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拜師禮儀大於60歲鞠躬

拜師禮儀大於60歲鞠躬

發布時間:2022-02-23 07:33:09

㈠ 古代拜師禮儀步驟如何鞠躬

1
拱手禮

在胸前攏手,由前向後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

視距離遠近,可高,不能低於胸。

日常相見禮,送別禮。

2
揖禮

在胸前抱手,輕於抱拳,重於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用於日常行禮,敬長上,同學朋友互敬。

3
一拜禮

(拜禮)

展臂,至胸前合,攏手。男左手前,女右手前。躬身(30度)。手臂隨腰部動,頭不動。

用於初相見,敬長上,行家禮。只行一個。

常規大禮。

4
兩拜禮

(再拜禮)

展臂,至面部前,攏手。躬身(45度)。手臂隨腰部動,頭不動。

用於向長上行大禮。一般行一個,叫「拜」。最多行兩個,叫「再拜」。

5
三拜禮

(再拜額手禮)

立定,挺身,莊重。

「雙手附心。」雙手附在胸腹之間,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疊並,兩肘與手成直線。雙手錶示「與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剛健,大恆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載,大包容,大豐富,大付出。兩德兼備而各有顯。顯德可以因時因境而變化。

「高揖。」雙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額頭前方,兩臂伸直。

「行禮(拜)。」頭、頸、手臂皆不動,腰部下躬,深躬(90度)。

「興。」起身,雙手升至額前。

「再行禮(再拜)。」

「興。」

「額手。」雙手貼向額頭,再推出。

「三行禮(三拜)。」

「興。」

「禮成。」雙手復位,至胸腹間。

用於敬天地祖先先師,特定場合敬父母,行人生大禮。

用於集體行大禮。

大禮站著行要行三個,叫「再拜額手」,相當於古代的「再拜稽首」。

6
叩首禮

古人因為席地坐在小腿和腳後跟上,叫「踞」、「正坐」,行這個大禮很方便。

古人行的最大禮是「再拜叩首禮」。先踞坐下去,挺直身,臀部不要離開小腿,也就是不要跪起來。先行拜禮,行兩個。拜禮的動作是,雙手在額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地面,身子隨手臂前傾。行第三個禮時,兩手下行,分開,手心向上。躬身,手背貼在側前方地面上,額頭叩至地面。第三個禮儀動作也可以雙手不分開,額頭叩至手心。這三個禮儀動作表示越來越敬。今人可以再拜叩首,也可以只行一個叩首禮。站著行就是「再拜額手禮」和「額手禮」。三,表示多,再多也還是三。

只用於特定大禮,如敬天敬地敬祖先,特定場合敬先師,特定場合敬親生父母輩祖輩,結婚那一天夫妻對拜。不可以隨便行。隨便行是褻瀆禮儀,褻瀆對方。

7
執手禮

雙手平伸並出,晚輩手心向下,長輩手心向上,長輩握住晚輩的手。長輩可以坐著,執晚輩之手。

家庭禮儀。結婚時夫妻禮儀。

8
交手禮

僅用於生向孔夫子行拜師禮時,師代孔夫子還禮。孔子像上,孔夫子用的是這個還禮動作。雙手在胸前交叉疊並,推出,平示。

師不能隨便還這個禮。

9
鞠躬禮

垂手,躬身。鞠躬幅度可大可小,越下越敬。

頷首、躬身,長者用於還禮。

10
附手禮

雙手附胸腹間,上手男左女右。

行大禮前站姿,升國旗站姿。表示誠意正心。

握手、揮手、擺手、招手、擁抱、起身、鼓掌、點頭、躬身、應答、微笑、示請、示讓,也是禮儀,屬於「儀」、「貌」的范疇。

㈡ 禮儀中鞠躬多少度代表了什麼

代表意義如下:

15度,一般招呼

30度,迎客禮

45度,送客禮

90度,遺體告別

日本比較常用90度鞠躬,迎賓禮大於45度。

鞠躬,即彎腰行禮,是表示對他人敬重的一種鄭重禮節。它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禮儀之一,也是很多國家常用的禮貌方式。在我國,鞠躬常用於下級對上級、學生對老師、晚輩對長輩表達由衷的敬意,也常用於服務人員對賓客致意,或表演者、演講者、領獎者對聽眾、觀眾表示尊敬和感謝。

行鞠躬禮時,應取立正姿勢,脫帽,雙目注視受禮者,目光也隨鞠躬自然下垂,表示一種謙恭的態度。行禮時,可以同時問候「您好」、「歡迎光臨」等,也可致謝或致歉。鞠躬禮畢,直起身時,雙目還應有禮貌地注視對方,使人感到是誠心誠意。

鞠躬時,切不可撇開兩腿,隨隨便便彎一下腰或只往前探一下腦袋當作行禮。這是一種毫不在乎的表現,是對受禮者的不尊重。生活中常有一面鞠躬一面翻起眼睛看著對方的情況,這種方式非常不妥,應該避免。鞠躬時,嘴裡不要吃東西或叼著香煙,這是不禮貌的。

(2)拜師禮儀大於60歲鞠躬擴展閱讀:

