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具體分析:織田信長一生中的性格變化及這些變化的影響
作為尾張守護代的織田家的嫡子,這個起名為織田吉法師信長的孩子在家中倍受重視,然而這個孩子從一出生就脾氣很大,吃奶時經常把乳母的奶頭咬的很疼,直到後來吃池田恆興的乳母的奶時才有所好轉。年幼的信長經常打扮的與常人大異,但是身為將來織田家的繼承人,這樣是非常失禮的,所以在家中幾乎是所有的家臣都非常厭煩這位未來的家督,家中重臣也只有信長的老師、平手政秀依然站在信長一邊。而信長在領地內由於其行事怪異,被罵為「尾張的傻瓜」。從小生活在四周充滿敵意的環境下的信長,自然無法去相信任何人,這就為後來信長在用人方面成為能力主義者埋下了伏筆,只有你能力,才能為我信長所用!然而這也就是說一旦你的能力減弱或者是我信長不需要時,你就可以走人了!這一點在後來的安土評定上流放林佐渡守通勝、佐久間信盛和安藤守就表現的淋漓盡致!
由於信長的弟弟織田信長從小在家中就甚得家臣喜愛,眾家臣曾一度想勸信長的父親織田信秀廢掉信長,但是由於平手政秀和信秀的堅持,信長才得以在父親死後成為織田家的家督,但是家臣中的不滿依然很大,隨著和自己的岳父、人稱「蝮蛇」的美濃國主齋藤道三的見面(史稱正德寺會見),信長成功地保證了自己北部領地的安全,可以全力對付南邊的今川家並有時間來整頓家中……
1556年,織田信行在其母的唆使下和自己的兩位老師柴田權六勝家、林佐渡守通勝反叛,向自己的哥哥信長發起進攻,史稱「稻生之戰」。此戰織田信長獲勝,而一直對信長未加重視的柴田勝家終於認可了信長的能力,所以在1557年信行再次打算謀反時勝家出首告訴信長了這個消息,無奈中,信長只得殺掉自己的這個弟弟。但是這次事件在信長心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痕,自己身邊最親的人都會背叛自己,那還有什麼人不會呢?信長從此開始對待自己的敵人毫不留情,這一點從以下幾個史實就可以看出來:
荒木村重反叛被平定後,一族並家來六百六十餘人被慘殺在攝津伊丹外。
岩村城陷落後,主將秋山信友以下一千四百八十二人慘遭屠殺。
小山田信茂投降後,被處以「侍主不忠」的罪名,自源賴光以來的名城岩殿山城全城上下三千八百餘人全部被殺,岩殿山城廢城。
越中石動城叛亂平定後,城主小島職鎮以下一千餘人屠盡。
伊賀國三分之二百姓被屠殺。
當然,最出名的就是信長火燒比睿山了,據說大約有3000被信長所屠殺!信長的殘忍無情在這次的屠殺中充分表露出來,信長也被罵為「第六天魔王」。
這樣的事跡還可以再說二三十個,可見信長在對待敵人尤其是叛變自己的人的嚴厲已經達到了非常殘忍、甚至可以說是殘暴的地步。一位安藝的僧侶曾對信長說他50歲以前必死於熊熊烈火之中,信長最終還是在49歲時死於本能寺的熊熊烈火之中……
可以說,信長性格的形成源於他小時候的種種經歷,正是他的種種經歷才使得我們看到了歷史上的織田信長。
2. 趙匡胤之死及其弟趙匡義之即位,給後人留下了「燭影斧聲」這樣的典故。
1、正史中沒有趙匡胤死亡的明確記載,《宋史·太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後,傳位太宗。」
2、學術界說法:太祖乃太宗所殺,「燭影斧聲」的典故就不說了。
近年有些中外史學研究者提出,趙匡胤實為病歿。日本學者荒木敏一在《宋太祖酒癖考》一文中認為,趙匡胤素嗜酒,可能是得了高血壓腦溢血之類的急病,搶救不及,才一命嗚呼的。學者劉洪濤對此也持相似觀點,他認為,「既然宴會在宮內,太宗是倉促應召,宴席左右不曾離人,太祖入睡時無異狀,又有侍寢守護,說是受了太宗謀害,就不可思議了」。「趙匡胤的死因是遺傳性家族病,即是由於躁狂憂郁病癒後,又患了腦動脈破裂(腦溢血)症。」所以他的死亡實是病歿,不足為怪。
