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的長壽村在哪裡.
1、河北省 邯鄲市武安市長壽村 長壽村即武安市西北56公里處摩天嶺腳下的艾蒿坪村,因自建村以來,村民少病絕癌,世代長壽,壽命均在85歲以上,故稱「長壽村」。 沿深褐色石板路進村,在村邊山崖旁,一股清冽甘純的泉水從山岩之中噴涌而出,匯成小溪,汩汩流淌,因泉水富含礦物質和中草葯成分,村民們常年飲用,少病益壽,故稱「長壽泉」。到這里的遊人都要坐在泉邊的茶桌旁石凳上,在欣賞深谷幽林美景的同時,從熱情的山村小姑娘手中接過盛滿泉水的杯子,一飲而盡,品味清涼爽口、回味綿甜的天然甘泉。喝完後再灌上兩瓶,以務上山之用。 摩天嶺最高峰海拔1747.5米。這里層巒疊嶂,峽谷深幽。山上物產豐富,遮天蔽日的原始次生林中長滿了油松、樟子松、漆樹、板栗樹等幾十種珍貴的樹木,有上千畝的野生連翹茶林,有黨參、丹參、黃芪、柴胡、何首烏等200多種中草葯材。因植被茂盛,氣候濕潤,雨水充足,再經山上多種葯材根系過濾,滲入地下,形成股股甘冽之泉。連翹有清肺消炎的功效,村民們採摘嫩葉土法蒸製成茶葉,用泉水沖泡,常年飲用,有養生保健的作用,故稱「長壽茶」。
2、湖北宜昌夷陵區鴉鵲嶺鎮長壽村 長壽村位於鴉鵲嶺鎮西南部,東與枝江市安福寺鎮和平村接壤,南與長湖村交界,西與牧童村毗鄰,北與五龍村相交,地勢屬土丘、沖崗、田園、林地,錯落有致,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雖有梅黃公路沿村而過,但交通不很便利,屬較偏僻山村。 新中國成立前,長壽屬高前鄉第八保管區。新中國成立,初為長壽村,1952年9月撤村改為長壽鄉,1954年3月以長壽鄉為單位成立多個互助組。1956年10月長壽鄉並入新場鄉,成為高九社和高十社(方沖九社,長壽十社)兩個高級合作社。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建立長壽、方沖大隊,下設6個生產小隊。1959年3月為長壽管理區九中隊和十中隊,1961年4月後逐步將數名改為地方名,為方沖、長壽兩個大隊。1984年9月在「政社分設」及換屆選舉中,將大隊管委會更名為村民委員會。2003年3月村組調整,長壽與方沖合並為長壽村,下設4個村民小組,13個自然組。村委會駐地於董家新屋,距鎮政府13公里,全村版圖面積1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49畝,村民551戶,1887人。2005年糧食總產2049噸,油料總產312噸,生豬出欄5820頭,柑桔總產1360噸,經濟總收入2019萬元。村「兩委」班子帶領村民按照「畈、窪、平地造高產糧田,榜、旱、坡地建優質果園,輸勞務工增經濟收入,引進外資求環境改變」的總體思路,一步一個腳印的帶領村民往前走,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村民奔小康打下基礎。
3、雲南省楚雄州姚安縣棟川鎮長壽村 該行政村隸屬姚安縣棟川鎮,地處棟川鎮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5 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1.5 公里。東鄰徐光壩,南鄰北街,西鄰官屯鄉山坡村,北鄰地角。轄25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1511 戶,有鄉村人口6057 人,其中農業人口 5982 人,勞動力 3709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2343 人。 全村國土面積 7.63 平方公里,海拔 1870 米,年平均氣溫 15.9 ℃,年降水量 646.12 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烤煙等農作物。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3527.0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498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糧食烤煙為主。
『貳』 長壽區美麗的桃源小學作文
在我的家鄉酉陽,有一個風景迷人的地方。那就是桃源洞。桃源洞可出名了!它是國家5A級景區,還被稱為世外桃源、養生之地、人間仙境。
一走進那個又窄又小的門,沁人心脾的桃花香撲鼻而來。停步抬頭一看,正在迎接我們的正是那一片桃林。你一棵棵桃樹上張揚舞爪的枝丫上面接著一朵朵鮮艷的桃花,有紅的、還有粉紅的
當我看到這一朵朵爭奇斗艷的桃花時,我就想起了一句詩: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在那花叢中的一隻只可愛小蜜蜂正在熱火朝天的采著花蜜。還有那一隻只蝴蝶穿著各式各樣的花衣服在空中炫耀著自己優美的舞姿呢!
