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爸爸60歲,最近檢查心跳慢時30幾下,快時120下
有可能是快慢綜合症,冠心病可能性大,應重視。
Ⅱ 60歲的老年人心跳一般是多少呢正常值是多少呢
心跳每分鍾超過100次的患者的死亡率遠遠高於心跳緩慢的患者。26年的隨訪結果表明,隨著心跳加速,死亡率顯著增加,尤其是男性。成年人每分鍾心跳60到100次是正常的。在正常情況下,如果成年人每分鍾心跳超過一次,在醫學上可以被視為心動過速。如果少於60次,則為心動過緩。有些人的心跳越來越慢。心率可能因年齡、性別和其他生理條件而不同。新生兒的心率非常快,甚至超過130次/分鍾。在成人中,女性的心率通常略快於男性。同一個人的心率在睡眠或沉默時會減慢。心率可根據年齡、性別和其他生理條件而變化。新生兒的心率非常快,高達130次/分鍾。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通常略快於男性,而老年人的心率較慢。
Ⅲ 心跳每分鍾30多下是什麼原因
心率過緩 正常人心跳次數是60~100次/分,小於60就稱為心動過緩。心動過緩有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緩可分為病理性及生理性兩種。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是正常現象,一般心率及脈搏在50~60次/分,運動員可能會出現40次的心率,不用治療,常見於正常人睡眠中、體力活動較多的人。心率或脈搏小於50次多數為病理性,需要治療,嚴重者要安裝心臟起搏器來加快心率。
解決方法
1. 對於沒有心臟不舒服的人,脈搏在50~60次/分,這種竇性心動過緩多為生理性,即為正常現象,不用擔心會影響健康,也不用治療。
2. 對於心臟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數平時平靜時的脈搏數,再數心臟不舒服時的脈搏數,如果每次不舒服時脈搏數都比平時有減少,就說明你的不舒服是心動過緩引起,需要治療,嚴重者要安裝心臟起搏器來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檢查24小時心電圖,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臟的快慢有心臟不舒服沒有關系,脈搏在50~60次/分,則說明不用治療心動過緩,但需要做其它檢查,來確診你是不是有心臟病。
適度增快也健康
平時生活中,除了要放緩靜息心率,適度運動等讓心率在安全范圍內規律地增快,對心臟也會起到保護作用。普通人如果能長期堅持運動,不僅能鍛煉心肌、強壯血管,靜息心率還可能會降下來
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讓心率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尤其對老年人來說,身體各器官系統機能水平都出現下降趨勢,更要注意安全。一般而言,運動 時的心率比靜息心率快20次左右比較合適,如果超過了就要控制強度。國際上通行的公式:運動心率=170-年齡;體弱且年紀較大的人,運動心率= (170-年齡)×0.9。如60歲的人,心率控制在每分鍾110次;70歲時,心率控制在90次以內
此外,自我感覺也是掌握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重要指標。運動後輕度呼吸急促、感到有點心跳、周身微熱、面色微紅、微出汗,心率在3~5分鍾左右能 恢復正常,沒有持續的疲勞感或其他不適感,表示運動適量;如果有明顯的心慌、氣短、頭暈、大汗,休息10~20分鍾心率仍不恢復,運動後出現疲勞、食慾減 退、睡眠不佳等情況,則為運動量過大,應酌情減少。反之,如果運動後沒出汗,心率無變化,最好適度增加些運動量
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運動是每天適當快走40分鍾,可以分段進行。感覺心率很快時,通過摸手腕部的橈動脈或下頜骨(下巴)的頜下動脈來數脈搏,如果條件允許,戴心率表也能顯示數值。運動後,通過深呼吸讓心率恢復正常
Ⅳ 60歲心跳多少算正常
心率:正常人每分鍾心跳應在60—100次之間,超過或低於都屬於不正常之列,60歲以上老年人心跳可減慢,但最慢不能低於每分鍾50次,運動員或強體力勞動者,由於心排量比正常人明顯增大,心跳次數可在45次左右
Ⅳ 60歲老人每分心跳30左右,怎麼辦
檢查心功,看看有沒有室性早搏,可以採用快走或者慢跑數分鍾後檢查脈搏看看是否可以達到60+,如果達到基本可以確定有,但沒有升高也不能說沒有。另外傳導阻滯等心臟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較常見。
Ⅵ 我爸爸心臟不好,今年是60歲了,平時的心跳就很慢,大概一分鍾40多下,嚴重的時候一分鍾才30多下,早博嚴
您好,由於血壓的波動性,患者的情況,症狀還是經常發作,疾病的診斷要依據相關檢查,建議就診當地綜合性醫院或者是心血管專科醫院堅持並治療看看。要明確引起心跳變慢的病因,對症治療。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Ⅶ 老年人心率正常值是多少
休息時心率:一般來說,年齡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輕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內同齡男性快,這些容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安靜狀態下,成人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鍾,理想心率應為55~70次/分鍾(運動員的心率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為50次/分鍾左右)。
運動時心率:一個人的最大心率大約是220減去年齡,運動時達到最大心率的65%~85%效果最好,如40~50歲的中年人,運動時的心率應控制在118~153次/分鍾;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運動時的心率應控制在104~135次/分鍾,但若是心臟病患者,運動時的心率應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5%~75%。
心跳與壽命成反比
科學家研究發現,心跳可能與壽命成反比,即心跳越慢,壽命越長;心跳越快,壽命越短。如果成人安靜時的心率維持在60次/分鍾左右,其壽命可達93歲;反之,如果安靜時的心率大於80次/分鍾,其壽命明顯縮短。
Ⅷ 老人心跳慢,一分鍾30幾下
如果心臟的最高「司令部」——竇房結發出「指令」的頻率少於每分鍾60次,就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引起竇性心動過緩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在一些健康查體中,醫生們經常遇到一些心率少於每分鍾60次的人,他們大多數為體育運動員,或者重體力勞動者,雖然心跳次數減少了,但心臟每次搏動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這種心律失常屬於生理性的范疇,無需治療。還有一部分人的心動過緩是由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病症引起,應給予相應的治療,尤其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引起的心動過緩更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當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變等因素影響到竇房結時,竇房結的功能逐漸減弱,自律性降低,每分鍾發放的激動頻率減少,從而出現明顯的竇性心動過緩的症狀。對於確診的病竇綜合征患者,要避免使用減慢心率的葯物。如果沒有伴隨快速的異位心律時,可以應用加快心率的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異丙腎上腺素。如已發生異位快速心律,使用此類葯物要慎重。對於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特別是有昏厥史者,應及時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 臨床表現: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一般無症狀。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診斷依據: 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次,PR間期大於0.12秒。 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用葯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症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輔助檢查: 1.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 2.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 療效評價: 1.治癒:心率提高到每分鍾60次以上,自覺症狀消失。 2.好轉:心率提高到每分鍾50次以上,自覺症狀好轉。 3.無效:治療前後心率無變化,症狀無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