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印度50歲穆斯林

印度50歲穆斯林

發布時間:2022-03-16 12:11:28

1. 為什麼印巴分治後印度還有那麼多穆斯林而巴基斯坦沒有多少印度

我給一個解釋好了。
根據憲法,印度(Republic of India)是一個世俗(secular)的國家;但巴基斯坦(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不是。
「世俗」的定義我就不展開了。這既是你問題中說的這種現象的原因,也是它的結果。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互相仇恨在印巴分治之前就已經被點得火熱——主要是政治原因驅使,宗教信仰成為了渠道。

2. 印度有多少穆斯林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伊斯蘭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13.4%的印度人信仰伊斯蘭教,約1.62億。
印度的穆斯林主要集中在北方邦、西孟加拉邦、比哈爾邦和安得拉邦,80%屬於遜尼派。

3. 認識了一個印度留學生,他有阿富汗血統,不信印度教,是一個穆斯林,思想也比較開放,在一起好嗎

穆斯林不吃豬肉,且在穆斯林家庭的女性出門必須帶頭套(只能露出兩個眼睛),據我所知,穆斯林女性幾乎不嫁給其他信仰的人士且包含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士,但穆斯林男性卻經常娶其他宗教的女性且包含沒有宗教信仰的女性,這一點看來視乎有這選擇性遺忘。
而且在印度重男輕女是非常嚴重的,如果以後你不能生男孩,那麼在男方家庭是會受到排擠的,最重要的是,在印度很多時候男方是可以娶多個妻子,還有就是如果你與他結婚,那麼以後不可能生活在中國,結婚這種事是要多考慮多分析的,不要一時沖動,而且這個男子的家庭到底是怎樣的,你現在無法知道,至少目前無法確定是怎樣的。
我這個人考慮問題喜歡從以後考慮起,這可能與我是一位父親有關,而且我的小孩也是女孩,如果是我,那麼不會願意自己的女兒嫁去印度,寧願是越南泰國等國家,也絕不允許自己的女兒嫁到印度。
印度目前的生活條件很有限,不要認為是留學生家庭就一定會好,我這樣說可能很現實,但也不想自己的女兒過的好一些呢。在印度女方出嫁一定要給南方大量的彩禮,這樣女方在男方家才有地位,如果以後男方再娶了另外一個女子,如果這個女子給的彩禮比男方第一任妻子的彩禮厚重,那麼她的地位就比第一任要重,且話語權就更大。
我說一件事情與你聽聽吧,我妻子的曾祖母就是一個印度女子,當初她出生時差點被活埋,就因為她是女孩,後被人救起,長大後認識我妻子的曾祖父來到中國。這可能也是我對印度有排斥的原因吧。
愛情不能當飯吃,愛情可以轟轟烈烈,愛情可以是甜言蜜語,愛情也可以是天花亂墜的胡思亂想,但過日子只是柴米油鹽平平淡淡。而且你們都是只是學生,以後能不能在以後還是未知數,所以對於某些事要不要做,應不應該做,還是多有顧慮的一些好。
如果以後我的女兒上大學,我不反對她戀愛,但這個戀愛對象,一定不能是來自印度的而且絕對不允許是一個穆斯林。我並沒有歧視穆斯林,而是因為我的信仰與穆斯林是對立的。

4. 如何與印度穆斯林相處

不要吃豬肉就好了

5. 印度為何有少部分人,做了伊斯蘭教的信徒

一、印度是宗教信仰特別多

印度這個國家特別注重宗教信仰,那麼有很多人都有信仰的宗教,而且都是信仰著不同的一個宗教,其中有的印度的本地教派印度教,還有佛教。印度也是佛教的發源地。所以說佛教在印度是一個非常大的教派。


在以前的時候伊斯蘭教屬於一個特別大的教派,但是現在伊斯蘭教在時代的進步下,卻走偏了。已經不在以前的道路上行走,那麼在世界各地區中有很多恐怖襲擊,其中就有很多活動,都是伊斯蘭教人們組織的,所以說現在伊斯蘭教的名聲也是逐漸的變得不好起來了。

