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恭城的正宗油茶怎麼做,詳細點
恭城油茶
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離不開油茶。 油茶不說煮而稱「打」,是各地的統一稱法,而各地的油茶卻各有其不同的風味。油茶的統—製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鹽加水煮沸,多數加生薑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恭城一帶還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澀,並因煮的時間恰到好處,使恭城油茶被舉為各地油茶之冠,享譽桂北和廣西各地。喝油茶不分季節,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來則不分早晚,隨時煮好奉客,而且更為豐盛。恭城現在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長壽的秘訣跟油茶也有莫大的關系
恭城油茶製法特別講究,選用清明、穀雨兩個時節採摘的茶葉,先用少許開水浸泡5~10分鍾,以減少煙火味及苦澀味,然後在茶鍋內放少許豬油燒熱,放入姜、蒜及泡好的茶葉稍炒,隨即將其捶茸,捶好後加水燒開熬至出味,放入精鹽調味,用竹漏斗把茶水分別濾入碗中,撒入蔥花、香菜末,隨配用小碟裝好的米花、脆果(類似油炸的麵疙瘩)、酥花生、炒米、炒黃豆、排散上桌即成。制好的恭城油茶,端上桌後,首先聞到一股蔥花、香菜特有的香味,進口後初覺是茶葉的清苦,過後便是甘醇鮮香,令人回味無窮。
一鍋茶水被飲完後,還可向鍋內摻入清水熬煮,如此重復熬煮可達五六鍋。這樣油茶一鍋一鍋煮下來,感覺味道已沒有先前的濃烈,這正應驗了油茶的「一杯苦、二杯呷(澀)、三杯四背好油茶」之說。
吃法
在鍋內加入3 -4碗水,將濃縮油茶顆粒倒入並煮沸約2 -3分鍾,攪拌,加鹽趁熱飲用,味道氣味頗類似於現場製作的油茶,是旅行送禮的佳品。
❷ 廣西桂林小吃——恭城油茶介紹
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離不開油茶。 油茶不說煮而稱「打」,是各地的統一稱法,而各地的油茶卻各有其不同的風味。
喝油茶不分季節,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來則不分早晚,隨時煮好奉客,而且更為豐盛。恭城現在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長壽的秘訣跟油茶也有莫大的關系
恭城油茶製法特別講究,選用清明、穀雨兩個時節採摘的茶葉,先用少許開水浸泡5~10分鍾,以減少煙火味及苦澀味,然後在茶鍋內放少許豬油燒熱,放入姜、蒜及泡好的茶葉稍炒,隨即將其捶茸,捶好後加水燒開熬至出味,放入精鹽調味,
用竹漏斗把茶水分別濾入碗中,撒入蔥花、香菜末,隨配用小碟裝好的米花、脆果(類似油炸的麵疙瘩)、酥花生、炒米、炒黃豆、排散上桌即成。制好的恭城油茶,端上桌後,首先聞到一股蔥花、香菜特有的香味,進口後初覺是茶葉的清苦,過後便是甘醇鮮香,令人回味無窮。
一鍋茶水被飲完後,還可向鍋內摻入清水熬煮,如此重復熬煮可達五六鍋。這樣油茶一鍋一鍋煮下來,感覺味道已沒有先前的濃烈,這正應驗了油茶的「一杯苦、二杯呷(澀)、三杯四杯好油茶」之說。近些年來,隨著到恭城旅遊的人增多,恭城油茶更是名聲鵲起,芳名遠播。
在傳統油茶的基礎上恭城人民開發出了濃縮油茶,褐色粉末狀,類似果凍的包裝。
(2)恭城長壽產品擴展閱讀
