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60歲以上老人糖尿病比例

60歲以上老人糖尿病比例

發布時間:2022-04-12 22:44:17

⑴ 我國糖尿病的患病人數是多少

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接近四千萬,已成為世界糖尿病人口第三大國;60歲以上老年人中糖尿病患者為12%;年輕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也在上升。

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了5倍,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至2025年,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絕對人數僅次於印度的第二大國。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於它可引起尿毒症、視網膜剝離、冠心病、中風等嚴重並發症。出席本次大會的中外專家一致認為,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減少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的發生,一方面需要在全社會大力開展預防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關注糖尿病危險人群,及時採取干預措施。

哪些人屬糖尿病危險人群?專家們指出,主要是那些糖耐量異常即餐後血糖高於正常人者(餐後血糖高於7.8mmol/L、低於11mmol/L)。研究發現,餐後血糖升高者發展為糖尿病的比例是正常人的100倍。在餐後血糖升高人群中,年齡超過45歲、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脂血症或高血壓、超重者和有巨大兒生育史的婦女,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更大。

專家們認為,對糖尿病危險人群進行重點監測、早期管理,使他們了解相關知識,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增強運動,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葯物,可以有效避免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的發生。

⑵ 60歲的老年空腹血糖不能超過多少

60歲以上老人,正常血糖應該是多少?若超過這數,需要好好養護了
其實在回正常的情況下,答60歲以上的老年人血糖也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如果我們是在空腹的狀態下測量血糖的話,應該是7.0mmol/l,或者是吃飯後血糖≥11.1mmol/l,這很有可能是糖尿病出現了。所以60歲以上的老年人應該仔細的檢查一下自己的血糖,如果血糖處於在一個標準的范圍內的話,說明身體還是不錯的。但是如果你沒有達到這個標准或者是已經超出這個范圍的話,那麼就應該好好的養護一下自己的身體,控制一下自己的血糖含量了。

