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清朝由於太平天國失敗延長壽命

清朝由於太平天國失敗延長壽命

發布時間:2022-03-11 05:23:56

Ⅰ 清朝在被太平天國沉重打擊過以後,為什麼反而續命了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席捲東南半壁,轉戰18個省,堅持14年,最終在中外聯合反動勢力的絞殺下徹底失敗。

那麼,這個摧枯拉朽的太平天國起義,到底給腐朽的清王朝帶來什麼樣的嚴重後果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

1、沉重打擊了清朝腐朽統治

作為農民起義,太平天國沉重打擊了腐朽的清王朝。

太平天國自廣西起兵,途徑湖南湖北,然後順江東下直搗南京,橫掃東南半壁。在太平天國所經之地,清朝的基層政權受到極大的沖擊,很多地方機構被連根拔起。

在絞殺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清朝不得不將部分權力下放到漢人官僚手裡,這使得漢人官僚地位空前上升。清朝的放權使國家權力由朝廷到地方逐漸下移,以皇權為核心的中央集權體制逐漸被以督撫為核心的地方分權體制所取代。清朝政治架構的重組使得清朝的統治階級內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革新,這為延續清朝國祚打下了良好基礎。

因為削弱了皇權,清朝獲得了一個相對活躍和開明的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洋務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我國在技術裝備上開始近代化。

由於清朝的近代化努力,算是抓住了時代的尾巴,技術的進步使得清朝避免了其後被農民起義傾覆的危險。再加上列強對清朝的「特殊照顧」,使得清朝得以成功續命幾十年。

不過到了清朝末期,清朝的滅亡與否完全取決於各國列強!

Ⅱ 太平天國到底是增加了滿清的壽命還是減少了滿清的壽命

太平天國在定都南京的十年沒有絲毫的政治建樹,經濟、政治、外交都一塌糊塗。更是不注重水軍的發展,導致最後南京被團團包圍。這場運動的唯一作用是刺激了當時清朝進行現代化的洋務運動,使清廷自己的壽命延長了20年以上。

Ⅲ 為什麼清朝沒有亡於太平天國,反而過了半個世紀才最終

首先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
1)從客現上分析,主要由於太平天國發生在中國已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時代,它所要對付的敵人,不但有掌握全國政權、作為封建勢力中心的清朝統治者,而且還有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因此所遇到的敵人相對來說汐比較強大。

(2)從主觀上分析,由於太平天國還只是一次沒有先進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在封建社會中,在民階級受著嚴重的剝削,要求解放,而且敢於用武裝斗爭來爭取解放。但是農民畢竟是分散的小生產者,他們不可能制定明確的革命綱領並用這個綱領來團結所有的革命群眾;他們不可能長期地維持革命紀律,藉以集中自己的力量戰勝強大的敵人;他們缺乏用科學的方法總結革命經驗並用這些經驗來指導革命實踐的能力。
局限性:
1、農民階級的局限性:農民階級是小私有者,具有自私狹隘特性。不是新生產力的代表,不可能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說明農民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勝利。
2、時代局限性:當時中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還沒有形成,先進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還未產生,因此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而失敗。主觀方面(農民階級局限性)
①提不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廣大將士不明確革命目的。
②定都天京後,領導特權思想膨脹,爭權奪利,貪圖享樂。
③戰略失誤:偏師北伐,孤軍深入。
【2】客觀方面: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聯合絞殺。
然後清朝為什麼過了半個世紀才滅亡:
打敗了最大的起義者,政權當然能夠繼續維持和保存,後續的一些小的起義不成規模,比如義和團運動。
雖然太平天國運動極大的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但是並沒有動搖清政府的根本,並且清政府實施了一系列重用漢臣的舉動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他們之間的影響:天平天國運動雖然由於自身的領導失策和內部政變削弱了力量,但他堅持斗爭長達14年,沉重的打擊了清王朝。
同時,加上後來的戊戌變法的失敗以及義和團被鎮壓的血腥,外侮紛至,武昌起義,腐敗的清王朝早已失去人心,點點星星之火馬上燃成了燎原之勢。終於清王朝在中國的統治土崩瓦解。
可以說,太平天國運動對清王朝的滅亡起一個輔佐作用。

