3. 冠心病要如何保養身體
冠心病患者一樣可以帶病延年.關鍵是在合理用葯的基礎上,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調攝。一、忌生氣、發怒。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指揮人的一切,當過分激動、緊張,特別是大喜大悲時,由於中樞神經的應激反應,可使小動脈血管異常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增強,使冠心病患吝缺血、缺氧,從而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二、忌超負荷運動。 從老年人的客觀實際出發,運動應量力而行,恰到好處,做到動靜結合,陰陽協調平衡,才能達到最佳點。如過猶不及,失去平衡,則會走向反面。因此,冠心病患者既要堅持鍛煉,又要嚴格掌握一個「度」字,使供血量和需血量相平衡。人在安靜狀態下,心肌每分鍾需要300毫升左右的血液供應;大的體力活動,心肌每分鍾需要的最大血量達2000毫升左右。可見超負荷的運動量極易導致心腦血管急劇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腦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在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事先服葯預防。三、忌缺水。 有些中老年人平時沒有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等到渴了想喝水時,已造成程度不同的「脫水」了。人的血液70%左右是水,脫了水,血液怎麼流動呢?由於老年人特別是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都有所增高,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血凝傾向,導致缺血或心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水可以稀釋血液,並促進血液流動,故老年人平時要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最好在睡前半小時、半夜醒來及清晨起床後喝一些開水。四、忌缺氧。 一般而言,一天中,除戶外活動或有氧運動的吸氧量符合生理需要外,其他時間的吸氧星往往不足,冠心病患者則易出現胸悶等症狀。如果長期供氧不足,會加重動脈硬化的程度。所以,冠心病患者要經常對居室環境通風換氣,當胸悶或心胸區有不適感時,立刻緩慢地深吸幾口氣(即深呼吸)。出現心絞痛時,除服用急救葯外,應立刻深吸氣,家中備有氧氣瓶的則吸氧幾分鍾,可以緩解心絞痛,減少心肌細胞的死亡。五、忌嚴寒和炎熱。 嚴寒季節,冠心病患者不要忽視手部、頭部、面部的保暖。因為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縮,加快心跳或冠狀動脈痙攣。此外,寒冷還可使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壓升高。所以,冠心病患者冬季外出活動時,宜戴口罩、手套和帽子;早上刷牙、洗臉宜用溫水;洗衣、洗菜時,不要將手長時間泡在涼水裡。在炎熱的夏季。人體血液循環量大幅度增多,可使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加重心臟的額外負擔。因此,冠心病患者在嚴冬或炎熱的天氣。應該採取相應的自我保護措施。六、忌吸煙酗酒。 據分析,一支卷煙的煙霧中含焦油40毫克,尼古丁3毫克,一氧化碳(CO)30毫克,這三種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它們被吸收入血後,通過血循環,尼古丁可直接刺激血管運動中樞,並刺激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引起心律加快、末稍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這些血管活性物質還可直接損傷血管內皮,尼古丁可使血中膽固醇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以致冠心病患者成倍增長。血紅蛋白(Hb)是血中攜帶運送氧氣的物質。但是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比氧(O2)與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高250倍,且一旦結合不易解離,使結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紅蛋白失去帶氧能力。血中一氧化碳血紅蛋白濃度過高時,可使血氧濃度下降,組織供氧不足,動脈內壁水腫,內皮損傷,脂質滲入血管壁,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所以冠心病患者應戒煙限酒,尤其是烈性酒,紅葡萄酒或黑啤酒中含有類黃酮,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與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適量飲用,但也不可多飲。七、忌口腔不衛生。 如果口腔不衛生或患有牙周炎等牙病,口腔中的革蘭陽性桿菌及鏈球菌就可能進入血液循環,使小動脈發生痙攣或血栓,導致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患者尤其應該保持口腔清潔,防治牙病。八、忌過飽。 由於過飽時胃可以直接壓迫心臟,加重心臟負擔,還可以導致心血管痙攣,甚至發生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患者平時宣少食多餐,晚餐尤其只能吃到七八分飽。仲景堂冠心病防治中心
4. 冠心病平時怎麼保養
冠心病是威脅健康的嚴重心臟疾病,患者的冠狀動脈狹窄,堵塞,心臟需要的血液無法及時提供,缺血,缺氧之後疾病就容易發作,在發病期間會有明顯的胸部疼痛感,還會伴隨著心律失常、呼吸不順暢、大量出汗等情況,需要通過正確的治療來控制疾病發展。另外,冠心病如何預防也得了解清楚,正確保養身體來維持心臟健康。
5、穩定情緒
防止疾病出現很關鍵,但是在預防疾病的過程中需要學會穩定控制情緒,有良好的心態保持可以避免冠心病發作。
很多人在預防疾病的過程中沒有保持良好習慣,經常情緒波動大,各種消極負面的情緒產生,不只是影響肝臟功能,還會在腎上腺素分泌量增多之後血壓變化,血壓明顯升高讓心臟受到刺激,冠心病就容易發作,需要學會控制情緒來預防疾病。
5. 請問大家老年人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平時應該怎樣調節保養
冠心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心臟病,是指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機能障礙和(或)器質性病變,冠心病的症狀主要表現是胸腔中央發生一種壓榨性的疼痛,並可遷延至頸、頷、手臂、後背及胃部,發作的其他可能症狀有眩暈、氣促、出汗、寒顫、惡心及昏厥,嚴重患者可能因為心力衰竭而死亡....
