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媽媽60歲了,有比較嚴重的抑鬱症!
抑鬱症是非常痛苦的,雖然看起來貌似無理取鬧...不是只有看的見的病才叫病不是只版有高燒40度,肚子權疼的打滾那才叫病,那個是看不見的病,更痛苦的是那個是常人很難想像體驗理解的病因為很多人都沒得過不知道是什麼感覺,好象是病人在找茬,沒事找事,所以精神科病人是所有病人裡面最最痛苦和得到安慰最少的.你要做個其他病手術什麼的,有一堆親戚圍在床邊探望你,噓寒問暖.你要情緒上精神上有病,人家鳥也不鳥你還會說你這人真怪~真不懂事~~盡管長期抑鬱對身體所帶來的傷害不亞於任何一場大手術~可是還是不被重視.
你要100倍1000倍的對你媽媽好,和她相處說話要有技巧別惹她生氣,做她肚子里的蛔蟲.讓她情緒好.然後用一些理論去開導她,教她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她善待自己.讓她學佛法什麼都可以.讓她內心平靜.
B. 65歲的老太太得了輕度抑鬱症,該怎麼辦,食
抑鬱的原因是什麼?是遇到了什麼不順利、不愉快的事情了嗎?還是什麼原因?想辦法具體地應對一下?
對於老年抑鬱,具體建議:
一,親友、晚輩們多關心、照顧老人,多與老人交流、聊天,多了解老人的心事、難處,幫老人打開心結、排憂解難。
二,鼓勵或陪伴老人戶外活動、運動、散心,游游園,散散步,吃吃飯,會會友……調整一下精神狀態。
三,支持老人擁有一些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包括看看書,練練字,寫寫詩,養養花,喂喂鳥,聽聽戲什麼的……
四,找時間,可以咨詢心理醫生。身體有疾病的話,積極治療、調理疾病。慢病可以考慮中醫調理。
最後寫個「食」字,是想說食慾不好嗎?可以看看中醫,調理一下。平時適當換換飯食的花樣,飯做得可口一些。
C. 老人抑鬱症
葯物治療
抗抑鬱葯是眾多精神葯物的一個大類,主要用於治療抑鬱症和各種抑鬱狀態。這里僅介紹療效確切,普遍公認的兩類葯物:
1、第一代經典抗抑鬱葯:包括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和三環類抗抑鬱葯(tca)。
1)單受氧化酶抑制劑
異丙肼是本世紀50年代問世的第一個抗抑鬱葯物,屬於這一類的還有異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環丙胺等。這些葯物曾一度廣為應用,不久因陸續出現與某些食物和經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壓危象、急性黃色肝萎縮等嚴懲不良反應而被淘汰。
80年代後期出現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劑,即可逆性單胺氧化酶一個亞型(mao-a)抑鬱劑,主要產品有嗎氯貝胺,據稱療效與三環類抗抑鬱葯相當。雖比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劑安全,但仍應注意體位性低血壓及潛在的食物、葯物間相互作用,一般也不作為首選葯。
2)緊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之後的另一類抗抑鬱葯,以丙咪嗪為代表,經大量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證實,取代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一躍成為抑鬱症治療的首選葯,壟斷抗抑鬱葯市場長達30年之久。
三環類抗抑鬱葯共有產品10餘種,我國除丙咪嗪外還有阿米替林、多慮平和氯丙咪嗪。馬普替林雖為四環結構,但葯理作用與三環類抗抑鬱葯一致。三環類抗抑鬱葯的適應證為各種類型抑鬱症。因鎮靜作用較強,晚間劑量宜大些。
抗抑鬱葯物副作用較重者,宜減量、停葯或換用其他葯。一般不主張兩種以上抗抑鬱葯聯用,由於本病有較高復發率,症狀緩解後尚應維持治療4-6個月,以利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2、第二代新型抗抑鬱葯:由於新葯發展很快,新葯層出不窮,如萬拉法星、萘法唑酮等,但目前仍以選擇性五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劑為主,臨床應用這類葯物也最多最廣。