Ⅳ 清朝的太平天國是怎麼失敗的

樓上說的很對了,也符合主客觀統一原則。不過有點套話,我想說的細一點。
第一、太平天國沒有切實可行的行動綱領和目標。太平天國依然沒有脫離傳統舊式農民戰爭追求「絕對平均主義」的牢籠,這是他失敗的根本原因。絕對平均主義,歷史已經無數次雄辯的證明了是不可行的,只能作為行動的口號和宣傳,因為社會財富只有得到一定的集中才能發揮促進生產力發展進步的作用。可笑可悲的太平天國居然還真的想把它弄成現實,企圖用軍事手段,單憑領導人的意志就推動社會變革,違背了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還能不敗?至於後期的《資政新篇》,雖然夠先進,但和《天朝田畝制度》一樣嚴重脫離實際,更糟的是,這是對農民階級的背叛,反而把原本支持太平天國的力量給推走了,如此一來,太平天國敗局已定。至於貪腐,斗爭什麼的都是小問題。統治集團不貪腐?滿清就比太平天國好到哪去嗎?共產黨從建黨到現在還不是一直在內斗,結果呢,越斗越強!整個太平天國期間,也就石達開在安徽搞的那幾年還比較靠譜。
2、滿清統治還未爛到底。一個政權,維持其統治的有兩個因素,一個是人民的支持,一個是官僚集團的忠誠和穩定。此二者有其一,則國必不亡。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封建王朝到了中期其實就已經很難說「人民支持」了,但是依然可以維持下去,靠的就是穩定的官僚集團。國家通過給予官僚優厚的待遇甚至縱容其貪污來換取他們的支持,如此當國家有難之時,這些人就會主動站出來維護王朝的統治,因為他們是這個政權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此時的滿清就是這樣,歷次對外戰爭的失敗還未切實影響到人民的利益,所以人民對於滿清的統治是一種「不支持,不反對」的態度,而清政府對官僚集團的利益的保護依然得力,所以才會出現曾國藩這樣的人。到後來就不行了,一再巨額賠款,負擔全轉嫁給老百姓;對外開放,把自己的人民交給外國人,咱們一起剝削;一場戊戌變法更是把全國的官僚集團得罪了個干凈,所以到了武昌起義的時候,就再也沒有曾國藩了,而是袁世凱。

Ⅳ 清朝時期,太平天國曾經奪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並強盛一時,為什麼後來最後會失敗

太平天國失敗原因探析
偉大的太平天國運動歷時14年,烽火燃及18省,先後攻克城池600餘座,創建了使敵人聞風喪膽的軍隊和政權,沉重地打擊了晚清王朝的統治。其規模之宏偉、綱領之完備、影響之深遠,是歷史上任何一次農民戰爭都無法比擬的。但她為什麼沒有推翻清王朝,取得劉邦、朱元璋式的勝利?她失敗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請看本刊今日發表的中國人民大學何瑜教授的文章——

天上神權,地上皇權——一個解不開的歷史死結

在生產力十分落後的中國封建社會,被壓迫與被剝削的廣大貧苦農民在試圖推翻而還沒有足夠力量推翻他們頭上的統治者時,往往採取一種神秘的形式。在太平天國革命的初期,為了爭取群眾的支持,洪秀全等也因襲了這種形式。洪秀全自稱上過高天,全知全能的皇上帝曾賜給他寶劍、金璽,命他下凡做「真命天子,斬邪留正」。這樣,洪秀全就把自己變成了「神」,成為天父上帝的次子、天兄耶穌的胞弟、奉天承運的人間君主。而中國封建君主制的核心是「朕即國家」,定天下於一尊。洪秀全自登上天王寶座之後,便始終以「朕」自稱,並反復強調「天朝嚴肅地,咫尺凜天威,生殺由天子,諸官莫得違」,同時大搞家天下,封立幼主洪天貴福為萬歲。在洪秀全把自己神化為上帝次子之後,楊秀清、蕭朝貴亦分別假託天父上帝與天兄耶穌附體傳言。這樣,在人間天上,太平天國內部便有兩套相互沖突的權力系統。在人間,洪秀全是太平軍的最高統帥、太平天國的君主天王,洪與楊、蕭是君臣關系;但在上帝教中,洪與楊、蕭之間又由君與臣變為子與父和弟與兄的關系,即貴為天王的洪秀全亦須服從代天父、天兄傳言的楊、蕭之命。於是,宗教上的父子兄弟與政治上的君臣上下,神權與君權之間,權力交叉,尊卑顛倒,形成太平天國政教合一體制中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這種神權與皇權的矛盾交叉,既是楊秀清謀奪之結果,又為其進一步專擅並最終欲取洪秀全而代之創造了條件。