跟隨著桃林那條蜿蜒曲折的小路繼續往前走就是洞里了,這洞高約三十幾米,寬約二十幾米。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再往裡走,只聽見嘩啦嘩啦的聲音,原來是右旁的那條小溪正在唱著自己自編自導的歌!還有那幾條金色的小金魚正在水中快活的游來游去,其實是在給小溪伴舞呢!你抬頭一看,就能看見一條木板梯一隻延伸到洞頂。如果你仔細看那些岩壁,你就會發現岩壁上有許多小石窟。聽說,那是古人專門藏書的地方,它的名字叫天屋藏書窟。
這就是我家鄉的名勝景區桃源洞。它就像一位化妝師,把酉陽城裝扮的格外美麗!
『叄』 川江的幹流概況
四川省段
四川省境內,自宜賓市翠屏區(左納岷江、右納南廣河)起,經南溪區、江安縣、瀘州市納溪區、瀘州市中區(左納沱江)、瀘縣、合江縣,入重慶市境內。
宜賓市翠屏區,為長江起始段:長江從合江門岷江口起,至宋家鄉出境流程30.4公里,落差8.5米,平均比降0.28‰。起點處多年平均流量7510立方米/秒,出境處多年平均徑流量763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含沙量1.33千克/立方米,輸沙量約32,103萬噸。據調查建國後合江門碼頭最高水位283.494米(吳淞高程:1966年9月1日),最低水位258.55米(吳淞高程:1960年3月13日),此間洪枯水位變幅24.89米。1923年至1885年間有記錄的44年平均洪水位274.77米,平均枯水位258.12米,歷年最高洪水位變幅13.29米,歷年最低枯水位變幅2.06米。
南溪區境內,長江自宜賓匯合後自宜賓市翠屏區的李庄鎮東入境,流經羅龍鎮、江南鎮、區府所在地南溪鎮,東南向出境,境內長39公里,素有「萬里長江第一縣」之稱,
宜賓市江安縣境內,曲折東流,右納長寧河,有38公里長的長江黃金水道,已經完成的航道疏浚可使3000噸級貨船晝夜通航。江安港區是宜賓港的次樞紐港,是川南地區、滇東北地區、黔西北地區物資經長江出海最便捷的港口。二龍口貨運碼頭、陽春工業園區碼頭、擬建的白沙綜合碼頭形成宜賓市腹地能源、原材料、工業品的物流集散地,3000噸級貨船可直達上海。
瀘州市境內,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沱江、永寧河、赤水河、瀨溪河、龍溪河等交織成網。境內長江航道133公里,入境水量2420.8億立方米,出境水量2691億立方米。近30年,長江最高洪水位18.86米。
其中:
在納溪區境內,長江流經區境25.1公里,為與江陽區界河,江面常年水位面積21536.4畝,流量3182億立方米。永寧河由南向北縱貫區中部,穿過城區匯入長江,境內流長50.1公里,河面常年水位面積9593.5畝,多年平均河口流量66.5立方米/秒。 長江流經區境25.1公里,經大渡口鎮、新樂鎮、納溪城區流入江陽區。
在江陽區境內,長江繼為與曲折東北向流經方山鎮、華陽街道、鄰玉街道、藍田街道、瀘州市主城區,至與龍馬潭區交界處,接納大支流沱江,界河流經莤草鎮、羅漢鎮、泰安鎮、黃艤鎮、繼為與瀘縣界河,曲折至彌陀鎮,出境。
瀘州市瀘縣境內,長江從瀘州市中區流來,在黃艤鄉龍頭鋪村和奎峰鄉溝頭村處入縣境;經黃艤、奎峰、中興、兆雅、新路、彌陀6鄉(鎮),至彌陀鎮入合江縣。境內流長27.6公里,水域面積2.83萬畝,流域面積3.5.76平方公里,出境處平均流量2840立方米/秒。