大多有效的抗抑鬱葯都有口乾,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且起效較慢。而抑鬱症患本身已有多種軀體不適的主訴,因而服葯早期可能會有軀體不適加重的感覺。這時應當堅持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絕大多數病人葯物的副作用逐漸減輕的同時疾病得到了理想的控制。這一點是患者和醫生都應該注意到的。
電痙攣療法
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治療方法,用一定量的電流通過腦部,激發中樞神經系統放電,全身性肌肉有節奏地抽搐。此法在專業醫生的操作下,你幾乎不會感受到痛苦,它能使抑鬱症狀和抑鬱情緒迅速得到緩解,總有效率可達70%-90%。
通常電痙攣療法進行完之後,常常還要繼續進行心理療法和葯物治療。
替代性療法
對於傳統西醫不能治療的抑鬱症,可以使用替代性療法,包含 從飲食運動到社會環境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手段。包括針灸、意向引導、瑜伽、催眠、草葯、按摩、放鬆療法、香料按摩療法、脊柱指壓療法、生物反饋療法。
單獨使用替代性療法只能對輕度抑鬱症有作用,對重度抑鬱症效果並不明顯。
實驗療法
實驗療法通常不是由醫生進行的,其安全性及有效性還未得到證實。
穿顱磁刺激療法即TMS——由於大腦中的神經傳導是需要電流的改變,穿顱磁刺激就利用這個特性,以一種非侵入性、無痛且安全的方式,利用金屬線圈,直接對腦中特定區域發出強力但短暫的磁性脈沖,在人腦的神經線路上引發微量的電流。目前未發現對治療抑鬱症有副作用且前景廣闊。
反射療法
反射療法是由其實施者對患者手腳固定部位施加壓力的一種技術,反射論者認為人體有自身修復功能,手腳中的神經和身體其他部位相聯系。通過刺激手腳一定部位,就可以通過反射原理治療疾病。
運動療法
不同的運動形式可以幫助人們減少壓力,放鬆心情,減輕抑鬱情緒,使你精力充沛,增加平衡性及柔韌性。從總體功能上來講,運動療法安全、有效而且簡單易行,但進行新的運動項目之前,一定要同你的醫生商議。
"迪普音"音樂療法
迪普音是一種對頻率、相位都進行過特殊處理的聲音,它的頻率與人耳固有頻率相同,能夠在耳蝸、耳前庭狹窄的空域內引起共振,並通過共振對中耳、內耳進行按摩理療,對耳神經能起到調劑的作用,減輕耳前庭功能紊亂狀態,反饋到人的大腦,中樞神經和腦垂體,幫助內啡肽生成,降低、平撫焦慮不安的情緒。
心理療養法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樂觀面對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心態決定一切!
【日常自我調理】
★ 做最感興趣的事。如果事業上沒有獲得成功,想辦法增進自己的技能,從最感興趣的事入手;或者再尋找其他成功的機會。有計劃地做些能夠獲得快樂和自信的活動,尤其在周末,譬如打掃房間、騎賽車、寫信、聽音樂、逛街等。另外,生活正常規律化也很重要。盡量按時吃飯,起居有規律,每天安排一段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狀態,提高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有益於人的精神健康。
★ 廣交良友。經常和朋友保持交往的人,其精神狀態遠比孤僻獨處的人好得多,尤其在境況不佳時,「朋友是良醫」。交朋友首先是可以傾訴衷腸的知心,還要結交一些饒有風趣、逗人發笑、使人愉快的朋友。養成和朋友經常保持接觸的習慣,這樣可以避免和醫治孤獨和離異感,減輕抑鬱症狀。
★ 避免服用某些葯物。口服避孕葯、巴比妥類、可的松、磺胺類葯、利血平可引起抑鬱症,應盡量避免使用。
★ 飲食保健。多吃些富含維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如谷類、魚類、綠色蔬菜、蛋類等,對於擺脫抑鬱症也有裨益。
D. 老年人得了抑鬱症該怎麼治療
老年人得抑鬱症,還是需要家人朋友的關懷。每天多花時間陪陪老人,多為老人干點事(雞毛蒜皮的也都行),讓老人知道別人的關注,不會產生消極心理就好了。
E. 對於老年抑鬱症,怎麼辦老人身體也不好,煙也戒不了。酒是自己不想喝了。愛好就是打檯球和看電視。
