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王世雄長壽詩

王世雄長壽詩

發布時間:2022-03-03 08:44:22

① 清代名醫王世雄 有一段寫關於鵝肉的文字原話是什麼呢

1、清代名醫王世雄寫關於鵝肉的文字原話是:
「鵝,甘、溫。暖胃生津,性與葛根相似。能解鉛毒,故造銀粉者,月必一食也。」
2、清代名醫王世雄,曾任太醫。對養生方面,頗有研究。並寫下了關於長壽、養生的詩。
長生不老有新方,可惜進人卻渺茫。
細將松黃徑曲搗,朝朝服食保康祥。

② 求幾首關於 養生 的詩詞

1、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曹操

詩中以長壽動物神龜為例,說明生老病死的規律。同時也是一曲養生之道的千古絕唱,是曹操給後世養生長壽的渡人金針!今人常用詩中「烈士暮年,壯志不已」來抒發老當益壯的胸襟。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 陶淵明

這首典型的養生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負冬日》 白居易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作中有不少是抒寫養生方法的。他的「養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煉氣功。從詩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愛好氣功,而且已修煉到很高的層次。他練功時「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4、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程顥

健身需健心,「心樂才有身樂」,樂觀曠達,內心歡樂,才能健身強體。怎樣才能「心樂」呢?北宋名家程顥他認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應當和少年人一樣豐富多彩,以愉悅身心,歡度晚年。

5、羽蟲見月爭翻翻,我亦散發虛明軒。

千梳冷快肌骨醒,見露氣人霜逢根。——《蘇沈良方》蘇軾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卻處世達觀,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還潛心研究醫葯,收集民間驗方,這首詩說的就是他在皎潔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曠的軒閣之中,梳發健身的情景。

他還經常練習氣功,「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練習氣功時清朗精神境界的寫照。

6、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龔廷《攝養詩》

明代名醫龔廷賢活到92歲,他寫的《攝養詩》,是根據多年從醫治病,保健養生的實踐,歸納出的一套有關「吃喝玩樂」的科學規律。

這首詩告訴人們,別輕視「吃喝玩樂」。這四個字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過歲月給每個人判的分數不同罷了。「吃喝玩樂」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證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7、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得神仙。——陸游

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共走過了85個春秋。他詩中蘊含的獨特養生之道,可以使我們參悟到這位詩人的長壽秘訣,對現代人提高健康素養無疑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陸游鍾情食養,清淡為主。在諸多食療方法中,陸游似乎對食粥有所偏好。

他認為豐盛的飲食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粗茶淡飯為宜。粥系流質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營養豐富,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應的食品或食物,如蓮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參、胡蘿卜等,還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③ 求養生方面的詩詞,多多益善!

1、《攝養詩》——明代龔廷賢

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食惟半飽無兼味,酒至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

譯文:保精、益氣、養神為健康長壽之根本,若欲延年益壽,減少私慾雜念,不要操心太多。做到食勿過飽,勿求厚味,飲酒應以少量為好,切莫貪戀杯中物。

要經常保持樂觀,開口常笑。一個人在處於逆境的時候,不但一般人對你冷漠,連平時很親近的朋友也會逐漸和你拉開距離,對此要從容面對,不要放在心上,一定要忍得,自在逍遙,樂享百年。

2、《抱朴子·極言》——晉代葛洪

治身養性,務謹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

譯文:修身養性,即使是極其微小的地方,也務必要謹慎,不能因為小的進步微不足道就不再修養,也不能因為小的損害對大體沒有影響就不加以提防。

3、《證類本草·衍義總序》——唐代唐慎微

夫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

譯文:善於保養生命的人保養內心,不善於保養生命的人保養外表。

4、《退庵隨筆·攝生》——清代梁章鉅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勿過極,少勿過虛。

譯文:形體應當常勞動,飲食要常節制,這樣有益於健康。但勞動不要太過度,節制不要太過虛脫。

5、《丹溪心法》——元代朱震亨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

譯文:與其等到生病後才積極診斷治療,不如在沒病的時候就攝取養分,提高免疫力,做到未病先防的效果。

④ 清朝太醫王世雄有沒有一首《長壽詩》

王世雄寫過《長壽詩》
全詩如下:
長生不老有新方,可惜進人卻渺茫。
細將松黃徑曲搗,朝朝服食保康祥。

⑤ 有關健康的古詩詞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韓翃(唐)《寒食 / 寒食日即事》

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

2、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唐)《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裡。

3、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雲卿(唐)《寒食》

二月的江南花開滿枝頭,在他鄉過寒食節足夠悲哀了。

4、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孟雲卿(唐)《寒食》

貧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飯的,不僅僅是明天才吃子推這樣的冷食。

5、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無名氏(唐)《雜詩》

時令將近寒食,春雨綿綿春草萋萋;春風過處苗麥搖擺,堤上楊柳依依。

6、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無名氏(唐)《雜詩》

這是為什麼呵,我卻有家歸去不得?杜鵑呵,不要在我耳邊不停地悲啼。

7、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竇鞏(唐)《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水面上薄煙散去,遠遠望見岸邊許多戶人家。

8、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竇鞏(唐)《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在這美麗的春天,卻沒有人陪伴我,只有我一人在河堤上獨自縱馬游覽,馬蹄踏著路上的泥里有一半裹著花瓣。