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太祖是太宗所殺。太祖之死極有可能是趙匡義在酒中下毒所致。酒中下毒是宋太宗的慣用手法,趙匡義早在開寶初年就結交豪俊,圖謀不軌。到開寶九年(976年),他認為時機已到,就利用進宮飲酒之機,在酒中下毒,殺了宋太祖。也有人從宋太宗好色這一事實出發,指出,宋太宗因調戲太祖寵妃費氏,被太祖發現,遭到斥責,太宗乃起而殺兄,篡奪了皇位。
3. 荒木豐久的創作經歷
荒木豐久出生於當時被日本佔領的中國東北大連市,二戰結束後,隨家人返回熊本縣定居,及後進入日本大學修讀藝術系,因而對音樂產生興趣。19歲時因滑雪意外而留院兩年多,而留院期間則創作了第一首歌《四季之歌》的歌詞及歌曲部份,因而正式踏上了他的音樂事業,未滿30歲時已經創作了超過2000多首的音樂作品,包括了歌曲,廣告配樂等。
1971年他成立了自己的音樂組合「荒木組」.並逐漸專注在填詞的工作。
1981年憑寫給森昌子的《哀愁的日本海乾線》,首度在「日本作詩大賞」中獲得了「大眾賞」及「入選曲」。
1983年起與重返日本樂壇的華人歌手鄧麗君建立合作關系,1984年鄧麗君憑借其作詞的《つぐない》囊括「日本有線大賞」及「全日本有線放送大賞」最高殊榮,隨後兩人合作不斷,1985-1986兩年鄧麗君的《愛人》及《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再次在兩大音樂頒獎禮奪冠,創造了日本樂壇至今無人打破的東西音樂頒獎禮同時三連霸的紀錄,至此與老搭檔三木剛、鄧麗君組成了日本80年代中後期紅極一時的流行演歌「鐵三角」,三人的合作關系隨著鄧麗君1995年的離世而宣告結束。
1997年,則憑寫給香西薰的歌曲《人形》而首度奪得「日本作詩大賞」。另外,他亦憑堀內孝雄的《串連的情歌》(戀唄綴り)奪得了1990年度日本唱片大獎(歌謠曲、演歌部份)、日本歌謠大獎以及日本有線大賞三項殊榮。
除了歌曲創作外,2003年荒木豐久首次投入電影的製作,在《有一天乘坐A列車》(いつかA列車に乘って)中擔任導演。另外他亦參與公開演講、電台節目主持人、作家、音樂製作等工作。
2005年,他與長期合作的作曲家三木剛一同獲日本政府頒發紫綬褒章。
4. 你手機里最好看的圖片是哪張有什麼故事嗎
如果給我一部別人的手機,我首先會做的就是看他的相冊。因為我個人特別愛拍照,特別愛收集圖片,總覺得好看的圖片會讓人心情都愉悅。
說實話能留在我手機里的圖片都是經過我重重篩選的,所以要說最好看的圖片,我覺得我手機里的都是。但如果非得挑選一張的話。我會選下面這一張。
這張圖是我一個姐姐的。要說有什麼故事,其實也談不上,只不過是我姐一個人單槍匹馬出去浪的一個紀念罷了。(哈哈,出去浪怎麼能不帶我。)
算了,我還是告訴你能事實的真相吧。我姐結婚很早,到現在來說大概有6年了吧。她脾氣挺小孩子氣,對許多事也不是特別在乎。但我姐夫的家裡人一直想要一個孩子,可是幾年了我姐的肚子也沒有動靜。去醫院一檢查好像是什麼(不好意思,我也忘記了這個病是什麼名字),就是懷孕的幾率很小。後來我姐夫的媽就常帶我姐去看什麼「專家」,找什麼「偏方」。
我姐起初是配合的,但後來就有點煩了。一回她和我姐夫大吵了一架,就摔門出去了。她跟我說她想要一個人靜靜。我知道她的脾氣便隨她去了。這一張圖就是她去西藏時請幫忙別人拍的。
她發給我後,被我果斷收藏了。我覺得這張圖的背景和圖片處理後是我最喜歡的部分(當然了,還有一個美美的我姐)天是藍的,雙手合十祈禱,這讓人無論在怎樣一種絕境中都會看到一絲絲希望,而且使人還有平心靜氣的作用。所以我喜歡這張圖,也分享給你們。
5. 斧光燭影,趙光義是否殺了趙匡胤