老年抑鬱症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以情緒低落、興趣缺乏、活動減少為主要表現,發病於60歲以上。老年抑鬱症的發生率為12.89%,其中64-75歲老年人的自殺死亡率為十萬分之四十七點八,已成為影響老年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什麼表現可提醒我們,身邊的老人有患抑鬱症的可能? 性情突變常自責 家人朋友需警惕 如果一個平常性格開朗的人,突然變得迴避人群、懶言少語,常常獨自哭泣,甚至說自己犯了大罪對不起眾人,而他所說的罪責在旁人看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或陳年舊事,這種情況往往會引起家人的注意而就醫。但是,部分老年人的抑鬱表現不典型,容易被忽視而錯過治療時機。 以下幾種表現應引起注意,在排除了軀體疾病引起的抑鬱綜合征的情況下,提示患者有患老年抑鬱症的可能。 老年抑鬱症常見表現 身體各部位不適感 胃腸道系統不適,如腹脹腹瀉、厭食惡心等;心血管系統不適,如心慌、憋氣、胸悶等;運動系統不適,如腰背痛、頭痛、全身痛等;植物神經系統不適,如全身忽冷忽熱、出汗等 緊張恐懼焦慮 如擔心自己的錢不夠花、子女不能照顧自己、自己做不了家務了、家人會出意外等,這些在他人看來沒有必要的擔心,患者卻因此整日坐卧不寧、茶飯不思甚至不吃不喝、自殺自傷、沖動傷人 記憶力減退、智能下降 患者往往覺得自己腦子變慢了,什麼也記不住。不同於老年痴呆的是,患者能夠認識到自己存在記憶力、智能方面的問題,而且隨著抑鬱症狀緩解,記憶力、智能能逐漸恢復 自身情況嚴重化 可以出現旁人無法理解的荒謬想法,如認為自己腸子腐爛了,已病入膏肓,或是自己變成窮光蛋了;自己犯了滔天大罪等等 發現抑鬱苗頭 及時到院就診 老年抑鬱症患者由於大部分有生活上的不如意事件作為發病誘因,如果缺乏及時、有效的治療,容易導致抑鬱症慢性化。 發現家中老人有類似表現,一定要帶老人去專科醫院就醫。目前有多種安全有效的葯物可治療抑鬱症,但需要專業人員就用葯選擇、治療周期等進行指導。 老年人出現抑鬱症狀時,如果能及時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對於身體的康復將起到關鍵的作用。
求採納
F. 焦慮症抑鬱症該怎麼辦60歲
老年人焦慮症抑鬱症很常見,但是自殺、自傷的風險高,不能忽視,建議住院治療,減少生活刺激,根據症狀使用帕羅西汀等葯物治療。
G. 如何防治老年抑鬱症
老年人由於性格和心理因素可以導致老年抑鬱症的產生。而容易患有老年抑鬱症的病人通常情況下是由於性格因素和環境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他們大多性格倔強,做事認真,責任心也十分的強,但有的時候有一些老年抑鬱症病人是由於依賴性太強,做事情猶豫不定,經常反復,這種性格的老年人也容易患上老年抑鬱症。從環境因素上來講,老年人由於剛剛從幹了幾十年的工作崗位上走下來,會感到無所適從,茫然無措。同時,經濟收入的降低,工作夥伴的分離,社會角色以及生活環境的改變,都會使老年人心理上出現問題,情緒上也容易產生失望,從而導致抑鬱症的產生。
而患有老年抑鬱症的病人可以從各個方面體現出其抑鬱症的特性,主要體現在:
思想上
他們的思想已經開始停滯不前了,變得固守原來的老思想、老觀念,不容易聽進別人的勸告和意見,變成我們所說的「老頑固」。而他們的記憶力大多開始減退,很多事情都經常想不起來,有時甚至連自己的孩子都會叫錯名字,忘記東西放在哪裡的事情也時有發生。思維能力減退,無法集中注意力,對新事物失去好奇心,學習也感到吃力,經常手足無措,思維混亂。反應能力減退,動作不靈活。語言能力衰退,喜歡重復噦嗦的講一件事情並且語速緩慢。他們變得不主動和別人進行交談,有人認為他們孤僻、憂郁,甚至懷疑他們得了老年痴呆症,其實,這些都是老年抑鬱症對老年人造成的影響。
情感上
哪怕是沒有任何傷心的事情他們也容易情緒低落、抑鬱,整天的愁眉不展,或暴躁、易怒,或孤僻。對一般刺激表現的無動於衷,十分遲鈍,並且趨於冷漠,而對過大的刺激則容易產生過於強烈的反應。並容易持續的焦慮不安。對於自己過去一些或高興或痛苦的事情都不再有太大的反應,顯得十分的壓抑和郁悶。
行動舉止上
患有抑鬱症的老年人在行為舉止上也有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表現為:他們會經常坐立不安,心慌意亂,並表現出十分嚴重的焦慮症狀,而有的人卻特別願意和別人敘述自己的病痛和所受到過的刺激等,並且有強烈的要求別人聽完自己敘述的願望。甚至人家不聽完就不願意讓人走。
身體機能上
老年抑鬱症病人的身體機能有很大程度的退化,主要表現為失眠、睡眠障礙和感知覺能力的下降,如視力下降,多數老年人都變成了老花眼;聽力減退,耳聾耳鳴時有發生;味覺遲鈍,口味變重;還有很多人的食慾嚴重下降,消化系統退化,這些都是由於抑鬱症所導致的身體上的疾病。
那麼,如何防治這種老年抑鬱症的產生呢?