瀘州市合江縣境內,長江流經縣西北角,自焦灘鄉入境,曲折流經大橋鎮、白沙鎮、合江鎮、榕山鎮、望龍鎮出境。長江幹流長55公里,被稱為黃金水道。赤水河、習水河在境內匯入長江,因而得名合江。
重慶市段
重慶市境內,自西南向東北,流經江津區,巴南區、渝中區、長壽區、涪陵區、豐都縣、忠縣、萬州區、雲陽縣轉向東流、奉節縣、巫山縣、出重慶市,進入湖北省巴東縣境內。
在江津區境內,長江過境127公里,擁有5個國家級深水港,大江在江津城區受阻於鼎山轉而向北,復受阻於馬駿嶺東巡,再受阻於高家坪南巡南回,最後轉向東北,環鼎山繞了一個幾字形的大彎,故江津又名幾江。長江航道127公里,占重慶全市長江航道里程五分之一,港口規劃岸線48公里,占重慶市四分之一。江津,萬里長江第一要津,是長江入渝「第一站」,區內有綦江匯入長江。
在巴南區境內,長江流經境內60餘公里,流域面積544平方公里。長江巴南區段流經魚洞、李家沱、花溪、木洞、雙河口、麻柳嘴6街鎮,河床平均寬800米左右,最寬處為木洞鎮距蘇家浩2000米。有支流五布河、花溪河、一品河、魚溪河、雙河、魚藏溪、黃溪河、孝子河,流域面積1702.24平方公里,干支河道總長604.77公里,其中以五布河為最長。
渝中區,地處長江、嘉陵江交匯處,三面環水,西面通陸,為一東西向狹長半島。全區水陸域面積為23.71平方公里。
長壽區,長江穿流南部,流經20.9公里,支流高灘河、龍溪河、大洪河、御臨河及桃花溪等3河13溪縱貫全境。
涪陵區,長江經長壽縣東黃草峽瓦罐窯流入區境,自西向東,於龍駒場東的朱家嘴流入豐都縣境,流長86公里。中水位時水位落差1.5米,中水期水面面積73.6平方公里,佔全區幅員面積的2.5%。接納一級支流35條(含烏江),二級支流53條,三級24條,合計112條。其中較大的支流在南岸有梨捍溪、烏江,北岸有碧溪、渠溪等。多年平均流量:涪陵龍王嘴1.13萬立方米/秒(民國27至28年),接納烏江後增大至1.35萬立方米/秒(1950至1956年,清溪場水文站觀測數)。流經涪陵區境的長江河段,古稱大江、蜀江、岷江,當地人習稱大河。
豐都縣,長江由西向東橫貫中部,從涪陵馬頸子入縣境,自西向東流經湛普、三合、名山、興義、高家鎮、龍孔等鄉鎮,至大山溪入忠縣境。流程47公里,年徑流量約4258億立方米。
在忠縣境內,川江自縣東南角任家鎮長沙村入境,東北向,經洋渡鎮、新生鎮、烏楊鎮、東溪鎮、縣城忠州鎮(左納淦井河)、復興鎮、塗井鄉(左納汝溪)、寶石鎮,出境。流徑88公里,匯合溪河28條。 三峽庫區全面蓄水後,將形成總面積達10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水庫總庫容最高可達393億立方米。
在萬州區境內,長江自西南石柱、忠縣交界的長坪鄉石槽溪(海拔118米)入境,向東北橫貫腹地,經黃柏鄉白水灘(海拔約106米)流入雲陽縣,流程80.4公里。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江北的薴溪河、瀼渡河、石橋河、汝溪河、浦里河(小江),江南的泥溪河(磨刀溪)、五橋河、新田河共八條,溪溝93條,總水域面積為16.3萬畝(108.66平方米)。
在雲陽縣境內,在縣西巴陽鎮入境,經蓮花鄉、九龍鄉(1995年撤銷)、縣城雙江鎮(左納澎溪(小江),對岸有張飛廟)、盤石鎮,雲陽鎮、新津鄉(右納磨刀溪)、故陵鎮(右納長灘河)至龍洞鄉左納合同溪,出境。長江過境客水4200億立方米。
