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胖的人和瘦的人哪個更長壽
如果是這兩類的相比較(健康是前提哦):當然是稍微瘦一點的好!有句俗話內也這樣說的「有錢難買老容來瘦」```
科學家證實,體重超過正常人體重10%以上(超重)者和體重正常者相比,患高血壓的幾率高6倍,患心臟病的幾率高1.5倍,患糖尿病的幾率高5倍,患膽結石的幾率高2.5倍,患月經異常的幾率高3倍,患膝關節炎的幾率高6倍。45歲以上的人體重如果超過正常標準的10%,那麼,每再超過1公斤,壽命就要減少29天。
PS:過於肥胖不利健康,但老來過瘦也不好,不要盲目追求。如果為了求得「老來瘦」而過分節制飲食,那就更不明智了。因此提醒老年朋友,為了健康,對胖與瘦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Ⅱ 百歲老人里有胖子嗎
沒有。百歲老復人中之制所以沒有肥胖者、主要的原因是,肥胖會引發許多嚴重致命的疾病。比如肥胖者因為需氧量增多,可能造成人體缺氧和呼吸困難,那麼就會影響心肺功能。而耗氧量一大,使心臟負擔必然增加,導致心肌加厚,引發高血壓。肥胖者由於血脂普遍比較高,存積在肝臟容易造成脂肪胖。沉積在血管中;容易引起血管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中風、猝死等嚴重致命疾病。肥胖者由於代謝和內分泌功能失常,還會引發糖尿病。肥胖者由於機體功能的紊亂,癌變的機率要比正常人大好多倍。由於肥胖所導致的疾病,不少均是人健康長壽的大敵。因此,不少肥胖者容易英年早逝。據美國科學家研究得出的結論,45歲以上的男子,如果體重超標10%,每超過0.45公斤,那麼壽命就會縮短29天。也就是說,體重越重,人的壽命就相對變短。
Ⅲ 胖人長壽還是瘦人長壽
胖子更長壽。
民間有句老話叫做「有錢難買老來瘦」,真的是這樣嗎?中國營養學會翟鳳英教授告訴大家,65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體重過輕,死亡危險因素會高於其他人。
都說胖子不健康,生活中胖子更長壽。根據醫學界大數據統計,不針對個案,過瘦的人平均壽命更短一些,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瘦子的脂肪較少,相對來說更容易發生胃下垂、腎下垂等問題,生病後恢復的速度也會比較慢。額外的身體脂肪在某些情況下會對人體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脂肪一定要在可控制的范圍內,超過標準的肥胖容易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問題,威脅我們的健康。也就是說微胖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有助於壽命增長的。
Ⅳ 哪種身材最長壽 不胖不瘦剛剛好
現代人多以瘦為美,胖子變得不受待見。從醫學角度看,太胖的專確會增加多種疾病的風險,屬但過度追求骨感也是誤區,稍微胖一點才是既好看又健康的身材。研究顯示,與偏瘦的人相比,40歲時體重稍微超重的人壽命更長,能多活6~7年。微胖老人也相對不易發生流感、肺炎等急性感染。
Ⅳ 胖子長壽還是瘦子長壽求大神幫助
胖子更長壽還是瘦子更長壽?高個子比矮個子長壽的可能性更低?長壽需要有合適的腰臀比嗎?……長壽一直是生命科學界最熱門的研究課題,但是長壽的決定因素卻一直沒有被真正確認。復旦大學遺傳學專家金力教授帶領的課題組經過兩年多研究終於發現:人體的D4單倍型線粒體與長壽密切相關,在長壽人群中這一線粒體類型的人比例遠遠高於其他年齡對照組。這一研究被《自然·中國》推薦為近期的科研亮點。 據介紹,此次課題組以全國長壽之鄉江蘇如皋為樣本,選取當地極端長壽人群,即95歲以上的老人共705名(其中包括102名百歲老人),啟動了「如皋長壽人群健康跟蹤調查」。還隨機抽樣獲得了兩組人群作為對照,一組是年齡在60—69歲的926位老年人;一組是年齡在40—49歲的463名中年人。通過提取DNA進行檢測後,發現在極端長壽組中,有21.7%的長壽人群基因線粒體是D4單倍型。 調查聚焦長壽基因開關 「這一調查其實是基於長壽研究的『開關理論』。」金力教授解釋說,「人活到一定壽命,有一個開關打開,人進入一個衰老過程。如果開關理論成立,是否不同的人打開時間不一樣,衰老的速度也有差別?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從遺傳學角度找到那個最重要的因素。」 此次調查圍繞環境和遺傳展開,其中環境包括飲食、生活方式、病史,還有社會心理調查。遺傳主要是從線粒體著手,發現D4單倍型線粒體的人在長壽人群中占很高比例,而且越是長壽的人群,這一比例越高。 線粒體是細胞中的能源工廠,它的功能是產生熱能。它是由母親遺傳給子女的,而父親的線粒體類型與子女並沒有什麼關系。線粒體也與遺傳性疾病密切相關,研究曾經發現線粒體與遺傳性耳聾、糖尿病、高血壓都有關系。課題組將參加研究的長壽人群的線粒體做了全基因掃描。此次的研究發現將成為揭開人類長壽之謎的關鍵。 長壽的「短板」理論 壽命的長短其實是生命科學的短板理論,這是金力教授的觀點。即決定長壽與否有許多因素,包括遺傳、飲食、環境、心理等因素,其中哪些因素是生命的最短板,決定了是否長壽。 按照遺傳資料,遺傳對長壽的貢獻為25%,而包括心理、健康、生活習慣等在內的廣義環境因素對長壽的貢獻更多一些。