⑶ 請問糖尿病是怎麼一回事呢有什麼症狀怎樣的後果

糖尿病的臨床表現分為兩種, 一是典型症狀和不典型症狀: 一: 典型症狀: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糖尿病患者比較有特點的表現,包括口渴、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體重下降),常常稱之為「三多一少」。出現典型症狀,常常容易提示患者去醫院就醫,檢查並發現糖尿病。 多飲 多尿 多食 消瘦 二: 不典型症狀: 經常感到疲乏、勞累。 視力下降、視物不清。 皮膚瘙癢。 手、足經常感到麻木或者刺痛。 傷口癒合非常緩慢。 經常或者反復發生感染,比如泌尿系感染、癤腫及黴菌感染。 男性發生陽痿,女性發生陰道異常乾燥。 極易飢餓。 惡心、嘔吐。 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狀往往在其他非糖尿病的情況下也可出現,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忽略而不往糖尿病上考慮,使患者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糖尿病。乙型糖尿病常常是以這些不典型症狀而開始的。有研究表明, 在眾多的乙型糖尿病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患有糖尿病。等到他們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時,其實他們已經得糖尿病數年了。 因此,務必勸說你母親去醫院進行治療,不要耽誤病情!! 祝健康!! 參考資料:中華醫學研究 回答者:匿名 8-9 14:12 糖尿病是一組常見的代謝內分泌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占絕大多數,可遺傳,其基本病理生理為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糖、蛋白質、脂肪、水及電解質等代謝紊亂,嚴重時常導致酸鹼平衡失調。 其特徵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減低及胰島素釋放試驗異常。臨床上早期無症狀,至症狀期才有多飲、多食、多尿、煩渴、善飢、消瘦、疲乏無力等症群,久病者常伴發心血管、腎、眼及神經等病變,嚴重時,可引起酮症酸中毒、高滲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危及生命,且常容易並發化膿性感染、尿路感染、皮膚與外陰瘙癢、肺結核等。 胰島素及抗菌葯是控制酮症及感染的有效葯物。目前,本病病死率逐年下降,且70%以上病人死於心血管系並發症,但如及早預防,病情控制較好,病人壽命可明顯延長,勞動力可恢復至接近正常人水平。 繼發性者又稱症狀性糖尿病,系繼發於拮抗胰島素的內分泌病或胰切除後,臨床較少見。 本病多見於中老年,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長,45歲以後明顯上升,至60歲時達高峰。據調查顯示,我國本病患病率偏低,但病人總數居世界首位,和美國大體持平;性別方面男女比例相等;職業方面,幹部、知識分子、退休工人及家庭婦女較高,農民最低,腦力勞動者高於體力勞動者,城市高於鄉村,身體肥胖者的患病率是正常體重者的3倍;民族方面以回族為最高,漢族次之。我國糖尿病絕大多數屬Ⅱ型。 一.控制飲食: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在於控制飲食。通過飲食控制,可促進尿糖消失,空腹血糖降至正常,糾正代謝紊亂,防止各種並發症。應根據病人體重、勞動強度測出所需主糧的量。每天主糧不高於250克。如再感覺飢餓時,可增加些既含有高纖維,又能降血糖的蔬菜量,如洋蔥、芹菜、海帶、菠菜等。蛋白質類副食品如豆製品、牛奶、瘦肉等都可食用,攝入量成人每日每公斤體重1克;孕婦、哺乳期、營養不良及合並感染時,每日每公斤體重1.2至1.5克;兒童為每日每公斤體重2至3克。脂肪攝入量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每日每公斤體重0.6至1克,總量約為50至60克。肥胖病人應少吃脂肪多的食物,每日不宜超過40克,消瘦病人可相應提高脂肪量,但原則上不能超過糖的一倍。選用各種植物油作烹調油。限制攝入腦髓、蛋黃、魚卵、動物內臟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以降低血脂含量,改善血液粘稠度,防止並發高血壓病及冠心病。因主食減少後,維生素B1 攝入量會不足,極易產生手足麻木等症,可給予粗糧、豆類、糙米等富含維生素B1 的食品食用。 二.飲食宜忌:煙酒屬辛溫之品,會加重病人口渴、飲水症狀,應戒煙忌酒。忌食糖,包括各種糖果、果醬、蜜餞、各種甜點心、冰淇淋、粉絲、藕粉、土豆、胡蘿卜等含糖量高的食品,可有效地防止血糖增高,減少並發症的發生。忌食蔥、姜、蒜等辛辣刺激之品。飲食宜少鹽清淡,多食新鮮蔬菜,如冬瓜、綠豆、枸杞頭、馬蘭頭等。降糖奶粉有降低血糖作用,平時可服用,每次25克,溫開水沖服。 三.勞逸結合:一般病人可參加正常工作,但不宜過度勞累。要節制房事。保持精神樂觀,避免精神創傷。運動可增強對糖的耐受性和降低對胰島素的依賴性,減少胰島素需要量,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的代謝異常。適當的運動可控制肥胖。選擇慢跑、散步、練功十八法、健身操、太極拳等項目,從短時間,小運動量開始,持之以恆。但空腹時及重症糖尿病人不宜運動,以防發生低血糖休克等疾病。 回答者: 南運河船夫 - 經理 五級 8-9 14:23 糖尿病是影響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見病,屬於內分泌代謝系統疾病,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臨床上出現煩渴、多尿、多飲、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現。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量絕對或相對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謝,蛋白質代謝,脂肪代謝和水、電解質代謝的紊亂。 糖尿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患病率為4.0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危重情況,是由於胰島素嚴重不足而引起,病人血糖異常升高,脫水,迅速進入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率為10%。 (一)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危重情況: 當各種誘因使糖尿病加重時,人體內脂肪分解加速,脂肪分解產生脂肪酸,大量脂肪酸經肝臟進行β氧化產生酮體,酮體是β 羥丁酸、乙醯乙酸、丙酮的總稱。正常情況下血中酮體很少,為2毫克/100毫升血,尿中酮體不能檢出。在酮症酸中毒時,血中酮體升高達50毫克/100毫升血以上稱為酮血症;尿中出現酮體,稱為酮尿。酮體以酸性物質佔主要部分,大量消耗體內的儲備鹼,逐漸發生代謝性酸中毒。發生酮症酸中毒時,病人糖尿病的症狀加重,同時伴有酮症酸中毒的表現。 (二)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誘因: 1、糖尿病治療不當 胰島素治療中斷或不適當減量;降糖葯突然停葯或用量不足;未經正規治療的糖尿病。 2、感染 糖尿病人並發肺炎、泌尿系感染、壞疽等感染時。 3、飲食不當 暴飲暴食或飲食不節(潔)引起嘔吐、腹瀉。 4、其他 嚴重外傷或手術後。妊娠和分娩。 (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臨床表現: 1、早期 糖尿病加重的現象如極度口渴、多飲、多尿、全身無力。 2、病情迅速惡化 出現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痛較重,常被誤診為急腹症。當酮症酸中毒好轉時,腹痛很快消失。 3、精神及呼吸症狀 頭痛、嗜睡,煩躁,呼吸深而大,呼氣時可有爛蘋果味,酮體濃度高則氣味重。 4、脫水症狀 由於多尿和嘔吐腹瀉引起。病人皮膚乾燥,彈性差,眼球下陷,淡漠,很快進入昏迷。由於失水而出現脈弱、血壓降低、四肢發冷等休克表現。部分病人有發燒現象,體溫38~39℃。 5、化驗橙查 尿糖 ~ ,尿酮體陽性;血糖顯著升高,多數300~600毫克/每100毫升血(16.7毫摩爾~33.3毫摩爾/每升血),少數可達1000毫克/每100毫升血(55.5毫摩爾/每升血);血酮體增高。其他的化驗檢查都可以出現不正常,如血中白細胞計數增高,血鈉、氯、鉀離子均可降低。 6、注意與其他情況引起的昏迷進行鑒別 糖尿病人在家庭中突然出現昏迷時,大多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酮症酸中毒引起,另一種可能為低血糖昏迷,一般是在血糖低於50毫克/每100毫升血(2.8毫摩爾/每升血)時發生,表現為面色蒼白,出冷汗,神志不清,但呼吸、心跳等一般情況尚好。注射葡萄糖後病人迅速清醒。在家庭中無法鑒別這兩種昏迷時,應及時送醫院檢查後再做處理。 (四) 救護措施: (1)應用胰島素。這是搶救治療的關鍵。必須在醫院或醫生指導下應用。根據病情皮下或靜脈注射或靜滴普通胰島素。一般可酌情皮下注射12~20單位,再給予靜滴每小時4~8單位量滴入,大多在24小時內控制病情,此時應停用其他降糖葯。 (2)糾正脫水。能口服的盡量口服飲水。昏迷病人要給予靜脈補液,24小時內可輸液3000~6000毫升,心臟病或腎功不好的病人酌情減量。 (3)昏迷病人頭側位,及時清除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和口腔清潔。有缺氧情況者給予吸氧,已發生感染的適當應用抗菌葯物。 (4)詳細記錄病人的出入量,如飲水量、進食量、嘔吐量、尿量、便量,報告給醫生,提供診斷治療依據。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復雜、嚴重、發展快,在治療前後均要進行多種化驗檢查,以調整胰島素的用量,輸液量及種類。最好將病人送至醫院急救,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糖尿病患者患有勃起功能障礙(ED)的比例在50%以上。

