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宮頸癌
宮頸癌護理知識
一、宮頸癌後裝治療的護理
宮頸癌是我國婦女最常見的生殖器官腫瘤,也是威脅我國婦女健康的重要疾病,而放射治療是治療宮頸癌的主要手段,放射治療包括腔內後裝放療加外照射治療。後裝放療是指先把不帶放射源的治療容器置於治療部位,然後將放射源送入容器進行治療,這樣可以避免放置治療容器過程中醫務人員受到不必要的照射。我院採用多功能遙控微型高強度銥-192源後裝機,具有電腦操作的治療計劃系統及機器控制系統,源的運動由電腦控制的步進電機執行,源可以進入18個通道進行治療,可進行腔內放療、管道治療及組織間插植照射,安全性高,它有內鎖、自檢、模擬源、報警、緊急退源、UPS系統,使機器安全性能及工作人員的安全得到保證。現把我院的後裝治療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1996年5月~2003年12月,我們收治宮頸癌病人516例,年齡最大72歲,最小27歲,40~55歲年齡組占患病總數65%。
2、護理
2.1 治療前的護理
2.1.1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對於治療病人往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宮頸癌患者有較復雜的心理,恐懼、焦慮、怕痛,怕長期受病痛折磨被丈夫拋棄,甚至有的怕死,又有強烈求生的慾望,期待接受治療後能解除或緩解症狀,甚至痊癒,延長壽命,因此我們應該主動關心體貼病人,向病人介紹治療情況以及當前腫瘤事業的發展,告知其腫瘤並不可怕,許多病人通過治療是可以痊癒的,使其放下思想包袱,並開導病人面對現實,正確對待疾病,消除病人恐懼感和焦慮的心理,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1.2 一般護理 (1)護士應協助醫生向病人及家屬了解 病情及向患者告之有關注意事項,以取得理解和配合,治療前半小時囑病人排空大小便。(2)病理報告單,其結果落實為惡性腫瘤,是否查血常規(白細胞不低於3.5g/L,血小板不低於100g/L)。(3)測血壓及體溫,血壓不得低於13.33/9.33kPa,體溫高於37.5℃不做宮腔放療,高於38℃不做陰道治療。(4)操作室的用物准備:消毒包1個,內裝(彎盤1個,圓杯1個,卵圓鉗1把,彎鉗1把,擴陰器1個,洞巾1塊,石蠟油小棉球1個,碘伏大棉球3隻),另備干紗條1根,紗布、棉球及施源器探針、陰道模、膠布等。(5)上治療車前換褲子,扶病人上床以防跌倒,取截石位,鋪洞巾消毒會陰,用擴陰器充分暴露陰道和子宮。(6)協助醫生進行陰道和宮頸以及穹窿的施源操作,將施源器用紗布填塞,再用膠布固定,以防脫落。如宮頸癌感染膿液多,准備3%雙氧水棉球3~4個擦洗。(7)送病人至機房(治療室),接好施源器接頭,再次觀察施源器是否固定好,關好門,開始治療(注意接管時盡量拉直,以免卡源)。
2.2 治療中的護理 (1)通過閉路電視可觀察病人在治療中的情況,以及對講機直接與病人對話,病人如有不適,可招手或訴說難受,我們即停機進入機房糾正病人不適,出機房繼續治療。(2)治療結束後,信號燈由紅變綠,真源回貯罐,我們進入治療室,松開連接施源器通導及接頭,把病人推出治療室。
2.3 治療後的護理 (1)治療畢,病人由我們從治療室推至准備室,協助醫生將施源器及敷料取出,並觀察病人陰道有無滲血及紗布遺留。(2)陰道有滲血,可用紗布及碘仿填塞,並交待病人轉達經管醫生24h取出。(3)如無特殊,病人治療後休息片刻,回病房繼續觀察,督促病人增加營養。宮頸癌的後裝治療護理必須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和心理護理,加強心理疏導,使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地配合治療,保證治療順利進行。
二、宮頸癌根治術後尿瀦留的護理
