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迎客餃子送客面這句話對不對
迎客餃子送客面這句話不對,應該是送客的餃子,迎客的面。
首先是餃子的美好寓意,餃子自古就有著團圓、包容、團聚的美好寓意,在我國的北方習俗中,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招待親友,都要包頓餃子吃,送上了最真誠的祝福。所以,送客或出門吃餃子,就是把盼望下一次團聚的意思包含在裡面了,也就是希望遠行之人早日歸來,離別的客人能夠再一次相聚之意。
在送客的時候吃餃子是「短送」,那麼在家人回家或者是客人遠道而來的時候吃面條,就是「長接」。在北方的傳統文化中,面條代表著長遠和長久,就比如民間在過生日的時候,父母都有給孩子准備上一頓頓「長壽面「的習慣,就是希望孩子能夠長壽健康。所以在有家人回來的時候,做上一碗面條,就是希望家人這次回家團聚的時間可以更加的長久,而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一碗面條就會希望彼此之間的友誼能夠綿長持久。
簡介
再者,送行吃餃子還有討吉利的意思。餃子有餡,在古人看來吃了有餡餃子就會「有肚囊」,一個人出門在外需要應對很多的事情,所以「有肚囊」就是有心眼、有智慧,能保佑家人出行順利。
最後,在不少地方還把餃子形象地稱作「彎彎順」,那麼,送客吃餃子,就是希望客人能夠一帆順風,平安順心。不僅如此,餃子還有「囫圇完整」的含義,暗隱著親人的殷殷期盼與美好祝福,所以送行餃子意義深遠。
2. 老人說的上車吃餃子下車吃面是什麼意思
上車吃餃子下車吃面即迎客餃子送客面,是指送行的時候給被送的人吃餃子,接風的時候給被接的人吃面條。「上車餃子下車面」 這句話不單單是迎接客人吃飯的一種習俗,更有著深厚的含義。民間還有一個說法叫做,送客的餃子迎客的面。
餃子表團圓、團聚,客人離開時吃上一頓熱騰騰的餃子意味著為客人此行離去送上最誠摯的祝福,當需要迎接客人的時候吃上一頓香噴可口的面條,面條代表了長遠,長久,如過生日的時候都有習慣的吃上一碗長壽面,也是這個意思,迎客的時候吃面條,表示大家情誼長久的之意。
(2)長壽面送行擴展閱讀:
在北方傳統習俗中,有「上車餃子,下車面」一說,這是指送行的時候給被送人吃餃子,接風時給被接的人吃面條。這一習俗歷史久遠,寓意深長,直被百姓沿用至今,己成為人們迎來送往的一個重要禮節。這個禮節的由來有:
1、表達對被送人的尊敬,餃子,水包子。現在的我們對它已經看得不為重了,平時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吃到它。而過去不行,只能在重大節日或是祭祖、敬拜天地鬼神等隆重場合時才可以享用。因此,在人們即將離別時,以餃子相送,表達了對人的敬重。
2、寓意出門的人可以發大財,餃子的外形酷似過去的金元寶,寓意出門的人要發大財。舊時人們出行大都出於探親、經商、淘金的目的,送上美好的祝願,以表心中之情。
3、盼望團圓,因為餃子是包起來的,象徵團聚,送行吃餃子的寓意就是盼望團圓。舊時出趟門不容易,交通不便、車馬勞頓、路有凶險。能否安全、平安令人擔憂掛念。出遠門吃餃子有不舍親友,再次團聚之意。
4、祝願有好腳力,餃子諧音與腳相似,出門人吃了餃子,祝願有個好腳力。
5、可以抗餓,以保旅途舒服,餃子皮薄餡多,而且餡都是剁碎的肉菜,易於下咽,而且對北方人來說也算耐餓的食物了,吃罷了再喝點餃子湯,也應了「原湯化原食」之說了。所以出遠門吃一頓餃子,至少能舒服半程旅途呢。
6、希望遠行者能安安全全,順利歸來,餃子是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餃子的皮兒相當「回」的外框,而餃子餡相當於「回」字的里框,就是說,一個「餃子」可以形似「回」字,遠行者臨行前,家人或朋友請他吃餃子,希望遠行者能夠安安全全,順利歸來。
3. 上車餃子下車面是哪裡的風俗
上車餃子下車面是北方的風俗。上車和下車分別指的是離開和歸來,餃子的外形酷似過去的金元寶,寓意發財,面條有長遠纏綿之意,寓意牽掛。餃子和面條承載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希望出遠門的人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大吉大利,希望歸家的人可以感受到溫暖、多多團聚。
餃子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是非常重的,這一點在北方尤其明顯。在現代以前餃子只有過年、祭祖這樣的重大事件中才有的吃。
所以用餃子來送行表達了對出遠門的人的敬重,如果是送客的話也會讓客人感覺到你的重視。還有就是餃子的外形和元寶很像,所以送行吃餃子也有祝福出門的人發大財的意思
面條的形狀是長長的一條,所以面條也有「長」或者「常」的意思,所以在我們中國過生日的時候往往會吃一碗「長壽面」。而用來給人接風,也是希望回來的親人能夠常常團圓不再分離,希望來的客人可以常來常往。
4. 迎客餃子送客面是怎樣來的
迎客餃子送客面是來源於民間的一種習俗,具體原由以無從考究。
迎客餃子送客面衍生於俗談「上車餃子下車面」,是指送行的時候給被送的人吃餃子,接風的時候給被接的人吃面條。