⑷ 我國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

糖尿病的原因都有
1、遺傳因素
平時相當多的糖尿病患者幾乎都是由於遺傳的因素而引起的,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更顯突出。如果夫妻兩人都是糖尿病患者,那麼他們所生下來的孩子有一半機會是會患上糖尿病的。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有糖尿病,雖然小孩不一定會得糖尿病,但是會成為糖尿病基因的攜帶者,那麼他所生孩子的患病率也會相對較大的。
2、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因素
除了遺傳因素外,糖尿病發病原因就是來自於病人平時的不良習慣和一些其他的生活因素。比如年輕時的操勞過度,導致機能受損,或是先天的不足後天又失去平衡,或者未老先衰,以及肥胖的人等,體內的脂肪堆積過多,干擾到了心臟、腎臟、肺臟、肝臟和血管障礙等。這些因素致使胰腺功能衰竭,胰島素分泌不足,這種現象都會產生糖尿病的得病機會

⑸ 中老年人為什麼容易得高血壓,糖尿病

老年人容易得糖尿病原因有以下幾點:
1、遺傳基因
研究結果表明,中國人糖尿病遺傳方式以多基因遺傳為主。
2、環境因素
促使有遺傳基礎的老年人發生糖尿病後天發病因素很多。
3、胰島素原因素
人體逐漸衰老時,其總胰島素量雖有一定水平,但其中胰島素原相對增多。人類胰島素原抑制肝葡萄糖生產作用的活性只有胰島素的1/10,在相同的基礎狀態下,年輕人的胰島素原總分泌數和老年人相同;但在葡萄糖負荷後,血液循環中可測知的胰島素原老年人為22%,而青年人只有15%,胰島素原較多,也可能是老年人糖尿病增多的原因之一。
4、基礎代謝因素
人在逐漸衰老過程中,基礎代謝率逐漸下降,參與人體活動的各級組織尤其是肌肉代謝下降,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
5、人體組織改變因素
人體逐漸衰老過程中,即使不超重,由於體力活動減少,身體組織即肌肉與脂肪之比也在改變,脂肪相對增加則會使胰島素敏感性下降。
可多吃以下食物來預防與緩解糖尿病:
①、吡啶甲酸鉻:提高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和糖代謝作用
②、海豹油紫蘇籽油搭配維生素B:富含亞麻酸能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質及膽固醇。通過降低膽固醇、清除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減少膽固醇內源合成,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等,起到調節血脂的作用。降低血黏度,有效減緩動脈硬化,防止血栓形成。