宮頸癌根治術是早期宮頸癌的治療方法。尿瀦留是宮頸癌根治術後最常見的並發症,影響手術療效,增加經濟負擔。為了解除患者身心痛苦,我院對109例宮頸癌根治術的患者術後進行常規尿瀦留綜合預防措施治療,即採用生理鹽水500ml加慶大黴素16萬U,膀胱沖洗1次/日,1:5000呋喃西林液坐浴,並配合心理護理,獲得了良好的療效。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2001年2月至2003年1月我院共收治病人109例,年齡最大的46歲,最小的23歲,平均年齡34.5歲,子宮頸鱗癌98例,腺癌11例,採用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1995年)修訂的宮頸癌臨床分期標准,宮頸鱗癌Ib97例,IIa10例,宮頸腺癌2例,以上患者伴子宮脫垂8例,有陰道壁膨出史10例,泌尿系感染5例。
2.尿瀦留診斷標准採用FIGO1995年的子宮頸癌的診斷標准,尿瀦留是指術後14天以上仍不能自行排尿或雖能自行排尿但殘余尿量>100ml。
3.治療方法宮頸癌根治術後第3天行生理鹽水500ml加慶大黴素16萬U膀胱沖洗1次/日,患者自覺膀胱區脹感時將沖洗液放出,可使膀胱內存留的血液及壞死組織隨沖洗液排出。
4.坐浴尿管留置一般為7~14天,拔除後囑病人立即用1:5000呋喃西林液進行坐浴,溫度以38℃~43℃為宜,每2小時1次,每次10~20分鍾,坐浴後鼓勵病人自行排尿。囑咐患者多飲水,每日飲水不少於1500ml,以利於了解排尿情況。
5.護理做好會陰部護理,每晚1:1000新潔爾滅溶液沖洗1次/晚。
做好心理護理,護士應多關心、體貼、鼓勵患者,耐心做好解釋工作,使其以最佳的心態接受治療。術後平卧6小時後取半坐卧位能使膀胱滲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化。
結果
本組109例,拔除尿管後經過熱呋喃西林溶液坐浴後能自行排尿者109例,其中101例病人排尿後查床旁B超殘余尿量<100ml,8例病人殘余尿量<200ml,不行留置導尿,經過反復熱呋喃西林液坐浴後,排尿後測殘余尿量<100ml。
討論
宮頸癌根治術對膀胱尿道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術中出血、脫落的上皮細胞聚集在膀胱壁最低處。術後患者卧床,持續導尿,不能使這些聚集物排出體外,為細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經過生理鹽水加慶大黴素16萬U膀胱沖洗後,使這些聚集物逐漸排出,因此術後第3天行膀胱沖洗能有效預防膀胱感染。熱呋喃西林液坐浴對緩解局部感染引起的逼尿肌炎性水腫、減少尿瀦留的發生有著重要作用。因患者均患癌症,精神壓力大,故應做好心理護理以贏得患者的信任。據我們臨床觀察,採用以上綜合措施後,對預防宮頸癌根治術後尿瀦留的發生效果良好,縮短了病人住院時間,減輕了病人經濟負擔,解除了病人身心痛苦,提高了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三、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放療副作用影響的探討
放射治療是宮頸癌的主要治療手段,適應范圍廣,各期均可應用,療效好。宮頸癌的放射治療以腔內照射配合體外照射的方法應用最普遍,然而放射治療期間患者會出現放療副作用,使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為了減輕放療副作用,確保放療順利進行,對100例宮頸癌放療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以觀察對放療副作用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2年8月~2003年10月宮頸癌放療患者100例,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門診患者)年齡20~55歲71例,56歲以上29例,文化程度大專以上10例,高中~大專32例,初中以下58例。
