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過50歲奮斗的目標是什麼
在60歲前原耒目標尚未突現的可繼續努力!那怕到60歲了身體強健的話仍回可繼續努力答!但不同的是50歲以後所做的努力不是為了一定要實現目標,而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活法。我今年62歲了,就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我現在我這生活一個生活圈裡還是小弟弟吶!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如一台機器,不仃下耒繼續轉倒沒什麼大問題 ,若仃下耒一直不轉動很快就會生銹,最後只有提前報廢了。人也是一樣的!
Ⅱ [轉載]五十歲後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50歲時做晚年生涯規劃,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確定退休後的二三十年內,准備干點什麼事情,然後根據目標,制定行動方案;
二是學習退休後的工作技能,最好是在退休前三年開始著手學習;
三是了解退休後再就業的有關政策。
松原泰道在65歲那年發表了《般若心經入門》一書,因說法精妙,一舉成名。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四方講學,開專欄,年年推出新作,迄今著述超過一百三十部,成為日本佛學界的一個奇跡。
問到他此生的成就與作為,他說:「我的人生是從50歲開始的。以我的經驗來說,五六十歲是人生的折返點,由此人生可分為兩個階段:50歲前,是打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我們往往為立足社會、養家糊口而疲於奔命,基本上是為別人活著;50歲以後,經濟基礎已經墊定,職責也已完成,這才到了實現自我、創造自我最有價值的階段。」
松原泰道的長壽得益於他的精神養生法。他是精神養生法的第一個倡導者和實踐者,也是第一個成功者。
他的精神養生法有個「三不」原則,那就是:不勉強、不浪費、不懶惰。不勉強,指的是不好高騖遠,做脫離常規的事;不浪費,指的是珍惜時間、珍惜身邊的事物、珍惜他人的善意;不懶惰,指的是自己的事不能讓別人去做,不管年齡多大,都要鼓足熱情繼續學習。
松原泰道目前在寫最後一本書《學習死亡》。他說死亡就像不停地行走的鍾,每一秒都存在,也許這是一本寫不完的書。寫不完又有什麼關系呢?人生總是半途終結的,我們只需盡力做好每一天,力所不及的事,就交給蒼天吧。他的座右銘是: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松原泰道倡導「一日一生」的人生哲學。不要以為人生很長,要有今天可能就是人生最後一天的緊迫感,不懈奮斗。現在,只有現在,現在逝去就不會再來,要將每一天當一輩子來過,要在今天這一天里,展現自己一生的光華。
《五十至一百的人生規劃》,此書從佛學的角度暢述人生的後半輩子應該如何規劃,我們沒有研究過佛學,但我們也能看懂,因為松原泰道平生所求就是「說別人聽得懂的話,寫別人看得懂的字」。
Ⅲ 50多歲還能樹立人生目標嗎
據說南京一教授,沒事就在家長篇大論,逼跑了兩個保姆。「吃飯就吃飯吧,還要教我一些宴會上的禮節,對我有什麼用?」「我都50多歲了,還讓我樹立人生目標」。這位「唐僧」式老教授在網上被人一頓嘲弄。我突然想,為什麼50歲不能樹立人生目標?請允許我把保姆拉回來,再跟她說一番道理。列位看官,教授不分對象啰嗦雖然煩人,可是如果大家都跟這位保姆這般見識,逐漸進入老年社會的中國怎麼辦? 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中國長壽的人越來越多。假如能活到80歲呢?那從50歲開始,還有30年好活。難道整個30年都吃吃喝喝等死?很多人就是因為50歲的時候失去了人生目標,有的身體好好的卻早早退休,一輩子沒有愛好,也沒有追求,精力旺盛,生活無聊,所以就去折騰兒女,催她們結婚,生子,好去給自己找事來做。「剩女」這個命題,其實就是被這幫精力過剩的老頭老太催出來的。這些人不僅把子女扶上馬,還送上一程又一程,甚至越位干涉,不惜製造矛盾來發揮影響,因為他們除了子女,實在沒有別的興趣愛好。一輩子為兒女其情可憫,不過沒有自己的生活終不是辦法。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才是解決之道。