在奉節縣境內,長江幹流41.5公里,在縣西康坪鄉石院子入境,經安坪鎮、縣城永安鎮、永樂鎮(對岸左納梅溪河),長江橫切七曜山形成著名的瞿塘峽。瞿塘峽自永樂鎮下游白帝城至大溪,全長8公里,在長江三峽中最短、最狹、最雄奇,氣勢磅礴的夔門已成為三峽的標志性景觀。在有梅溪河、大溪河、石筍河、草堂河、朱衣河等主要河流。
在巫山縣,長江自西向東橫穿巫山縣境內中部,自西部大溪鄉左家槽入境,為瞿塘峽尾端,經曲尺鄉、縣城巫峽鎮接納大寧河,始入巫峽,過建坪鄉、神女峰、在培石鄉下庄坪邊域溪(邊域溪發源於巫山騾坪,四季清澈。從石印村附近開始,邊域溪即作為川鄂兩省邊界線。)口出境,沿途納大寧河、官渡河、抱龍河、三溪河、大溪河等9條支流和54條小溪。
湖北省段
湖北省境內,經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宜昌市秭歸縣(左納香溪,轉東南流)、夷陵區(經三峽大壩)、黃柏河口南津關。
在巴東縣,長江幹流巴東段全長28公里,為長江三峽庫區河段,規劃功能類別為地表水Ⅱ類。自縣西東官渡口鎮柏家椏入境內,左納重慶與湖北的界河邊城溪、神農溪,右納小溪河,流經縣城東瀼口鎮,縣城信陵鎮,東瀼口鎮綠竹筏村出境。
在秭歸縣,是三峽壩上庫首第一縣,「上控巴蜀,下引荊襄」,具有承東啟西、東西推進的獨特區位。長江「黃金水道」橫貫縣境64公里,自古以來就是長江上游的交通咽喉。有常流溪河135條,分別匯入長江南北的8條水系注入長江,江南有青干河、童庄河、九畹溪、茅坪河,江北有龍馬溪、香溪河、吒溪河、泄灘河,形成以長江為骨乾的「蜈蚣」狀水系。
在夷陵區(原宜昌縣)境內,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區境南部,北岸從太平溪的林家溪至虎牙灘為106.5公里(其中宜昌市岸長23.1公里),南岸從茅坪溪口至艾家的仙人橋為61.6公里(其中宜昌市岸長16.6公里)。這段河道大部分處於西陵峽谷之中,江面寬210-1500米,水面達6萬余畝。多年平均降雨量1055毫米,徑流深451毫米,蒸發量51.毫米,過境年徑流量平均4510億立方米,歷史上最大洪水流量為11萬立方米/秒(1870年),最枯流量2270立方米/秒(1937年),1981年葛洲壩截流,蓄水15.8億立方米,壩前水位提高27米。 川江,習慣上,其中重慶以上的370公里稱上川江,蜿蜒於四川盆地南部邊緣低丘地帶,接納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支流水量倍增。重慶以下660公里稱下川江。下川江穿過著名的三峽,兩岸山巒夾峙,水流湍急。江津附近河道呈「幾」字形,亦稱「幾」江。
上川江
由宜賓岷江入長江口到江津油溪場間,江水流經四川盆地南緣,地質上處於寬廣的復向斜構造區內,河谷寬展,一般達2000-3000米,江面寬500-800米,洪水期江面寬度均約800米,枯水期約400米,沿河階地發育,一般為4-5級,合江和瀘州間階地保持完好。
下川江
