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人口有多少男女比例是多少
截止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男女比例是104.45比100。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數據顯示,2019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
從性別結構看,2019年末,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以女性為100)。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640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4%;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占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占總人口的12.6%。
(1)該國2050歲男女人口擴展閱讀:
數據顯示,中國城鎮化率繼續提高。2019年末,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5162萬人,減少1239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60.6%,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達1465萬人,是一個很大的出生規模;雖比上年減少58萬人,但這一減少規模相較之前年份已經有所下降。在2019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孩次比例達59.5%,比例連續幾年提高,說明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發揮了成效。
2. 2020國家人口數據的男女比例多少
男性佔51.24%,女性佔48.76%。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男性人口為72334萬人,佔51.24%;女性人口為68844萬人,佔48.76%。總人口性別比為105.07,與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
從年齡結構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我國0至14歲人口為25338萬人,佔17.95%;15至59歲人口為89438萬人,佔63.35%;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佔18.70%。
男女比例失調原因:
男女比例失調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重男輕女,大多家庭對生男娃是必須的事情,哪怕生4-5個也要爭取生一個男娃,但很多家庭生完一個男娃可能就不會再想說生個女娃,在小編看來,雖然身邊很多年輕人說生男生女都一樣,但是沒過幾年都奔著生男娃去了,家庭里老一輩的壓力佔主要因素,如何能突破這個男女比例失調,就要如何把重男輕女的觀念減輕。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我國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約佔全
3. 男女比例失衡的人口大國印度,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
印度6歲以下男女兒童比例為1000比914,這是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出現的最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衡狀況。
而在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相對富裕,地方政府出台了現金激勵的政策:女嬰一出生,就能在自己名下的賬戶里收到5000盧比(約合1000元人民幣)的獎勵;如果她能順利完成學業、在18歲後結婚的話,就可以拿到這筆錢。
4. 中國現在20幾歲的男女人口比例是
1:1.2
5. 中國各年齡段男女人口差
這個沒有具體的數字唉,因為現在反正全國適婚年齡的男的是比女的多了3,000萬左右吧。
6. 中國人口比例2020男女
截止到2020年11月27日,2020年中國人口比例還沒有官方進行統計。以2015年為例,2015年中國總人口為137462萬人,男性人口70414萬人,女性人口6704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5.02(以女性為100),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3.51。
一般來說,造成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性別比失衡有兩大主要原因:移民和出生性別比失衡。由於移民比例很小,中國人口性別比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出生性別比失衡。
(6)該國2050歲男女人口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網報道,男女人口相差3366萬人,意味著約有3000萬男性將面臨「打光棍」的局面,中國光棍危機風險仍舊嚴重。此外,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自2009年以來實現了連續第七年下降。
在正常的自然情況下,出生性別比一般介於103和107之間。中國的出生性別比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基本正常,在1982年為107,但之後迅速攀升,到2004年高達121.18。盡管自2009年以來出生性別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徘徊在117左右的高位。
國家衛計委在2015年初表示,目前中國出生性別比整體水平依然偏高,其後果已經顯現,風險進一步聚集和擴大。
7. 中國2050人口是多少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在世界排名第一,前些年為了限制我國人口無止境的出生,國家還專門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因此我國的人口數量在近些年來控製得很好,沒有大幅度增長,前兩年又出台了鼓勵大家生育二胎的政策,人口又漸增,可是隨著人們想法的轉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不願意要孩子
所以我國的人口有持續下降的趨勢,那麼到了2025年我國的人口會降到多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據推測到了2025年我國的人口大概會降到10億,而且老齡化現象會非常嚴重,很有可能六個人中就有三個是老人,所以才一直在推行二胎政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一方面當前經濟異常發達,養一個孩子所需要耗費的成本很高,人們需要承擔的壓力很大,在重壓之下還很有可能給不了孩子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所以很多人有著選擇不要孩子或者只要一個孩子的想法。
另一方面,當前我國男女的比例很不完整,人們結婚好像變得很困難,但是受我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人經常會被父母逼婚,現在結婚的條件和要求也很高,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結婚也成為了一種壓力,所以很多人不結婚不生育孩子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我國的人口才會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所以在2025年我國人口下降到10億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你們相信嗎
8. 中國現在男女人口的比列是多少,要有依據!