9、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韋應物(唐)《寒食寄京師諸弟》

雨中的寒食節更顯得寒冷,我獨自坐聽江上黃鶯的鳴叫。

10、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韋應物(唐)《寒食寄京師諸弟》

端著酒杯賞花時又想起了杜陵家幾個弟弟,寒食時,杜陵這一帶已是野草青青了。

⑥ 有哪些關於健康的詩句

1、齒,骨之窮也,朝朝琢齒,齒不齲。《養生要集》

解讀:「牙齒堅完」是健康長壽的象徵,叩齒術是在我國流傳的一種古老的養生方術。腎主骨,齒為腎之餘,也屬於骨頭的一部分。齲齒,是牙齒的大患,人們每天早晨口中上下牙齒相互敲啄,指上下相對應的每顆牙齒互啄,就可以減輕齲齒的危害,保持牙齒的健康。

2、飽食即卧,乃生百病。《備急千金要方》

解讀:飽食即卧,食物停聚未及消化,積而淤滯,氣滯不行,脾胃受傷,氣血痰食積聚而致百病叢生。

3、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呂氏春秋》

解讀:流動的水不會腐惡發臭,轉動的門軸不會生蟲朽爛,這是由於不斷運動的緣故。人的形體、精氣也是這樣。形體不活動,體內的精氣就不運行,精氣不運行,氣就滯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生命在於運動。

4、食畢,飲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昨非庵日纂》

解讀:古人自古講究飯後養生,這里提到用餐後要做三件事情,即飲茶、散步、揉腹,如能長期堅持做下去,必有益身體健康。

5、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解讀:四時陰陽之氣是萬物生存的根本,古人都會根據此而在春夏養陽,秋冬補陰,以便服從於其四時陰陽這個根本,才能與萬物一起生活並且生長。如果一旦違反了這個根本,就會損傷其本源,破壞其真氣,以上這些就是四時調攝的宗旨。

⑦ 關於健康的古詩

關於健康的古詩詞:

1、《養生》

作者:陸游 (宋)

稟賦本不強,四十已遽衰,葯裹不離手,對酒盤無梨。

豈料今八十,白間猶黑絲,咀嚼雖小艱,幸未如牛?

昔雖學養生,所遇少碩師,金丹既茫昧,鸞鶴安可期?

惟有庖丁篇,可信端不疑。愛身過拱璧,奉以無缺虧。

孽不患天作,戚惟憂自詒。攣躄豈不苦,害猶在四支;

二豎伏膏肓,良醫所不治。衣巾視寒燠,飲食節飽飢,

虎兕雖在傍,牙爪何由施?老人不妄語,聊賦養生詩。

2、《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作者:曹操
(東漢)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3、《飲酒》

作者:陶淵明
(東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4、《江村》

作者:杜甫
(唐)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復何求?

5、《負冬日》

作者:白居易
(唐)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

6、《攝養詩》

作者:
龔廷賢

(明)



惜氣存精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

7、《好了歌》

作者:曹雪芹
(清)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家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愛,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⑧ 王世雄的介紹

王世雄(1981年10月出生),前衛藝術家,當代畫壇狂人,海南澄邁人,善造自然景觀,痴於書畫,能詩詞歌舞。偶為琴棋辭章,廣交益友,好讀書史,略通人生之變,字雄奇,號浪子,狂人又一怪。

⑨ 王世雄的藝術簡介

王世雄(1981年10月出生),前衛藝術家,當代畫壇狂人,海南澄邁人,善造自然景觀,痴於書畫,能詩詞歌舞。偶為琴棋辭章,廣交益友,好讀書史,略通人生之變,字雄奇,號浪子,狂人又一怪。崇拜徐渭、石濤、齊白石,師承范曾、薛林興。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六歲始學琴棋書畫舞,他在藝術領域以不斷創新、發明、開拓、探索、革命和作畫速度極快而著稱,他喜歡跳拉丁舞,好用身子和用手作畫,只見他快速地揮動手中的步子上下翻飛,一揮而就、一氣呵成,並且神形兼備,酷似對象畫畫如舞蹈;王世雄知識淵博,個性張揚,放浪不羈,涉獵廣泛,油畫、水墨文人中國畫、書法、裝飾、行為藝術、雕塑,深入鑽研過古今中外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知識。2008年參與景觀方案項目《三亞鳳凰島整體規劃設計》,為突破自我藝術面對市場肯定。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香港大地景觀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師,中國景觀設計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院士,新長征民族文化傳播中心客座教授,海南國際標准舞體育協會會員。

閱讀全文

與王世雄長壽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盆栽長壽花用什麼盆栽好看 瀏覽:884
老人說不出來話來是怎麼回事 瀏覽:31
黑龍江省教師退休工資怎麼算 瀏覽:634
濟南養老機構明細表 瀏覽:383
被父母逼著相親你怎麼辦 瀏覽:702
50歲多吃什麼長壽 瀏覽:787
離異的父母該怎麼擺脫 瀏覽:981
50歲生孩子可以母乳喂養嗎 瀏覽:225
退休年齡西寧 瀏覽:271
徵兵體檢需要帶什麼東西嗎 瀏覽:391
辭職了養老保險金怎麼辦 瀏覽:171
老年痴呆症全國哪個醫院治療最好 瀏覽:958
老年人嘴澀吃什麼葯 瀏覽:448
父母喜歡拍照買什麼手機好 瀏覽:51
什麼2b院校可以培養老師 瀏覽:672
老年人會銷健康生活館 瀏覽:573
兩會後農村養老 瀏覽:220
新年女朋友拜年父母給多少紅包 瀏覽:633
勉縣哪裡可以做體檢 瀏覽:897
農村退伍軍人養老政策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