很多人早些年一直為著生存為著孩子奔波,真正能給自己樹立目標的,恰恰是人到中年、各種大的人生義務都盡了之後。50歲後,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目標呢?一,副業扶正人早年的時候需要生存,或許做的是自己不是最喜歡的事情。喜歡的事情又無法保證自己的生存。退休後,就可以不務正業,把副業扶持起來。別的領域我不熟悉,作家中這種例子還不少。比如麥考特(Frank McCourt), 一輩子奔波忙碌,在高中教書,養育子女,退休後才開始有時間,實現多年的寫作夢想,開始寫回憶錄。一寫就寫出了《安琪拉的灰燼》等名著。我有個美國朋友Joneen, 過去是小學老師,去年退休。她年輕的時候喜歡寫寫畫畫,不久前她自費出版了一份自寫自畫的兒童圖書。我剛從亞馬遜上下載,還沒看完,她又出了一本。這是把退休後的精力和早年的才智,用到了正道上。這種人英文里還有個專有名詞,叫」晚開花的人「(late boomers),亦即大器晚成者。人上了一定年齡,孩子走了,空巢了,有了時間,也有了對自己能力的了解,其實倒可以去追求早年的夢想。二,發展愛好在美國,老年人跑去學畫畫的,學鋼琴的,學唱歌的,到處都有。我前不久在俄克拉荷馬特納瀑布看到一個老年藝人。在石頭上畫畫來賣。他手藝非常好,我女兒還買了一幅。他是退休後開始做起這營生的。現在把這事當成了一門小生意來做。比如去歐洲看孩子,他還順便寫寫生,機票錢屬於」生意成本「,還可以在報稅的時候獲得一些抵扣。老人家真是活得瀟灑,孩子、愛好、事業,都顧上了,都沒有耽誤。 三,拓展事業還有一些人在延續或是更換自己的事業。我上學的時候,有個同學叫莎拉, 都退休了,接著跑去讀博士。我們一些中國年輕同學都覺得可笑,結果不但她讀完了,而且還找到了聯邦政府的工作,使用其專業所學技能來。薩拉當年也知道自己比我們大很多,所以上課時候常常自嘲說:等我長大了,我會怎樣怎樣。我們學校還有一位老教授,八十多了,還在教書,甚至還開始弄了一個新聞簡報,定期發給一群人,他從來沒有過不充實的時候。 四,從事公益除了追求愛好或是延續事業外,還有一些人,熱心公益活動,比如去當一些團體組織顧問,幫其做一些事情,或者去急救中心之類地方當志願者,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實人退休後,壓力小了,生活簡單了,甚至說顧忌也少了,是可以多給後人謀一些福利的,哪怕去做一些小事情。不能只顧血緣關系,只給自己小家庭撈這個撈那個,而可以把眼光放到外面去,幫助其他的人,這有助於社會風氣改善。前不久我看到網上刊登了一幅畫,上面一個老人舉著牌子,上書」給年輕人讓個座「,恐怕每個看到的人都覺得溫暖。這樣的老人誰不尊重?這樣的發揮余熱,最怕的是心態不正。去做一些事情,應心甘情願,不能老擺著架子,覺得自己是多大的付出多大的幫忙,要人家去虧欠自己的人情債。其實應該感謝別人給你做事的機會。人閑著是很可怕的,有事可做才會充實。同樣的事情,或許其他人來做更好。如果沒有這個心態,一邊做事一邊抱怨,反而不好,還不如不要去做。或是去做份輕松的工作。老教授說得其實沒錯,50歲的人怎麼就不能樹立人生目標了呢?不過老教授自己,精力也可以轉移,把這些人生大道理,發在網上,經營一個博客,或許更好一些。集中轟炸保姆,難怪保姆學習疲勞,雖然保姆無意中道出了一個中國中老年過於消極的處世心態。
Ⅳ 人生當中要實現的50個目標是什麼
實現一個人的人生目標不是所想的那麼簡單,制約的因素是非常多的!首先就是環境,俗話說環境造就人.其次就是個人習慣,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修養.換句話說就是個人的品格.人的成功品格是非常重要的.最後就是直接制約一個人成功的最主要的必要條件.機遇!如果沒有機遇.的話`不管是上面2點還是人生的目標根本無從談起.
Ⅳ 你對未來的人生的規劃和目標是什麼
人生規劃這4個字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非常的難,你還記得小時候的夢想嗎?你還記得昨天晚上信誓旦旦的計劃嗎?
我覺得你已經不記得了,更有人說計劃趕不上變化,這一句話就打敗了所有的計劃。
一步一步養成的習慣,真的很重要。
按照自己的人生規劃,如果結局是美好的,那麼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計劃執行下去
Ⅵ 五十歲後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注冊登錄
人到五十歲以後,怎麼規劃自己的人生?
更多「人生規劃」討論 · 88.4 萬條
熱議 | 大學里應該怎麼規劃人生?
