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常人是多少歲長智齒長的太早會怎麼樣呢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副主任醫師張曄介紹,長智齒其實是一種生理現象。智齒在醫學上稱為「第三磨牙」,它通常在18歲以後長出,這是人類智力發展的高峰時期,所以又被稱為「智齒」。隨著人類的進化,頜骨逐漸變小,而牙齒的大小及數量沒有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最後長出的第三磨牙就因為沒有了生長空間,受到周圍組織的擠壓,生長過程比較痛苦。
張曄指出,並不是所有的智齒都需要拔除,但是如果發生以下幾種情況,就要盡快手術了。其一是位置不正,常見於下頜智齒。小毛的問題就是因為智齒向前生長擠壓到鄰牙。此外,向後、向舌側、向頰側、甚至向下長也都可能產生危害。智齒生長方向不正常,通常會導致智齒與相鄰的磨牙間出現縫隙或凹槽,極易嵌頓食物殘渣,長時間清理不凈,相鄰磨牙將發生齲齒、牙髓炎、根尖炎等。其二是出現了冠周炎。由於多數智齒萌出不完全,牙冠的一部分被牙齦包繞,形成盲袋,食物殘渣易進難出,導致冠周軟組織紅腫、盲袋積膿,患者會有疼痛、開口困難、發熱等症狀。冠周炎可反復發作,嚴重時會出現頜周間隙感染、下頜骨骨髓炎等。第三種情況就是智齒本身出現了齲齒,除非位置正常、咬合良好,一般不予保留。
張醫生說,長智齒時要留意各種微小症狀,例如:長智齒的部位反復腫脹疼痛,即使間隔時間很長,也應該意識到可能是冠周炎發作。此外,總塞東西也是一個信號,可能是因為牙間縫隙大或出現齲齒,要盡快去看醫生,不要等嚴重了才去看病 智齒,學名第三大臼齒,俗稱智慧齒,立事牙,是口腔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如果全部生長出來一共4顆,上下顎各兩顆,一般是於16歲或之後才生長出來,相較於幼兒時期長出的乳齒與兒童時期更換的恆齒,智齒通常是在人類心智已經趨於成熟時才長出,因而得名。在智齒的生長方面,個體差異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有的人40、50歲才長,有的人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的。而且四顆智齒也不是都必然會長全,某些人的智齒可能只長1至2顆,有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生長,這種情況稱為智齒阻生。
從門牙牙縫開始,由一側門牙向里數牙齒數目,如果有第八顆牙,它就是智齒。
智齒與進化
智齒的退化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在人類從猿進化而來的過程中下顎體積變小,沒有頜骨空間留給智齒;第二,可能與口腔衛生有關,古代的青年人有幾顆牙齒或大多數牙齒脫落是件很平常的事。而這個時候剛剛長出來的智齒就會發揮作用。而現代人口腔醫學發達,人人都有刷牙的習慣,除非發生意外青年人的牙齒一般都會保持完整,智齒就變成多餘的了。由於沒有生長空間,智齒生長時往往會有疼痛,且萌出後位置和方向會發生異常,大部分人的智齒沒有咀嚼功能,沒有對咬牙。也就是說,智齒一般是多餘的,被認為是一種痕跡器官。
智齒引起的疾病
由於智齒生長的特殊位置,給它的清潔和治療帶來許多問題,常引起的疾病有齲齒、牙周炎、牙髓炎。
由於智齒在最裡面,日常刷牙不容易清潔,容易產生蛀牙,且智齒往往由於萌發空間不足出現脹痛,還會侵犯鄰牙,造成牙疼。另外,由於沒有對咬牙,有時智齒會過度萌發,進而影響咬合;還有時會萌發不足成為阻生齒,引起牙列不齊,冠周間隙感染,張口困難。