1.2 方法 全盆照射:2~2.5Gy/次,總量20~25Gy/3周左右;腔內後裝:5~6Gy/次,總量約30~25Gy;盆腔四野照射:2~2.5Gy/次,宮旁總劑量20~25Gy/3周左右。
1.3 放射治療副作用判斷標准 根據WHO推薦的分級標准來判斷治療作用。
1.4 統計與處理 數據採用χ 2 檢驗。
2 結果
觀察組50例患者放療引起皮膚反應,反應較少,症狀較輕,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極顯著性(P<0.01);胃腸反應亦比對照組輕,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3 討論
宮頸癌放療期間會出現皮膚反應,胃腸道反應等,本研究發現,不同的護理干預產生不同的護理效應。對照組門診放療患者,做完放射治療後往往回家休息或回招待所休 息,與護士接觸時間少,護士與患者很少溝通,不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使患者不能得到良好的心身護理,加上放療副作用,更加重了患者心理壓力。消極情緒可引起人體一系列生理變化,並對人體免疫功能有抑製作用。現代醫學模式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觀察組(住院患者)採用整體護理方式,以患者為中心,對患者年齡、文化程度、生活環境、社會經濟情況、家庭關系、疾病情況等進行全面評估,根據患者病情不同階段、心理狀況、文化程度、接受能力施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使患者學會自我護理,減輕放療副作用,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如:放療期間指導患者要穿棉質寬松內褲,保持外陰的清潔乾燥,放射野皮膚勿用葯膏,勿用過熱水擦洗放射野皮膚,給患者進行陰道沖洗時,密切觀察陰道分泌物情況及出血情況,觀察體溫變化,若有出血或感染情況應及時報告醫生,給予抗感染或止血治療,指導患者多進食清淡易消化富於營養的食物,觀察患者的進食情況,鼓勵患者進食,若患者出現惡心,嘔吐,或腹瀉,進食少,予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及能量,同時應用止吐葯或止瀉葯,患者放射野皮膚有放射性皮炎,指導患者勿搔抓放射野皮膚,並予1%冰片滑石粉外塗,減輕放療的副作用。使放療按計劃順利進行,從而提高宮頸癌症患者生存質量。
參考資料:網路
B. 八十七歲宮頸癌能烤電么
應該可以的,烤電對宮頸癌治療很有幫助的。
C. 治療宮頸癌。
1、手術治療:採用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消除。切除宮頸癌患者的范圍包括全子宮、雙側附件、陰道上段和陰道旁組織以及盆腔內備組淋巴結。這類宮頸癌的治療手術要求徹底、安全、嚴格掌握適應征、防止並發症。
2、化學治療:到目前為止,宮頸癌對大多數抗癌葯物不敏感,化療的有效率不超過15%,晚期宮頸癌患者可採用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這也屬於宮頸癌的治療方式。
3、放射治療:是首選的宮頸癌的治療方法,可應用於各期宮頸癌,放射范圍包括子宮頸及受累的陰道、子宮體、宮旁組織及盆腔淋巴結。目前對早期宮頸癌多主張先行內照射,而對晚期癌,特別是局部瘤體巨大,出血活躍,或伴感染的宮頸癌患者則以先行外照射為宜。
D. 子宮頸癌的放射治療方法是什麼
子宮頸癌的放射治療,是用帶有放射性物質的治療機器或機械將放射線直接照射於子宮頸癌變區的一種治療方法。首先要計算出從放射源到腫瘤中心區所需的劑量,其次要確定照射的范圍(包括腫瘤原發區和盆腔淋巴區)。
腫瘤原發區的治療目前仍以腔內照射為主,即把帶有放射性物質的容器放人陰道及子宮腔,其照射有效范圍包括:陰道、宮頸、宮體及子宮旁組織。盆腔淋巴區的治療現仍以體外放射為主,照射於盆腔前後部位,范圍包括:宮旁組織(子宮旁、頸管旁及陰道旁組織)、盆腔組織和盆腔淋巴區。
腔內照射和體外照射相配合,在盆腔范圍內形成一個以宮頸為中心的有效放射區,以消滅癌腫並最大限度地保護正常組織不受放射損傷。