一天晚上,晉王趙光義到寢宮探視卧病的宋太祖,以有機密大事為由,命臣官宮女們退出,寢宮中只留下他們兄弟二人。內侍們不敢怠慢,都躡手躡腳地退出寢宮,遠遠地立在外面,等待差遣。�
人們恍惚聽到太祖在叮囑光義,語言若斷若續,聲音很低。過了片刻,又見宮內燭影搖紅,忽暗忽明,彷彿光義離座起來逡巡、退避的樣子。過了一會兒,又看到宮室燭光下人影俯仰晃動,聽到斧子戮地擊物的碰撞聲和宋太祖「好做好做」的叫喚聲。�
宦官宮女們正在疑惑,忽見趙光義走出寢宮,命他們去請皇後皇子。等到皇後等人趕到時,太祖卻早已氣息全無,悠然歸天了。這一年,宋太祖剛滿50歲。(這就是 斧光燭影�)。
皇後宋氏和皇子德昭、德芳等見此情景,均失聲痛哭,哀號不止。這時,宦官王繼恩走上前來,勸皇後說:「娘娘,不要哭了,天下不可一日無君,昭憲太後(即杜太後)曾為先帝立了遺囑,現藏於金櫃之中,應取出來,遵囑辦理才是。」趙普趕忙打開金櫃,拿出太後遺囑,請宋後和眾人審視。�
此時,宋後的心裡更加難過,只得流著眼淚對晉王說:「我們母子的性命,今後全託付官家(對皇帝的稱謂)了!」趙光義回答說:「今後當共保富貴,請不用擔憂。」第二天,晉王趙光義便正式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成為宋朝第二個皇帝,即歷史上的宋太宗。�
宋太祖曾先後有過四個兒子,其中有兩個兒子幼年夭亡。宋太祖去世時,其子趙德昭已26歲,用「幼兒當皇帝,導致失天下」為由,不讓他繼承帝位,是站不住腳的。三年後,趙德昭被迫自殺,太祖死時留下的另一個皇子趙德芳,也在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因病去世。 由此推斷,太宗殺兄是極有可能,但歷史記錄都讓他及其子孫修改過了,你想查也查不到!
6. 劍道中各流派有什麼區別
劍道.江戶三大道場1--北辰一刀流
北辰一刀流是江戶時代末期很流行的劍術流派。其創始人為千葉周作成政(1794-1855)。
周作出生於陸前栗原郡花山村,是三兄弟中的次男。其祖父千葉吉之丞常成原為磐城國相馬藩北辰夢想流劍術師范,後移居到陸前國栗原郡花山村居住。周作少時隨父親千葉幸右衛門練習北辰夢想流劍術,以後作為淺利又七郎義信的養子,到下總松戶跟隨淺利又七郎和中西忠兵衛學習一刀流劍法。後來將自己所學劍術糅合起來,創立了北辰一刀流,並在江戶日本橋設立了劍術道場玄武館,與鏡心明智流的士學館、神道無念流的練兵館合稱「江戶三大道場」。玄武館後來遷往神田玉池。
北辰一刀流認為劍道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在真劍勝負盛行的江戶末期,北辰一刀流改良了使用竹刀跟護具的練習方法,對現代日本劍道有較大的影響。
北辰一刀流可謂人才輩出的門派。周作之弟千葉定吉政道(?-1879)、周作之次男千葉榮次郎、定吉之長男千葉重太郎均為振興北辰一刀流做出巨大貢獻。其中千葉定吉在江戶桶町開設了一戶劍術道場,為跟玄武館相區別,被稱為「小千葉道場」,土佐勤王志士坂本龍馬即是這家道場的弟子。龍馬曾說道:「小千葉道場是我的第二個家」。除坂本龍馬外,幕末很多名人劍士,比如新撰組的伊東甲子太郎、山南敬助、清河八郎等等都出自北辰一刀流。
附 幕末北辰一刀流劍士名錄:
千葉家
流祖:千葉周作成政
周作之弟千葉定吉政道
周作次男千葉榮次郎、三男千葉道三郎
定吉長男千葉重太郎、次男千葉東一郎、長女千葉佐那、次女千葉里幾、三女千葉幾久
非千葉家
伊東甲子太郎、井上八郎延陵、奧田松五郎、海保帆平、清河八郎、坂本龍馬、真田范之介、下江秀太郎、庄司弁吉、冢田孔平、丹羽精藏、森要藏、稻垣定之助、山南敬助、藤堂平助、服部武藏 等 。
劍道.江戶三大道場2--鏡心明智流