1葯物治療
硝酸酯類,如硝酸甘油,他汀類降血脂葯,如立普妥,洛伐他丁,可延緩或阻止動脈硬化進展。 抗血小板制劑,阿司匹林,終生服用。過敏時可服用抵克立得或波立,β- 受體阻滯劑 ,常用的有倍他樂克,鈣通道阻滯劑,如合心爽,中葯治療:「參桂膠囊」
2手術治療
1冠狀動脈搭橋術 2支架術
冠心病預防方法
1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
2身心愉快。忌暴怒、驚恐、過度思虎以及過喜。
3控制飲食。飲食且清淡,易消化,少食油膩、脂肪、糖類
4戒煙少酒。
5勞逸結合。避免過重體力勞動或突然用力,飯後不宜運動。
6體育鍛煉。運動應根據各人自身的身體條件、選擇適當的運動
6. 老人得了冠心病該怎麼辦
一、初步診斷:
心率在60次/分以下為竇性心動過緩。
老人的心跳為每分鍾40多次,最可能的病理原因為冠心病累及竇房結,引起心臟起搏與傳導系統缺血或退行性變,使竇房結功能減退,從而引起過緩心律失常。
當心動過緩在40~60次/分時,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症狀。
但當心率低於40次/分時,則會出現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狀,如頭暈、胸悶、突然暈厥等
。
二、進一步檢查:
老年有心動過緩,心率每分鍾40多次,建議:
1、進一步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了解一天中最快心率、最慢心率、有無超過2秒鍾的停搏,及其他心律失常等,如最高心率在90次/分以上,說明竇房結功能尚正常。
2、必要時做竇房結功能檢查與測定,除外病竇綜合症的可能。
3、做心臟超聲、血糖、血脂等,進一步明確病因。
三、治療意見:
1、安裝起搏器的適應症為:
嚴重過緩,心率在45次/分以下,影響心腦等重要臟器供血者;
或心動過緩、心臟有停搏、最長R——R間期(心跳間歇)超過2秒鍾伴有暈厥發作者,是安裝起搏器的適應症。
2、葯物治療:
心率不低於40次/分時,可服用
1、消心痛5~10mg
日3次,急用時可舌下含化;也可用魯南欣康(單硝酸異山梨醇),為中效制劑,20mg
2/日服;該類葯物有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心率,治療冠心病作用。
2、中成葯:心寶
1~2粒,
每日3次有改善缺血,提高心率作用。
心率低於40次/分時,可選用以下葯物(可先選擇一種服用):1)阿托品:0.3毫克,每日3次;或用654-2片,5~10毫克,每日3次服。
2)異丙腎上腺素:2.5~10毫克含化,每日3次。
3)麻黃素:25毫克口服,每日3次。
3、
合理飲食:
1)飲食宜高熱量、高維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過硬不消化及帶刺激的食物。
2)吸煙飲酒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誘發因素,應戒煙忌酒。
3)平時可服用益氣養心的葯膳,如人參粥、大棗粥、蓮子粥等。
7. 冠心病的老人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老年人如果患上冠心病,對於身體來說是最大的威脅,因為老年人身體較弱,患上冠心病的時候各種症狀的表現都會更加明顯,並且老年人因為冠心病死亡的風險也較大。所以患上冠心病的老年人在生活中就要加強注意,避免疾病迅速發展。
冠心病的老年人要注意什麼?