E. 宮頸癌可以治好嗎
宮頸癌可以治好,早期治療預後較好。與臨床期別、病理類型等密切相關。有淋巴結轉移者預後差。宮頸腺癌早期易有淋巴轉移,預後相對較差。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
(5)70歲宮頸癌是否內照射擴展閱讀:
病因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
1、病毒感染: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90%以上的宮頸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2、性行為及分娩次數:多個性伴侶、初次性生活<16歲、初產年齡小、多孕多產等與宮頸癌發生密切相關。
3、其他生物學因素:沙眼衣原體、單純皰疹病毒II型、滴蟲等病原體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導致宮頸癌的發病過程中有協同作用。
F. 宮頸癌內照射治療是怎麼回事
內照射是指在術中或在CT、B超的引導下,將放射性同位素植入腫瘤內或受腫瘤浸潤侵犯的組織中,包括腫瘤可能經淋巴擴散途徑的組織,通過放射源持續放出的低能量的X射線及γ射線連續不間斷地作用於腫瘤,使得任何進入活躍期的腫瘤細胞都被射線抑制和殺滅,從而使局部腫瘤得到最為有效的控制,而正常組織不受損傷或僅受到微小損傷。根據國外報道,其對頭部腫瘤放療後復發的治療、胰腺癌、前列腺和直腸癌的治療明顯優於其他治療手段,對中晚期肝癌、肺癌的治療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G. 宮頸癌晚期放療適應症和禁忌
您好!為您介紹宮頸癌晚期放療適應證和禁忌。
(一)放療適應證
放射治療包括外照射及腔內照射兩部分,各期宮頸癌均可放射治療聯合今幸(人參皂苷Rh2)膠囊增強效果,但Ⅰ期及Ⅱa期以手術治療為主。Ⅱb期及以後各期則以放療為主。早期病例以腔內放療為主,體外放療為輔;中期病例內外各半;晚期病例則以體外放射為主,腔內放射為輔。腔內放射的目的是控制局部病灶;體外放射則用以治療盆腔淋巴結及宮頸旁組織等處的病灶。由於宮頸腺癌對放療不敏感,只要病人能耐受手術且估計病灶尚能切除者,應盡量爭取手術。
(二)放療禁忌證
1. 骨髓抑制,周圍血白細胞總數<3×109/L,血小板<70×109/L。
2. 腫瘤廣泛、惡病質、尿毒症。
3 . 急性或亞急性盆腔炎時。
4. 急性肝炎,精神病發作期,嚴重心血管疾病未獲控制者。
5. 宮頸癌合並卵巢腫瘤。應先切除卵巢腫瘤後再行放療。
H. 急.............宮頸癌早期是該怎麼治療
子宮頸癌的處理分非典型增生,原位癌、鏡下早期浸潤癌,浸潤癌的處理方法
(一)治療原則
1.不典型增生:活檢如為輕度非典型增生者,暫按炎症處理,半年隨訪刮片和必要時再作活檢。病變持續不變者可繼續觀察。診斷為中度不典型增生者,應適用激光、冷凍、電熨。對重度不典型增生,一般多主張行全子宮切除術。如迫切要求生育,也可在錐形切除後定期密切隨訪。
2.原位癌:一般多主張行全子宮切除術,保留雙側卵巢;也有主張同時切除陰道1~2cm者。近年來國內外有用激光治療,但治療後必須密切隨訪。
3.鏡下早期浸潤癌:一般多主張作擴大全子宮切除術,及l~2cm的陰道組織。因鏡下早期浸潤癌淋巴轉移的可能性極小,不需消除盆腔淋巴組織。
4.浸潤癌:治療方法應根據臨床期別,年齡和全身情況,以及設備條件。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放射、手術及化學葯物治療。一般而言,放療可適用於各期患者;ⅰb至ⅱa期的手術療效與放療相近;宮頸腺癌對放療敏感度稍差,應採取手術切除加放療綜合治療。
(二)手術治療
採用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消除。切除范圍包括全子宮、雙側附件、陰道上段和陰道旁組織以及盆腔內備組淋巴結(子宮頸旁、閉孔、髂內、髂外、髂總下段淋巴結)。手術要求徹底、安全、嚴格掌握適應征、防止並發症。
(三)手術並發症及處理