鏡心明智流,也作鏡新明智流,是一種講求動作的「位」,即姿勢、形態,藝術性與實用性並重,更偏向於藝術性的劍術。其道場位於江戶南八丁堀,名為士學館。流派代表人物為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春藏直正為駿州沼津藩士田中重郎左衛門豐秋的次男,出生於文政八年。本名為田中左右八郎堪助。天保九年,十四歲時來到江戶,於鏡心明智流桃井道場修行劍術,當時的道場師范為桃井春藏直雄。十七歲時,娶直雄次女為妻,入贅桃井家,繼承春藏之名,改名為桃井春藏直正。嘉永二年,春藏直正以二十五歲取得皆傳稱號,並繼承鏡心明智流宗家,為四代目師范。
據天保時代《新撰武術流祖錄》記載,鏡心明智流始祖是安永年間(1772-1781)人,名為桃井八郎左衛門。這位桃井八郎本來出仕柳澤家,後來離開主家開始自己的武藝修行,精通各種武藝。藝成之後,創立鏡心明智流,並於江戶開創桃井道場。
桃井道場代代都是由兒子繼承。比較特殊的是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是作為桃井家入贅的女婿以及養子的身份繼承士學館道場的。春藏直正擔任師范時,鏡心明智流迎來了鼎盛時期。桃井道場士學館與千葉周作的玄武館(北辰一刀流)、齋藤彌九郎的練兵館(神道無念流)三雄並立,稱為「江戶三大道場」。三大流派的劍術相比,有「技之千葉」、「力之齋藤」、「位之桃井」的說法。
跟北辰一刀流講究劍技、於攻防之中體現藝術性不同,鏡心明智流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一個「位」字上,即講求形態、姿勢的優美和瀟灑。據說桃井春藏直正本身就是一位美男子(劍豪中的美男子好象還真不少……),因此鏡心明智流的「位」被他發揮到了極致。但是,在幕末這個動盪的時代,光講求藝術性的劍法是無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實用性方面,鏡心明智流也不輸於人。被稱為「劊子手以藏」的岡田以藏,以及土佐藩士武市半平太瑞山也是鏡心明智流的高手。
附 幕末鏡心明智流劍士名錄:
桃井道場師范 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道場師范 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
土佐藩 岡田以藏、武市半平太瑞山
佐倉藩 逸見宗助
其他 田口永八朗 等。
劍道.江戶三大道場3--神道無念流
神道無念流是下野國人福井平右衛門於天明年中(1781-1789)創立的劍術流派。
平右衛門最初是學習一円流劍法。傳說他在修行回國途中,參拜信州稻綱權現,並於參拜時突然頓悟,從而創立了新的劍術。因為是在萬念俱空的冥想下,由於神的權現而突然悟得的劍法,因此叫做神道無念流。
在平右衛門的弟子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戶賀崎熊太郎。在劍術有所成後,熊太郎在江戶開設了戶賀崎道場。號稱神道無念流最強劍士的岡田十松便是戶賀崎道場弟子,並在這里取得了師范代稱號。之後,岡田十松從戶賀崎道場獨立,在江戶開設了擊劍館道場。幕末神道無念流的代表人物齋藤彌九郎即是岡田十松的弟子,彌九郎與同門鈴木斧八郎並稱為擊劍館最傑出的門人。
齋藤彌九郎於寬政十年一月十三日出生於越中冰見郡佛生村齋藤信道家,是家中之長男。大名善道,號篤信齋。十五歲來到江戶,入岡田十松神道無念流擊劍館道場修習劍術,不久取得師范代的稱號。
文政九年,在同門江川坦庵的幫助下,彌九郎在江戶飯田町俎橋開設劍術道場--練兵館。天保九年,由於遭受火災,練兵館遷往九段坂上三番町。