建都天京以前,東王楊秀清尚能維護天王洪秀全的權威,但此後楊秀清漸以天父自居,獨斷專行,時時覬覦皇權的寶座。洪秀全要「奄有四海,撫綏萬方」,楊秀清則提出「四海之內有東王」;洪秀全要「天下萬國朕無二」,楊秀清部署的門聯上則公然書寫「參拜天父永為我父,護衛東王早作人王」。楊秀清「威風張揚,不知自忌」,最後發展到杖責天王,逼封萬歲,結果洪、楊之間,皇權與神權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無法調和,一場慘痛的天京內訌便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天京事變之後,皇權和神權雖然在表面上得到了統一,但上帝「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話已在太平軍中徹底動搖了。同時,由於洪秀全不理朝政,仍以教主自居,故皇權亦日趨衰微。先是,翼王石達開回京輔政,洪秀全見其眾望所歸,擔心大權再次旁落,於是「主是朕做,軍師亦是朕做」,並封其胞兄洪仁發為安王、洪仁達為福王,用以牽制翼王,且有謀害之意。結果石達開不想作楊秀清第二,憤而離京出走。石達開的遠征不歸,雖然避免了天京的第二次流血,但他率領十餘萬精銳之師走上分裂的征途,極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力量。到天國後期,京中政事,洪秀全俱交其兄洪仁達處理;太平軍內部「顧己不顧人,顧私不顧公」的現象日趨嚴重,甚至「私鐫印信」,「私給官憑」,「私與官職」。洪秀全疑懼李秀成等後起之王尾大不掉,又眾建諸王以分其權,結果濫封王爵之後,形成更多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山頭勢力,以至出現天王不能控制主將、主將不能指揮軍旅的嚴重局面。

地上天國,封建體制——產生腐敗的溫床和土壤

洪秀全所創建的上帝教與基督教和中國某些傳統宗教不同的是,它不光滿足於死後升入天堂的慰藉,而且要在人間建立「小天堂」。天國的領袖們亦以此相號召,如洪秀全在永安突圍前,詔曰:「同心放膽同殺妖,金寶包袱在所緩。脫盡凡情頂高天,金磚金屋光煥煥。高天享福極威風,最小最卑盡綢緞。男著龍袍女插花,各作忠臣勞馬汗。」東王楊秀清亦言:待到小天堂,「出則服御顯揚,侍從羅列,乃馬者有人,打扇者有人,前呼後擁,威風排場,可謂蓋世。」許多參加金田起義的上帝會會眾就是抱著當「將軍」、作「夫人」的目的而來的。所以建都天京後,「無功不受祿,有功受到足,落力理天事,後來享大福」的思想首先在太平天國高級領導層中泛濫開來。

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更的終極原因,均取決於時代的經濟,而任何經濟制度又都有它相應的上層建築。在地主經濟和小農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十九世紀中葉,以推翻專制腐朽的晚清王朝為己任的太平天國運動,並沒有創造出「新社會的物質條件,所以任何強大的思想或意志力量都不能使他們擺脫這個命運」,即洪秀全所建立的太平天國政權,不可能擺脫傳統封建皇權體制的窠臼。早在永安時,太平天國的封王建制便已呈封建政權的雛形;建都天京後,其內部的等級愈加森嚴,尊卑愈加分明。從官制上看,自天王洪秀全到基層兩司馬,其間分為16個等級,無論朝儀、稱謂、冠服、旗幟、儀仗、文體,無不「貴賤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森嚴的等級制與「朕即天下」的皇權制度,既是封建專制政體的基本結構,又是太平天國培植腐敗的溫床和土壤。進入南京城後,洪秀全把一國之事交給楊秀清,自己則深居宮中。前方將士浴血奮戰,夫妻不能相聚,他卻擁有88個妻子,縱情享樂。史載,天王府四周「幾及十里」,建築宏偉,「雕琢工麗,飾以黃金,繪以五彩,庭柱用朱漆雕龍,鴟吻用鎏金,門窗用綢緞裱糊,牆壁用泥金彩畫,取大理石鋪地」,光耀射目。而楊秀清的東王府亦周圍六七里,「窮極工巧,以耀同儔」。在洪、楊等人影響和「小天堂」享樂思想的驅動下,太平軍諸王及其將領們也都大興土木,上自武漢,下至蘇杭,王府宮殿,相望道次。這種驕奢淫逸的腐朽生活,連李鴻章等人都不禁感嘆道:「然奢縱不倫至於此極,似古之叛逆亦未必盡如是也!」諸王奢糜如此,軍中亦然。