6. 印度政府為什麼排斥穆斯林

印度人口裡印度教(佔82.7%)、伊斯蘭教(佔11.2%),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在歷史上有極大的矛盾,印度最後一個王朝-莫卧兒王朝是外來民族入侵,他們以武力征服印度,也用武力強推伊斯蘭文化,可惜政權不穩定,到了三四代皇帝時就衰落了,地方土王把皇帝作為象徵君王對待了,那麼兩個宗教的矛盾就呈現出來了,英國殖民印度,為了很好地控制印度人口,故意挑撥兩教矛盾,矛盾就加大了,在英國撤離印度時還故意挑撥印度,巴基斯坦分制,導致宗教矛盾成為政治沖突的導火索,微觀來看,印度教上層絕大多數素食,而穆斯林肉食,印度教對牛非常崇拜,而穆斯林吃牛肉,諸多的宗教教義矛盾很容易觸發低層次人群的沖突,在政府大多數人為印度教徒,當然會多少排斥穆斯林;

7. 印度的穆斯林

這個是導演按照劇情需要做的。 並非實際的印度穆斯林會這樣子。沒有人願意天天打打殺殺。

8. 印巴分治了,為什麼印度還有穆斯林

由於穆斯林遍布全國 所以不是所有穆斯林都遷移到巴基斯坦 當時巴基斯坦是印度穆斯林的主要居住地而已
印巴分治是指於1947年8月14日和15日發生在印度次大陸的歷史事件,大英帝國統治下的英屬印度解體,誕生印度聯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領兩個新國家。由於當時分治條款只涉及現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二國的劃分問題,漢語常稱之為「印巴分治」。
英國在當時規劃了由印度教徒較多的地區的印度、伊斯蘭教徒較多的地區的巴基斯坦、同時保留各藩王國,由這三者組建獨立的「印度聯邦」的獨立方案,但未能獲得共識。因此,末代印度總督路易斯·蒙巴頓放棄了將印度統一的計劃。1947年6月4日,蒙巴頓聲明將在這一年的8月15日通過將英屬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方式來實現印度的獨立(也包括英屬印度高等文官、英屬印度軍隊、英屬印度鐵路的分割)。另外,獨立後的政治框架暫時按照英國制定的1935年印度統治法實施。7月18日實施的1947年印度獨立法規定,英屬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新國家,兩國在各自的憲法(印度憲法及巴基斯坦憲法)實施之前是英聯邦的自治領(和加拿大及澳大利亞地位相同,在國際法上是獨立國家)。

9. 印度有多少人信仰伊斯蘭教

印度是一個印度教大國,我手頭只有1981年印度分各邦宗教比例數據,各邦的 宗教側重不太一樣,但是大致算下來印度教佔印度總人口的近82%,而伊斯蘭教能占約11%,至於佛教則只佔到總人口的0.7%,所以千萬不要瞎說。

10. 穆斯林和印度教的情感糾葛

在印度,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教徒的沖突在很久以前就存在。16世紀,印度形成了外來的穆斯林王國與本地的印度教王國的對峙局面,而且穆斯林已居統治地位。教派之爭頻繁爆發,各種矛盾錯綜復雜。

到17世紀,歐洲文明開始了征服印度的入侵,最終迫使印度人經受了長達200年的殖民統治。英國殖民者的統治並未消除印度原有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相反,他們利用了這種矛盾來分化和瓦解印度的民族力量。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大黨在領導印度進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運動並把印度教引入政治後,英國殖民者對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採取了挑動矛盾的離間行動。1857年印度反英大起義後,英國殖民者一直把穆斯林當作是英國的主要敵人,隨著國大黨勢力的日益增長,英國殖民者感到威脅其統治時,就採用了挑動宗教矛盾來限制國大黨和印度教教徒勢力的做法,改變了原來對穆斯林的態度,給予穆斯林一些利益,這樣,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固有的矛盾被英國人激化了,而英國殖民者卻藉此穩固了其殖民統治。

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過程中,穆斯林與印度教是有過合作的,隨著印度獨立運動的高漲以及獨立日期的臨近,兩教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在英殖民者的操縱下,「蒙巴頓方案」按宗教特點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方案一公布,教民的大遷徙和教派大仇殺便拉開了序幕。據統計,僅旁遮普省在分治中便有50多萬人死於教派仇殺,還有1200萬人無家可歸,數百萬人淪為難民。