在當時江戶的劍術界,有「技之千葉、位之桃井、力之齋藤」的說法。跟同為江戶三大道場的玄武館(千葉周作 北辰一刀流)、士學館(桃井春藏 鏡心明智流)的劍術相比,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更注重格鬥時的實用性和壓倒對方的氣勢與力量。因為齋藤彌九郎的劍術將神道無念流的精髓--「力」發揮得比同流派其他支流還要淋漓盡致,因此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劍術又被稱為「齋藤派無念流」。
在幕末,神道無念流是一個影響力很大,門人弟子眾多的劍術流派。有很多名人劍客出自神道無念流,其中包括維新三傑之一--長州藩桂小五郎。此外,新撰組二番隊長永倉新八,新撰組前局長芹澤鴨也出自神道無念流。
附 幕末神道無念流劍士名錄:
齋藤家
齋藤彌九郎
彌九郎長男齋藤新太郎
彌九郎三男齋藤歡之助
歷史上真的有過這樣的一些人:一個人、一柄劍,或浪跡天涯、或隱成山林,磨煉著自己的劍技。
他們絕不同於那些為追名逐利而習劍的武士,雖然他們也有人類無法消除的種種感情和慾望,他們中也有著善惡之分。
他們既不迷戀斬殺對手的快感,亦不貪圖名利或物質的取得。他們拔劍,只為了實現自我--自己對劍術的追求。
他們為劍道而生。
不可否認,有野心的人才能創造歷史,但真正推動人類的進步,卻要依賴有著一腔熱血和一顆執著心的探索者。
在劍術的領域,這樣的人,便被稱作劍俠。
一、概述 劍法的發端
有案可查的劍法中,最古老的是名叫中條一刀流的流派,由中條兵庫頭長秀(?-1348)創建,所以,中條長秀應算是最早創立流派的劍劍術家。之後沿著中條一刀流的劍術主張,產生了富田流、一刀流、北辰一刀流、無刀流等流派。
中條一刀流為開端的派系出現後,過了一個世紀,即15世紀前半葉,劍士飯條長威齋(1387~1488)創立了神道流,全名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從此發展出卜傳流、薩摩示源流、心形刀流等。
大約又過了半個世紀,陰流在劍術師愛洲移香齋(1452~1538)的手中降生了。(這時已進入戰車時代,有一種說法,陰流是天上的神(指鵜戶明神)為這個血腥的時代而教給世人的珍貴殺人技。)眾生周知,這以後很快便產生出新陰流、柳生新陰流、直心影流許許多多的「新陰流」,而形成一個龐在的派系。
注意一下這三大派系的時代背景,不難看出劍法流派的誕生、發展和成熟,正是從南北朝到戰國時代的亂世。在戰亂中,「活下來」比任何嚴酷的修行都還要有效地刺激武士們大幅度提升實。因此,劍法的飛速進化是很自然的。
初期劍術的核心,便是「一擊必殺」。在戰場上,斬系或被斬殺都是在一瞬間便會決定,所以,最初的一擊通常也是最後一擊。而「一擊決勝負」的思想下,就要求劍士必須做到能迅速集中精神,准確地對放手的破綻進行會心一擊。
以後的300年間,基於以上理論而總結出的「在被斬之前斬系列手」這句話,成為所有流派的座右銘,書寫出血腥的劍士歷史。
二、前大江戶劍術時代
一之太刀·鹿島新當流
新當流開山祖師是冢原卜傳(1489-1571)他將冢原家家傳的大刀術與長威齋的神道流融合而創鹿島新當流。
流派的特徵很單純,是講究純粹的「一擊必殺」的刀法。卜傳--生與人真劍決勝負19次,上陣39次,從未有過敗績,並擔任當時的大將軍足利義輝的劍術老師。
小太刀之利·富田流
富因流是由出身自中條流的富田九郎左衛1-長家所創的劍術,流派的名人有富田勢源(1519-?)及勢源弟弟的女婿越後守重政等。
富田流是使用小大刀的流派,小太刀的規格lL正式的長刀要短近一半,但正是因為它的「短」在戰斗個可以發揮出靈活、快速等優勢。
史上最大的派系·新陰流