男女比例失調是中國在進入21世紀以後所面臨的一個嚴峻的人口問題。主要有:男女比例分布嚴重不平衡,男女配偶間年齡差距增加,高基數高比例的無擇偶人群,男女比例的失衡所導致的出生人口萎縮及結合上老齡化等等社會問題時所帶來新的人口問題。 具2004年,完全統計,截止到2004年為止,全世界的男女比例為 1(女) : 1.4(男),據這個趨勢分析,估計在2050年,男女比例會達到 1:1.74,也就是到2100年,會達到1:2左右. 究其原因,專家指出,影響出生嬰兒性別比失衡的因素是眾多而復雜的,如生育政策、生育意願、人工技術鑒定選擇、出生的女嬰漏報、瞞報等。主要是由於人為干預的結果,例如中國不少經濟落後地區和農村存在著較嚴重的重男輕女的現像,結合上計劃生育的政策,出生性別比上揚的狀況俞加明顯。人們通過超聲波等現代技術人為地選擇出生嬰兒的性別,運用B超等醫療科技選擇性流產、引產,還有輕視女嬰造成的較高水平的女嬰死亡率及溺棄女嬰現象等,導致女嬰出生數減少。此外,部分地區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以及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也使人們傾向於選擇男孩。因此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大量的統計資料表明,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出生嬰兒性別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2-107的范圍內,即每出生100個女嬰時,男嬰出生數為102個-107個。人口學家把這個指標稱為出生嬰兒性別比的恆定值。由於男嬰死亡率略高於女嬰,這樣到婚齡期時男女性別比例就基本持平。 中國出生嬰兒性別比:117:100 然而,根據中國政府於2000年進行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7,即在出生的嬰兒中,男女比率達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另據中國統計局最新調查顯示,我國城市男女嬰的性別比為112.8比100、鎮為116.5比100、鄉村為118.1比100。 近20年來出生性別比升高的積累效應已經顯現出來,按90年代出生性別比外推,目前0~20歲人口中男性多出女性大致相當於20歲3個年齡組的人口數量,「積累效應」已相當可觀。如果畸高的出生性別比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男性過剩的婚姻擠壓會越來越嚴重。
9. 急用: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男女人口數據的資料或者是人口性別年齡金字塔最好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1號)
2001-05-15 11:01:42
根據國務院的決定,我國於2000年11月1 日進行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登記工作。在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過近千萬普查工作人員艱苦努力,又經過事後質量抽查,圓滿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現場登記和復查任務。目前,普查的全部資料正在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主要數據的快速匯總工作已經結束,現公布如下:
一、總人口
全國總人口為129533萬人。其中:
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下同)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678萬人。
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44萬人。
台灣省和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人口為2228萬人。
二、人口增長
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同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時的113368萬人相比,十年零四個月共增加了13215萬人,增長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1.07%。
三、家庭戶人口
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家庭戶34837萬戶,家庭戶人口為119839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44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96人減少了0.52人。
四、總人口性別構成
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男性為65355萬人,占總人口的51.63%;女性為61228萬人,占總人口的48.37%。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6.74。
五、年齡構成
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28979萬人,占總人口的22.89%;15-64歲的人口為88793萬人,占總人口的70.15%;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8811萬人,占總人口的6.96%。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 個百分點。
六、民族構成
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15940萬人,占總人口的91.59%;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0643萬人,占總人口的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11692萬人,增長了11.22%;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萬人,增長了16.70%。