「上車餃子下車面」 這句話不單單是迎接客人吃飯的一種習俗,更有著深厚的含義。民間還有一個說法叫做:送客的餃子迎客的面。
(4)長壽面送行擴展閱讀:
餃子表示團圓,團聚,客人離開時吃上一頓餃子意味著為客人此行離去送上最為誠摯的祝福,當需要迎接客人的時候吃上一頓面條,面條代表長遠,長久;
比如大家過生日的時候都回習慣的吃上一頓長壽面,也是這個意思,迎客的時候吃面條,表示大家的友誼長久的意思。
5. 「上車餃子下車面」的由來
上車餃子下車面這一習俗的由來是人們根據餃子和面的形狀和特點,為它們賦予了符合“上車”和“下車”特點的祝福。“上車”和“下車”分別指的是離開和歸來,而餃子和面條則完美的承載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希望出遠門的人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希望歸家的人可以感受到溫暖、多多團聚。
第二、關於下車面。
下車面說的是有客人或者家人回來,要用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來給他們接風。面條的形狀是長長的一條,所以面條也有“長”或者“常”的意思,所以在我們中國過生日的時候往往會吃一碗“長壽面”。而用來給人接風,也是希望回來的親人能夠常常團圓不再分離,希望來的客人可以常來常往。
還有就是面條的形狀像一根長長的線,主家希望用這根線來綁住客人的腿,希望客人可以多住兩天。而且面條比較好消化,非常適合旅行之後食用。
6. 是「迎人餃子,送人面」還是「送人餃子,迎人面」
正確的說法是「送人餃子,迎人面」。
「送人餃子,迎人面」衍生於俗談「上車餃子下車面」,是指送行的時候給被送的人吃餃子,接風的時候給被接的人吃面條。
餃子表示團圓,團聚,客人離開時吃上一頓餃子指為客人此行離去送上最為誠摯的祝福。當需要迎接客人的時候吃上一頓面條,面條代表長遠,長久,比如大家過生日的時候都回習慣的吃上一頓長壽面,也是這個意思,迎客的時候吃面條,表示大家的友誼長久的意思。
(6)長壽面送行擴展閱讀
送行餃子的美好寓意:
餃子有餡,在古人看來吃了有餡餃子就會「有肚囊」,一個人出門在外需要應對很多的事情,所以「有肚囊」就是有心眼、有智慧,能保佑家人出行順利。
在不少地方還把餃子形象地稱作「彎彎順」,那麼,送客吃餃子,就是希望客人能夠一帆順風,平安順心。不僅如此,餃子還有「囫圇完整」的含義,暗隱著親人的殷殷期盼與美好祝福,所以送行餃子意義深遠。
7. 俗語:「送客的餃子,迎客的面」,知道為啥嗎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說的「送客的餃子,迎客的面」,就是老一輩人招待客人的習俗,為什麼會是這樣兩種食物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送客的餃子在北方每當有家人出門遠行或者是送客踐行的時候,總是用餃子來表達送別之情。為什麼要用餃子呢?這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小編有話說:而山西麵食的真正魅力其實並不在高檔的酒店,而在每個平凡的家庭中,地道的山西本土家庭,哪一個家裡的媳婦不會做十幾樣的麵食就不能算是山西媳婦,而這種做麵食的手藝不是從書上學來的,而是一種封閉的家庭內部的傳承,從姥姥傳到母親,又從母親傳給孩子,這樣一代又一代,傳遞著手藝,也傳遞著家庭的溫情。一碗面條,對於山西來說不僅僅是飢餓時候的食物,更是對家得全部的美好的記憶,永遠都是記憶中那樣溫熱而又質朴的味道,所以麵食對於山西人,就是一種生活,在山西沒有什麼事情是一頓面條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8. 上車餃子下車面有什麼典故嗎
是指送行的時候給被送的人吃餃子,接風的時候給被接的人吃面條。上車餃子下車面不單單是迎接客人吃飯的一種習俗,更有著深厚的含義。
餃子表示團圓,團聚,客人離開時吃上一頓餃子意味著為客人此行離去送上最為誠摯的祝福,當需要迎接客人的時候吃上一頓面條,面條代表長遠,長久,比如大家過生日的時候都回習慣的吃上一頓長壽面,也是這個意思,迎客的時候吃面條,表示大家的友誼長久的意思。
(8)長壽面送行擴展閱讀
上車餃子下車面是句俗語,也是一種地方習俗,類似的俗語有
1、頭伏餃子二伏面
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潮濕、悶熱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入伏的時候,恰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面,餃子又是平時難見的上品,所以就有「頭伏餃子二伏面」的說法。
2、冬至餃子夏至面
冬至餃子是漢族風俗,流行於全國大部地區,指冬至節吃水餃或餛飩,夏至節(二十四節氣之一)吃涼面(條)的習俗。潘榮陛(清)《帝京歲時紀勝》:「預日為冬夜,祀祖羹飯之外,以細肉餡包角兒奉獻。諺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之遺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