⑹ 糖尿病好治療嗎

糖尿病是影響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見病,屬於內分泌代謝系統疾病,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臨床上出現煩渴、多尿、多飲、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現。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量絕對或相對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謝,蛋白質代謝,脂肪代謝和水、電解質代謝的紊亂。
糖尿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患病率為4.0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危重情況,是由於胰島素嚴重不足而引起,病人血糖異常升高,脫水,迅速進入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率為10%。
(一)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危重情況:
當各種誘因使糖尿病加重時,人體內脂肪分解加速,脂肪分解產生脂肪酸,大量脂肪酸經肝臟進行β氧化產生酮體,酮體是β�羥丁酸、乙醯乙酸、丙酮的總稱。正常情況下血中酮體很少,為2毫克/100毫升血,尿中酮體不能檢出。在酮症酸中毒時,血中酮體升高達50毫克/100毫升血以上稱為酮血症;尿中出現酮體,稱為酮尿。酮體以酸性物質佔主要部分,大量消耗體內的儲備鹼,逐漸發生代謝性酸中毒。發生酮症酸中毒時,病人糖尿病的症狀加重,同時伴有酮症酸中毒的表現。
(二)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誘因:
1、糖尿病治療不當 胰島素治療中斷或不適當減量;降糖葯突然停葯或用量不足;未經正規治療的糖尿病。
2、感染 糖尿病人並發肺炎、泌尿系感染、壞疽等感染時。
3、飲食不當 暴飲暴食或飲食不節(潔)引起嘔吐、腹瀉。
4、其他 嚴重外傷或手術後。妊娠和分娩。
(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臨床表現:
1、早期 糖尿病加重的現象如極度口渴、多飲、多尿、全身無力。
2、病情迅速惡化 出現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痛較重,常被誤診為急腹症。當酮症酸中毒好轉時,腹痛很快消失。
3、精神及呼吸症狀 頭痛、嗜睡,煩躁,呼吸深而大,呼氣時可有爛蘋果味,酮體濃度高則氣味重。
4、脫水症狀 由於多尿和嘔吐腹瀉引起。病人皮膚乾燥,彈性差,眼球下陷,淡漠,很快進入昏迷。由於失水而出現脈弱、血壓降低、四肢發冷等休克表現。部分病人有發燒現象,體溫38~39℃。
5、化驗橙查 尿糖�~�,尿酮體陽性;血糖顯著升高,多數300~600毫克/每100毫升血(16.7毫摩爾~33.3毫摩爾/每升血),少數可達1000毫克/每100毫升血(55.5毫摩爾/每升血);血酮體增高。其他的化驗檢查都可以出現不正常,如血中白細胞計數增高,血鈉、氯、鉀離子均可降低。
6、注意與其他情況引起的昏迷進行鑒別 糖尿病人在家庭中突然出現昏迷時,大多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酮症酸中毒引起,另一種可能為低血糖昏迷,一般是在血糖低於50毫克/每100毫升血(2.8毫摩爾/每升血)時發生,表現為面色蒼白,出冷汗,神志不清,但呼吸、心跳等一般情況尚好。注射葡萄糖後病人迅速清醒。在家庭中無法鑒別這兩種昏迷時,應及時送醫院檢查後再做處理。
(四) 救護措施:
(1)應用胰島素。這是搶救治療的關鍵。必須在醫院或醫生指導下應用。根據病情皮下或靜脈注射或靜滴普通胰島素。一般可酌情皮下注射12~20單位,再給予靜滴每小時4~8單位量滴入,大多在24小時內控制病情,此時應停用其他降糖葯。
(2)糾正脫水。能口服的盡量口服飲水。昏迷病人要給予靜脈補液,24小時內可輸液3000~6000毫升,心臟病或腎功不好的病人酌情減量。
(3)昏迷病人頭側位,及時清除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和口腔清潔。有缺氧情況者給予吸氧,已發生感染的適當應用抗菌葯物。
(4)詳細記錄病人的出入量,如飲水量、進食量、嘔吐量、尿量、便量,報告給醫生,提供診斷治療依據。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復雜、嚴重、發展快,在治療前後均要進行多種化驗檢查,以調整胰島素的用量,輸液量及種類。最好將病人送至醫院急救,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糖尿病患者患有勃起功能障礙(ED)的比例在50%以上。

完整版請看這里:http://www.zgxl.net/sljk/ybjb/nfm/tnb.htm

糖尿病的治療

糖尿病治療的目標

要有效地治療糖尿病,必須要先明確糖尿病的治療目標,從而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糖尿病治療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糾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謝紊亂,促使糖、蛋白質和脂肪的正常代謝。

(2)緩解高血糖等代謝紊亂所引起的症狀。

(3)防治酮酸症中毒等急性並發症和防治心血管、腎臟、眼睛及神經系統等慢性病變,延長患者壽命,降低病死率。

(4)肥胖者應積極減肥,維持正常體重,保證兒童和青少年的正常生長發育,保證糖尿病孕婦和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的順利分娩,維持成年人正常勞動力,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糖尿病治療之一:心理治療

很多人認為糖尿病的治療主要是飲食,運動以及葯物治療。其實心理治療對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樂觀穩定的情緒有利於維持病人內在環境的穩定,而焦慮的情緒會引起一些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從而拮抗胰島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正確的精神狀態和對疾病的態度應該是在醫生正確指導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防治糖尿病知識,通過尿糖和血糖的監測,摸索出影響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點,有堅強的信心和毅力,認真治療而不緊張,堅持不懈的 進行合理的飲食、體力活動,勞逸結合。正確使用葯物使體重、血糖、尿糖、血糖、血脂維持在合理水平。有感染、手術、重大精神負擔時,要及時正確處理。總之,通過心理治療的配合,達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糖尿病治療之二:飲食治療

