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拿東西,夾筷子的時候會發抖,這是什麼病
手拿東西夾筷子的時候手會發抖很有可能是特發性震顫,它的表現為姿勢性震顫,手抖,頭抖,建議最好到醫院就診,及時確診
B. 本人男性53歲近期手拿筷子酒杯發:抖是怎麼回事
摘要 你好,這位朋友很高興為您解答,像您這個情況是因為長期飲酒導致的,生理性震顫。患者經常喝酒出現手抖這樣的症狀,就是因為長期飲酒造成了小腦的損傷,因為小腦損傷,從而造成了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所以說很多患者都會出現精神症狀,甚至有的患者會出現手抖、癲癇發作。
C. 為什麼拿筷子的時候手會抖
手拿筷子抖主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原發性震顫又叫姿勢性震顫或者特發性震顫,主要的表現為一側上肢或者雙側上肢的震顫,持物或者運動時明顯,少數患者頭部也可以出現震顫,大部分患者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疲勞或者寒冷的時候可以使震顫加重,飲酒以後可以使震顫暫時減輕或者消退。第二、帕金森病,患者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表現為手拿筷子抖或者出現不能夾菜、持物不穩、持物不準,隨著疾病的進展會出現運動遲緩、前沖步態等典型的帕金森病臨床表現。
D. 拿筷子的時候手會控制不住的發抖,這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拿筷子的時候手會發抖,拿不住筷子,捨不得的發抖,這是三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個原因可能是你的生活比較累,乾重活的時候,那麼,人類的時候精神不好,手就會發抖,拿筷子的時候就會有哆嗦的感覺,所以這個時候拿筷子就會發抖,第二個原因就是這個人是癲癇病,這種癲癇病拿筷子的時候,人就會發抖,而且這種病不太好治療是一種慢性病,做這樣的人在治療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過程,如果你沒有發覺是這種情況可以去檢查一下,是這種情況的話,就好好的治療一下,第三種情況就是甲亢,甲亢的人有一種反應就是手發抖,而且手抖得比較厲害,比如說端水要拿筷子啊,等等都拿不穩,所以,無論哪種原因,你都要到醫院去檢查一下,查一下身體,看看是哪種原因造成的,你的手發抖,控制不住,朋友,希望你沒什麼事,身體健康,早日康復
E. 老人手發抖是什麼原因。老人手拿筷子的時候手發抖是什麼病
醫院,檢查,確診病因。怕是中風,冠心病
風病急、變化快,
但其也有著一定的前兆,
中風治療搶的就是時間
四肢一側無力,或活動不靈、持物不穩,有時伴肌肉痙攣
F. 為什麼拿筷子吃飯的時候手會抖
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病因。這個一般來說,這個。帕金森症容易出現這個症狀。再不然就是。特發性的這個心臟有毛病的話也會出現這個症狀,所以說呢,具體什麼原因應該到神經內科做個ct查一查。
G. 手拿筷子,手在發抖,是怎麼回事啊。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在≥65歲的人群中,1%患有本病;在>40歲的人群中則為0.4%.本病也可在兒童期或青春期發病(少年型帕金森綜合征).
症狀和體征
50%~80%的病例起病隱襲,首發症狀通常是一側手部的4~8Hz的靜止性"捻丸樣"震顫.這種震顫在肢體靜止時最為顯著,在肢體執行活動時減弱,在睡眠中消失;情緒緊張或疲勞能使震顫加重.通常震顫在雙手,雙臂與雙腿最為嚴重,症狀出現的先後順序也是手部最早,腿部最遲.下頜,舌頭,前額與眼瞼也能出現震顫,但發聲不受影響.許多病人只表現僵直;不出現震顫.僵直進展性加重,動作變得愈來愈慢(動作緩慢),愈來愈少(動作過少),愈來愈難發動(動作缺失).僵直再加上動作過少可能促成肌肉酸痛與疲乏的感覺.面無表情,成為面具臉,口常張開,眨眼減少,可能造成與抑鬱症相混淆.軀體姿勢前屈.病人發現開步很困難;步態拖曳,步距縮小,兩上肢齊腰呈固定屈曲位,行走時兩上肢沒有自然的擺動.步態可以出現並非有意的加速,病人為了避免跌倒而轉入奔走,出現慌張步態(festination).由於姿勢反射的喪失,病人身體的重心可發生移位而出現前沖(propulsion)或後沖(retropulsion).講話聲音減弱,出現特徵性的單調而帶口吃狀的吶吃.動作過少加上對遠端肌肉控制的障礙可引起寫字過小症(micrographia)以及執行日常生活活動時日益加重的困難.大約50%的病例有痴呆症狀,而且抑鬱症也屬常見.