查看問題描述
2 個回答
職場火鍋
職場火鍋
武漢大學 工程碩士
五十歲。女工人50歲就可以退休,女幹部55歲退休,特殊工種男人55歲退休,一般崗位男人60歲退休。你馬上就要退休了,你出門打工,正規企業的正規好崗位肯定不收了。所以,這個年齡首先有一個基本認知呀,你指望誰能做慈善養著你呢?
第一,老年人就業兩極分化。高級職業經理人、高級技術專家人才,只要還能適應市場需要,就業不發愁的。當高管,當專家,拿高薪。但是,大多數通用崗位人才和普通員工,50歲以上基本沒有收了。且不說你的精力不如年輕人、薪酬要價不低,就說你這個年齡,企業還嫌你笨手笨腳、摔一跤辦工傷呢?
第二,老年人就業,也有專門的就業市場啊。
一是,有經驗有門路有資源有管理有政策的老人。比如,我鄰居老張55歲內退之後,一個小工廠聘請他當廠長,因為他懂管理懂技術還懂稅務,月薪開5000元就滿意,如果僱傭一個年輕人當廠長,月薪不低於3萬元。
二是,沒經驗沒有背景沒有資源沒有技術的老人。很寒心,除非你兒子開公司,高薪聘請你「解悶」的,否則,真的沒有公司願意正式聘用你的。但是,不要緊啊。老人的優勢就是,要價可以降低啊。比如,門衛找年輕人月薪3000元還不願意干,你去干啊,給我2500就做,為什麼呢?因為我不要社保啊,我以前的單位有社保,我有一份社保啊。你想想,年輕人3000元,扣掉社保等,只剩2000元,他能養活自己嗎?老人的優勢就來了。
第三,老年人就業自然有老年人的市場。
沒有專長和技術的老年人,一般可以找低門檻的崗位,因為你50歲了,估計在原單位繳社保已經繳滿20-30年了,也有退休金保障了。你可以不要社保,降低工資標准,還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說起來難聽點,但這是現實。比如,保安、保潔、保姆、門衛、看車場、綠化、環衛等等,你看看,是不是中老年人特別多,就是因為,這個工作收入低,年輕人不願意做,才給老年人機會。每個月2000-3000元,加上你的退休金或者未來預期退休金,一個月也能收入5000元。養家糊口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你捨得自己的面子,其實,憑雙手掙錢,沒有什麼丟人的。對不對呢?
Ⅶ 50歲以後的人生目標
健康的活著,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有些事看開點,寬容大度些,保持一顆平常心
Ⅷ 你的人生目標
每個人都有目標 目標不僅有表意識的 也有潛意識和無意識的
任何人 任何時候 只要活著 都需要管理自己的目標
如果目標不清晰 或者目標太瑣碎太大的話
就會對未來和現狀迷茫
如果目標管理出問題的話 各種負面情緒就會產生
目標管理 就是管理開始過程結果
不管做什麼事情 都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開始過程結果
要記得重視過程,開始和結果只是轉折,不要在上面逗留太多時間
通過目標細分的過程 讓目標管理更合理
開始過程結果的三個階段可以細化成1-10個階段 比如123是現狀 4567是過程 8910是目標
不管什麼目標,都分成三個時間段
年目標:一年三年五年目標,十年三十年人生目標
年目標比較長,三月為單位構成年 以年為單位規劃一些自己的雄心壯志,夢想和理想
如果夢想和野心太多的話那要年數規劃的長一點 那是沒辦法的
如果目標管理和外在運氣好點的話年數可以縮短 差點的話年數就會拉長
確定好多年的目標之後
要記得把行為注意力集中在最近的一年 遠的年目標可以暫時拋在腦後
月目標:可以是一年的十二個月,也可以是一月是四個周(一周七天)
月目標是原則,充分利用一個月的雙休和零星時間做些事情
平時的話適合一個月做一些目標操作 三個月實現一些目標 一周具體一些目標
周目標 適合安排事情 很適合實現目標的意義
目標的意義就是不想很多 先做最急的再做最重要的 最後是一件事接一件事的充實
日目標:上午下午晚上八小時目標 ,三小時一小時此時目標
日目標比較短,就不要把目標太當回事,不要刻意目標的完成度 不要想太多
只要每天過得充實,睡著醒著做事就行了 ,安排作息比較重要
如果目標現實一點的話 可以把錢財和工作 看得非常重要和絕對
很多問題可以用錢來量化 (所以錢是一個比較通俗易懂易操作的目標)
比如生活成本學習成本 具體物價具體日薪月薪年薪具體的支出和收入 都可以量化
時間:計算每段時間的支出收入盈餘 日資金量小不能忽視 月資金折中規劃 年資金量大要重視
學習:錢能衡量和解決大部分問題 了解賺錢的方法 文憑只是賺錢的工具
工作:職業規劃 技能培訓 理財投資 工作夥伴的關系 一切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生活:父母妻子孩子的養家糊口 親戚關系朋友關系的維持和來往 都需要一定的資金