民以食為天,人不一定每天都運動,但肯定每天都得吃飯。而飲食對糖尿病又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控制飲食對糖尿病治療十分重要。傳統中醫認為:消渴多因嗜酒厚味,損傷脾胃,運化失職,消谷耗津,縱欲傷陰而改陰虛燥熱發為本病。如《黃帝內經》曰:「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景岳全書》曰:「消渴病,其為病之肇端,皆膏梁肥甘之變,酒色勞傷之過,皆富貴人病之,而貧賤者少有也。」指出肥胖者、生活富裕者多患此病,這與現代醫學認識糖尿病的病因相一致。血糖的高低因胰島素的分泌與進食物的多少和種類密切相關,因而飲食療法是各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礎,無論何種類型的糖尿病,病情輕重或有無並發症、採用何種葯物治療,都應該嚴格進行和長期堅持飲食控制。
早在50年代以前,中外治療方案均以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蛋白質飲食為主。據臨床實踐證明,這種飲食結構對糖尿病病人的胰島功能並無益處,而高脂肪飲食還會加重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病變,高蛋白飲食則會致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增高。當前醫學專家則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質攝入的飲食結構,對改善血糖耐量有較好的效果,飲食療法的具體內容如下:
一、飲食定時定量
根據年齡、性別、職業、標准體重[(身長-100)×0.9]估計每日所需總熱量。男性比女性每天所需熱量要高約5%。而年齡大小不同所需熱量也有差異,一般是每公斤體重需要熱量千卡數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平均各高5%~10%每公斤體重/日。而不同體力勞動者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輕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日消耗30~35kcal熱量;中等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天消耗35~40kcal熱量;重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天需40kcal以上熱量。一般來說,孕婦、乳母、營養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應酌情增加,肥胖者酌減,使病人體重保持正常體重的5%左右,常可使病情得到滿意控制。
二、合理調整三大營養素的比例
飲食中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調整。既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又要滿足人體的生理需要。目前,美國糖尿病協會(ADA)主張:糖尿病病人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應占總熱量的55%~60%;蛋白質攝入量不應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5%。以每日每公斤體重0.8~1.2g為宜。發育期的青少年及孕婦、乳母或特殊職業者及其它合並症的病人可酌加至1.5g左右;每日脂肪攝入總量不能超過總熱量的30%,以每日每公斤體重0.6~1g為好,如肥胖病人,尤其有血脂過高或有動脈硬化者,脂肪攝入量應視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三、飲食計算及熱量計算
供給機體熱能的營養素有3種: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每克可供熱能4kcal(1kcal=4.184kj),脂肪每克供熱能9kcal(37.74kj)。糖尿病病人可據其勞動強度將每人每天需要的總熱量(kcal)按照碳水化合物佔69%、蛋白質佔15%、脂肪佔25%的比例分配,求出各種成分供給的熱能,再按每克脂肪產熱9kcal,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每克產熱4千卡換算出供給該病人不同營養成分需要的重量,可一日三餐或四餐。三餐熱量分布為早餐1/5,午餐、晚餐各2/5。四餐熱量分布為早餐1/7,其餘三餐各2/7。例如:一個體重60kg的中等體力勞動者,正常體型的成年糖尿病病人,按每日每公斤體重40kcal的熱量計算,一天總熱量為2400kcal,按以上比例分配即1440kcal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360kcal熱量來自蛋白質,600kcal來自脂肪。提供這些熱量需供給360g碳水化合物,90g蛋白質,66g脂肪。
我們強調通過飲食控制熱量的方法,並不是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天一定要機械地去計算,而應在掌握這一計算方法後,每隔一段時間或體重有較大幅度改變時計算一下,制訂出下一階段飲食方案,而少食甜食, 油膩的食品,飲食選擇既有原則但又要力求多樣。

糖尿病治療之三:運動治療

運動療法是依據患者的功能情況和疾病特點,利用體育鍛煉防治疾病、增強機體抵抗力,幫助患者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有效方法。 運動給身體帶來的好處將在下面列舉的鍛煉法中具體闡述。在 糖尿病的治療中,運動療法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對於老年患者、肥胖患者更為重要。祖國醫學很早就認識到運動對糖尿病康復的重要性,隋代的《諸病源候論》、唐代的《外台秘要》都記載了消渴病的體育運動療法。此後,歷代醫家皆有論述。

到十八世紀中葉,國外的一些著名醫學家也開始主張糖尿病患者應做適當的體力活動,並把體力活動、飲食控制、注射胰島素列為治療糖尿病的三大法寶。有些輕型糖尿病患者只堅持體育鍛煉並結合用飲食控制即能達到康復。