心理治療
心理因素是老年人患有老年抑鬱症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療老年抑鬱症最好的辦法是從心理治療入手。要找到老年人抑鬱症發生的心理誘因,並從緩解消除老年人的心理困擾入手,讓老年人逐漸擺脫不良心理因素的困擾,走出心理陰影,家人要多關心愛護老年人,讓他們度過一個快樂祥和的晚年。
葯物治療
用葯物治療來輔助心理治療通常是很好的方法,可以通過嘗試三環類葯物,雜環類以及胰島素注射的治療方法,但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信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H. 老年期抑鬱症如何治療 求幫助~~~~~~~
你怎麼知道是抑鬱症?如果看過醫生,也診斷為老年抑鬱症的話,醫生會依照病情程度進行針對性治療。老年抑鬱症,是常見老年人心理疾病,老年人抑鬱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由於抑鬱是長期情緒低落的結果,因而很容易引發心肌梗塞、高血壓、冠心病和癌症等軀體疾病。抑鬱又是自殺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老年抑鬱症的徵兆
抑鬱症是老年期精神障礙中最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近年來的老齡化加快,老年抑鬱症更加變得常見。不過由於隱匿型抑鬱症常因軀體症狀頗似神經官能症而誤診。所以對老年抑鬱症前期徵兆的關注尤為重要。那麼老年抑鬱症的有什麼徵兆呢?
老年抑鬱症的徵兆一
頭痛頭昏。頭痛性質為脹痛、鈍痛或跳痛,但一般能忍受。大多為緊張性頭痛和非偏頭痛性血管頭痛。疼痛部位無特殊固定位置。頭昏的特點是晨輕午重,但晨起感覺頭沉發脹或頭重腳輕,有50%以上的抑鬱症患者可出現上述症狀。
老年抑鬱症的徵兆二
失眠多汗。約有48%的抑鬱症患者以失眠為首見症狀。遇情緒激動或稍事活動便易出汗,以頭部、軀干、手足多汗最具特徵性,甚至在熱鬧的場合多說說話也易出汗。
老年抑鬱症的徵兆三
心慌氣短。患者焦躁不安、情緒緊張、心悸心慌、胸悶氣短,有呼吸不暢感,常疑為冠心病。平時周身倦怠無力,語聲亦低微無力。
老年抑鬱症的徵兆四
食慾減退。胃部飽、悶、打嗝、食而無味、飯後胃脘部脹痛、受情緒影響,自覺腹中有氣上沖,嘴裡發膩,出現惡心欲嘔之狀。
老年抑鬱症的徵兆五
周身疼痛。患者常出現四肢、肩部、膝關節、背部、腰部疼痛酸楚,檢查又無異常,但總覺得渾身不適,雙足及小腿發涼,如置冰窖之中,用保暖措施和葯物處理均不見效。
老年抑鬱症的徵兆六
眼花耳鳴。閱讀時總感視物模糊,自覺兩行字相互移位或顫動,眼科檢查一般正常。在休息或睡前,或在一陣緊張吵雜之後,耳內出現各種聲音,患者因此煩躁不安,久治難愈。
鑒於老年婦女罹患抑鬱症的比例可達25%,比老年男性高出許多,專家們重申,老年婦女防治抑鬱症更為重要。而女性之所以易患抑鬱症,原因是其一生中影響激素分泌的「非常時期」較男性多得多,如哺乳期、懷孕期、絕經期等等。而絕經期婦女一旦患有更年期綜合征,則絕大多數會出現程度不等的抑鬱症狀。要是當時未經科學、徹底治療。往往又會拖成慢性抑鬱症並在老年期反復發作,大大影響晚年生活質量。
多關注老年人健康
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繼發於各種軀體疾病,例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各種癌症等等。一些患者在家庭刺激下誘導起病,也有許多患者發病沒有明顯病因。
老年期是人生的一個特殊時期,由於生理、心理的變化,老年人對生活的適應能力減弱,任何應激狀態都容易引起抑鬱等心理障礙。香港的研究表明,60歲以上的老年患抑鬱症的發病率佔5.7%,英國的一項研究是12%。可見患老年抑鬱症的大有人在。但老年抑鬱症的患者有時患病多年,程度很重,甚至數次自殺,卻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其原因在於社會和醫生對該病的識別率低。