著名的新陰流,是從移香齋的陰流發展而來的,故此得名。同時「新」字的發音(日文中「新」字與中文讀法相同),尚有「心」、「神」、「真」等同音字,因此也有「真心新陰流」的
說法。
開山祖師上泉伊勢守信綱(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曾是上杉謙信家著名槍術師,上杉滅亡後終生不仕,武園信玄曾邀請他亦被拒絕,在以後的生涯中,他研究劍法,開創了新陰流。
新陰流在劍術歷史上,應該說是有著積極作用的,首先是它採用竹刀作對戰練習,這在當時是空前的,至少在安全系數上,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傷害。
另外,新陰流最初確定了實力的等級方式「初級→上級→免許皆傳」,用竹刀練習提高實力,再逐步傳授更高的技巧,…等等,完成了沿用至今的一整套劍術修業系統。
「怎樣避免被斬而斬掉對手?」信綱的回答是:合理的鍛煉便是全部。」
在這種合理化、普及化的制度和方法確立後,新陰流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起來,也出現了許多青出於?#123;的分支。
在這裏,不可不提的至少有兩個重要人物,他們是柳生石舟齋與神谷傳信齋。
柳生石舟齋(1527-1606),曾在三好長慶及織田信長手下仕官,後託病引退,得到信綱的傳授,並融合新當流與一刀流,創立名叫「柳生新陰流」的技法。其真髓在於空手制住對方的利劍。
「無刀取」。石舟齋之後,他的第五子但馬守宗鉅(柳生十兵衛之父,1571-1646)及長子的兒子兵庫助利嚴(1579。1650)兩人各自作為江戶柳生與尾張柳生輔佐德川幕府,並在以後幾世紀間,保持著受人敬重、維護太平盛世的劍士一族的形象。
神谷傳信齋(1582-1668),年輕時名丈左衛門,武藝得自信綱的徒孫小笠原源信齋,並且是將「真心陰流」確立的重要人物。但他的光輝一直被繁榮的柳生一族所掩蓋,直到二個半世紀後,當日本再次發生動盪,從真心陰流開始不斷出現強悍的超劍士,這是後話劍術時代。
三、 後大江戶劍術時代
人類的劍術·一刀流
源於名叫伊藤一刀齋的男子,詳情不明,年輕時名叫伊藤景久。師傅是富田流的弟子,名叫鍾卷自齋。
與其他眾多名劍士相比,這位一刀齋有很多特別之處。他曾在醉卧時被仇人偷去愛刀而襲擊,在拚命逃跑時仍多次嘗試將刀奪回來。據記載,伊藤一刀齋對酒的嗜好多次使他處於險境。總之,這是一位很有漫畫色彩的角色。
由伊藤一刀流,發展出許多一刀流派,有小野派一刀流、古藤田流、水戶一刀流及溝口一刀流等。
最強無敵·薩摩示源流
這是東西方歷史上以前都不曾存在過的特異劍法流派,開創者是神道流出身的東鄉肥前守重位2(1561-1643)。
薩摩示源流的戰法,是與敵人交手時,先將劍高舉在自己右肩上方,再向左下猛烈揮動劈下,對手如何攻擊完全不理會;若對攻,示源流佔有壓倒性的力量與速度;若架隔,示源流會一氣將對方的武器擊下!實際上,幕末的薩摩對幕府的戰斗中,幕府的兵士有很多都是因擋架不住,自己的刀被對方的攻擊彈向頭部而敗北的。所以,薩摩示源流可以看作一種豬突猛進、無法阻擋的劍法。
新思想·林崎流拔刀術與田宮流居合術
林崎流,全名林崎神明夢想流拔刀術,開創者林崎甚助(1547。1617),他是既無道場也沒有妻兒,終生流浪、修業的謎之劍士。
林崎甚助使用柄部及刀刃比普通尺寸長得多的太刀,其有利點是在斬出一劍做圓形運動時,因長度增加,劍尖部分的速度及攻擊力也會相當驚人。但是,使用時對於體力的消耗及種種不便也應運而生,因此,產生了拔刀與攻擊一體的技巧,這就是拔刀術。
林崎甚助以他獨特的理論,強悍的實力而名氣木噪,弟子也遍及全國,其中名劍士大量涌現,田官平兵衛便是代表性的傑出人物之一。