智齒是第三大臼齒,對相鄰的第二磨牙有重要影響。由於大多數智齒是前傾阻生的,約呈45度角頂在第二磨牙上,從而形成一個牙冠夾角,容易嵌塞食物,久之導致第二磨牙齲壞,甚至牙髓炎,就算沒有那麼嚴重也會影響第二磨牙的壽命。
智齒的拔除
由於上述智齒可能引發的疾病,大部分專業人士出於避免產生後患的考慮,建議拔除智齒。也有一部分人的智齒並不對人造成任何困擾,這是個體生理結構決定的,這些人沒有必要拔除智齒。因為智齒生長的位置是三叉神經的一個分支,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口腔內的感覺甚至視覺。而成年人的下顎骨、智齒牙根都已經定型,所以智齒拔除手術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對於糖尿病、心臟病等患者,易於在拔除中引起並發症,對於這些人的智齒拔除手術要慎重。
由於智齒有3~4個牙根,生長的位置又不利於操作,所以拔除智齒一般選擇敲碎牙冠,分割取出的方法。由於麻葯的使用在手術過程不會感覺疼痛,但人們要對這個過程進行心理上的適應,有人因為恐懼而不配合治療。對於某些露出牙冠較少的智齒,拔除時可能會切開牙床取出,傷口的癒合會帶來一定的痛苦。
2. 長智齒了,該怎麼辦
長智齒時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正常,要注意口腔衛生了,飯後漱口,沒事用溫鹽水含淑。智齒長不出來或位置不好總引起炎症是建議拔除的。拔牙前要拍片確認,炎症期和經期避免拔牙,拔牙後不能吃過冷過熱的食物,不能劇烈運動,不能喝酒。拔牙會打麻葯不會疼,但你會恐懼,自己放鬆就好,至於難易程度要看你的牙長的位置了,一般建議拔牙後要吃消炎葯的,不會有什麼後遺症,但要去正規醫院拔牙。祝你早日康復
3. 長智齒時應該注意什麼
如果是最後面可能是要出牙了 恆牙28~32顆 上下左右各8顆 其中第八顆為智齒,也就是智齒,通常在20歲左右萌出 出與不出與牙床大小有關有個體差異 智齒如果位置正萌出後位置正常與前鄰牙排列整齊可保留智齒也有不萌出的如果,萌出後位置不正(正與不正需要拍牙片進行判斷),就會損傷相鄰的呀,建議盡早拔除! 如果想進行保守治療可按以下方案進行 1.口服消炎葯 牙周康 2.雙氧水(用注射器沖洗) 本人牙醫,有疑問可以繼續問我 ≈風過無痕≈,為您解答,希望能夠給您幫助,同時也希望您能採納,謝謝
4. 長智齒問題.!!
智齒的生長,關鍵看你牙床的位置、頜骨的空間是否夠,如果夠,是根本不會疼的。
智齒如果被阻生在頜骨里,或根本就不見萌出。或是導致其他牙齒排列擁擠或移位,從而使局部牙齒出現齲齒、感染或牙齦疼痛。阻生的智齒在頜骨內的位置也是異常的,有時甚至呈水平阻生。這種情況最好是拔去。
另外,你疼痛得不行了,也最好去醫院處理掉。
其他情況最好就不要去拔,由於智齒在口腔最內側,最難操作,操作不當反而有害。用麻葯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再問問你,你的長智齒位置的面部,有否異樣?如果有腫,可能是智齒冠周炎,那要盡快去醫院看看,開點葯。
在排除以上情況,你不想拔的話,給你幾點建議:
1、不能舌頭去舔智齒;
2、按摩,從臉上揉裡面,輕輕的,揉到稍微有一點疼就行了,每天大約40~50下,幾天後疼痛就會減輕;
3、吃飯後一定要漱口,最好是鹽水;
4、吃些清火的食物(苦瓜、蓮子等),菊花茶、金銀花;
5、覺得疼的比較厲害,也可以上點消炎葯;
6、紅腫的地方,拿些小冰塊冷敷,也可以緩解疼痛
5. 長智齒發炎了要注意什麼
智齒的並發病症
1、齲齒