2018年,「恭城油茶」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無論從民族特色文化,還是地方飲食文化的角度而言,都是一件大事。恭城瑤族自治縣近年已成四方矚目的旅遊勝地。說到這個地方的特色風物,恭城人會很自豪地告訴你:恭城有三寶,山歌、油茶、文武廟。
對於恭城油茶的魅力,廣西山歌協會副會長、恭城縣政協委員寧梓戈先生會用生動的俗話和一首首的山歌來向你描述。比如這句在恭城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恭城土俗,油茶泡粥」。粥字,普通話念「周」,恭城話念「足」。
山歌就這么唱:「講起恭城有土俗,常拿油茶來泡粥;油茶好比仙丹水,人人吃了喊舒服。」南寧有位老作家聽了之後評點說,這個「喊」字用得好。「舒服」經這一「喊」,就會成倍擴大。
恭城人說到油茶的歷史,還會把它跟從恭城走出去的北宋監察御史周渭聯系起來。周渭,字得臣。恭城路口村人。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他的出道比包公還早了六十年。包公從政的時候,是把周渭這個恭城人當作自己的楷模的。
根據宋史上的記載,周渭作為一個清官,他的政績十分顯著,處理貪官果斷利索,他本人更是清廉,可謂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死的時候,家中無錢下葬。《宋史》就有這么一段關於周渭的記述:「上閔其貧不克葬,賜錢十萬」,才使他得以入土為安。
於是恭城瑤鄉一直有一個美好的傳說,說是恭城原本叫茶城,每年向朝廷進貢的茶稅讓地方不堪重負。周渭憐憫百姓,遂將「茶」字添了些筆畫,將茶城改成恭城,免除了繁重茶稅,救民於水火之中。
史上茶城改恭城也確有其事,據光緒十五年版《恭城縣志》載:「隋末梁肖銑起兵巴陵,據粵境,始分平樂地置縣,曰茶城。唐武德四年平肖銑,更名恭城縣。」
恭城人民把來放在周渭身上,表示了恭城人民對這位瑤鄉赤子的深切感念。縣城就有一座庄嚴肅穆的周渭祠,又叫周王廟。現在已是我們的廉政建設教育基地。
❸ 恭城有什麼特產
我家就是恭城蓮花鎮的,我們這里主要特產是恭城月柿和椪柑,油茶是我們瑤家人每天至少喝兩次的,也是瑤家人待客的必備品,
❹ 恭城是「中國長壽之鄉」,當地的居民都有哪些習俗
中國長壽之鄉恭城,當地的居民有一些風俗,瑤族同胞講三茶四酒。家家戶戶喜歡打油茶,打糍粑,殺年豬,唱陪嫁歌等等。
當地居民的這個風俗和其他地方的差不多,寒冬臘月殺年豬,瑤族的朋友們在臨近年關時就會籌備殺年豬了。當地居民殺年豬,吃新鮮豬肉火鍋,還要製作臘腸和臘肉。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會在年底舉行農村土豬宴。
一方水土一方人,恭城這里有很多瑤族同胞,當地居民在婚嫁時也有很多風俗,其中一個風俗就是唱陪嫁歌。瑤族居民能歌善舞,特別有才華,他們勤勞朴實,特別能吃苦,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會每天出門幹活。每逢姑娘出嫁,當地居民都會唱陪嫁歌,也就是媳婦娘歌。如果有機會去恭城遊玩,就可以喝到油茶,據說味道非常香。
❺ 恭城油茶的介紹