太平天國的英雄們雖然舉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幟,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但其本身固有的農民階級局限性也在取得階段性勝利後暴露無遺。在其內部,尤其是高層領導集團中,爭權奪利、競相腐化之風迅速蔓延,無情地侵蝕著太平天國的軀體。

聚也上帝教,離也上帝教——宗教對太平天國的巨大影響

「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感情」。天王洪秀全一面用「有田同耕,有飯同食,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的人間天國理想來動員民眾;另一方面又用「肯拜上帝者,無災無難;不拜上帝者,蛇虎傷人」等避邪享樂的宗教理論來鼓惑民心。

洪秀全於武宣登極或永安建制之後,如果能仿效明太祖朱元璋,及時取消上帝教,將大權集於一身,矯正神權與皇權交叉矛盾的政權體制,也許可避免後來發生的許多悲劇。但洪秀全陷於宗教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他不僅將所謂天父、天兄下凡顯示的「無數神跡全能憑據」刻為詔書,廣泛印發,而且將太平軍血戰所取得的勝利均歸於「托賴天父天兄之全能」;並揚言「今日天父天兄作事,欲使妖魔生即生,欲使妖魔死即死,略顯全能,即可掃盪妖氛,四海昇平」,全然不顧人力之所為。

定都天京後,《天朝田畝制度》中進一步規定:凡25家設一禮拜堂,所有婚娶吉喜等事均要祭告上帝,25家子女俱日至禮拜堂,由兩司馬教讀《舊遺詔聖書》、《新遺詔聖書》等,凡禮拜日,伍長各率男婦至禮拜堂,分別男行女行,聽講道理,誦祭上帝。除七日禮拜上帝之外,太平軍還於每日早晚拜上帝,每日飯前謝上帝。同時,對上帝教以外的意識形態,包括諸子百家之書一律排斥,「如有敢念誦教習者,一概皆斬」。另外,每年開科取士的題目亦以聖經為主,應試者對於聖經知識的多少,作為獲選與否和任職高下的標准。這種政教合一的組織系統與遍及各階層的宗教教育,將上帝教教條與政治法律和文化教育融為一體,使整個太平軍的思想完全被宗教迷信所禁錮,每一名天國士兵均是上帝教的忠實信徒。所以當時的外國官員記載說:太平軍「很注重虔誠和獻身精神,在遵守宗教禮節和儀式方面,他們是很規矩的,甚至是狂熱」。但宗教畢竟是顛倒了的世界,繼天父三子馮天山、天兄代言人蕭朝貴先後中炮陣亡,天父的代言人楊秀清又死於內訌之中。於是,上帝無所不能的神話便在太平軍中徹底動搖了。當時天京城裡的民謠曰:「天父殺天兄,江山打不通,長毛非正主,依舊讓咸豐」。

太平天國後期,洪秀全反復強調君權神授,並不斷自我神化。1863年12月下旬,曾國藩的湘軍已把天京團團圍困,在天國形勢萬分危機之時,李秀成提出「讓城別走」,洪秀全竟斥責說:「朕奉上帝聖旨、天兄耶穌聖旨下凡,作天下萬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之天兵多過於水,何懼曾妖者乎?」但天父上帝是救不了太平天國的。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先期病故的洪秀全遺體被湘軍從天王府中掘出,舉火焚之。上帝的神話從此便與天王府七日不熄的大火,一起化作了灰燼。