在進行體檢時,將病人的肢體作被動屈伸時會遇到一種順應而不變的鉛管樣僵直;如有附加的震顫則會出現齒輪狀僵直.感覺檢查通常正常.可觀察到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體征(如皮脂腺分泌過多,便秘,尿急,直立性低血壓).肌力通常正常,雖然有用的肌肉力量可有所減弱,而且執行快速連續性動作的能力也有障礙.反射正常,但由於顯著的震顫或僵直可能不易引出.
腦炎後帕金森綜合征病例中可發生眼動危象(即頭,眼強迫性的,持續的偏斜),其他肌張力障礙表現,自主神經不穩定現象,與性格改變.
診斷
提示本病的早期體征有眨眼動作的減少,面部表情的缺乏,各種動作的減少,與姿勢反射的障礙.在疾病初期大約70%病例有震顫,但往往隨著疾病的進展震顫也會有所減弱.雖然偶爾僵直可能很輕微或甚至缺如,但如果只有震顫而不具備上述這些徵象,則應考慮其他的診斷,或有需要在以後再進行復查,因為如果病人的確患有帕金森病則陸續會出現新的體征.最常與帕金森病發生混淆的是原發性震顫(見上文震顫),但原發性震顫的病人面部表情正常,動作的速度也正常,而且無步態障礙.而且原發性震顫是動作性震顫,不是在帕金森病中最常見的靜止性震顫.自發性動作有所減少,伴有因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小步步態,輕度抑鬱或痴呆的老年人與帕金森病病人的區別可能比較困難.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征的病因可從病史中了解到.
治療
葯物治療(表179-2)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代謝前體,可以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基底節後經脫羧而成多巴胺,起著補充多巴胺神經遞質缺乏的作用.雖然震顫也常有減輕,但動作過緩與僵直的改善最為顯著.症狀較輕的病人可以恢復接近正常的活動,而卧床不起的病人可以下地行動.與周圍脫羧酶抑制劑卡比多巴合用,可降低左旋多巴需用的劑量,因為後者的降解代謝被阻滯,減少不良反應(惡心,心悸,面部潮紅),使更多的左旋多巴能有效地進入腦部.息寧有不同的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固定比例的劑型:10/100,25/100,25/250,還有一種緩釋片50/200mg劑型.
治療開始時先用息寧(25/100mg)片,每日3次,每次1片.根據病人的耐受情況,每隔4~7天逐步增加劑量,直至產生最大的效果.緩慢而小心地增加劑量,令病人在進餐時或飯後服葯,可使不良反應減輕(雖然飲食中大量的蛋白質可妨礙左旋多巴的吸收).大多數病人需要每天總量400~1000mg的左旋多巴,每2~5小時分次服葯,每天至少需要100mg的卡比多巴來減輕周圍的不良反應.有的病人可能需要每天總量2000mg的左旋多巴與200mg卡比多巴.
H. 右手拿筷子有時會發抖是怎麼回事
其中靜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鬆的情況下,即安靜的狀態下出現的手抖。
I. 平時吃飯的時候拿筷子時候手抖動是怎麼回事
病理因素
1.特發性震顫。這種病的病因不明,主要累及上肢和頭部。主要表現是做精細動作時出現手抖,如寫字、持筷子、扣紐扣等。情緒緊張、疲勞時手抖更明顯,於精神鬆弛或休息時減輕或完全消失。喝酒後症狀可減輕。神經系統檢查除手抖外無其它異常,治療這種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採用葯物治療。服葯可以改善症狀,停葯後又復發,所謂「治標不治本」。特發性震顫進展非常緩慢或不進展,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
2.帕金森病。這是一種發生於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除手抖外,還伴有動作緩慢,肢體僵硬,平衡功能差等症狀。如果不治療,症狀將越來越重。這種病需專科醫生幫助診治。
心理因素
如果排除病理因素,手抖的另一常見病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
預期焦慮症。這種問題常常製造了一個使病人感覺到恐懼的情境。比如,你非常擔心工作有別人在場時手會發抖,結果別人來到你面前時,你的手真的在抖動了。在預期性焦慮症中,引起心理反應的症狀的焦慮會加劇或導致症狀的產生。而症狀的出現又進一步強化預期性焦慮,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在這個惡性循環中,你被封閉起來而不能自拔。由此可見,病人真正害怕的是害怕本身。
J. 手拿筷子抖是怎麼回事
用手拿筷子手發抖有可能是你精神太過緊張,睡眠不足引起來的也有可能是特發性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