國官平兵衛(生卒年不詳),生活在戰國末期,將迎來太平之世的年月。而為實戰服務的拔刀術,也有必要進行變為和平時期劍術的蛻變。平兵衛經過反復探索,總結出了發源於拔刀術,但一對一較量時更有效的居合術。
有名之無名·二天一流與嚴流
不用介紹,看到標題便可想到這是那個時代兩大劍豪:宮本武藏(1584。1654)與佐佐木小次郎(1577-1612)各自創立的流派。但雖然劍士極有名,流派的內容卻無人知曉。
武藏,是使用大小二刀流的劍客,一生中大小六十餘戰從未有過敗績。50歲後,將對武學和兵法的感想及體會著成「五輪書」傳於後世,但關於二天一流,並沒有任何系統的論述。
小次郎是由鍾卷自齋處學習富田流劍術而出身,但加入大部分自己的思想而構成嚴流劍術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稱作「燕返」的技巧,但亦沒有流傳下來。
恐怖的同歸於盡思想,無住心劍流
在小說和劇作中出現得不多,但其實是不遜於薩摩示源流的淩歷劍法。
開山祖名叫針谷夕雲(1592-1662),是上野國人,俗名五郎右衛門。他是學習新陰流而出身的,師傅是著名的小笠原源信齋。
無住心劍流,是為江戶時代而生的,空前絕後的流派
夕雲流的理論,並不是簡單的「戰平」或「同歸於盡」,而是指「在對手強得無法命中時」,為了流派的驕傲,對其他任何流派都至少要同歸於盡6��荒*敗北。
或者同歸於盡,或者勝利,在兩者中二選一,絕沒有失敗一途。但這種思想除了在江戶時代,是沒有多大市場的。
驚人的劍流!二階堂平法
在本文中介紹的流派中,這是最最特別的一種。不過,稱之為劍法恐怕不大合適。
正式完成這種「術」的人,是著名的松山主水大吉(?-1635),他曾一生四次試圖狙殺官本武藏未果,但本人亦是相當了不起的忍法劍士)。
主水大吉的祖父,是竹中半兵衛的異父同母兄弟,而松山一族過去曾追隨加藤清正,至主水這一代清正投入細川家,松山主水大吉亦出仕在細川家。
松山家代代相傳的「二階堂之兵法」,是由二階堂氏首創的,它與劍術祖師級的中條流也有關系,有一種說法這是中條兵庫頭與僧侶慈共同開發的,已進入傳說話的領域。
二階堂平法,其實是以牽制和束縛對方為主的技巧,尤其它修煉到最高境界時能使用的「心之一法」,更是一種讓人駭異的投法。在記載中,細川忠刮出府對,剛剛登上江戶城頭,城門前已有各地諸侯殺到,而這時松山主水站到細川家的行列最前,不知用什麼方法,瞬間「以目光」令各隊伍中為首的武士失去戰意,而細川的軍旅,安然通過龐大的封鎖……
以上是加入了傳奇色彩的記錄。但主水在武士對決中確實曾應用失去行動的能力,就算撥出刀也沒法發出殺招的威力。抑制對手力量的主水,便在這時散發出淩厲的殺氣,以壓倒的姿態斬掉對手。
主水以後,繼承二階堂平法的人名叫村上吉之丞,再往下到了兒子那一代便失傳了。但這門詭異的、糅和催眠術忍術與刀術的武藝,在小說、GAME等領域一再被重現。
復仇的劍術·荒木流
日本三大復仇者之一,荒木又右衛門(1598-1638)的獨創流派。
荒水流,一說荒木曾向柳生十兵衛處學習劍技。
結束「36人斬」而完成復仇的又右衛門,本應作為一大流派的宗主而活躍,但很可惜,之後不久便病亡了(雖有傳說五年後仍有人見過他)。因此,荒木流也是絕傳的流派,其真正的精義也成了一個謎。
不言而喻,「井蛙」這一名稱有著「井底之蛙無從知曉大海」的意『思。而這一流派,正是抱著這一思想去最大限度吸收別派精義而誕生的。
其代表性的創始人,是深尾角馬道義(1631-1682),他從父親那一代學到舟石流劍法,並加入了新當派、富田流、新陰流的技巧,再綜合修習松本流、去水流、東軍流、體合流、念阿彌流、岩流派發揚光大。
與之相匹失望的,可以說是三脯源右衛門政為(1645~1709)的無眼流(其人得到一刀、卜傳、富田、新陰、吉岡等十八個流派的免許皆傳評價,也是一位不出世的習劍天才。
7. 許晴50歲了,還有哪些女明星像她一樣活的自由自在