得人則昌,失人則亡——洪秀全的孤家寡人政策

「存亡在於得人」,這是漢代劉向的一句名言。在得人與用人方面,洪秀全採取的是孤家寡人政策,遠遠比不上與他刀兵相見的湘軍首領曾國藩。在上帝教的小家庭里,不僅有全能的天父天兄,就連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等人也都是上帝遣派到人間的「神」。所以他們並不需要凡身肉胎的才華和智慧,「凡有攻仗,皆有天助神奇」,「實是天父早已排定,故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實際上洪秀全等人也明白,要建設地上的天國,必須有大批的人才。所以他們也曾竭力搜羅知識分子,或開科取士,或設榜招賢。然上帝教所推行的反孔政策及「佛寺道院,城隍社壇,無廟不焚,無像不滅」的過激行為,致使大部分知識分子退避三舍。同時,對進入太平軍中的文化人,洪秀全等人也是只利用而不重用。史載:「賊擄我官吏紳衿讀書有心計人,或挫折以死,或分為各館充當書手,號曰先後,所辦無非寫奏章、誥諭、封條、出告示、造家冊、兵冊等事,一切軍令蓋不與聞,蓋防有用之才之算己也。」故李秀成被俘後,在被問及官兵與太平軍某事好、某事不好時說:官兵多用讀書人,而太平軍中無讀書人。其實,太平軍中也並非沒有文武兼備的人才,如翼王石達開、忠王李秀成等都是令清軍望而生畏的人物,但他們並沒有得到洪秀全十分的重用。

同時,按照上帝教的規定,凡是拜上帝者皆為天父子女,不拜上帝者為妖徒鬼卒,均在斬殺之列。這樣以順逆、人妖來劃分敵我,又嚴重地擴大了打擊面。同樣,狹隘的宗教信條還使太平軍失去了很多的盟友和同盟軍。如上海小刀會起義之後,首領劉麗川等極欲歸附太平天國,上書洪秀全願受驅使,但天國始終未派兵接應,任其孤立無援,終至敗亡。其他如福建的小刀會、紅錢會,江西的邊錢會,廣西的昇平天國、大成國,包括淮河兩岸的捻軍等各地各民族起義,太平天國均未能很好地與之聯合。結果,各支農民起義軍分別被清軍鎮壓。

北伐西征,形同流寇——太平天國戰略上的重大失誤

縱觀太平天國戰史,我們很難看到一種謀定後動、貫穿全局的戰略計劃,卻常出現坐困突圍、隨機性較大的戰略失誤。如金田起義之後,洪秀全不及時帶兵北上,而是先於大黃江口駐扎57天;在武宣東鄉登極後,也屯兵二月之久;其後在永安「蕞爾山城」中,又急急封王建政,盤桓半載有餘,給了清廷從容調兵遣將的機會。軍事上的一連串勝利,又使天國領袖們忘乎所以,以為「百萬銅關,盡行打破,實賴天父天兄之權能」,而非人力之所為。故建都天京後,洪、楊等人置清軍在天京和揚州城外建立的江南、江北大營於不顧,分兵北伐和西征。

當時太平軍雖號稱百萬,但除去老弱婦孺,能戰之兵只有十萬左右。如集中兵力先摧毀威脅天京的清江南、江北大營(時兩大營兵力不足三萬人),然後以天京為中心,上取武漢、九江、安慶,下取上海、蘇、杭,建立鞏固的江南根據地,最後再揮師北伐,與清廷爭奪天下,也許會取得劉邦、朱元璋的勝利。但天國領袖們計不出此,卻匆匆將全部太平軍兵分為三,結果無論留守天京,還是北伐、西征,其兵力均不佔優勢,實際上給了清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不修德政,治國無章——洪秀全等人治國政策的檢討

太平天國以宗教起家,是政教合一的組織,所以上帝教的教條既是軍規,也是法律。在建都天京以前,這種兼法律與軍規的宗教教條,在太平軍與清軍的作戰中,無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建都之後,太平天國並沒有一套完整的治國之策,而是將治軍的上帝教教規直接推行於社會,結果非但行不通,而且大失民心。

在經濟方面,進入南京之前太平軍還採取保護農工商政策,「買飯求漿,多給市值」。但建都之後,楊秀清便發布《待百姓條例》,實行廢除工商、田畝歸公的政策,「鋪店照常買賣,但本利皆歸天王,不許百姓使用」,「不要錢漕,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收取子粒,全歸天王」。太平天國又設立百工衙,集中各種工匠為天國服務,「但有口糧,並無雇錢」。這種剝奪農民和手工業者、違反經濟規律的政策是根本行不通的。