1.手術並發症有術中出血、術後盆腔感染、淋巴囊腫、瀦潞留、泌尿系統感染及輸尿管陰道瘺等。
2.手術並發症的處理,近年來,由於手術方法和麻醉技術的改進,預防性抗生素的應用,以及術後採用腹膜外負壓引流等措施,上述並發症的發生率已顯著減少。
(四)放射治療
為宮頸癌的首選療法,可應用於各期宮頸癌,放射范圍包括子宮頸及受累的陰道、子宮體、宮旁組織及盆腔淋巴結。照射方法一般都採取用內外照射結合,內照射主要針對宮頸原發灶及其鄰近部位,包括子宮體、陰道上部及其鄰近的宮旁組織(「a」)點。外照射則主要針對盆腔淋巴結分布的區域(「b」)點。內放射源採用腔內鐳(ra)或137銫(137cs),主要針對宮頸原發病灶。外放射源採用60鑽(60co),主要針對原發病灶以外的轉移灶,包括盆腔淋巴結引流區。劑量一般為60gy。目前對早期宮頸癌多主張先行內照射。而對晚期癌,特別是局部瘤體巨大,出血活躍,或伴感染者則以先行外照射為宜。
(五)化學治療
到目前為止子宮頸癌對大多數抗癌葯物不敏感,化療的有效率不超過15%,晚期患者可採用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化療葯物可採用5-氟脲嘧啶,阿黴素等進行靜脈或局部注射。
I. 宮頸癌的早期症狀70多歲了體質差不宜手術,咋治療呢,放療效果顯著嗎
早期病人能手術還是以手術為主的,但若是手術沒辦法進行,那麼只能保守治療或者放療,放療對於宮頸癌患者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但是也必須再配合注意減少副作用
J. 宮頸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預防:子宮頸癌高居癌症發病率之首,但它是惟一可以預防的癌症,只要平時注意檢查,就能遠離風險。 子宮頸癌的「罪魁禍首」是人類乳突病毒,它也同時是許多性傳染病的根源。這種病毒可以透過身體中任何輕微磨損或浸泡、軟化的組織上皮而傳遞,如:女性的陰道、男性的包皮內側以及口腔、肛門等。所以,性關系愈復雜(或另一半的性關系復雜),感染子宮頸癌的幾率就愈高。另外,在身體免疫力還不健全時太早有性生活,感染的風險也較高。患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還包括母女、姊妹有家族病史、而與她們所處的環境因素基本相同的人。雖然此病毒感染非遺傳性,但是在同一居住環境下,透過媒介物的傳染,即增高了其感染幾率。另外,抽煙或因其他疾病、服用類固醇、愛滋病者都會因為免疫力較差,而比一般人容易患子宮頸癌。 盡管子宮頸癌的發生率不低,但只要平時注意檢查,還是可以有效預防癌症的發生的。 (一)婦科普查不容忽視: 宮頸癌雖然危險,但是也有它自己的「軟肋」,最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早期的炎症發展到惡性的癌變需要6到8年的時間,如果好好把握住這段時間,現代醫學手段是完全可以把癌變檢查出來,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女性重新過上健康生活的。根據研究顯示,宮頸癌最開始的一期狀態,治癒率可以達到80%到90%,二期時是60%到70%,進入三期還能有40%到50%,但發展到四期只有10%了,所以,定期檢查,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女性總覺得「我吃得多,睡得香,能有什麼大毛病。」其實不然,宮頸癌在早期幾乎沒有身體上不適的感覺,但到有不規則出血的情況出現時一般已到宮頸癌的二期了,危險性增大了很多。所以,女性朋友需要每年做一次婦科體檢,盡早發現癌變的產生,為治療爭取時間。 按照美國的標准,有性生活的女性接受婦科體檢的規律是:18歲以後每年做一次宮頸防癌細胞學塗片檢查,如果連續三年沒有問題,可以每兩年檢查一次。目前,宮頸癌的早期發現技術已經成熟,成年婦女每年做一次檢查,有沒有病變就可以「一目瞭然」。如果發現病變,在這時採用手術及放療等手段,不僅可以防止癌症的擴散,同時,減少癌變嚴重時需要切除子宮和卵巢對病人生活質量造成的影響,愈後的效果也很不錯。 