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長壽老人基因

長壽老人基因

發布時間:2022-02-24 21:21:07

Ⅰ 人長壽和基因關系大不大

人類健康長壽有很多因素。聯合國衛生組織認為,人類健康與壽版命長短與這幾個因素權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15%,社會與環境因素佔10%,醫療服務佔8%,氣候因素佔7%,而健康的生活方式佔60%。生活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決定著人的健康和生命的質量。例如:天天走路、基本吃素、遇事不怒、勞逸適度;腦要用、身要動、心要松、腹要空等等,這些都是百歲老人的經驗。另外,有良好的心態,豐富的興趣愛好,都是修身養性之道。所以說:「健康長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Ⅱ 長壽老人有長壽基因嗎

美國對芽殖酵母和線蟲的基因分析

美國科學家通過對芽殖酵母和線蟲的基因分析,鑒別出兩種生物共有的25個負責調控壽命長短的基因。美國華盛頓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2008年3月13日在《基因組研究》雜志上報告說,在這25個「長壽基因」中,至少15個在人的基因組內存在相似版本。這意味著,科學家有可能藉此鎖定人體內的基因目標,研究如何減緩人的衰老過程,治療衰老引發的相關疾病。研究小組人員介紹說,他們選擇了單細胞芽殖酵母和秀麗隱桿線蟲為基因分析對象,二者都是衰老研究領域常用的模型生物。從進化史來看,這兩種生物之間相距大概有15億年,如此懸殊的進化差距比小毛蟲和人之間的進化距離還要大。正因如此,從這兩種生物體內鑒別出共同擁有的與壽命相關的基因才顯得意義重大。另外,人的基因組內也有十幾個類似基因存在,這表明,類似基因很可能也能調控人的壽命。華盛頓大學生物化學家布賴恩·肯尼迪說,他們希望將來通過基因工程方法調控人體內的「長壽基因」,不僅延長人的預期壽命,還能延長「健康壽命」,也就是人的生命中身體健康、不受衰老引起的疾病影響的時間段。

人類的壽命與基因有關

人類的壽命與基因有關,體內有多個基因主宰著人的生命長短。那些在惡劣環境下控制機體防禦功能的基因,能夠顯著地改善多種生物的健康狀況並且延長其壽命。利用長壽基因的影響力,可以改變人類的生命進程:不讓生長和活力因為年老的衰退而卻步;使人能夠在70歲90歲乃至100多歲時,仍然持他50歲時的蓬勃朝氣。科學家們曾經認為老化不僅僅是一個衰退的過程,而是生物體的遺傳性程序化發育(genetically programmeddevelopment)的積極延續。個體一旦成熟,「衰老基因」(aging gene)就開始將該個體導向死亡。但這種觀點已經不再為人們所相信了,現在人們普遍認同:衰老其實只是由於身體的正常防衛及修復機制隨時間流逝而衰退導致的。然而,研究者發現,有一個基因家族與生物體的應激耐受性有關,它們能夠加強各個年齡段生物體的自身防衛及修復活性。這些基因通過優化身體的生存機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個體渡過困境的幾率。如果這些基因處於激活狀態的時間足夠長,那麼還能顯著地增進生物體的健康,並延長壽命。其實,這個基因家族就是那些與衰老基因相對立的長壽基因(longevity gene)。

人們對SIR2基因的認識最多

作為首先被確認的長壽基因之一,人們對SIR2基因的認識最多,對長壽基因的研究,讓人們看到基因的生存調控機制如何延長壽命,以及如何增進健康。而且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SIR2基因很可能就是這個機制中的重要調控基因。在尋找引發酵母菌細胞個體衰老的原因時,第一次發現:SIR2基因是長壽基因。當時,我們曾設想這種簡單生物體的衰老可能是由某種單一基因所控制,並認為對酵母菌壽命的了解,或許會幫助我們理解人類的衰老過程。而這在當時很多人看來,這些觀念是極其荒謬的。酵母菌的衰老程度,是以母細胞在死亡之前分裂產生子細胞的次數來衡量的。酵母菌細胞的壽命,通常在分裂20次左右。

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報道指出,發現蠕蟲和果蠅體內的FOXO3A基因與其衰老過程有密切的關系。從這以後,FOXO3A基因就成為了衰老遺傳研究領域中一個非常引人矚目的元素。也正是因為這樣,德國基爾大學臨床分子生物學研究團隊長期以來都一直努力致力於對這種基因在人類體內變異形態的研究工作。

Ⅲ 長壽基因在人的壽命中其關鍵作用,這是真的嗎

長壽基因在的確影響著人的壽命,但是並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人究竟能活多長是基因、生活習慣、生存環境、醫療水平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基因只佔相當低的比重。

而現在卻常常出現年前人猝死的情況,這就和生活習慣有直接關系了,熬夜、作息不規律、精神壓力過大、抽煙酗酒等不良習慣對我們的健康損耗極大,即便是擁有長壽基因,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很難長壽。