由油溪場到涪陵間,江流穿行於四川盆地東部平行谷區,這里由20餘條近北東-南西向的條狀背斜山地與向斜岩石中面狀結構形成的彎曲叫褶皺。如組成褶皺的各岩層間的時代順序清楚,則較老岩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為背斜,較新岩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為向斜。寬谷組成。形成於背斜軸部的山脈相互並列,最高的華鎣山,主峰海拔1800米。向斜谷地開闊,一般達10-30公里,谷地中丘陵和平壩交錯分布,是川東工農業集中的地區。當川江穿過背斜層時,切嶺成峽,經過向斜層時,又形成寬谷形態,江面一束一放,寬窄相間,最狹處(黃草峽下峽口江面)僅250米,最寬處可達1500米。著名峽谷由西向東依次有貓兒峽、銅鑼峽、明月峽和黃草峽。峽谷中水流湍急,寬谷中岸坡平緩,階地、曲流發育,河漫灘廣布。江流洪水阻於峽,枯水阻於灘,航行諸多不便。
由涪陵到奉節白帝城間,川江順鐵鳳山和方斗山之間的向斜谷流向東北,河谷較順直,寬窄變化甚小。兩岸丘陵起伏,次生溝谷眾多,谷坡平緩,河谷寬闊,其中涪陵珍溪場附近河谷寬達2000米,忠縣復興場附近可達1500米,為川江最寬闊的一個江段。河床多磧壩和石質河漫灘,洪水期這些磧壩和石質河漫灘常成為航行的險關。此處有名聞中外的四川涪陵石魚題刻。江津以下的川江寬谷段和涪陵至白帝城段,兩岸階地廣布,沿江城市建築在數層階地之上,依山面江,高高的石級,把城市和碼頭連在一起。
由白帝城到湖北宜昌南津關間,長江橫切巫山山脈,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三峽段,流經起於奉節縣梅溪河口,到巫山縣大寧河口,為瞿塘峽,到巴東縣神農溪河口為巫峽,東流,自秭歸縣西屈原祠香溪河口,流經秭歸縣城,過三峽大壩,至宜昌市南津關黃柏河口為西陵峽。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全長192公里。瞿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各具特色。峽谷之間為向斜和構造盆地所隔開,在江水的作用下,形成較為開闊的寬谷。三段峽谷分別由大寧河寬谷、香溪寬谷、廟南寬谷所間隔。整個長江三峽河段中,峽谷段長88公里,寬谷段長108公里。峽谷段基本上均為石灰岩區,寬谷段主要為砂岩、泥岩夾灰岩、火成岩等構成。峽谷中,群峰聳立,懸崖萬丈,江面狹窄曲折,江中灘礁密布,激流百轉,氣象萬千,寬谷處江面開闊,坡谷平緩,居民和耕地比較集中,層層梯田,可種稻麥,間以桔林茶圃,風光秀麗。
瞿塘峽,又名夔峽,是長江三峽的第一峽,峽道自白帝城至巫山縣大溪口,全長8公里,在三峽中最短、最窄,而氣勢和景色最為雄奇壯觀。峽口赤甲、白鹽二山對峙大江南北,山勢岌岌欲墜,形如兩扇大門,稱夔門,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是此處生動寫照,山岩上刻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江水奪門而出,洶涌澎湃,唐詩人白居易有岸似雙屏合,天如匹帛開的詩句。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鐵的水溶液附在風化的岩層表面,故土石呈紅色;白鹽山因土石含鈣質量大,故色似白鹽,在陽光照耀下,交相輝映,形成赤甲晴輝和白鹽曙光之勝景。瞿塘峽江面最寬處不超過150米,最窄處不到100米,而兩岸山頭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白居易有詩描述:上有萬仞山,下有千丈水。蒼蒼兩岸間,闊狹容一葦。。
