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春秋時期哪個國君壽命最長
壽命最長的是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74歲。
秦昭王,嬴姓,趙氏,名則,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戰國時期秦國國君。早年在燕國做人質。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與其弟爭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的、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發生的。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後當權,外戚魏冉為宰相,史稱「王少,宣太後自治事,任魏冉為政,威震秦國」。魏冉推薦白起為將軍,先後戰勝三晉、齊、楚等國,取得魏國的河東和南陽、楚國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聽從魏國人范雎的話,奪了宣太後、魏冉等人的權,拜范雎為宰相,改為施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勝趙軍。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將,公元前256年又滅亡西周國(此西周不是作為朝代的「西周」,而是戰國末期的西周公國),奠定了秦統一戰爭的勝利基礎。
秦昭襄王五十五年,昭襄王去世,終年有74歲。
❷ 戰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兩位君主:一位走向衰落,一位步入巔峰嗎
縱橫家,是謀聖鬼穀子創立的學術流派。在春秋戰國時期,「縱橫家」是指一個獨特的謀士群體,其祖乃鬼穀子,戰國時人,籍貫不詳,以隱於鬼谷而得名。曾授蘇、張、孫、龐四大弟子,皆戰國時風雲人物。合縱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孫衍和蘇秦,連橫派的主要代表是張儀。在戰國時期,蘇秦和張儀,可以說是當時最著名的兩位縱橫家。對於這兩位縱橫家來說,既是同窗好友,也是重要對手。並且,在戰國時期,這兩位縱橫家忽悠了兩位君主,導致兩個強國走向衰落。
對此,楚懷王非常高興地應允了張儀,也即楚懷王顯然看上了張儀指出的土地,或者說是想要不勞而獲,從秦國手中虎口奪食。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楚國。
大臣們來向楚懷王祝賀,唯獨陳軫勸諫楚懷王不要輕信張儀。楚懷王說:「希望陳先生閉上嘴,不要再講話了,等著我得到土地。」在此基礎上,楚懷王選擇和齊國斷絕了關系,並且把楚國的相印授給了張儀,還饋贈了大量的財物,派了一位將軍跟著張儀到秦國去接收土地。對此,在筆者看來,楚懷王對張儀的承諾絲毫沒有懷疑,也即按照張儀的要求和齊國決裂了。
❸ 春秋戰國時代,最「長壽」的諸侯國是哪國呢
“最長壽”的諸侯國應該指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存在時間最長的諸侯國,這個實際上本來是沒有什麼疑問的,但有一種觀點認為衛國存在的時間特別長,一直到了公元前209年,因此認為衛國是最長壽的諸侯國,實際上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衛國實際上早在公元前253年左右就被魏國給滅了,那個時候衛國就已經失去了作為諸侯國的資格,雖然後期還有衛國的後人存在,但已經不能算是一個諸侯國了。
排除上面這些諸侯國之後,還剩下秦國、楚國和燕國。
這三個國家中,燕國是最先建國的,是周武王時期分封的諸侯國,而楚國其次,是周成王時期分封的,秦國最晚,是西周末期東周初期周平王分封的,算是對秦國勤王並護送周平王東遷的嘉獎。所以這樣看起來,三個諸侯國都是春秋初期就有的國家,他們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起點時間是一樣的。又都存活到了戰國末期,不過仍舊有時間差異。
楚國是在前223年被秦將王翦所滅,燕國是在前222年被秦將王賁所滅。而秦國一直到前221年完成了統一大計,秦始皇正式稱帝,秦國才開始不再是一個諸侯國。
因此,春秋戰國時期,最長壽的諸侯國是秦國。
❹ 戰國時期壽命最長的國君
應該是秦昭襄王,繼位時已經成年了,又當了56年秦王,加起來七十多歲了,應該是他
❺ 為何嬴稷被稱作史上最長壽又最郁悶的帝王
秦昭襄王嬴稷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國君,也是秦國在位最長時間的君主,而且他非常長壽終年75歲,他執政秦國期間不斷對外擴張,增加秦國的國土,為後來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是秦國比較有作為的君主之一。
後來嬴稷長大可以親政的時候,秦宣太後不願放權給嬴稷,他母親長期把持朝政,嬴稷心中那叫一個苦呀,但是嬴稷的王位是母親給的,再加上舅舅魏冉手握重兵,母親在秦國內威望又高,嬴稷沒有辦法只能聽從母親任她一直處理朝政。直到他母親去世他才真正的開始在秦國一展抱負。只是比較郁悶的是,她的母親非常長壽,直到70多歲才去世,所以嬴稷一直在王位上面隱忍了幾十年才得以真正手握王權,要不是他遺傳了他母親的長壽,可能他就沒有機會可以一展宏圖,可以說他是中國歷史上面既長壽又最郁悶的一位君王了。