個人:房子車子的購買 個人的養老醫療 生活開銷 個人的生理心理享受 也需要一定的資金
補充:身體形象護理 媒體服裝道具場景 都是判斷個人價值的一種標准 可以用錢買到
錢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但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管不好錢會反被錢奴役
如果目標要抽象原則性一點的話 對錢的慾望 一定要控制在有效范圍
學習: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預測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文憑只是工具
過程:學前游戲小學基礎 初中高中的知識架構(抽象思維)大學的知識架構的深入
目標:學校的話越名牌越好 專業的話自己越擅長越好 知識架構的話越完整越好
現實:知識只是為了解決問題 精簡實用勝過知識全面
工作:提高自己賺錢的能力 職業規劃 技能拓展 理財投資 錢財只是工具
過程:具體的任務 相關的職業 輻射的行業
目標:公司的話越大越有名越好 執行策劃管理 產品品牌財務 打工創業投資
現實:先有了工作再根據現實去考慮(現實往往會磨練 理想工作往往會來遲)
生活:提高個人和社會的融洽 比如親情友情愛情之類的 各類社會圈子的建立 生活才是重要的
過程:個人 家庭 親朋好友 工作學習生活圈 知己知心圈
目標:任何個人無法脫離社會只有融入生活圈 而且越和諧越好
現實:純粹的感情 知己和知心者 是可遇不可求的
個人:平衡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 平衡個人的思維行為情緒 避免進入情緒怪圈
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情緒和思維行為(發揮優勢避免劣勢)
---------0歲以前在轉身輪回中 投胎等待中......
5歲前後是感性依賴父母的 父母的喜怒哀樂會影響子女的社會心理的建設
10歲前後是脫離父母社會好奇接觸的 學習興趣的建立和社會關系的處理
---------15歲前後是認知叛逆朋友的(和父母交上朋友會是另一種幸福)
20歲前後應該是一種新的人生 激情自信躍躍欲試的(讓激情有充分的准備)
25歲前後是社會磨練同事的 先是生存適應 後是發展(夥伴的建立對工作很重要)
---------30歲前後是自立自強想獨當一面的 包括思維情緒和行為的(建立相對正確的一面)
35歲前後是家庭責任子女的 社會責任是另一種成熟
40歲前後是子女社會的 子女是自己的另一種延續 (但又區別自己)
---------45歲前後是一種新的人生 是自己社會的高度融合 也是失去鬥志渴望家庭回歸
50歲前後應該適合從政了(視野能夠達到人類的高度)知天命
55歲前後自我實現(小我自我本我大我超我) 人生某個階段的漏洞會得到彌補
---------60歲前後他人人生的智慧(耳順) 完美的人生應該是從這個時候開始
65歲前後自己人生的的智慧(認命) 修得魔佛(情緒飽滿)
70歲前後天人合一的智慧(從心所欲 不逾矩) 修得精靈(智慧飽滿)
---------75歲前後不管你的智慧是什麼 此時身體開始衰老 開始修妖仙(對抗自然死的能力)
80歲前後應該會擔心死亡了 坦然面對黑不見底的死亡是另一種認命
85歲前後 怎麼還沒死 也許是今天?也許是明天?
---------90歲前後身體太累了 心太累了 腦子太累了 也許死亡是一種休息
95歲前後死亡是一種虛無 游盪在虛無之中的是神 開始修鬼神(太虛境界)
100歲以後不管是魔佛精靈妖仙鬼神 都是依賴魂魄真元而發揮效果的 修得真元
--------- ......
補充:
我的2012年目標
2,3,4月對以前的草稿進行概念整理 初步規劃作品的長期發展
5,6,7月做一些片段作品(概念草稿 和角色設定)
8,9,10月做一些短片作品(概念草稿 故事腳本 和角色設定)
11,12,1月做一些長篇作品(概念草稿 故事腳本 和角色設定)
我的長期夢想是
學習:用自己的作品交流吸收知識
工作:把自己的作品換取兌換貨幣
生活:用自己的作品記錄點綴生活
Ⅸ 你人生的長期目標是什麼(10年左右實現的目標)
先活過40歲,再去活過50歲,然後再活過60歲,爭取活過70歲,再爭取爭取活過80歲,然後再努努力活過90歲,最後看老天給還給過100歲。這就是我近幾十年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