1、避免飲酒
有的老年人就是因為長期喝酒導致器官功能衰竭,或者影響到了自己的代謝系統,誘發高血壓才會引發冠心病的。所以患上冠心病之後,老年人就要避免飲酒,飲酒只會長期刺激自己的血管和心臟疾病,不是因為喝酒誘發冠心病的老年人,如果繼續保持喝酒習慣,只會直接對血管造成損傷,因此患上冠心病的老年人都要戒酒。
2、避免攝入過多膽固醇
冠心病的老年人還要注意避免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因為脂質代謝紊亂也是引發冠心病的原因之一,而膽固醇升高就是脂質代謝紊亂初期的表現,因此患者要避免加重這種情況的風險。首先在生活中老年人減少膽固醇的攝入,除了可以有效的預防冠心病症狀加重之外,還能夠針對自己的慢性疾病加強控制效果,尤其是患有高脂血症或者高血壓的老年人。
3、保持規律飲食
老年人在患上冠心病之後需要保持規律的飲食,因為老年人不能夠飽餐過度,這樣會導致高熱量的食物,使用過度或者是食物的總熱量過高問題。而且老年人也不能過度飢餓,因為冠心病的老年人循環系統功能障礙,容易導致老年人身體變得更加虛弱,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還有可能會引發老年人的消化系統的問題。因此老年人在飲食方面就要保持規律的飲食,避免過飢過飽。
4、戒煙
患上冠心病之後老年人還需要戒煙,因為香煙會長期影響到血管健康,直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除此之外,香煙對老年人的肺部還有巨大的影響,患上冠心病的老年人如果繼續吸煙,則有可能會降低自己肺部的抵抗力,冠心病局部的動脈粥樣硬化會形成血栓,這樣就有大概率會造成老年人肺栓塞的問題。
5、保持良好的心態
老年人患上冠心病之後,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因為冠心病會引起心絞痛,心絞痛發作的時候往往會讓患者出現瀕死感覺,有的老年人就會因此具有恐慌以及焦慮的心理。但是不良情緒會影響到神經功能,進而導致老年人內分泌系統和代謝系統紊亂,因此老年人還是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疾病,這樣更容易控制冠心病症狀。
老年人在患上冠心病之後就要良好的控制疾病症狀,尤其是預防冠心病急性發作,這是保障老年人生命安全的根本。如果老年人發現症狀在逐漸加重,並且自己無法有效控制疾病,此時就需要到醫院及時檢查,有必要的話需要立即搶救。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8. 老年人得了冠心病怎麼保養為什麼會得冠心病
平時生活保養: (1)根據氣溫變化,隨時調整著裝保暖禦寒。尤其是寒流和冷空氣侵襲、氣溫驟降時,要多穿衣服,以防止身體著涼受凍。選擇著裝時,必須遵循輕便的原則。否則,過重的衣服和鞋子會增加患者的心臟負擔,加重病情。寒冷天氣,最好不要外出。 (2)增強禦寒能力的鍛煉。當天氣晴朗、氣溫不太低時,可有意識地增加室外活動和室外逗留時間,以提高機體禦寒能力,降低對寒冷的敏感性。 (3)盡量避免室內外溫差的刺激。冠心病患者不要驟然離開溫暖的房間,進入寒冷的露天空間。如要離開最好先在樓門內、樓梯口或門廳等處停留片刻,以適應冷暖的轉換。此外,患者居室要溫暖,但室溫不宜過高,以免造成室內外溫差過大。 (4)提倡用冷水洗臉、溫水擦澡,以提高皮膚的抗寒能力,還要積極防治感冒、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飲食保養,對這個老人嚴格來說,與其說是保養不如說是飲食治療.如下: (1) 控制總熱量,維持正常的體重。糖在總熱量中的比例應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糧,以增加復雜的糖類、纖維素、維生素的含量。單糖及雙糖等應適當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症和肥胖者更應注意。 (2) 限制脂肪。脂肪的攝入應限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為主。適當的吃些瘦肉、家禽、魚類。據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歐美人冠心病發病率高,而亞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發病率低。我國的舟山漁民和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幾乎不患冠心病。歐美人平均每日吃魚20克,日本人每日吃魚100克,舟山和愛斯基摩人每日吃魚300克~400克。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海魚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它能夠影響人體脂質代謝,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從而保護心血管,預防冠心病。由此可見,多吃海魚有益於冠心病的防治。膳食中應控制膽固醇的攝入,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少於300毫克,一個雞蛋中的膽固醇接近於300毫克,當患有冠心病時,應控制雞蛋的攝入,應每日半個雞蛋或每兩日一個雞蛋。不可一日吃數個雞蛋。要限制動物的內臟、腦等。 (3) 適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心臟必需的營養物質,能夠增強抵抗力,但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對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質不易消化,能夠加快新陳代謝,增加心臟的負擔。