到1992年底,印度又一次爆發了大規模宗教沖突。當時,北方邦阿約提亞鎮的一座歷史古跡巴布爾清真寺被幾千名印度教宗教狂熱分子拆毀,並就地搭起一座印度教羅摩神的臨時性祭壇。這一事件立即在印度全國激起伊斯蘭教徒和印度教教徒之間的大規模暴力沖突。據官方統計,一周之內有1097人喪生、4085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價值2.879億盧比,政府在135個城鎮實行了宵禁。
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沖突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宗教、歷史原因外,還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

政治方面的原因。印度的政治斗爭給歷史恩怨和教派矛盾不斷火上加油。印度獨立之初,領導人為穩定和統一全國,決定實行世俗民主制度,對印巴分治後留在印度的數千萬穆斯林採取與印度教教徒一視同仁的政策。鑒於穆斯林在印度居少數地位,在經濟、社會和文化上比印度教教徒困難很多,政府在政策上給予穆斯林一定的照顧。執政的國大黨的這一政策,頗得穆斯林的擁護,使穆斯林長期成為國大黨政府的支柱。當時印度教教徒也理解這一政策,認為也是符合自己總體利益的。但印度人民黨批評國大黨的世俗主義是欺侮印度教教徒,討好穆斯林,號召印度教教徒團結起來,為爭取平等地位而戰斗。由於執政的國大黨對人民黨的蠱惑宣傳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在1991年舉行的邦議會改選中,人民黨破天荒地在北方邦、中央邦、拉賈斯坦邦和喜巴偕爾邦獲勝並上台執政。人民黨打著建立印度教國家的旗幟,利用阿約提亞寺廟糾紛,發動群眾,迅速擴大了政治影響,獲得了權力,也為宗教沖突的激化打下了伏筆。

經濟上的原因。貧富懸殊擴大和社會階級矛盾激化也使教派沖突不斷升級。一位印度社會學教授說:教派暴力顯然是一種階級現象。由於過去幾十年裡農村貧民大批湧入城市,使城市變成了主戰場。據1993年1月公布的調查材料顯示,1992年發生的一個半月的教派沖突中喪生的人95%在城鎮地區,因為那裡是社會階級矛盾激化的集中點。一般說穆斯林比印度教教徒更窮,印度教極端派政黨濕婆軍把城市失業知識青年作為發展組織的重點對象,動員口號就是:「政府對穆斯林的綏靖政策,使你們失去了就業的機會。」

民族情感上的原因。長期以來,民族屈辱感的刺激也造成了社會的動盪。冷戰結束後,印度人感到自己國際地位下降,處處受欺壓,當時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在核武器和導彈技術不擴散問題上不斷向印度施加壓力。在經濟改革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壓迫印度政府按它們的條件去辦。在此情況下,印度人民黨提出要製造導彈、核武器,以實力謀求大國地位,在宗教問題上,提倡回歸印度教尋找本源,從而使宗教矛盾激化。

國際上的原因。周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興起對印度的宗教矛盾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印度教原教旨主義是作為其他原教旨主義勢力的對應力量出現的。印度教教派主義黨派鼓動印度教為印度人謀求利益。在中東、北非和中亞地區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出現新發展勢頭的情況下,印度教原教旨主義也蓬勃發展起來。

閱讀全文

與印度50歲穆斯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不會拼音 瀏覽:509
長壽花開到幾月 瀏覽:949
偷偷買了房子怎麼告訴父母 瀏覽:91
老人在家裡怎麼放電視 瀏覽:487
長壽村采訪 瀏覽:708
烙鐵焊接要做什麼體檢 瀏覽:62
浙江省國有企業中層幹部退休金多少 瀏覽:260
上市公司尋養老院合作 瀏覽:887
軍校提前體檢什麼 瀏覽:2
重陽節快樂英語怎麼說 瀏覽:200
老年大學柔力球計劃 瀏覽:93
50歲女人微信號大全 瀏覽:402
朋友父母離婚該怎麼安慰英文 瀏覽:384
清濁祛毒丸治老年人夜間尿頻嗎 瀏覽:231
六和孝順餐廳 瀏覽:818
老年人的冰箱 瀏覽:516
中老年人肚子疼該怎麼辦 瀏覽:533
軍校體檢在哪裡通知 瀏覽:658
孝敬父母金怎麼寫 瀏覽:895
南通市老年大學藝術節 瀏覽: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