,
❻ 春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是誰呢
眾所周知,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在戰國時期,秦昭襄王可以說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嬴稷(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稱秦昭王。嬴姓,趙氏,名則,一名稷。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在位五十六年間,發生了著名的伊闕之戰,五國伐齊,鄢郢之戰,華陽之戰和長平之戰,從而為秦滅六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於秦昭襄王來說,不僅是戰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即便放眼整個古代歷史上,在位時間超過秦昭襄王的君主,也是屈指可數的。
齊景公
齊景公(?―前490年),姜姓,呂氏,名杵臼,男,齊靈公之子,春秋時期君主。對於齊景公來說,其在位時間,則是完全處在春秋時期的范圍內。對於齊景公來說,在位時期為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也即長達58年,這同樣超過了戰國時期的秦昭襄王。因為是年幼即位,加上之前的君主被齊國大臣崔杼弒殺,這導致齊景公即位之初,根本就是一個傀儡君主,也即和東漢末年的漢獻帝劉協一樣,齊景公也被齊國的大臣所挾持了。
公元前534年後,公孫灶的兒子欒施與公孫蠆的兒子高強共同執掌齊國大權。田恆子陳無宇窺視自己家族始終不能篡奪大權,便開始對欒施與高強二人挑撥離間。
❼ 古代最長壽的將軍是誰,不僅熬死了九朝君王,最後直接自己登基稱帝
這個將軍就是南越武帝趙佗。趙佗他活了百歲,並且他一生經歷了九個君主,最終自己也成為了君主。不僅如此,他竟然在他的兒子們 都死了之後才去世,最後只好傳位給自己的孫子。
南越武帝趙佗一開始只是秦國的將領,他不能算得上是最出色的將領,但是他卻是活得最久的。秦朝統一六國之後,就讓屠雎為首趙佗為輔開始征程,途中屠雎戰斗身亡,而趙佗最終把百越攻下,還被秦始皇派去做龍川縣的縣令,可以看出秦始皇對他還是很賞識的。
我認為他之所以能活那麼久,不僅是他能夠有健康的身體,還在於他有精湛的打仗的能力。不僅如此,他還很有頭腦,不然也不能經歷九個皇帝!
❽ 世界歷史上,在為時間最長的君主壽命最長的君主最短命的王朝
1、世界傳說中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是古埃及第一中間期的君主佩皮二世(菲羅普斯)是第六王朝的國王。他6歲登基,駕崩時已年愈百歲,是人類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世界有確切記載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位72年,在位期間為法國自查理曼帝國以後最強盛的時代,四處征戰,加強中央集權,為歐洲專制帝王的最典型代表。
2、 世界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君主,是長壽王高巨連,高句麗永樂二十二年(晉義熙八年,魏永興四年,燕太平四年,秦弘始十四年,秦永康元年,涼嘉平五年,涼永安十二年,涼建初八年,夏龍升六年,412年)至高句麗長壽王七十九年(齊永明九年,魏太和十五年,柔然太平七年,491年)在位。年九十八。
3、世界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是拿破崙帝國(公元1804年~公元1815年),歷時11年。
❾ 戰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兩位君主分別是誰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還是天子,但已名存實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在戰國時期,君主的更替是比較頻繁的。比如在秦國後期,秦孝文王的在位時間只有三天,在秦孝文王之後,秦莊襄王的在位時間,也不過三年左右。而就趙國來說,最後的兩位君主,在位時間都在10年以內。
長平之戰,標志著以列國林立、兼並戰爭頻發為時代特徵的戰國時期行將終結,一個史無前例的封建王朝——秦朝即將臨降。除了重創趙國,對於公元前284年的五國伐齊之戰,秦昭襄王所在的秦國也出力不少。在五國伐齊之後,巔峰時期的齊國突然跌入谷底,從而失去了和秦國爭奪天下的資格。並且,秦昭襄王在位時,白起又通過鄢郢之戰重創了楚國。因此,在筆者看來,這意味著原本和秦國相抗衡的趙國、齊國、楚國,都在秦昭襄王在位時間元氣大傷,這顯然是秦昭襄王的重要歷史功績。換而言之,秦國的強大始於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不過其巔峰則是由秦昭襄王一手推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