游泳鍛煉法

1.游泳對人體健康的好處
游泳不僅同許多體育項目一樣,對多種慢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而且還有其獨特的治療價值,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l)游泳是在陽光、空氣、冷水三浴兼並的良好的自然環境中進行的體育運動項目,從而集中了陽光浴、空氣浴和冷水浴對人的所有療效。
(2)游泳鍛煉是一種全身性的鍛煉,因而它對疾病的治療也是一種綜合性、全身性的治療。通過游泳鍛煉,可增強人體神經系統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從而能增強體質,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並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3)游泳鍛煉能增強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慢性病人通過游泳鍛煉,可增強發育不健全的器官、系統的功能,使已衰弱的器官、系統的功能得到恢復和增強,從而使疾病得到治療。
(4)游泳鍛煉既可陶冶情操、磨煉意志,培養人同大自然搏鬥的拼搏精神,又能使病人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克服對疾病畏懼煩惱的消極心理,因而十分有利於健康的恢復和疾病的治療。
2.游泳運動量的掌握
游泳鍛煉,與人們從事的其他體育鍛煉項目一樣,只有科學地掌握運動量,才能使每次鍛煉既達到鍛煉的目的,又不致發生過度的疲勞和使身體產生不良反應。
游泳鍛煉時,應如何科學地掌握運動量呢?
掌握游泳鍛煉的運動量的方法有多種,但對普通游泳愛好者來說,最為簡便的方法,是根據游泳者脈搏變化的情況,來衡量運動量的大小。
我國正常人安靜脈搏頻率為每分鍾60-80次。經常參加游泳鍛煉的人,安靜脈搏頻率較為緩慢,為每分鍾50-60次;鍛煉有素的人,脈率還要低一些。對普通的游泳愛好者來說,每次游泳後,脈搏頻率達到每分鍾120-140次,此次鍛煉的運動量則為大運動量;脈搏頻率為每分鍾90 - 110次,則為中運動量;游泳鍛煉後,脈搏變化不大,其增加的次數在10次以內,則為小運動量。
選擇游泳鍛煉的運動量時,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普通的游泳愛好者,即使是年輕力壯者,每周大運動量的鍛煉,也不應超過2次;而中年人則以中等的運動量為宜,不要或少進行運動量過大的游泳鍛煉;老年人最適宜小運動量和中等偏小的運動量的游泳鍛煉。

慢跑鍛煉法

跑步是一項方便靈活的鍛煉方法,老幼咸宜,已日益成為人們健身防病的手段之一。
1.跑步與健身
(1)鍛煉心臟,保護心臟。堅持跑步可以增加機體的攝氧量,增強心肌舒縮力,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防止冠狀動脈硬化。
(2)活血化瘀,改善循環。跑步時下肢大肌群交替收縮放鬆,有力地驅使靜脈血迴流,可以減少下肢靜脈和盆腔瘀血,預防靜脈內血栓形成。大運動量的跑步鍛煉,還能提高血液纖維蛋白溶解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
(3)促進代謝,控制體重。控制體重是保持健康的一條重要原則。因為跑步能促進新陳代謝,消耗大量血糖,減少脂肪存積,故堅持跑步是治療糖尿病和肥胖病的一個有效「葯方」。
(4)改善脂質代謝,預防動脈硬化。血清膽固醇脂質過高者,經跑步鍛煉後,血脂可下降,從而有助於防治血管硬化和冠心病。
(5)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生命在於運動,人越是鍛煉,身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就越強。
2.跑步健身法
健身跑應該嚴格掌握運動量。決定運動量的因素有距離速度、間歇時間、每天練習次數、每周練習天數等。開始練習跑步的體弱者可以進行短距離慢跑,從50米開始,逐漸增至100米、150米、200米。速度一般為100米/30秒-l00米/40秒。
(1)慢速長跑:是一種典型的健身跑,距離從1000米開始。適應後,每周或每2周增加 1000米,一般可增至3000-6000米,速度可掌握在6-8分鍾跑1000米。
(2)跑行鍛煉:跑30秒,步行60秒,以減輕心臟負擔,這樣反復跑行20-30次,總時間30-45分鍾。這種跑行鍛煉適用於心肺功能較差者。
跑的次數:短距離慢跑和跑行練習可每天 1次或隔天1次;年齡稍大的可每隔2-3天跑1次,每次20-30分鍾。
跑的腳步最好能配合自己的呼吸,可向前跑二三步吸氣,再跑二三步後呼氣。跑步時,兩臂以前後並稍向外擺動比較舒適,上半身稍向前傾,盡量放鬆全身肌肉,一般以腳尖著地為好。
3.注意事項
(1)掌握跑步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健康的中老年人為預防冠心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症、控制體重;輕度糖尿病患者,體力中等或較弱者,為增強體質,提高心肺功能,都可進行跑步鍛煉。
肝硬化、病情不穩定的肺結核、影響功能的關節炎、嚴重糖尿病、甲亢、嚴重貧血、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心血管病如瓣膜疾病、心肌梗死、頻發性心絞痛等均不宜跑步。
(2)跑步應避免在飯後馬上進行,或在非常冷、熱、潮濕及大風的天氣下進行。
(3)跑步鍛煉要循序漸進。從短距離慢速度開始,做到量力而跑,跑有餘力,不要弄得過分疲勞或使心臟負擔過重。
(4)跑步最好在早晨進行,可先做操然後跑步,臨睡前一般不宜跑步。