有學者觀察,過多的攝入動物蛋白,反而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所以蛋白質應適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以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克為宜,應選用牛奶、酸奶、魚類和豆製品,對防治冠心病有利。 (4) 飲食宜清淡、低鹽。對合並高血壓者尤為重要,食鹽的攝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可隨季節活動量適當增減。例如:夏季出汗較多,戶外活動多,可適當增加鹽的攝入量。冬季時,出汗少,活動量相應減少,應控制鹽的攝入。 (5) 要多吃一些保護性食品。如洋蔥、大蒜、紫花、苜蓿、木耳、海帶、香菇、紫菜等。研究人員發現大蒜和洋蔥含有精油,這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有效成份。精油是一種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是烯丙基二硫化物和二烯丙二硫化物。如果按每公斤體重1克的標准吃生大蒜,或者每公斤體重2克的標准吃生洋蔥,就可以起到預防冠心病的作用。適量飲茶可防治冠心病。茶葉具有抗凝血和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可改善微血管壁的滲透性,能有效的增強心肌和血管壁的彈性和抵抗力,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茶葉中的咖啡因和茶鹼,可直接興奮心臟,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功能。 (6) 供給充足的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膳食中應注意多吃含鎂、鉻、鋅、鈣、硒元素的食品。含鎂豐富的食品有小米、玉米、豆類及豆製品、枸杞、桂圓等。鎂可以影響血脂代謝和血栓形成,促進纖維蛋白溶解,抑制凝血或對血小板起穩定作用,防止血小板凝聚。含鉻豐富的食品,如酵母、牛肉、肝、全谷類、乾酪、紅糖等。鉻能夠增加膽固醇的分解和排泄。動物實驗證明,微量鉻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降低膽固醇。含鋅較多的食品有肉、牡蠣、蛋、奶。科學家認為鋅銅比值可影響血清膽固醇的含量。含鈣豐富的食品有奶類、豆製品,海產品如蝦皮等,近年的研究表明,膳食中的鈣含量增加,可預防高血壓及高脂膳食引起的高膽固醇血症。當增加鎂的攝入時,上述症狀可得到緩解,甚至消除。提高人們在鈣的攝入量時,也就增加鎂的攝入量。含硒較多的食物有牡蠣、鮮貝、蝦皮、海蝦、巴魚等。補硒能夠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增加冠脈血流量,減少心肌的損傷程度。 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於心臟。蔬菜和水果是人類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無機鹽、纖維素和果膠。凡綠色蔬菜或黃色蔬果中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維生素C能夠影響心肌代謝,增加血管韌性,使血管彈性增加,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膽固醇氧化為膽酸而排出體外。獼猴桃、柑桔、檸檬和紫皮茄子含有豐富維生素C,應多吃含維生素C較多的食品。 (7) 忌煙酒和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冠心病患者應當戒煙,減少飲酒量,當合並高脂血症時,應避免飲酒。並應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黃、肥豬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內臟、黃油、豬油、牛油、羊油、椰子油。
9. 老年人冠心病怎麼治療呢
葯物治療是冠心病治療的基礎,冠心病是一種終生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葯治療,而且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變,如戒煙限酒,清淡飲食,適量活動等。減少活動,減輕體重,每天半躺著睡覺,盡量不要平卧入睡,會引起憋氣的。對於一些比較嚴重的冠狀動脈狹窄應該及時作支架手術治療。
10. 老年人冠心病怎麼治療
老年冠心病絕大部分是慢性病,患者需要終身用葯,即絕大部分患者無法治癒,需要長期服用防止冠心病動脈硬化繼續狹窄的葯物、防止冠心病患者突然發生心梗的抗血小板葯物,以及減慢心肌代謝、保護心臟和血管的葯物。
但是存在很少的情況,比如冠心病的患者,血管狹窄程度處於中度,即狹窄處於50%-70%之間,平常各個指標控制非常理想,嚴格地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1.8mmol/L以內,血壓控制十分理想,適當鍛煉、戒除煙酒危險因素,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很好可以地控制冠心病病情,血管動脈硬化狹窄程度可得到非常明顯的改善。
所以冠心病終身用葯的患者較多,但是也可以發生逆轉或者部分逆轉,一定要注意控制各個指標,去除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