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國際上一般將60歲以上人口

國際上一般將60歲以上人口

發布時間:2022-02-24 07:16:57

Ⅰ 國際上對老年人的定義是多少歲以上的人口

人口學一般將人口年齡劃分為三種類型: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它們之間的指標量度分別為:
年輕型 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40%以上,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4%以下;
成年型 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30%~40%,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4%~7%;
老年型 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30%以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以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一個國家的老齡化率(65歲以上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率)在7%~14%之間稱為老齡化國家,若老齡化率超過14%就稱為老齡國家。
聯合國規定:發達國家65歲以上者,發展中國家60歲以上者稱為老年人(根據人均預期壽命而定)。中國國家統計局在發表老年人口統計數字時,為了兼顧國內問題研究與國際統計數字相匹配的需要,以兩種標准同時公布。
對老年期還可以再劃分為三個階段:
年輕老人(young old)指60歲或65~70歲的老人;
老老人(old old)指75~90歲的老人;
非常老的老人(very old)指90歲以上的老人。
我國劃分老年期標準是:45~59歲為老年前期,60~89歲為老年期,90歲以上為長壽期。
(《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1月15日)

Ⅱ 一個國家進入老齡化國家的一個標志就是這個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的( )。

D,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通常將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點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或者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7%的國家,稱為老齡化國家。

Ⅲ 國際上通常的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


小題抄襲1:B
小題2:A
小題3:D

Ⅳ 一個國家進入老齡化得主要標志是這個國家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的多少

兩個方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老齡問題包括老年人問題與老齡化問題,而老年人問題與老齡化問題相聯系,但又不完全相同,一般把有關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和權益保護看作"老年人問題",把有關老年人增加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稱為"老齡化問題",這是從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范疇來認識老齡問題。

Ⅳ 發達國家對老年人年齡劃分標准

人口學一般將人口年齡劃分為三種類型: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它們之間的指標量度分別為:
年輕型 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40%以上,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4%以下;
成年型 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30%~40%,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4%~7%;
老年型 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30%以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以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一個國家的老齡化率(65歲以上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率)在7%~14%之間稱為老齡化國家,若老齡化率超過14%就稱為老齡國家。
聯合國規定:發達國家65歲以上者,發展中國家60歲以上者稱為老年人(根據人均預期壽命而定)。中國國家統計局在發表老年人口統計數字時,為了兼顧國內問題研究與國際統計數字相匹配的需要,以兩種標准同時公布。

Ⅵ 按國際標准,一個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的百分之多少即為老年型社會

1982年維也納老齡問題世界大會提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0%以上,即為老齡化社會。

聯合國1956年《人口老齡化及其經濟社會含義》中指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7%以上,即為老齡化社會。

Ⅶ 世界人口老齡化標准和中國人口老齡化標准分別是什麼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准。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Ⅷ 國際上通常認為,一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以上者為老年型人中國家。

老年型國家是「老年型人口年齡結構國家」的簡稱。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以上的年齡結構類型國家。

(8)國際上一般將60歲以上人口擴展閱讀:

老年型國家的產生或出現是人口轉變的結果。資本主義產業革命之後,建立在科學技術基礎之上的大工業,迅速地佔領了一個又一個的產業部門,對勞動力的數量需求轉變為對勞動力文化科學素質的提高。

每個家庭對孩子教育培養的時間延長了,教育費用增加了,勞動就業競爭亦日益加劇,人們不得不重新考慮最佳的婚齡、育齡和家庭人口規模。

同時,由於醫學科學技術和社會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使許多惡性傳染病得到了控制,不少過去難以醫治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療,從而使人口死亡率下降,尤其是其中的嬰幼兒死亡率下降更為明顯。

此外,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職工的福利待遇日益提高,勞動保險制度、退休養老制度等日益完善,從而解除了職工「養兒防老」的後顧之憂。

正是在上述社會經濟因素作用之下,人們普遍從多生轉向少生。經過一個多世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就從增長型轉變為穩定型。而這個轉變的過程,同時也是人口老化的過程,亦是人口年齡結構轉變的過程。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老年型國家

Ⅸ 按國際標准, 一個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的百分之多少即為老年型社會

聯合國對人口年齡類型的劃分提出了一套標准,它規定65歲以上的人口超過7%的國家或地區就稱之為人口老年型國家或老年型社會,4%~7%為成年型社會,4%以下為年輕型社會。

Ⅹ 一個國家進入老齡化國家的一個標志就是這個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的

D
[解析]根據國際通行的判斷標准,當一個城市或國家60歲以上人口所佔比重版達到或超過總人口數的權10%時,標志著這個城市或國家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故答案為D。
[華圖名師點評]聯合國國際人口學會編著的《人口學詞典》對人口老齡化的定義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人口所佔比例達到或超過總人口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人口達到或超過總人口數的7%時,其人口即稱為「老年型」人口,這樣的社會即稱之為「老齡社會」。瑞典、日本、英國、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在進入老齡化時,人均GNP已達1~3萬美元,在全球72個人口老齡化國家中,人均GNP達1萬美元的佔36%,1萬至3千美元的佔28%,而我國在2002年只有980多美元,就提前進入了老齡化。說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尚處於世界中下水平時,老齡化程度卻已進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呈現了「未富先老」的特徵。老齡化的加速對經濟、社會都將產生巨大的壓力。

與國際上一般將60歲以上人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夢見老人復活什麼意思 瀏覽:746
長壽松果實 瀏覽:702
春節期間帶老人去哪裡玩 瀏覽:573
重陽節演出背景圖片 瀏覽:890
重陽節古詩獨在異鄉為異客 瀏覽:668
養老金4025 瀏覽:733
社保基數與退休工資什麼比例 瀏覽:182
老年大學書畫系工作總結 瀏覽:424
父母總是把氣撒到自己身上怎麼辦 瀏覽:86
孝敬的定於 瀏覽:722
關於孝敬父母的作文450字 瀏覽:731
希望大家都好好的孝敬自己的父母 瀏覽:346
社會養老保險續交有哪些手續 瀏覽:264
保險公司體檢是查什麼的 瀏覽:670
遼寧2000年退休漲工資文件 瀏覽:393
2018洛陽企業退休金上調 瀏覽:158
兒子二十歲了對父母脾氣大怎麼辦 瀏覽:960
孝順感恩善良重要嗎 瀏覽:211
女生家裡老人得癌症了怎麼安慰 瀏覽:430
老人機如何打開蓋子 瀏覽:354
© Arrange www.qzlndx.org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