智齒的阻生或錯位易使食物殘渣嵌塞在第二磨牙與智齒的牙間和牙周縫隙中,很不容易清除,常發生齲齒。據調查;下頜第二磨牙牙頸部平均齲患率為16.4%,不同年齡階段齲患率有顯著不同,20歲時僅為3.7%,50歲則高達27%。可見,拔除阻生或錯位智齒是預防第二磨牙齲壞的關鍵,而且對已發生的較淺的齲變也可能使其不再發展。
2、牙列不齊
14-18歲是智齒萌生的最活躍時期,但因頜骨骨量與牙量間的不平衡,可供智齒萌出的空間是有限的。因此,智齒萌出運動的推動力常是造成牙齒擁擠和排列不整齊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萌出運動的持續推動力只要有4~5克,就足以對第二磨牙產生影響。因此,第二磨牙發生錯位,扭轉等較為多見,約占牙頜畸形患者的20%左右,其中約有80%發生在下頜第二磨牙;以青少年居多,女性約是男性的1.6倍,第二磨牙的錯位,會使上下方的咬
頜接觸面積減少,人的咀嚼功能明顯降低。
3、鄰牙及支持組織的吸收
下頜智齒的牙胚在發育過程中,牙的長軸本來是向前方傾斜的,只是在有足夠下頜發育時才逐漸直立萌出,當萌出過程中受阻於第二磨牙時,該處就會產生附著第二磨牙牙根表面的毀齒細胞。毀齒細胞可釋放出溶蛋白酶而使牙根逐漸吸收,嚴重者可使下頜第二磨牙遠中牙根完全吸收。而且阻生智齒與第二磨牙間常存在的慢性牙周炎也會造成牙槽骨的炎症性吸收。
4、顱下頜紊亂症
下頜智齒的阻生或錯位常會與上頜第二磨牙發生咬頜干擾而導致下頜病理性後縮,這是誘發顱下頜紊亂症的原因之一。臨床主要表現為顳下頜關節的彈響、疼痛和下頜運動的異常,咀嚼肌的疼痛、耳鳴、舌痛等症狀。許多患者在拔除阻生或錯位的智齒後,由於阻斷了誘發顱下頜紊亂的潛在因素而取得了明顯療效。
5、智齒周圍囊性病變
頜骨的牙源性囊性病變好發於未萌出的埋伏牙,而下頜智齒萌出受阻的機率又最高,顯然是主要的好發部位,當囊腫發展到一定程度度,頜骨可發生膨隆變形,遇有繼發感染,還會反復腫痛,嚴重者還可造成病理性骨折。
6、口腔粘膜發生癌前病損
阻生和錯位智齒的牙齦和頰粘膜,可因牙冠邊緣的長期機械刺激或反復咬傷,而使粘膜發生潰瘍、糜爛、組織異常增生及白斑等病理損害。如此長期的創傷修復再創傷過程會影響口腔粘膜上皮的正常角化而發生癌前病損,進而誘發口腔粘膜癌變。
7、智齒冠周炎
智齒阻生時可呈垂直、前傾、水平、橫向、倒置等不同方向萌出。當其部分萌出時,牙冠周圍常被牙齦組織不同程度地覆蓋,以致在牙冠與牙齦之間形成一個牙齦袋,深度超過2~3毫米時,常導致病理變化。由於此袋內易於食物殘渣潛藏和細菌的繁殖,當齦袋處遇有創傷或身體抵抗力下降時,就會發生炎症。智齒冠周炎的好發年齡在20~25歲,幾乎95%發生在下頜。常表現為冠周組織紅腫疼痛,以致影響咀嚼,吞咽,還常伴有張口困難及發燒,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若炎症未及時控制,還可向頜周、頸部擴散,形成組織間感染、頜骨骨髓炎,甚至還可發生敗血症、心包炎等嚴重全身並發症。
參考資料:http://www.kouqiangwang.net/thread-765-1-1.html
6. 為什麼50歲還長智齒
50歲正是長智齒牙的年齡,說的是身體比較健壯的男人,到這個年齡身體會發生一些因為外界的和本身的因素的影響,長智齒牙是正常現象。不影響身體健康,不必擔心。
7. 50歲以後智齒以後又長出牙齒,是怎麼回事
從你的描述來看,考慮和智齒的生長導致了牙齦炎有關系,目前建議,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多喝水,多吃性質涼的食物,比如青菜,海帶湯等,注意口腔衛生,每次進食後含清水漱口,雙氧水漱口,正生理鹽水漱口,早晚正確的刷牙,同時口服消炎葯物,比如甲硝唑和頭孢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