患者的抑鬱情緒多被視為「小心眼」、「想不開」,或者視為對不良生活事件的「正常」反應。有時老年抑鬱症患者合並焦慮情緒,經常心煩好發脾氣,子女惟恐避之不及,結果又惡化了患者的情緒。老年抑鬱症患者幾乎無一例外地訴說各種身體不適,例如頭痛、頭暈、食慾降低、體重下降、胸悶、疲憊無力、尿急尿頻等等。所有上述單個症狀都會誤導醫生進行大量的內科檢查。
疾病危害
1.激越型抑鬱症病人,言語動作都明顯增加,焦慮恐懼,激動自傷,危險性很大。
2.反應遲鈍,行動能力漸失:嚴重的抑鬱症表現之一,是患者逐漸呈現出一種語速慢、語音低、語量少、應答遲鈍的思維特點,往往病人的一言一動都需克服重大阻力。最嚴重時,可呈木僵狀態。
3.消極演進:症狀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情緒上的變化是最主要的症狀。起初可能在短時間內表現為各種情感體驗能力的減退,表現無精打采,對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病人感到『過失」和眼前的「不如意事」紛紛湧上心頭,縈回不去。瞻未來渺茫暗淡,歡樂之情完全消失,漸萌發厭世之念。
4.病情嚴重的抑鬱症患者的動作,尤其手勢動作會有明顯減少,行動緩慢。有少數抑鬱狀態嚴重者,可緘默不語,卧床不動,稱抑鬱性木僵狀態。
5.軀體問題纏身:重度抑鬱症患者的面容往往憔悴蒼老,目光遲滯,胃納差,體質下降,汗液和唾液分泌減少,便秘,性慾減退。女病人常閉經。
要識別老年抑鬱症並不困難,只要發現老年人具有持續兩周以上的抑鬱、悲觀、焦慮情緒,伴有下述9項症狀中的任何4項以上者,都可能是老年抑鬱症。這9項症狀包括:
1.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趣無愉快感;
2.精力明顯減退,無原因的持續疲乏感;
3.動作明顯緩慢,焦慮不安,易發脾氣;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嚴重感到自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5.思維遲緩或自覺思維能力明顯下降;
6.反復出現自殺觀念或行為;
7.失眠或睡眠過多;
8.食慾不振或體重減輕;
9.性慾明顯減退。
與老年痴呆相鑒別
老年人面臨突然出現的重大精神刺激,在一段時間內發生情緒抑鬱乃是正常現象,並非系病態。只有出現持久的抑鬱症狀,並且向嚴重程度發展時,才能考慮到是否得了該病。另外,人到老年,會罹患老年痴呆症,而有些老年期抑鬱症患者,當病情發展到嚴重階段時,病人的思維和動作都會受到抑制(尤其是思維抑制),此時會出現類似老年性痴呆症的臨床表現。所以,對這類病人,尤其要注意鑒別「假痴呆真抑鬱」情況的存在,以免貽誤病情,貽誤治療,影響康復。那麼,如何區別老年期抑鬱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呢?以下五點,可供參考:
1、老年抑鬱症起病較快,發展迅速;而老年性痴呆則起病緩慢發展也緩慢。
2、老年期抑鬱症的抑鬱症狀持續較久;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情緒變化多,不穩定,變幻莫測,猶如幼童。
3、老年期抑鬱症患者的智能障礙為暫時性的、部分性的,每次檢查的結果均不相同;而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智能損害是全面性的,而且呈進行性的惡化。
4、老年期抑鬱症患者並無中樞神經系統的症狀,腦CT檢查也無陽性發現;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情況就不是這樣了,他們可有中樞神經系統的症狀、體征。不少病人還有高血壓、動脈硬化或「小中風」的病史,腦CT檢查可發現有不同程度的腦萎縮或(和)腦梗塞的表現。
