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人多大年齡適合過生日
無論是在哪個年齡段,當碰到值太歲或者是犯太歲的時候都要非常謹慎的過生日,不宜大張旗鼓。如果真想過的話,那麼可以悄悄地進行。因為有的「太歲當頭,無福便是禍」的說法,在自己太歲當頭的情況下,大張旗鼓是不提倡的。普遍的說法是人從出生到十六歲這個階段過生日是可以大張旗鼓,無論怎麼做都不為過。
從十七歲到五十九歲基本上都是成人了,一般情況下都是家庭的主心骨,整天為了忙於生計,也就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考慮自己的生日,很多生日都在忙碌的日子中度過的。
六十歲的生日是很多人比較重視的,人生到了六十歲已經是甲子輪回了一次。古代人的壽命一般比較短,七十歲以上的人都比較少,「人到七十古來稀」嘛,所以每個人五十九歲過六十歲的生日時都非常想操辦一回。
等過了六十歲生日一般都不想鬧出動靜,因為是要怕提醒閻王爺,早早的過生日會被早早的帶走,這就是過了六十歲老人不願意過生日的主要原因。
人到了八十歲以後都有一種返老還童的感覺,因此每個生日都可以值得大張旗鼓的過。這個時候無論是在命理上還是老人的思想上都是無所顧忌的。從七十古來稀來看,八十歲已經超出平均歲數很多,心態也應該更為平和了。
Ⅱ 農村老人70大壽,生日酒該不該辦要不要禁止
70歲生日為什麼不該辦?拼什麼要禁止?為什麼題主還要點名農村老人?難道農村老人就不能不該,就沒有資格過70歲生日嗎?古話常說人活七十古來稀,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尤其是在農村生活裡面,家庭里有一個老人,就意味著有一個定海神針在哪裡,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有歸途,老人生前多孝順,多照顧,遠遠比老人百年之後你弄一堆花里胡哨的東西,哭的天翻地覆要實在的多。
提醒大家一句的是,不過是兒子還是孫子給老人過生日,都一定要記住要過就一直過,千萬中間不能斷更,這在農村老話裡面據說,是非常不好的,老人也都很忌諱這個,希望大家一定要記住哦。
Ⅲ 70歲生日該不該辦
摘要 農村老人70歲的生日當然要辦,並且在我的認知裡面,只要是子女已經婚配,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家庭,那麼就應該開始給雙方父母老人過生日了,一個蛋糕,一聲祝福,一頓家常便飯的娶餐,一家人在一起這就是幸福了。
Ⅳ 按中國風俗習慣,七十歲能過生日嗎
按中國風俗習慣,七十歲能過生日。
人降生在世界上這一天叫做「生日」,又稱「壽誕」、「壽辰」,祝壽是指晚輩為長輩慶祝壽辰。人們常說「祝九不祝十」,故老人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之人主要為老人的子女、女婿、晚輩至親,以及近鄰厚友。不同於一般過壽,整壽禮需備有壽幛、壽衣、壽人、壽桃等。
70歲生日是老人的大慶之年,故壽宴要大辦,宜隆重熱鬧,以示重視,民間做壽忌諱「中斷」,這是絕對不允許的。若祝壽之人不能親臨壽宴現場,過後亦需補上禮物。老人過生日送禮講究其寓意是否吉利,故鍾表、鞋、杯子這些是千萬不能送的禮物。
七十大壽的講究
壽宴中,一定要有「豬腳面線」這一道菜。壽星還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子孫拜壽。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師「鐵口直斷」,某些年歲不敢作壽,以免被黑白無常帶走。
老人作壽時,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禮物多為壽桃、壽面、布匹及帶壽字的糕點。布匹俗稱「壽帳」,均掛在院中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壽帳上寫些吉祥語和被送者、送者姓名。送給男子常用「仁者有壽」、「貴壽無極」,送女子則用「蓬島春藹」、「壽域開祥」等。
Ⅳ 70歲生日可以過嗎
可以過來70大壽。
古源代,人們過生日,都是從60歲開始過生日,例如,60、66、70、80;在中國傳統習俗中,人們普遍認為,自己的生日就是母親的災難日,母親在世不過生日。
現在人們過大壽,有的把時間進行提前。例如,60、66在正月初六,70在正月初七,80在正月初八。
通過給老人過大壽,可以增加親人之間的聯絡,加強感情,增加家庭和睦、團結;教育年青一代,尊老、愛老、敬老,形成良好家庭風氣,良好家風推動社會風氣進步與發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Ⅵ 老年人70歲生日要過嗎
生日只是一個紀念 儀式。。完全在於個人的心意,老人過一次少一次。你想想
Ⅶ 老人70歲生日有什麼講究