出瞿塘峽,經過25公里的大寧河寬谷,便是幽深秀麗的巫峽。巫峽西起大寧河口,東至湖北巴東縣官渡口,系江流切穿巫山背斜而成,綿延40公里,中無間斷,為三峽中最完整的峽谷,故又稱大峽,由金盔銀甲峽、鐵棺峽、巫峽(狹義)組成。巫峽,江流迂迴曲折。兩岸山嶺聳峙,高峰海拔約1000米,形成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十二峰由聳峙大江南北兩岸的登龍、聖泉、朝雲、神女、松巒、集仙(以上六峰在長江北岸),飛鳳、翠屏、聚鶴(以上三峰在南岸)和上升、凈壇、起雲(以上三峰分布在官渡河南北兩岸)等共同組成。其中以神女峰最著名,海拔940米,高出江面860米。峰頂巨石矗立,高崖若碑,低石如女(俗稱神女石),因有神女看碑之說;朝暉夕照,均得陽光照射,故又稱望霞峰;又因靠近江岸,高而易見,船工們有神女導航之說。
出巫峽東口,經過長約45公里的香溪寬谷,便進入長約75公里的西陵峽,它分為東西兩段:西段從香溪至廟河(秭歸縣茅坪鎮廟河村),長15公里,由長江橫切北北東向的黃陵背斜西翼形成,包括兵書寶劍峽和牛肝馬肺峽兩段。本河段灘險眾多,以新灘(青灘)最險,為岸坡崩塌,礫石堆積江中而形成的枯水急灘。1985年6月12日凌晨,新灘左岸海拔500-1000米的山岩又發生大滑坡,滑坡范圍上下長2000米,寬190米,總面積約70萬平方米,約有3000萬立方米堆積層整體滑動,新灘鎮被摧毀殆盡。在秭歸、巴東等地峽谷段亦有類似地質現象。
從廟河至南沱(重慶市涪陵區南沱鎮),是長34公里的廟南寬谷,長江在此穿過黃陵背斜的核心部。本段西部2.5公里河段,是著名的崆嶺灘。崆嶺灘,亦名崆嶺峽,亂石林立,濤如雷鳴。古人曾有上灘嘈嘈如震霆,下灘東來如建瓴的詠嘆。這里峽口如瓶,夾峙而立的兩面懸崖,猶如兩扇門扉鎖住江流。峽口下,江水被一塊名叫大珠的巨石分為南北兩槽,兩槽匯合處,又有頭珠、二珠、三珠等數十塊礁石,橫亘江心,切斷江流。
西陵峽東段從南沱到南津關,長20公里,屬黃陵背斜的東翼,長江橫切震旦系、奧陶系、石灰岩,形成三峽最東段的雄偉峽谷。本段以石牌為界,又分為燈影峽(明月峽)和黃貓峽(宜昌峽)兩段。燈影峽江面寬200米左右,兩岸崖壁陡峭,山嶺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岸蓮沱以東的天柱山峰頂海拔高達1000米,孤峰兀立,異常險峻。石牌以下的黃貓峽,江面寬400米左右,兩岸仍為峭立的崖壁,但稍低,山嶺高出江面200米左右。
長江三峽的峽谷河段基本上由沉積深厚的碳酸鹽岩類構成,這種易被水流溶蝕的岩石,在多次構造運動的影響下,岩層的節理、裂隙、斷裂、褶皺、隆起等,都為水流溶蝕提供條件。加上三峽地區處於亞熱帶溫熱氣候條件下,酸性的低礦化度降水具有較強的溶蝕能力,因而促進了岩溶地貌的發育。三峽地區普遍分布著孤峰、石芽、溶洞、溶溝、岩溶漏斗、岩溶窪地等岩溶地貌景觀。
長江三峽控制了長江上游宜昌以上100萬平方公裡面積的來水,多年平均流量均約4500億立方米,約為長江入海總水量的一半,蘊藏著巨大的水利資源。
『肆』 2018重慶玩水的地方推薦 重慶有哪些玩水的好地方
2018重慶玩水的地方推薦到了夏天最舒服的玩耍地方就是有水的地方了吧,小時候記得家家戶戶的小孩子都會去河邊玩水,根本感覺不到夏天有多熱,那麼本篇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重慶都有哪些玩水的地方。
2018重慶玩水的地方推薦北碚·偏岩古鎮
都說偏岩古鎮是夏天耍水的勝地,夏天可以端根板凳坐在小溪邊泡腳,河裡打水上麻將,超級涼快。