金力介紹說,此次調查發現,長壽老人喝蜂蜜的佔了30%,吃紅棗的佔了40%,遠遠高於另外兩個年齡段的對照組。但是這些因素對長壽起了多大作用,目前還不可知。 據課題組成員王笑峰博士介紹,此次調查還發現,這些長壽老人的心理獨立性都很強,生活滿意度都很高,對於調查問卷中的問題——「我現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這是我早先怎麼也想不到的」、「看樣子我往後的生活還能越過越好」、「我覺得現在干什麼還是那麼有意思」、「我歲數大了點,可這沒關系,想想這輩子經歷的大事小事,我沒什麼可悔的,覺得心滿意足」……有80%的老人給出了肯定的回答,這說明心理健康在長壽老人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貢獻因素。
Ⅵ 胖子,瘦子,肌肉男和大力士哪個能活得更久
微胖的人活得抄最長壽,這不是科學早襲有研究的嗎,微胖當然不是大胖子了,也不是虛胖,而是一種肌肉包裹適當脂肪的狀態。舉個例子,一個女生165cm,120~130斤左右可能是最理想的。首先一個人能養成微胖,肯定是因為生活相對安逸,吃得至少不差,生活節奏不會太辛勞搞得人養不出膘來,同時也是有所節制的體現,不會胖得沒邊。還有就是微胖的人一般是健康狀況最好的,身體各項指數比較平衡,脂肪是能量儲備,不是越少越好
Ⅶ 一個能吃的胖子一定不會長壽嗎
長壽不是胖瘦來決定的,平時要多鍛煉,增強體質,這樣才會長壽
Ⅷ 為什麼百歲老人中沒有一個是胖子,而且多數在南方
為什麼百歲老人中沒有一個是胖子?
在我國的傳統觀念當中,大家都習慣性的認為胖子是比較有福氣的;傳統看面相時,往往認為那些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體型較胖的人是比較有福氣的。
的確,在古代,科技水平低,多數人都是吃不飽,營養不良,因此,能夠吃得肥肥胖胖的人自然是有福氣的一個象徵。
但是,大家似乎忽略了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那就是那些長壽的人,或者百歲老人當中,沒有一個是胖子的,也就是說,肥胖可能影響我們的壽命!在這個營養普遍過剩的時代,如果你還堅持認為體型胖是一種福氣,那,你可能真的錯了!
南方百歲老人居多,北方胖子居多?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的最新數據,目前我國百歲老人多分布在南方。2015年中國肥胖指數發顯示:北方肥胖率達35%以上,南方肥胖率則為27%左右。尤其東北地區,更是成為胖子的重災區。
溫度差異決定體重差異:
南方常年氣候較熱,北方氣候變化劇烈。當人們在20度左右的環境下生活,感覺最為舒服,而且有益於人體長壽。南方天氣比較熱,所以脂肪不容易堆積,所以也就不容易肥胖。
迄今為止,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認定的' 中國長壽之鄉' 有60多個,但沒有一個在寒冷的東北。也正因為北方天氣寒冷,一來需要大量脂肪提供熱量維持人體活動,二來新陳代謝速度比南方較緩,所以,胖子就此產生。就算是南方人,在冬天也比較容易長胖。
肥胖者的6個可怕後果:
1、肥胖會引發許多嚴重致命的疾病。比如肥胖者因為需氧量增多,可能造成人體缺氧和呼吸困難,那麼就會影響心肺功能。而耗氧量一大,使心臟負擔必然增加,導致心肌加厚,引發高血壓。
2、肥胖者由於血脂普遍比較高,存積在肝臟容易造成脂肪肝。
3、沉積在血管中;容易引起血管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中風、猝死等嚴重致命疾病
4、肥胖者由於代謝和內分泌功能失常,還會引發糖尿病。
5、肥胖者由於機體功能的紊亂,癌變的機率要比正常人大好多倍。
6、由於肥胖所導致的疾病,不少均是人健康長壽的大敵。
因此,不少肥胖者容易英年早逝。據美國科學家研究得出的結論:45歲以上的男子,如果體重超標10%,每超過0.45公斤,那麼壽命就會縮短29天。也就是說,體重越重,人的壽命就相對變短。
不要以為減肥只是為了漂亮的身材,其實減肥最大的好處是健康,想一想,你見過胖墩墩的百歲老人嗎?我想你一定沒見過吧,百歲老人可都是小巧玲瓏的小食量者。
醫生們一直主張不要吃得十足飽,七分飽就夠了,現在大家豐衣足食,已完全沒有必要把多餘的食物貯存為脂肪。而且食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毒性,吃多了等於是食物慢性中毒。
肥胖症的研究顯示,同樣身高但體重越重的人死亡率越高,壽命越短;相反的,同樣身高但體重越輕的不吸煙人士,死亡率越低,壽命越長。
全世界六十億人口中,約有五萬個百歲以上的人中八成是女性,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女性普遍身材要小一些,第二、女性普遍不抽煙。
動物的實驗結果也顯示,一生飲食限量但營養不缺的動物,體重較輕但壽命較長。食量較小容易躲過食物的慢性毒,生大病的機會就較少,而且體重輕者心臟負擔也輕,故能享長壽。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後認同「二十一世紀的福氣來源於健康長壽,而不是肥胖」。
可以適度控制自己的飲食,形成運動的習慣、控制自己的體重,當然,你也可以分享這篇文章給身邊身材偏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