5、用了抗抑鬱葯物後,老年期抑鬱症病人會病去體愈,恢復病前談笑風生、談吐自如的神態;而對於老年性痴呆症患者來講,抗抑鬱葯物就不起任何作用了。當然,有部分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在病程的早期,也可出現抑鬱症狀,頗像「老年期抑鬱症」,到了病程的中、晚期,才露出老年性痴呆的「廬山真面目」。對此尤需警惕。
幾種病例
遲滯性抑鬱症
患者近半年變得不愛運動,動作緩慢僵硬,很少的家務勞動需很長時間才能完成,亦不愛主動講話,屢問之,才以簡短低弱的言語答復,面部表情變化少,有時雙眼凝視,對外界動向常無動於衷。家人帶她到醫院內科求治,疑診帕金森病,但用美多巴等葯物治療無效。醫生反復追問時,患者講許多事情自己都做不了,想不起怎麼做,頭腦一片空白。這是老年抑鬱症中並不少見的遲滯性抑鬱,通過抗抑鬱葯物治療,患者完全康復了。由此可見,由於年老體弱,家人和醫生更重視患者的軀體症狀,而情緒障礙很容易被忽視,尤其是像這位患者這種表現為遲滯性抑鬱的患者,由於行為阻滯,隨意運動缺乏和緩慢,軀體及肢體活動減少,其抑鬱症被軀體症狀所掩蓋,更易被誤診。
激越性抑鬱症
激越性抑鬱症也常見於老年人,並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患者常產生沒有緣由的不安、茫然、焦慮恐懼,終日擔心自己和家庭將遭遇不幸,將大禍臨頭,嚴重時搓手頓足,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終日;喋喋不休,經常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往事。有位老人整日擔心孫子被綁架,自己身體並不好,但每天來回四次接送孫子,風雨無阻,經常打電話到孩子學校詢問情況。病人往往否認自己有抑鬱的情緒,而是責備自己做錯了事,怕導致家人和其他人不幸,嚴重的甚至企圖自殺。
疑病性抑鬱症
還有大約1/3的老年抑鬱症病人以疑病為首發症狀。疑病內容常涉及多個系統如失眠、頭疼、胸痛、背痛、腹痛及全身疼痛、胸悶、心悸、厭食、胃腹不適、腹脹、便秘、口乾、手顫、出汗、周身乏力等。睡眠障礙是最常見的症狀,常常成為病人就診的主訴內容。病人入睡困難,淺睡易醒,常有早醒,醒來後難以再入睡;少數病人反而表現為睡眠過多,整天睡,醒後仍感疲倦乏力。有些病人感到心情差,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但往往將情緒低落歸咎於軀體問題。病人反復進行各個系統的多種檢查,當多種檢查未發現明顯的器質性病變時,應該考慮到老年抑鬱症。
老年抑鬱症如不進行治療,會越來越嚴重。有多種類型的抗抑鬱葯物可治療老年憂鬱症。抗抑鬱葯物服葯兩周後才會有效果,康復後,還需要繼續服用6個月至1年,以防復發。不要在醫生不知情的情況下改變抗抑鬱葯物的用量。但所有的抗抑鬱葯物都會有副作用,但這些副作用也會隨時間消失。患者情緒最不佳的時段通常會在早上,所以要避免在這一時段外出活動。親友可輪流陪伴患者外出走走,如逛街、運動或參與其它休閑活動。抑鬱症患者有時會被誤解為懶惰、散漫,其實這只是生病時的症狀。
由於老年人的身體狀況不如年輕時穩定,所以治療老年抑鬱症比較困難。最令醫生感到頭痛的是許多老年患者經常會不依照提示服葯,所以家人必須督促患者依時依分量服葯,否則難以完全康復。
恢復老年抑鬱症患者的正常活動非常重要。抑鬱症患者不能只靠服葯來治療,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恢復正常的活動。在這方面,家人的鼓勵與督促非常重要,通常醫生會和家人一起為患者安排每日的活動表,如上午打太極拳、下午打麻將、傍晚和朋友喝茶聊天等,總之一定要讓他們感到很忙。
各國對抑鬱症斷和治療的研究,取得了共識有:引發抑鬱症的根本原因系患者腦部內分泌的失衡;抑鬱症雖屬「疑難病症」,但也絕非不治之症;包括老年抑鬱症在內的抑鬱症也能有效預防等等。