有性生活的婦女,每年應到婦產科醫療院所,做抹片檢查,及早發現前期病變,及早治療。抹片檢查的方法比較簡便,只要從子宮頸輕取少量細胞組織,就能得出檢查結果。 (二)遠離宮頸癌的危險因素,開展潔身自愛教育: 子宮頸癌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在婦科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二位。目前此病在發展中國家發病率高於發達國家,原因就在於前者婦女的保健意識較差,往往等到發病了才去檢查,而這時腫瘤往往已經到了晚期。子宮頸癌多發於35歲以後的婦女,高峰期則為45~59歲,但目前發病年齡已經大大提前,很多得病的女孩只有20幾歲。研究發現,不少性傳播疾病都會引起子宮頸癌,尤其是尖銳濕疣,更是與此病有密切聯系,因此多性伴的女性是子宮頸癌的高危人群。此外,性生活過早、營養不良、長期口服避孕葯、家族遺傳、婦科檢查器械造成的傷害也會增加子宮頸癌發病的風險。有過以上經歷的女性應特別重視子宮頸癌的篩查工作。 (三)懷孕對宮頸癌來說是最危險的: 對宮頸癌來說最危險的是懷孕,因為宮頸癌早期不會影響懷孕,如果在懷孕之前沒有檢查出來媽媽已經有宮頸癌,那麼隨著懷孕,子宮大量充血,媽媽輸送來的營養不僅養了寶寶,同時會使癌變部位以極其迅速的速度增長。再加上身體因懷孕分泌的一些激素對癌症有促進作用,懷孕時身體免疫力下降,對抗癌細胞的作用起不到,而宮頸癌的一些徵兆如出血等又會被認為是先兆流產的現象而被忽略,等到生完寶寶再發現時就晚了,預後的效果很不好。所以孕婦在懷孕前,一定要做好各種檢查,尤其是塗片,否則,經過孕期的時間,有些疾病會被漏掉,引起嚴重的後果。 更嚴重的是有的媽媽在分娩之後仍然沒有檢查出自己已經患宮頸癌,相反把出血當成了正常的產後出血,還給孩子餵奶,癌變就更沒法抑制,只能發展到醫生束手無策的地步。 (四)提倡計劃生育和晚婚晚育。 (五)普及衛生知識,加強婦女衛生保健。 (六)重視宮頸慢性病的防治,積極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如宮頸糜爛、宮頸濕疣、宮頸不典型增生等疾病。 健康是一種儲蓄,只有年輕的時候多積累,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年紀大了以後才能從中受益。婦科疾病和肝炎、頭痛一樣都是身體上的疾病,如果認為婦科是隱私而逃避檢查,只會讓自己的身體受害。年輕的女孩並不能認為可以高枕無憂,專家們發現,卵巢和子宮的惡性腫瘤發病年齡正在不斷年輕化,所以,婦科體檢對各年齡階段的女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健康護身符。 (七)專家建議: 1、宮頸癌病人的年齡大約在50歲,不過從十幾歲到九十歲都有病例分布。因此,未滿20歲,已經有性行為的女性,也有接受篩檢的必要。 2、一般子宮切除術後是不需要篩檢的,除非原先是針對子宮頸癌或癌前期病變做治療。若仍保有子宮頸的話,則應篩檢到70歲。 3、月經期間或是產後的3~4個月不適合做抹片檢查,最好在月經結束7天之後進行。如果已經進入更年期,可挑個自己最容易記得的日子。 方法: (1)提倡晚婚和少生、優生。推遲性生活的開始年齡,減少生育次數,均可降低宮頸癌的發病機會。 (2)積極預防並治療宮頸康爛和慢性子宮頸炎等症。分娩時注意避免宮頸裂傷如有裂傷,應及時修補。 (3)注意性衛生和經期衛生。適當節制性生活,月經期和產褥期不宜性交,注意雙方生殖器官的清潔衛生,性交時最好配戴安全套,減少並杜絕多個性伴侶。 (4)男方有包莖或包皮過長者,應注意局部清洗,最好做包皮環切術c這樣不僅能減少妻子患子宮頸癌的危險,也能預防自身陰莖癌的發生。 (5)對宮頸癌高危人群,包括性生活過早、過多,及生育過早、過多、過密的婦女,有亂交、濫交,多個'性伴侶和不潔性生活史的婦女,衛生條件落後,性保健知識缺乏地區的婦女,有宮頸康爛、撕裂、慢性炎症及陰道感染等症的婦女,配偶有包皮過長或包莖的婦女應特別重視定期普查。有條件者可試用宮頸癌栓進行預防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