散步鍛煉法

(1)普通散步法:用慢速(60-70步/分鍾)或中速(80-90步/分鍾)散步,每次30-60分鍾,可用於一般保健。

(2)快速步行法:每小時步行5000-7000米,每次鍛煉30-60分鍾,用於普通中老年人增強心力和減輕體重,最高心率應控制在120次/分鍾以下。

當你感到情緒低落,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時,不妨快步走上十幾分鍾,就能使心理恢復平衡。

(3)定量步行法(又稱醫療步行):在3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100米,以後漸增至在5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2000米,或沿30度-5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15分鍾,接著在平地上散步15分鍾。此法適用於糖尿病、心血管系統慢性病和肥胖症的患者。

(4)擺臂散步法:步行時兩臂用力向前後擺動,可增進肩部和胸廓的活動,適用於呼吸系統慢性病的患者。

(5)摩腹散步法:一邊散步,一邊按摩腹部,適用於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腸道慢性疾病。

(6)小雨中散步法:在雨中散步比在晴天散步更有益。雨水不僅凈化被污染的空氣,雨前陽光中及細雨初降時產生的大量的負離子還具有安神舒氣,降低血壓的功能。在細雨中散步,還有助於消除陰雨天氣引起的人體郁悶情緒,使人感到輕松愉快。毛毛細雨猶如天然的冷水浴,對顏面、頭皮、肌膚進行按摩,令人神清志爽,愁煩俱除。

糖尿病治療之四:葯物治療

對於那些病情較重的患者,光靠運動,飲食可能無法控制病情。這時就需要配合葯物治療。以下是對一些常用葯的介紹。建議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西葯

磺脲類
最早應用的口服降糖葯之一,現已發展到第三代,仍是臨床上2型糖尿病的一線用葯。主要通過刺激胰島素分泌而發揮作用。餐前半小時服葯效果最佳最。

雙胍類
口服降糖葯中的元老。降糖作用肯定,不誘發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護作用,如調脂、抗小血板凝集等,但對於有嚴重心、肝、肺、腎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薦使用。為減輕雙胍類葯物的胃腸副作用,一般建議餐後服用。

糖苷酶抑制劑
通過抑制小腸粘膜上皮細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就像人為的造成「少吃多餐」),從而降低餐後血糖,故適宜那些單純以餐後血糖升高為主的患者。餐前即服或與第一口飯同服,且膳食中必須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麵粉等)時才能發揮效果。

噻唑烷二酮
迄今為止最新的口服降糖葯。為胰島素增敏劑,通過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而降低血糖,並能改善與胰島素低抗有關的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該類葯物應用過程中須密切注意肝功能。

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
近年開發的非磺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起效快、作用時間短,對餐後血糖有效好效果,故又稱為餐時血糖調節劑。進餐前服用。

胰島素

胰島素的種類非常繁多,常見的分類方法主要有:

根據作用時間分類
短效胰島素:即最常用的一種普通胰島素,為無色透明液體,皮下注射後的起效時間為20~30分鍾,作用高峰為2~4小時,持續時間 5~8小時。

中效胰島素:又叫低精蛋白鋅胰島素,為乳白色渾濁液體,起效時間為1.5~4小時,作用高峰 6~10小時,持續 時間約12~14小時。

長效胰島素:又叫精蛋白鋅胰島素,也為乳白色渾濁液體,起效時間3~4小時,作用高峰 14~20小時,持續時間約24~36小時。

預混胰島素:為了適應進一步的需要,進口胰島素又將其中的短效制劑和中效制劑(R和N)進行不同比例的混合,產生作用時間介於兩者之間的預混胰島素。

根據來源分類
牛胰島素:自牛胰腺提取而來,分子結構有三個氨基酸與人胰島素不同,療效稍差,容易發生過敏或胰島素抵抗。動物胰島素唯一的優點就是價格便宜。患者可以輕松負擔。

豬胰島素:自豬胰腺提取而來,分子中僅有一個氨基酸與人胰島素不同,因此療效比牛胰島素好,副作用也比牛胰島素少。目前國產胰島素多屬豬胰島素。

人胰島素:人胰島素並非從人的胰腺提取而來,而是通過基因工程生產,純度更高,副作用更少,但價格較貴。進口的胰島素均為人胰島素。國內日前也漸漸開始具有生產人胰島素的能力了。

根據胰島素濃度分類
U-40:40單位/毫升
U-100:100單位/毫升,常專用於胰島素筆。
國內胰島素均為40單位/毫升,
國外胰島素則兩種都有。患者在用注射器抽取胰島素之前必需搞清楚自己使用的是哪種濃度胰島素,否則後果嚴重。
不同濃度的胰島素有不同的用途:
U-40用於常規注射
U-100主要用於胰島素筆

完整版請看這里:http://www.cljhealth.com/diabetes_gb.htm

⑺ 60歲以上的老人,最容易得的病都有哪些

60歲往上的老人已經是花甲之年,各項身體機能都在走下坡路,所以這段時間的老人應該注重養生,盡量減少疾病發生的可能性。下面簡單說一說60歲以後的老人比較容易出現哪些疾病,希望能為老年朋友們起到參考和預防疾病的作用。