目前,每年都有10餘種療效明顯的新葯推向市場,一般服用幾周後抑鬱症狀即會減輕或消除。此外,葯物治療如再輔以心理治療,效果往往更好。
專家們強調,老年抑鬱症極易復發,因而症狀的消失並不意味著終結治療。專家們建議患者在臨床症狀完全消失後仍繼續服葯一年,並堅持定期復診。此外,多多參加健身、文娛活動,多交朋友,盡量使老年生活豐富多樣,並學會排解煩惱,也可對防止復發起積極作用。
心理輔導一般應由專門的醫務人員或心理醫生進行,同時家屬要積極配合,主要是進行支持性心理治療,給病人安慰、勸解、疏導和鼓勵,幫助其解除精神壓力負擔,提高他們的理解程度和適應能力。
抑鬱症心理治療過程一般分為以下5步:
1、主要問題:求助者最關心、最困擾、最痛苦、最需要改善的問題。通常只有經過多次會面,求助者逐漸產生了對治療者的信任,才有可能逐漸暴露問題。
2、要注意問題之間在時間上的聯系:把求助者的過去、現在、將來的信息綜合起來考慮。
3、治療目標的確定:當對求助者的評估資料確定之後,治療者就要和求助者共同協商治療的目標問題。
4、治療目標的實施。
5、心理治療的結束、評估和隨訪:當確信求助者已經能夠獨立解決自己的問題、預期的治療目標已經達到時,就應該著手討論結束治療的問題。結束治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抑鬱症心理治療方法:抑鬱症病人表現出來的無力感,絕望感甚至自殺的傾向,都緣於抑鬱症病人消極地看待自我、自己的經驗以及自己的未來,他們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的負性情緒和思維,給自己的心理帶來了難以遏制的沖突,他們活在自己的功能失調性判斷里而不能自拔,而生活中的突發與應激事件又加速與鞏固著他們的認知模式,惡性循環中似乎已走不出生活的迷路。而抑鬱症心理治療方法能夠運用各種心理學的方法,如:精神分析療法,認知療法,心靈重塑療法,暗示療法等,引導病人進行認知的改變與心靈的重建,化解不良認知使他們產生的悲觀與失望情緒,喚起病人對自己積極的信念,這個過程是個在心理咨詢師帶領下病人對自身心靈探索的旅程,是任何葯物替代不了的。
協助治療
1.本病常因受精神刺激或軀體原發病疼痛誘發,故對病人要多給安慰、勸解、疏導和鼓勵,幫助其解除精神壓力負擔;生活上熱情照顧,積極治療其原有病症。
2.老年抑鬱症常會厭世輕生,要多加監護,嚴防其自殺。
3.鼓勵病人多參加文體活動,多聽音樂等;減少卧床時間,多交朋友,常談心互助。
4.盡力保持家庭和諧氣氛,家庭成員間要多關心、支持,諒解病人。
5.盡早陪同病人到醫院檢查、診斷、治療。
預防老年抑鬱症要從個人、家庭、社會三方面著手進行。老年人要豐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多學新知識,培養新的興趣愛好。多參加文體活動,多交朋友,還要學會傾訴,心裡有什麼不痛快的事,要向子女或朋友訴說。作為子女,要盡力保持家庭和諧氣氛,家庭成員間要多關心、支持,要耐心傾聽父母的嘮叨,多和父母聊天,給予老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老年人容易產生孤獨感和無用感,全社會應該重視和尊重老年人,給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1、定計劃留有餘地:每天晚上睡覺以前,考慮明天干什麼。計劃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要太低,充分留有餘地。這樣每天都可以順利完成計劃。
2、及時肯定自己:每天晚上睡覺以前,要充分肯定自己這即將過去的一天的成績和進步,不講消極的東西。能寫日記最好,把好的體驗、進步、成績記到日記上。天天都這樣記日記,覺得生活會越來越有意思。
3、盡量多參加一些活動,嘗試著做一些輕微的體育鍛煉,看看電影、電視或聽聽音樂等。可以參加不同形式和內容的社會活動,如講演、參觀、訪問等,但不要太多。
4、全球醫院網專家提醒,抑鬱症患者在沒有同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重大的決定,如調換工作、結婚或離婚等。