老年人是否健康長壽,這和基因有關嗎

基因很關鍵,毋容置疑。但是跟運動絕對有關系,但關系不大,心態是更重要的。心靜則壽長。過去有很多老太太整天做熱炕頭活到百歲,她們心很靜,生活很有規律,特滿足。運動員大多短壽,強度太大了。人能不能長壽跟基因有很大關系,與食物也有很大關系,與運動關系不大。基因決定了人的免疫能力,免疫能力低會經常生病,經常生病會極大影響壽命。人活著需要吃飯,飯吃不好就會影響體質,體質下降。

應該說,基因是長壽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說是第一因素。但運動,飲食,心情,生活習慣,疾病預防等等也是重要的因素。二者缺一不可。這也符合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的唯物辯證法。長壽和長壽基因,適當運動,合理膳食的關系是:長壽基因佔50%,適量運動佔25%,合理膳食佔25%。長壽基因主要包括心態平衡,心情愉悅等。我的老父親今年102歲。他的長壽秘訣就證明這三點是有道理的。

Ⅳ 長壽真的有基因嗎

確實有這方面的因素,但後天的環境、飲食等也不可小覷。

Ⅵ 百歲老人不養生無疾而終是基因決定的嗎

有基因因素,更有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像全世界都有一些長壽村,大多數都是因為這些老人生活習慣好才長壽的。

Ⅶ 人類的長壽是否只能在那些長壽基因的人身上出現普通人或者先天體質虛弱的人能否達到這種長壽

要想長壽就要排出身體的濕寒,現在亞健康人太多了,由於生活習慣,環境食物水的版污染,大有隱患權。起出現了濕寒淤堵,不能正確對,五臟六腑都受到損害。調理五臟,疏通經絡。去身體的濕寒。調和五臟,調和氣血。一通百通,一堵白堵。經絡通百病無。

Ⅷ 長壽基因是遺傳父親還是母親

長壽要靠母親遺傳?
來源: 時間:2009-12-02 10:01:34
有沒有一個決定每個人壽命的「長壽基因」?來自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的專家組成課題組經過兩年的大規模調查,發現了一個與中國人壽命相關的DNA譜系。這一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國際著名刊物《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 蹲點長壽之鄉調研 領導這項研究的是復旦大學教授金力,他帶領的研究團隊來到江蘇省如皋市,啟動了「如皋長壽人群健康跟蹤調查」。如皋是中國有名的長壽之鄉,2000年公布的全國平均壽命是71歲,而如皋為75.58歲。到2007年底,擁有140萬人口的如皋生活著102位超過百歲的老人。選擇如皋作為測試地點,能獲得更為豐富的極端長壽者樣本。 研究者選擇了705位95歲以上老人組成一個「極端長壽組」(其中包括102位百歲老人),他們還隨機挑選了900多位60歲-69歲的老年人組成「老年人組」、400多位40歲-49歲中年人組成「中年人組」,三組人群進行對照。通過分析血液,提取DNA進行檢測,研究者發現,「極端長壽組」中約有20%老人的基因線粒體上,有一種B4單倍群的分布明顯較多。而通過三個組別的對比還發現,基因線粒體上的M9線粒體單倍群、N9單倍群頻率從中年組、老年組到「極端長壽組」依次降低。 主要是從母親遺傳 金力表示,這項研究還是初步結果,現在還沒有發現「長壽基因」,但可以證實,上述三種單倍群跟長壽密切相關。金力說,日本的一項長壽人群遺傳學調查也表明,長壽者中的很多人擁有B4單倍群。金力認為,從遺傳學角度分析,長壽是可以遺傳的,主要是從母親處遺傳,也就是說,如果母親長壽,其子女長壽可能性較大;如果父親長壽,其子女未必長壽。 外界因素影響很大 健康長壽一方面取決於遺傳背景,但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外界環境及生活方式的影響。此次調查有一個重要命題,即「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哪一個對長壽的影響更大?」結果顯示,遺傳因素對壽命的貢獻只佔25%;心理健康、生活滿意程度、飲食、水質、空氣污染程度等環境因素對壽命的影響更大。 研究人員發現,「極端長壽組」中約有30%的人一直以蜂蜜作為主要的調料,另有40%的人長期食用紅棗。同時,通過心理檢測,百歲老人的大部分對現在的生活感覺良好,生活中心平氣和。此外,如皋當地氣候溫和、水質優良、空氣清新,是全國有名的花卉之鄉;而且民風純朴,社會上有尊老的氛圍;再加上他們在遺傳上的優勢,因此這里的百歲老人比其他地方更多一些。

Ⅸ 為什麼人的長壽同遺傳基因有關

長壽人往往有家族性的傾向。中外文獻中都有許多關於長壽家庭的記載。《蘇州府志回雜記》載答:「乾隆辛未南巡,有湖南隨人湯二程來接駕,年一百四十歲……其孫曾隨者皆白發蕭然之翁也。」《偶記》載:「巴陵老百八十歲,時觴舉樂。毛侍御過其地,聞之屏騎往觀。見階前數人皓首蒼顏,年可百歲。不知孰為老人也。問之,則皆老人子也。