不論老人是多少歲生日
記住我的話
千萬不要給老人辦大壽
這樣對老人不好,如果真的要辦
一般不過七十歲生日
都過七十一歲
Ⅷ 過70歲至79歲生日有何風俗習慣
古代人的自然生存條件差,醫葯衛生條件差,安全條件也不好,能夠活到七十歲的人一直很少,所以用「古來稀」來表示活到70歲真的很不容易。
正是因為古代的人們壽命不高,就有了過壽的習俗。有人到了一定歲數時,一定要做生日,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到家裡熱鬧熱鬧,吃個飯,農村裡面叫做吃「生日飯」。正常情況之下,會准備一碗面,叫「長壽面」。
有條件的地方,還會用面蒸做桃子的形狀,點上紅色,叫做壽桃。在吃飯之前,會把壽桃擺在桌子上,全家的老小還會一起跪在老人面前,給老人磕頭,祝福老人長命百歲。
然後,老壽星坐在主位上,家裡人端上一碗壽面,放在壽星面前,這里也有長長久久的含義。之後,親朋好友,會依次上來給壽星敬酒,送上真誠的祝福。
二、70大壽,為何做九不做十。
在古代,農村老人70歲叫大壽,80歲叫上壽,90歲叫老壽。在老人這樣的生日,後代們都會特別重視,隆重操辦。一是向老人表示兒孫輩的孝心,感謝老人的養育之恩;二是祈盼老人能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古人做壽,尤其是在70大壽時,都會提前一年做,有「過九不過十」的講究,因為九有「久」的寓意,意味著長長久久,而十與"死」諧音,不吉利,不可取。其他如60、80、90大壽,有的在整周歲的時候做,也有的是提前做,這個與各地風俗有關。
九這個字,在中華文化中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意義,是最大的數字。皇帝貴為天子,叫九五之尊;萬事完美結束,叫九九歸一;最高的天,叫九重天;最聰明的鳥,叫九頭鳥。
九之所以被人們所崇尚,主要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十是滿盈之數,物極必反,滿則溢,極盛必衰,所以自謹待之。而九又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意義,永遠呈上升趨勢,所以九為至尊之數,為歷代帝王所看中,也為老百姓們所喜愛。
Ⅸ 發現農村老人都不過70大壽,有什麼講究嗎
問:為什麼農村老人一般都不過七十大壽?有什麼講究嗎?
做壽是過去留下來的習俗,過去農村老人做大壽是請六十六和過六十六,再就是請八十和過八十,也有能活到請九十的,幾乎沒有能請一百的。
過去在北方農村唯獨沒有做七十壽的。是因為七十歲的老人正是個畏懼的歲數,怕做壽,因為過去的老人大多是在七十左右過世,在七十歲越過壽越膽小,前面的七十三還是個坎在等著,況且剛過完六十六。前有六十六,後有七十三,前有狼後有虎,做壽就跟闖關一樣,把人弄得心神不定,一旦做完壽有個三長兩短,人們會說"生是做壽做的″,所以,過去老人最忌諱過七十壽。
過去農村做壽,六十六是炫耀的歲數,八十是無所畏懼的的歲數,唯獨中間的七十,是個膽小忌諱的歲數。
現在農村做壽,已經習慣的取消了過六十六壽,因為六十六早已不新鮮值不得炫耀,七十也不新鮮,八十九十才值得炫耀。
所以,過去和現在,七十歲都不是的做壽的歲數。
現在,倒有雙雙過七十五六的,但那不是過壽,那是金婚。
Ⅹ 七十多歲的老人過生日有些什麼特別的過法
七十多歲的老人過生日,有些什麼特別的過法?
70多歲的老人過生日,我覺得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頓飯,或者你的親屬朋友比較多,你也有這個方面的需求的話,那也可以擺幾桌招待招待你的親朋好友,讓他們一起來為這個70多歲的老人祝壽,來陪伴她過生日,這也是一個挺好的做法,自古都有人活,70古來稀的說法,其實人活到70歲,現在來說不算什麼,但是以前的時候人活70的很少了,所以現在70歲的老人真的是就是老人了,給他們過生日是非常正常的事,因為真的是過一年少一年,所以一定要給他們過一個快樂的生日。
70歲的生日,也可以徵求一下老人的意見,看看她想怎麼過?有的老人喜歡旅遊,也可以帶她去旅遊去走一下他想去的城市,或者他想做沒有做的事情都可以陪伴她去,我覺得都特別有意義,像有的老人嗯,沒坐過飛機,那我領你坐坐飛機,或者是俄老人沒上過某一個城市,一直想去,沒有去的就帶她去,這都是過生日的過法,不管怎麼過?只要老人開心,那就是最好的老人自己喜歡怎麼過生日?最好是遵循老人的意願去做,如果老人是一個非常藹可親,自己沒有要求的,或者你們也沒有特殊想做的事情的,那就在家好好白幾座,讓親朋好友來為老人祝壽,唱唱歌,跳跳舞,而且最好是每一個人都為老人住一次酒,讓他心裡特別開心,人到老的時候最需要歡樂,這需要人多,最願意熱鬧,這個我覺得應該這么過,比較有意義,拍下一些照片,一些視頻留作紀念,我覺得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