心臟疾病

根據以往的體檢數據表明,年老人群中出現疾病量第二多的是心臟問題。心臟疾病中比較突出的則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很多得了這種病症的老年人並沒有明顯症狀,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好自主判斷,如果年紀大的老人出現胸痛或者胸悶時,最好及時就診,檢查看是不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或者冠心病等發作。

肺纖維化

老人的年齡逐步增大,會出現肺部纖維化,表現出來就是氣粗、經常喘氣,這種病症多出現在抽煙的老人身上,早治療效果會越好。

⑻ 糖尿病的症狀及危害

糖尿病症狀判斷:

(1)容易肚餓,吃得多
身體上大量糖份通過尿排出體外,導致能量損耗快,所以感覺肚子很餓,吃的東西分量也增加。
(2)身體體重下降快而大
或許對於肥胖的人來說,身體的體重下降快而大,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但是對有可能得了糖尿病病人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好徵兆。吃得東西比以往的多,而體重下降得快而大,在不長的時間里,減到了10斤左右,身體的葡萄糖消耗大得不到補充,消耗肌肉部分的營養和成分,導致身體體重下降。
(3)多喝水,上洗手間的次數增加
無緣故比以前多尿,上洗手間的次數增加。如是男性患者,可能會出現尿痛的現象。排尿次數增加後,身體的水分排放出去,會有脫水的情況發生,因而多喝水,喝水的次數和分量增加。
(4)看東西模糊,視力出現下降
糖尿病病人前期會視力模糊,看東西不清晰,視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當然這種情況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導致,需要到醫院及時排查。
(5)手腳發抖、麻痹
手腳出現發抖、麻痹,會不會是血液循環不好,也有這可能。手腳發抖、麻痹,一般先從腳開始,往上身擴散,這種麻痹的感覺可能得了糖尿病,損傷了神經導致的。
(6)多汗、頭暈心慌等等
糖尿病病人會容易出汗、多汗,疲勞乏力,還有胸悶頭暈這類的情況出現。特別是疲勞乏力,主要是身體的胰島素不足,身體缺乏了能量,所以會感覺疲累乏力。
很多老百姓就是一談到糖尿病就色變,其實糖尿病本身來講不可怕,可怕的是什麼呢?是它的並發症。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就是整個全身的血管和神經的並發症,它的並發症除了急性並發症還有很多慢性的並發症,急性並發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還有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或者高滲狀態,這些是糖尿病的急性並發症。
那麼糖尿病的慢性並發症有哪些呢?那就很多,從頭到腳都可以罹患,比如說像糖尿病引起的腦血管意外、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心臟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糖尿病胃輕癱、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糖尿病腎病等。
所以糖尿病本身來講不可怕,但是它的並發症很容易導致病人致殘致死,這才是最可怕的。

⑼ 糖尿病足截肢比例,到底有多高

糖尿病足截肢比例達高達40%~60%以上。一名糖尿病患者,如果有長達十年的時間,血糖控制不穩,就會並發慢性糖尿病足。一些症狀較輕的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傷口破爛以後不容易癒合,如果治療不及時的話,就可能發生壞疽。糖尿病人足部血液本身血運不暢,沒有新鮮血液供給,足部就會慢慢的壞死,嚴重的話是需要截肢的。根據統計來看,糖尿病足截肢比例高達40%~60%之間,國內的外科截肢手術,高達70%以上都是因為糖尿病足導致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人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控糖,每天還要記得服用葯物,在足部受傷以後,一定要記得及時消炎,觀察傷口的癒合程度,才可以避免糖尿病足並發症的發生。

那麼,你知道糖尿病人為什麼會有慢性並發症嗎?

閱讀全文

與60歲以上老人糖尿病比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檢心臟做過之後有什麼影響 瀏覽:240
腦萎縮老人如何公證過戶 瀏覽:130
重慶老人70歲多少低保2016 瀏覽:808
男人突然注意養生是什麼心態 瀏覽:6
五一節養老金有什麼變化 瀏覽:904
父母寫孩子孝敬父母 瀏覽:43
如何解決父母干涉孩子的問題 瀏覽:98
體檢轉氨酶108怎麼快速下來 瀏覽:854
殘疾人向敬老院捐錢的作文 瀏覽:372
老年痴呆用什麼辦法入睡 瀏覽:56
女孩不願和父母見面怎麼辦 瀏覽:823
騙別人說自己沒有退休金 瀏覽:652
長壽術 瀏覽:678
醫院做了體檢在線怎麼弄發票 瀏覽:136
有退休金20萬養老錢夠了嗎 瀏覽:886
重陽節通知該怎麼寫 瀏覽:596
雲南省楚雄州姚安縣棟川鎮長壽村 瀏覽:717
退休養老金查詢系統 瀏覽:11
重陽節一般在幾月份到幾月份 瀏覽:936
青陽老年公寓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