王祖賢
8. 都說jojo第七部是巔峰,到底好在哪裡
我認為很多情節和主角基本上是一樣的,主角會克服困難,最終的勝利是打破整個系列劇中的常規,與以前的"白金星"和其他幾位主角相比,瓊尼的化身是最弱和最糟糕的,我發現它最終是非常出乎意料的。"甚至我曾經認為主角是傑洛在設計中的雙重,我認為有些雙重設計比以前的設計更有創意,比如男人的領域,以及身體的一部分可以得到新的雙倍等等,我認為這是非常現實的,前監獄幫派埃及覺得有點虛幻,這一個人可以看到,很多考慮,並已考慮到,細節做得很好。
如果你看上去熟悉前幾個,你自然會在腦海中留下一個框架。事實上,第八部分仍然是框架的延續,但重點已經發生了變化,注入了更加現實和多樣的設計元素,這些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很難想像把全體員工聚集在一起是什麼樣子。最令人驚訝的角色塑造,因為它是輕盈的,看起來活生生的多,情感發揮的空間更大。第八幅非常像一個喜歡漫畫的漫畫家。他不必太在意自己的力量和角度。如果你已經知道在你面前,非常熟悉和過去的感嘆號,那麼第八會帶你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9. 荒木飛呂彥為何不老
荒木飛呂彥曾在自己社交平台上說出如此年輕的秘訣:22點睡覺,早上5點起床。做了伸展運動和腹式呼吸之後步行1小時左右。早餐是自己種的蔬菜汁。午飯以控製糖分和油的蔬菜為中心,晚上不吃。
荒木飛呂彥,1960年6月7日出生於日本宮城縣仙台市,日本漫畫家。代表作品有《巴歐來訪者》、《JOJO的奇妙冒險》、《JOJOLion》等。其作品的魅力不僅體現在有力的筆觸和畫風上, 還表現在登場角色的動作與服飾上。
漫畫評價
1987年《JOJO的奇妙冒險》開始在日本漫畫周刊少年Jump連載之初,只不過被視為一部格鬥類型的漫畫,沒想到創作者荒木飛呂彥為角色加入了「替身」的超能力之後,在漫畫的幻想世界裡,自成一派,廣受討論。
雖然《JOJO》已經有32年的歷史了,荒木卻是非常「年輕」的漫畫家,他從專校畢業後,便投身漫畫創作,初作是《武裝撲克》,之後除了發表《魔少年》、《巴歐的來訪者》、《曼妙的愛林》等短篇之外,全部精神都花在《JOJO》這部長篇巨作。
未來如何發展不得而知,但是《JOJO》跳脫現前超人幻想漫畫類型的窠臼則是毋庸置疑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荒木飛呂彥
10. jojo立是什麼姿勢
所謂JOJO立是指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的漫畫《JOJO的奇妙冒險》的作者荒木飛呂彥用獨特的筆觸所描繪出的各種各樣神奇的POSE。以單行本的封面圖片為代表,基於荒木老師獨特品味以及對人的理解而創作出來的獨特的POSE備受矚目,僅僅是一個站立的姿勢,在JOJO的世界中形成了獨特的JOJO立。
(10)荒木50歲擴展閱讀:
各種角色的JOJO立介紹:
1、高速之星
雙手合並垂下,將腰身放低。目光一定要牢牢地鎖住鏡頭。
2、波魯納雷夫
它以手腕手肘彎成直角為特徵。然後關鍵點在於手指要用力綳緊。
3、岸邊露伴
他的特徵是手肘彎曲。並且同時也要將膝蓋加以彎曲。
4、空條承太郎
「你惹毛我了!」現在就請以這句話彷彿要破口而出的壓迫力指向對方。
5、東方仗助
手部姿勢雖然比承太郎簡單,不過腰部的扭度非常之困難!另外,手處於臉部半遮半擋的位置。
6、里蘇將前臂高舉,雙手在頸後鎖住是這一姿勢的特徵。在人前做的時候請一定要痛快的俯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