七、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接受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的4571萬人;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的14109萬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萬人;接受小學教育的45191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數有如下變化:具有大學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為 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為33961人;具有小學程度的由37057人下降為35701人。
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8507萬人,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15.88%下降為6.72%,下降了9.16個百分點。
八、城鄉人口
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45594萬人,占總人口的36.0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80739萬人,占總人口的63.91%。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6個百分點。
註:1、本公報為初步匯總數。
2、普查登記以2000年11月1日0時(北京時間)為標准時間,普查登記的對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上常住的人。
3、普查登記結束後,全國統一抽取602個調查小區進行了登記質量的抽樣調查。抽查結果,人口漏登率為1.81%。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總人口中已包括據此計算的漏登人口。
4、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人口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的2000年6月30日的數據。
5、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人口數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的2000年9月30日的數據。
6、台灣省和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的人口數是由台灣當局公布的2000年12月的數據。
7、家庭戶人口不包括現役軍人,也不包括相互之間沒有家庭成員關系、集體居住的人。
8、城鄉人口是按國家統計局1999年發布的《關於統計上劃分城鄉的規定(試行)》計算的。
10. 世界各國男女人口比例是多少
不久前,世界銀行通過對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的調查發現,各國人口的性別比例呈多樣化狀態。從全球看,在60億人口中,男性人口稍多於女性,其性別比大約為102:100,屬於正常差異范圍。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男性人口多於女性或女性多於男性的不同類型國家,或者由於歷史因素,或受傳統習俗影響,或因發生過重大戰爭,造成人口性別失衡,或者男性人口嚴重多於女性,或者女性人口嚴重多於男性。凡屬於人口性別比例失衡國家,均對婚姻、家庭,乃至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
通過互聯網調查發現,各國人口按性別比例劃分為三種情況,即男性人口多於女性;女性多於男性;男女基本相等。第一類國家最多,第二類國家較少,第三類國家更少。
在亞洲、非洲、拉美地區,尤其在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多是男性人口多於女性,其中包括像中國、印度、印尼和巴基斯坦這樣的人口大國在內。如中國,1990年時的總人口為11.3億,其中男性5.81億,女性5.48億,男性比女性多約3300萬,分別占總人口的51.4%和48.6%,性別比為100z94;巴基斯坦總人口約1.4億,男性多於女性約540萬,其性別比例為100:96。沙烏地阿拉伯總人口近1800萬,男性多於女性約200萬,性別比為100:89,已屬於非正常范圍了。
亞洲其他大國的情況是:韓國100:99,土耳其100:95,巴林100:77,卡達100:60,阿聯酋100:58,均是男性多於女性。
現在也有一些國家則是女性多於男性,其中包括像美國、德國、英國、俄羅斯、烏克蘭這樣的人口大國。調查表明,在歐洲,男女人口嚴重失衡的國家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由於在二戰中男性死亡人口過多,人口失衡問題至今仍然存在。據統計,目前俄羅斯的女性人口比男性大約多出1000萬人,其人口性別比約為100:112;烏克蘭更為嚴重,在全國約5100萬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330多萬,其性別比為100:114;美國2.65億人口中,女性大約多500萬人,其性別比為100:104。
其他女性人口多於男性的國家的性別比為:希臘100:103,英國100:104,德國100:105,尼加拉瓜100:113,立陶宛100:115,維德角100:118,安地卡及巴布達100:116,不丹l00:128。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不丹,全國人口只有160萬,男性只有70萬,女性達90萬,多於男性20萬,性別比100:128,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比例
了,遠遠高於正常值。
除此之外,調查還發現,在非洲、拉美有十多個國家,男女人口數量基本相等,而且有的是長期保持這個均勢,非常之難得。這樣的國家包括摩洛哥、哥倫比亞等。
世界各國盡管人口性別比不一,在好多情況下是由於社會因素造成的,但總的趨勢應該在出生時男多於女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