清涼的水流、成蔭的綠樹,這構成了偏岩古鎮特有的詩意。
地址:重慶市北碚區金刀峽鎮
門票:免費
交通指南
自駕:市區—金山大道—復興東街—偏岩古鎮
公交:在解放碑、楊家坪、沙坪壩乘坐至北碚的汽車,然後再換乘到偏岩古鎮的汽車
榮昌·萬靈古鎮
萬靈古鎮有古色古香的明清老街,美麗的瀨溪河流過小鎮,古鎮在河邊有古城牆、古城門,全是歷史古樸的古韻味兒。
這里河水也不深,在河裡踩水、溪水、打水仗,不僅能享受到兒時的快樂,更能驅散夏日的炎熱。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
門票:周一至周五10元/人,節假日25元/人
交通指南
自駕:主城—成渝高速—永川—榮昌主城下道—萬靈古鎮
公交:乘坐菜園壩、陳家坪及龍頭寺汽車站到榮昌的客車,再換乘到萬靈古鎮的中巴車
萬盛·板遼湖
想要享受沙灘日光浴?不用去海邊,來板遼湖就行了。
這里有陽光、沙灘、仙人掌,琳琅滿目的貝殼隨處可見,此外還可以劃船、玩水上摩托艇。
地址:重慶市萬盛經開區南部青年鎮
門票:20元
自駕:主城—內環快速—蘭海高速—綦萬高速—S204—板遼湖
長壽·長壽湖
長壽湖是夏天熱門的耍水聖地,200餘個綠色島嶼星羅棋布、湖島相依。
島上還有露營基地,可以在湖邊抓魚、燒烤、看螢火蟲。如果覺得帳篷不夠浪漫,還可以在樹蔭下搭吊床。
地址:重慶市長壽區
門票:40元
交通指南
自駕:主城—渝魯大道—滬渝高速—長壽湖高速—長壽湖
公交:在紅旗河溝汽車站乘坐至長壽的汽車,再換乘到長壽湖的公交車
綦江·丁山湖
丁山湖屬於高山湖泊,被稱為「渝黔邊情第一湖」。湖中心的花果島特別清幽,四周樟樹成蔭,常年都是香氣撲鼻噢。
夏天在這里絲毫不會感覺到悶熱,此外湖中心的花果島還可以採摘水果。
地址:綦江區西南丁山鎮
門票:免費
自駕:主城—渝黔高速—蘭海高速—東溪互通—丁山湖
巴南·如來谷
如來谷漂流全程4.8公里,落差近200米,近2個小時的險灘歷程,足以讓你一次嗨到爽!
此外這里附近的如來谷山莊還能採摘枇杷、葡萄、蔬菜等。
地址:巴南區跳石鎮大塘口
門票
周一到周五:成人票價:198元,兒童票價:90元(開漂時間:11:00)
星期六、星期天:成人票價:198元,兒童票價:90元(開漂時間10:00)
交通指南
自駕:市區—渝黔高速一品下道—往跳石鎮方向前行5km到如來谷
公交:乘坐軌道交通三號線在魚胡路站下,再換乘910路公交車在如來谷附近下車
涪陵·武陵峽
武陵峽漂流全長5.1公里,落差108米,漂流行程2小時,10米以上的落差2處,5米以上的落差2處,其它落差數不勝數。
這里緊鄰816地下核工廠,也可以順路去玩玩。
地址:重慶市涪陵區白濤柏林一社 (距816地下核軍工洞100米)
門票:98元
交通指南
自駕:市區—渝黔高速一品下道—往跳石鎮方向前行5km到如來谷
公交:乘坐軌道交通三號線在魚胡路站下,再換乘910路公交車在如來谷附近下車
石柱·油草河
油草河有「渝東深山峽谷第一漂」之稱。兩岸青山聳立林木蔥郁,河水碧綠、晶瑩透明,河邊水草綠油油。
這里地處黃水國家森林公園,也是消涼納暑的極佳之地。
地址:重慶市石柱黃水鎮
門票:150元
交通指南
自駕:主城—G50高速河源下道,往黃水國家森林公園方向,抵達黃水鎮後向湖北利川方向行駛7公里
『伍』 重慶兒童玩耍的地方
是的,方特科幻公園,歡樂谷,動物園,海底世界這些都挺適合孩子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