「心病還須心葯醫」,通過適當的運動鍛煉、瑜伽、社區活動等自我調節可以減少老年人的壓力,放鬆心情,減輕抑鬱情緒。自我調節是最簡單最容易實施的方法,同樣也是最沒有效果的方法。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單靠自我調節根本無法治癒,自我調節只可以作為輔助療法且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要想靠此來治癒抑鬱症則是行不通的。
老年抑鬱症在始發期或症狀不太垂危時,也可用以下緩解方法:
【緩解方法之一】:以利他主義精神給人以幫忙,是醫治精神煩悶的精巧辦法。你應答本身說:「我能做有益於別人的事,我不是無代價的人。」與人隔絕、孤傲孤傲是抑鬱症的彌留緣由。是以,人際來往是自我病癒的垂危成份。
【緩解方法之二】:煩悶常因惰性而起,法子則是它的剋星。是以,必要做一些有利的事變。生理學家以為:「你做得越少,你就越做得更少。」患者應訂出天天的法子籌劃,從起床到熄燈。
【緩解方法之三】:要放置一些歡快高興的事變,把高興的勾當參加日程。如探友談天,或加入野餐、娛樂勾當,看片子、聽音樂會等。
【緩解方法之四】:要常常熬煉。醫學家以為,步輦兒、慢跑、泅水、騎自行車等會加強患者的自大心,促進安定僥幸意識,敗壞精神,進步精神。
【緩解方法之五】:患季候性抑鬱症者,要常常到戶外干戈陽光,干戈綠色動物,這有助於疾病的醫治和病癒。
疾病預後
老年抑鬱症病程較長,一次抑鬱發作持續時間平均超過一年,都具有復發傾向,並有間歇期短、緩解不完全的趨勢。老年抑鬱症復發率為27——39%,久病不愈為34%,康復率僅為25——35%,長期預後不良者達75%。預後的另一個嚴重不良後果是可能發生自殺。一般認為初次發病年齡較早(70歲以內),有明顯的精神刺激誘發且有遺傳負荷,典型的內源性抑鬱症狀,病程在2年以內以及病人性格開朗外向的人預後良好;如果病情嚴重,頻繁多次反復,遷延超過2年且緩解不全,出現妄想等精神病性抑鬱,合並腦器質和軀體疾病等,提示預後不良;生活事件不能及時排解或不斷發生,又缺乏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對預後也有不良影響。
I. 老年人得了抑鬱症怎麼治
抑鬱對老年人來說,是一種常見症狀。老年人抑鬱除了與個體因素、環境因素、疾病專、葯物影響有關,還與屬心理因素有關。人到老年,睡眠障礙、抑鬱頻繁發生,成為困擾老年人生活、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大難題。平日總聽到不少老年人抱怨,自己身體一向很好,可就是睡不著,做夢,睡得特別輕,一點響動就能被吵醒,還悶悶不樂,多愁善感,如此下去身體怎麼能受得了呢?我奶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過現在好了,這得多虧了成都南亞醫學研究所失眠抑鬱診療中心呢,他們醫院治療抑鬱還挺不錯的!
J. 我母親60歲了,得抑鬱症快20年了,最近有點加重,請問哪治的好,該怎麼治
你好,抑鬱的人要做最感興趣的事。有計劃地做些能夠獲得快樂內和自信的活動,尤其在周末容,譬如打掃房間、騎賽車、寫信、聽音樂、逛街等。另外,生活正常規律化也很重要。盡量按時吃飯,起居有規律,每天安排一段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狀態,提高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有益於人的精神健康。
可以試試遠志棗仁粥:遠志、炒棗仁、枸杞子各15克,大米150克。將上述中葯與大米淘凈加水適量共同煮成粥,即可食用。每日1次,睡前1小時服用。有解郁、安神之效。
我的空間里也有很多治療方法,你也可以來看看,希望會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