Ⅹ 長壽基因的發現過程

德國基爾大學醫學院的一項調查
德國基爾大學醫學院的一項調查表明,人體DNA中存在一種名為「FOXO3A」的基因能夠助人長壽,而與年輕人相比,這種基因存在於百歲老人體內的情況更加普遍。研究人員在比較了大量德國百歲老人和年輕人的DNA樣本後還發現,FOXO3A基因發揮的作用覆蓋各種不同人種。基爾大學在一份公報中指出,2008年9月,一個由布拉德利·威爾科克斯博士帶領的美國研究小組曾在《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學報》上發表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這種「長壽基因」 在95歲以上、具有日本血統的美國人體內也普遍存在。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的日裔美國男性
布拉德利·威利克斯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一群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的日裔美國男性。科學家篩查了受試者的DNA,把重點放在胰島素路徑的5個基因上。他們計算了每個基因的三個位置上出現的DNA鹼基。FOXO3A基因上的一個位置特別突出。在組成了DNA的4種鹼基(A、T、C、G)中,大多數受試者在一對染色體的FOXO3A基因位置上擁有的是胸腺嘧啶(T)。但是鳥嘌呤(G)取代了胸腺嘧啶(T)的受試者在當初健康檢查的時候健康狀況更好。但研究發現20年後,在最終到達了98歲平均年齡的男性組中鳥嘌呤(G)出現的頻率更高。科學家在這些老年人中的許多人身上發現了有兩個G(GG)的等位基因,他們認為這可能是這些人在老齡時非常健康的原因。
確定了當FOXO3A基因在DNA上時
此外,這項研究還確定了當FOXO3A基因在DNA上的一個含氮鹼基上出現時,人健康地活到90歲的幾率就會更高。基爾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德國研究人員在將1762名百歲及90歲以上的德國長壽老人的DNA樣本與年輕人的DNA樣本進行比較後確認了威爾科克斯的研究結果。這項研究的負責人阿爾穆特·內貝爾表示,他們的調查結果能夠消除此前人們有關FOXO3A基因與長壽之間是否存在緊密聯系的所有疑問。此外,日本人和歐洲人之間存在遺傳差異,卻能在兩個人種體內發現同樣的「長壽基因」,使得這項研究更是意義非凡。內貝爾指出:「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認為,這個基因很可能是讓全球人類長壽的關鍵因素。」
臨床分子生物學院研究所教授發現
基爾大學臨床分子生物學院研究所教授弗里德里克·弗拉切巴特指出,這項研究的最大難點是如何找到大批長壽人群,尤其是百歲以上老人的DNA樣本。因為有趣的是,與95歲老人相比,這種基因的遺傳作用在百歲以上的老人身上更加明顯。這項研究得到了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伯根生物樣品庫的幫助,這里保存著660份百歲老人的DNA樣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長壽人群DNA樣本收藏庫之一。在對大量的資料進行研究後,基爾大學科學家證實FOXO3A基因的作用不分地區和性別,對世界各地的男性和女性都能發揮作用。這就意味著在未來,人類也許可以通過基因手段來控制衰老的過程。
台灣陽明大學研究團隊聲稱
2010年05月03日,台灣陽明大學研究團隊聲稱找到調控壽命長短的Cisd2基因,進一步利用基因轉殖技術,提升長壽基因蛋白的量,使實驗中的小鼠存活達36個月,較一般老鼠增加1.4倍,相當於人類的110歲。更重要的是,這些「長壽鼠」仍精力充沛毫無老態。未來若能找出補充Cisd2基因的物質,人類也可望長生不老、永保青青。

閱讀全文

與長壽老人基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哪些人不領還要退回 瀏覽:457
為國解憂永不退休不領社保 瀏覽:839
重陽節宣言 瀏覽:991
80歲老人肺氣腫吸氧設備 瀏覽:861
什麼是脫離父母的管教 瀏覽:994
敬老院助殘日活動 瀏覽:622
老年大學品牌打造 瀏覽:864
農民社保卡土地養老金怎麼查詢 瀏覽:424
遼寧農民養老金是多少錢 瀏覽:344
孝敬父母的八個字成語有哪些 瀏覽:57
陸豐市哪裡有老人乘車卡 瀏覽:748
久月初九重陽節小作文 瀏覽:463
老年公寓安全協議 瀏覽: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瀏覽:357
高齡老年人適合喝什麼牛奶 瀏覽:450
重陽節爬山活動橫幅 瀏覽:353
老年人脊背燒 瀏覽:578
武警選拔體檢檢查什麼部位 瀏覽:328
金絲峽老人多少歲免門票 瀏覽:509
體檢多少天前要吃素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