在文化方面,金田起義之後,在獨一真神惟上帝的思想驅使下,太平軍視「諸凡百神皆為妖魔,遇廟像輒焚毀」,以致「所過廟宇祠觀,無論土木形骸,金碧神像,悉遭殘剝」。建都天京後,洪秀全的反孔政策更急劇升溫,「所陷之處,凡學宮正殿兩廡木主亦俱毀棄殆盡,任意作踐,或堆軍火,或為馬廄,江寧學宮則改為宰夫衙,以璧水圜橋之地為錐牛屠狗之場」。對於儒家經典,則禁之惟恐不絕,毀之惟恐不盡。其後,因楊秀清提出不同意見,洪秀全雖下詔設刪書衙,宣布孔孟經書待刪改刊行後始准習讀。但直到太平天國敗亡,刪改之書也未能問世,孔孟之書仍被禁止。太平天國如此摧折作為漢族文化象徵的儒家文化,焚禁一切古書的做法,與推崇儒學的清王朝形成鮮明對照,其結果不啻將整個士大夫階層乃至普通民眾,都推向自己的對立面。

在社會管理方面,太平軍所佔之地,凡城鎮居民不管信仰愛好與否,先將財產集於聖庫,按男女分編入館,然後嚴格履行拜上帝儀式,誦習天條,贊美皇上帝。這種取消家庭、違背人倫的禁慾政策,引起大多數人民的強烈不滿,以至「嗟怨之聲」,長久不息。同時,太平天國還將上帝教強行推向社會,迫使人們改變風俗。如:不許奉佛敬神,崇拜祖宗,「禁民間供奉家堂」;禁止人們按傳統的舊歷過年,並取締民間過節時與天情相悖的所有舊俗;禁止民間飲酒、吸煙等等;這一系列以宗教治國的政策必然與傳統社會發生激烈的沖突,故當時處罰、殺戮之事所在多有。曾任天國洋務丞相的羅孝全說:「他們的政治系統和他們的神學是一樣的薄弱可憐。我不相信他們有任何的政治組織,並且不相信他們知道要組織一個政府。一切要務好象完全存於軍法,由最上級到最下級的當權者都是在殺人這條線上走。」如果去除誹謗之詞,這種看法亦不無道理。

150年前爆發的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最終失敗了,她曾使無數英烈們抱恨終天。她在歷史上的豐功偉績和興亡得失,盡管可以任人評說,但其用鮮血和生命鑄成的慘痛教訓,卻永遠值得後人警醒。

Ⅵ 清朝政府對太平天國失敗後參加人員如何處置的

清朝政府對太平天國失敗後參加人員全部殺無赦

Ⅶ 太平天國打不過清朝是因為什麼失敗的

太平天國運動之後,雖然取得很輝煌的成績,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洪秀全,1851年一月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率先起義,1853年就攻克了江蘇省的省會南京市,所以這群處於社會低層的人們只用了兩年時間就佔了大半個中國,這種成功是史上很難得的,但是太平天國的領導者生活窮奢極欲和普通廣大群眾之間脫離隔絕,彼此間的聯系逐漸疏遠,以至於最終取得失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可以從以下角度來分析。

三、沒有得到士大夫階層的認可。

太平天國運動沒有得到士大夫階層的支持,也是導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之一,太平天國運動所倡導的拜上帝教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相背馳,所以不能得到士大夫的認可,相反,劉邦和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則能得到中國知識分子的認同,所以他們才能成功。