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離不開油茶。 油茶不說煮而稱「打」,是各地的統一稱法,而各地的油茶卻各有其不同的風味。油茶的統—製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鹽加水煮沸,多數加生薑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恭城一帶還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澀,並因煮的時間恰到好處,使恭城油茶被舉為各地油茶之冠,享譽桂北和廣西各地。喝油茶不分季節,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來則不分早晚,隨時煮好奉客,而且更為豐盛。恭城現在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長壽的秘訣跟油茶也有莫大的關系
❻ 桂林有什麼特產
美食介紹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廣西地區歷史悠久的特色傳統名小吃。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的早秈米磨成漿,裝袋濾干,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圓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製作最最講究鹵水的製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郁。鹵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鮮粉、原湯粉、鹵菜粉、酸辣粉、馬肉米粉、擔子米粉等。
全州醋血鴨
臨桂兩江松花糖
松花糖發源自位於桂林市臨桂區兩江鎮民國代總統李宗仁故居中的私人廚房,由李宗仁家中的一名廚師發明。近百年傳承創新,風味愈加誘人,甜而不膩,入口酥化不粘牙,流行於桂北地區。松花糖去古已遠,名稱的由來,一說是由於松花糖粒粒金黃色如松花;二說源自於松花糖「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是「酥化糖」的訛誤;也有說因其作為桂林市臨桂區兩江鎮的傳統年貨,寓意著「輕松花錢」的新年願望。
特色產品
灕江的「清水石」 桂林柚果 桂林羅漢果 桂林白果 荔浦芋
桂林辣椒醬 桂林三花酒 桂林豆腐乳 桂林西瓜霜 桂林腐竹
陽朔金橘 陽朔金橘 全州湘山酒 恭城月柿 平樂沙田柚
灌陽紅薯酒 灌陽紅薯粉 桂林玉石 陽朔畫扇 壯錦 松花糖
灕江四寶
灕江四寶,聲名遠播,即:灕江長壽魚、灕江泉水蝦、灕江菊花蟹、灕江岩石螺,這是灕江的特色小吃。
桂林三寶桂林三寶是指桂林享譽海內外的三種製品,即辣椒醬、豆腐乳、三花酒。
「桂林四寶」,在「桂林三寶」的基礎上加西瓜霜。
❼ 廣西恭城有什麼特產
恭城土特產品 恭城盛產茶葉、甘蔗、桔柑、月柿、柚子、紅瓜子、檳榔芋、黃片糖、香菇、木耳、黃筍干,其中「恭城月柿」遠銷港、澳,飲譽海內外,恭城柚子96的榮獲全國第四次柚類評比金杯獎,96年,恭城榮獲「中國月柿之鄉」、「中國椪柑之鄉」稱號。 恭城每天都有各路瑤民肩挑車運各種土特產品雲集縣城農貿市場,商賈選購。 恭城月柿 恭城月柿是廣西傳統出口創匯的名優產品之一,在恭城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加工歷史,主產地蓮花鎮。恭城月柿果型美觀、色澤鮮艷、個大皮薄、肉厚無核。鮮柿味甜可口,凍柿清香甜蜜,柿餅甘柔如飴、形似圓月,肉紅透明、肉質柔軟、清甜芳香。據測定,柿餅含糖量55.8%,百克含維生素C6.91毫克,維生素A35.0國際單位,鐵、鈣、磷含量分別達601、1359、432PPM。柿餅有止咳、降血壓、止腹瀉、減肥之功效,頗具醫療、保健雙重作用。恭城月柿現栽培面積9.8萬畝,年產鮮果8萬噸,月柿餅1萬噸,恭城月柿獲廣西優良單株一等獎,1996年恭城被國家農業部授予為全國唯一的"中國月柿之鄉"的榮譽稱號,2000年獲中華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榮譽稱號。 恭城沙田柚 恭城沙田柚是恭城縣傳統的名特優果品之一,至今已有120年歷史。果實呈梨形或葫蘆形,果頂有金錢印,果皮油胞細小,金黃色,果肉晶瑩透明、脆嫩化渣、清甜爽口、香味濃,經測定,可食部分47.7%以上,可溶性固形物高達13.7%,含糖量12.4%,含酸量0.36%,100克果汁含維生素C71.7毫克,含氨基酸739.4毫克。具有養顏、潤肺、利便、降低膽固醇之功效,享譽為"天然水果罐頭"的稱號。1994年在福建省平和縣召開的全國第三次柚類科研生產協作會被評為全國優質產品金牌獎。在1996年和1998年的第四次、第五次全國柚類科研生產協作會上連獲3個優質產品金杯獎,1999年獲全國柚類商品評比金杯獎。現栽培面積8萬畝,商品量5.5萬噸,是全國沙田柚主產區。 恭城椪柑 恭城椪柑推廣使用沼氣液肥、沼渣及農家肥,具有果大皮薄,色澤鮮艷、肉質脆嫩、汁多化渣、清甜可口、風味獨特等優點。可食率高達68-7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2%以上。據測定:100毫升果汁含糖量11-13克,酸0.5-1克,維生素C25-35毫克,100克果肉含熱量171.66焦耳,水分88.6克,富含蛋白質及鈣、磷、鐵等人體新需的營養物質,經常食用可降低人體中的膽固醇含量,排泄體內的有害物質,能促進人們的身體健康。1996年恭城獲"中國椪柑之鄉"榮譽稱號。現栽培面積9萬畝,商品量12萬噸。[編輯本段]小吃美食 恭城地方小吃十分豐富,尤以恭城油茶著名——「恭城油茶噴噴香,又有茶葉又有姜,當年乾隆喝兩碗,給它取名爽神湯」,由於它獨特的製作方式、誘人的濃釅清香、舒心怡神的飲後感,早已名播廣西譽滿八桂。與油茶佐餐的瑤鄉風味小吃品目繁多,排散、柚葉粑、蘿卜粑、船上粑、芋頭糕等三十餘種特色糕點,形成瑤鄉小吃飲食魅力,為遊客津津樂道。 恭城油茶:恭城油茶噴噴香,又有茶葉又有姜,當年乾隆喝兩碗,給它取名爽神湯。恭城油茶由於它獨特的製作方式、誘人的濃釅清香、舒心怡神的飲後感,早已名播廣西譽滿八桂。 排散:是用麵粉製作的一種油炸酥脆的食品,是佐餐油茶的上乘食品,其酥香之味與油茶之清香,相得益彰,令人回味無窮。 油炸米飯鍋巴:佐餐油茶上乘之料,浸泡於油茶之中,進食時給人一種濃郁清香之感受。 艾葉粑:將艾葉煮熟,去掉苦味,與糯米粉摻和,配以芝麻糖之餡心,心柚子葉托底,蒸出來的艾葉粑,有一種獨特的清香,撲鼻的清香,細膩的口感,令人肚飽頸饞。 柚子葉粑:是一種用柚子葉托底蒸出來的芝麻糖糯米粑,其特色與艾葉粑相似,是人們佐餐油茶首選品之一。 蘿卜粑:將蘿卜切成絲狀,放於黏米漿之中,在鍋中煮成半熟狀,再置於盆中蒸煮而成。食用時,切片於鍋中油煎,聞其香味,令人食慾大增。 芋頭糕:將恭城名優特產檳榔芋切成指頭大小果顆粒,放於黏米漿之中,在鍋中都成半熟狀,再置於盆中蒸煮而成,食用時,切片於鍋中油煎,其芋頭清香四溢,別是一番風味。 板栗粽:上等雪糯、板栗、綠豆、豬肉、芝麻、花生等原料製成的粽子,是瑤鄉傳統產品,獨特的製作工藝,形成了獨特的風味。
❽ 恭城油茶怎麼做法
油茶不說煮而稱「打」,是各地的統一稱法,而各地的油茶卻各有其不同的風味。油茶的統—製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鹽加水煮沸,多數加生薑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恭城一帶還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澀,並因煮的時間恰到好處,使恭城油茶被舉為各地油茶之冠,享譽桂北和廣西各地。