Ⅷ 為什麼有人說「太平天國未推翻清朝,並且最後走向滅亡是中華之幸」

gylzxc1314:近代以來,西方勢力在中國的影響力大大加強,由於西方列強的實力具有壓倒性的優勢,所以,中國近代在內戰中較為成功的政治勢力,無不得到西方強國的臂助。太平天國與清庭的交戰,也是如此,誰能夠得到洋人的支持,誰才有勝利的機會——這是把握成功的大勢。
從1854年到1856年間,由於清庭拒絕與西方就通商問題妥協,雙方的沖突急劇攀升,再加上西方對太平天國不了解,這個階段,乃是太平天國與西方建立親近關系的最好良機。在此期間,英國公使文翰、法國公使布爾布隆、美國公使麥蓮及英國使館官員包令等先後到天京,探詢太平天國對商業最惠國待遇問題的意向,同時遞交了各國與清朝簽署的舊條約,要求太平天國予以承認和接受。對此,1854年,楊秀清在《答復英國人三十一條並責問五十條誥諭》中,庄嚴拒絕了西方的要求,他表示「視天下為一家」,「外國應向太平天國納貢,天王是各國之主」等。這體現了太平天國領袖們偉大的愛國情操和高尚的氣節,但也意味著太平天國喪失了得到西方援助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從1858年到1860年,在二次鴉片戰爭中一敗塗地的清庭意識到西方列強的厲害,承認西方在長江流域各個城市(大都被太平天國所控制)的貿易特權和政治特權。就這樣,太平天國在長江流域的統治和戰爭行為,成為西方列強實現自身特權的障礙,西方與太平天國的關系開始惡化。1860年,李秀成進軍上海,就遭到了英法士兵的抵抗而敗潰,雙方首次出現大規模沖突。
到了1862年,西方在華特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清庭也開始有意與列強合作對付太平軍。1862年2月,西方列強以李秀成軍進攻上海為由,出兵幫助李鴻章組建淮軍,武裝到爪牙的中西方武裝開始進攻太平軍的主力李秀成所部及太平天國大後方蘇福省,在西方強國的支持下,兵力原本相當虛弱的江浙清軍竟然連戰連捷,太平天國一敗塗地,陷入崩潰瓦解的境地。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太平天國在長江流域的失敗源於軍事戰略的錯誤,那麼在大後方蘇福省的崩潰,則是西方干預的結果——即太平天國的外交失敗所致:就像李秀成自己所言「蘇杭之失,非李鴻章之能,實洋鬼之能也」。
所以,太平天國的失敗,源於其自身在關鍵問題上的混沌不明,一誤再誤。命運並非沒有眷戀過太平天國,只是太平軍自己錯失了而已。那為什麼說是中華之幸呢,原因有三:一是太平天國前期勝利後,內部分裂,二是明朝沒有曾國藩胡林翼以及這些地方大員的相對軍事自主性,說白了,明末朝廷武將成色不足。三是,李自成沒有西方列強干預。
當然,因為太平天國直接讓漢臣地位得到極大提升到是真的,畢竟滿人皇權認為漢臣既然能 這么用心鎮壓同族起義,自然是真忠臣,要重用。
所以說漢人沒有對不起大清,大清滅亡也不用怪漢人。畢竟漢人對大清也仁至義盡了。從最早的範文程到陳廷敬,再到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鄧世昌等等都對大清盡忠了。。盡早結束封建皇權開啟現代國家才是中國之幸,民族之幸。


Ⅸ 太平天國失敗,清朝為何對一個15歲的少年施加凌遲處死這個酷刑

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五歲就登基上位了,那年的洪天貴福才只有五歲。洪秀全去世後,洪天貴福成為一國之君,他沒有能力處理日常政務,京被湘軍攻破,洪天貴福騎著李秀成的大白馬出逃結果被捕。對恨透了洪秀全的慈禧來說,洪天貴福怎麼可能會逃得掉,他被士兵殘忍的綁在了牛車上面,然後把他的四肢都用鐵釘按在了牛車的木棍上面,隨著洪天福貴的慘叫,酷刑開始了。


金田起義作為太平天國開國史上的大事件,有很多的歷史學家對此次事件都有許多的看法,然而由於史料的缺失,起義的若乾重要環節始終撲朔迷離。一些現已寫入教科書的提法,並沒有確鑿的史料根據,而只是史學家們基於既有史實的合情推理。

Ⅹ 為何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朝並非未如漢末一般大亂

一般來說,一個王朝在中後期會在大亂後走向割據,如東漢在黃巾起義後的樣子或唐朝在安史之亂後的樣子一般,但很多人認為清朝沒有這樣。其實太平天國後,清朝也是逐步走向東漢末年那種變局,只是進程來得慢一點,形勢更加復雜一些。


閱讀全文

與清朝由於太平天國失敗延長壽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班敬老重陽節教案 瀏覽:950
好孝順的女兒母親 瀏覽:335
老人家血壓高200吃葯下不來 瀏覽:464
老年人血壓高值能達到多少 瀏覽:113
宜昌市養老金查詢 瀏覽:529
關於孝敬的名言警句怎麼寫 瀏覽:280
換駕駛證體檢需要做哪些體檢 瀏覽:432
52歲嫁90後 瀏覽:887
陝再養老保險 瀏覽:502
杭州市下城區養老院 瀏覽:675
風韻中年女人50歲 瀏覽:314
雁塔區附近敬老院地址查詢 瀏覽:708
養生堂電視觀眾有多少 瀏覽:848
80多歲老人家腦干出血 瀏覽:712
北京通州養老院在什麼地方 瀏覽:747
父母的職業司機怎麼填 瀏覽:207
畢業出去旅行如何和父母交流 瀏覽:831
田園生態養生湯怎麼做 瀏覽:250
90後小伙愛上46歲姐姐圖片 瀏覽:772
一年之內走了兩個老人有什麼講究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