首先材料:
1、茶葉,打油茶的茶葉不是一般的綠茶紅茶,而是採得比較老,只需殺青曬於就可,製作粗糙,但也有好壞之分,價格便宜,油茶的好壞第一個就在茶葉上。主要是殺青過老就有難聽的苦味,殺青不到位則有夾味。
2、老薑
3、油,最好用豬油。
4、炒米,炒米可不是用米炒成米花這么簡單,炒米是這樣做的,選上好的糯米,先浸水(多久我不太清楚),浸好後,拿少部分打成粉子,大部分蒸,蒸好後攤開,將粉子撒在上面,使糯米飯一顆顆的分開,再曬干,就可以拿來炒了。
油茶的做法:
第一步:泡茶葉,先用溫水(60或70度吧)將茶葉泡軟,同時將茶葉洗凈並可去掉部分夾味,倒掉水(最好不要倒得太干凈),將老薑冼凈,
油茶
製作油茶
第二步:燒火放油,茶葉姜放入,邊燒大火邊用油茶爪爪(一種用油茶樹做的7字形的木棒)擊打茶葉和姜將茶葉和姜打爛,(這就是為什麼叫打油茶,小心你們的鍋子,在粗石江打油茶用的是一種專用的鍋子,小而厚),第一次打打成半爛就可以了,加水燒開,加鹽就可以喝第一鍋油茶了(第一鍋可不太好喝,最好喝第二鍋倒油茶時要留下茶葉和姜再打第二鍋第三鍋,方法同第一鍋的打法一樣。
❾ 恭城為何會被稱為是「中國長壽之鄉」
引言:可能有些人會經常聽到哪個地方的人非常長壽,甚至還有一些地方被稱為是最長壽的地方。那大家知道恭城為什麼會被人們稱作是長壽之鄉呢?
在當地的老人不但看起來非常年輕,而且他們還能夠打油茶。因為很多人覺得打油茶應該是年輕人做的,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耗費很多的體力。可是沒有想到當地的老人這么大歲數了,竟然還能夠干這樣的體力活。所以從這些也體現出來,老人的身體狀態是非常好的。小編覺得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副場景,可能是跟當地的管理也有關系。大概是因為當地非常關愛老年人的生活,同時也充分的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權益,所以才會讓老年人越來越長壽。
❿ 桂林的特產是什麼呢
1.桂林三寶之首―豆腐乳
桂林腐乳乃「桂林三寶」之第一寶,但其淵源卻少有人知。桂林腐乳製作工藝遠在數百年前的宋代就已形成。桂林腐乳的發源地是在桂林市臨桂區四塘鄉。四塘鄉產的四塘腐乳因清朝乾隆年間的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陳宏謀進貢給皇室而聲名遠播,遂作為「土供「年年入朝。由於桂林的知名度比四塘高,外鄉人因而把四塘腐乳稱之為桂林腐乳,久而久之,人們只知桂林腐乳而不知四塘腐乳其實就是桂林腐乳。
2.荔浦芋
荔浦芋產於桂林地區的荔浦縣。它個頭大,營養豐富。把它切成薄片,油炸後夾在豬肉里做成「紅燒扣肉」,風味特殊,肉不膩口,是宴會上的一道美餚。將它煮熟剝皮,放在熱鍋中,加上豬油、白糖、少量奶粉,壓成奶芋,味道甘香軟甜;摻和魚、肉、雞、冬筍、香菇等,用油輕炸,香酥爽口。
芋頭具有健脾、利濕、解毒、消癢的功效。能夠合理運送營養物質,使皮膚潤澤,同時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3.桂林辣椒醬
桂林辣椒醬是廣西桂林市的特產之一,有百年左右的歷史。桂林醬料廠制的辣椒醬曾多次被評為自治區、桂林市優質產品和名牌產品,暢銷東南亞各國。桂林辣椒醬因其配料的不同,有各種不同的品種,像蒜蓉辣椒醬,豆豉蒜蓉辣椒醬等。其味鮮辣香醇,辣後回甜,鮮中帶香,是上好的調味品,有可以單獨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