鞠躬的程度表達不同的意思。如:彎15度左右,表示致謝;彎30度左右,表示誠懇和歉意;彎90度左右,表示懺悔、改過和謝罪。

鞠躬對韓國和朝鮮人來說也很講究。我們可以經常看到,韓國和朝鮮婦女在會談、宴會或作客時,一手提裙,一手下垂鞠躬,告別時面對客人慢慢退去,表示一種誠懇和敬意。

參考資料:網路-鞠躬

㈢ 鞠躬的度數和禮儀大小

1、15度一般是運用在一般的應酬場合,如問候時,介紹,握手,讓座等都可以用15度鞠躬禮。

2、30度一般是下級給上級,學生給老師,晚輩給前輩,服務人員給來賓表示的敬意。

3、45度屬於最高的禮節。這個得慎重分場合人物來定論。

「鞠躬」起源於中國,商代有一種祭天儀式「鞠祭」:祭品牛、羊等不切成塊,而將整體彎捲成圓的鞠形,再擺到祭處奉祭,以此來表達祭祀者的恭敬與虔誠。這種習俗在一些地方一直傳承下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逐步沿用這種形式來表達自己對地位崇高者或長輩的崇敬。

(3)拜師禮儀大於60歲鞠躬擴展閱讀:

行鞠躬禮掌握的要領是:

1、脖子不可伸得太長,不可挺出下頦。

2、耳和肩在同一高。

3、保持正確的站立姿勢,兩腿並攏,雙目注視對方的胸部,隨著身體向下彎曲,朝膝蓋方向下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鞠躬

㈣ 拜師傅可以以鞠躬代替嗎

拜師傅還得按照拜師的習俗和規矩來,應該下跪敬茶。畢竟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㈤ 求古代拜師禮儀的詳細步驟,越細越好

1、正衣冠

據《禮記》記載:「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因此,古代開學儀式的第一課即是「正衣冠」。

古人認為:「先正衣冠,後明事理。」讓學生注重自己的儀容整潔,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課。入學時,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幫學生整理好衣冠。然後,「衣冠整齊」地排著隊到學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後,才能在先生的帶領下進入學堂。

2、行拜師禮

步入學堂後,先要舉行拜師禮。學生先要叩拜至聖先師孔子神位,雙膝跪地,九叩首;然後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學生向先生贈送六禮束脩。所謂六禮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師禮時弟子贈與師父的六種禮物,分別是,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蓮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紅豆:寓意紅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乾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其中「束脩」二字,有人解釋為十條干肉。據《禮記·少儀》記載:「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鄭玄註:「束脩,十脡脯也。」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論語·述而》中已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3、凈手凈心

行過拜師禮後,學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將手放到水盆中「凈手」。「凈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乾。洗手的寓意,在於凈手凈心,去雜存精,希望能在日後的學習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4、硃砂開智

硃砂開智也叫硃砂啟智或硃砂點痣,是開學儀式中最後一道程序。具體做法是先生手持蘸著硃砂的毛筆,在學生眉心處點上一個像「痣」一樣的紅點。因為「痣」與「智」諧音,硃砂點痣,取的其實是「智」的意思,意為開啟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學生日後的學習能一點就通。

㈥ 拜師的禮節

拜師學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傳承技藝的一個必要環節。在中國古代民間,對技藝傳承有著嚴格的要求和約束。同一類別的技藝,有不同門派,他們又各有自己的特殊規矩和密不外傳的獨特文化。

無論是傳統武術,還是烹飪、中醫,或者木工、鐵匠、泥瓦匠、竹篾匠、金石匠、書畫匠等,他們在技藝傳承上,都必須走拜師學藝的流程。傳統拜師禮儀流程,主要有前期考察、收徒准備和拜師儀式三大階段。
一、前期考察。
兩個人正式成為師徒關系之前,都會有一個彼此考察階段。拜師的人,會經人介紹選擇自己心儀的行業、師門及師父。收徒的人,一般會收不記名弟子,進行資質、能力和品格等考察。

當收徒人和拜師人雙方達成了共同意願後,才會進入正式拜師的環節。
二、收徒准備。
收徒的人,在舉行正式收徒儀式前,會通知本門派的全體人員及行業前輩等屆時參加收徒拜師儀式。
准備香案,張燈結綵,做好與收徒拜師相關的後勤保障等工作。
三、拜師儀式。
1.人員就位。師父在正堂居左落座,師母居右落座,行業前輩及同道在前面左邊落座,同門前輩、同輩等右邊落座,師兄弟在下首兩旁分開站立。

2.介紹門派傳承。司儀介紹師門、師父和門派傳承情況,以及新收徒的個人信息。
3.上香拜祭祖師。師父向祖師上香、上表,行三跪九叩大禮,匯報本門派吸納弟子傳承有人。
4.新徒遞拜師貼。師父落座後,新弟子頭頂拜師貼,行三跪九叩大禮,雙手奉上拜師貼,表示願意加入師門學藝,接受師門及師父教誨。

5.師父接拜師茶。新弟子向師父敬獻拜師「蓋碗茶」,名叫「改口茶」,改口叫師父。師父接拜師茶,正式承認彼此的師徒關系。同時,也會向師母獻茶改口。
6.新徒獻拜師禮。新弟子,向師父獻上「六禮束脩」,即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和臘肉乾。師傅收禮後,也會回贈相應禮物,以做紀念。
7.師父訓誡門規。師父向所有參加人員宣讀本門本派的門規,對新入門弟子賜名,記入門派宗譜,勉勵其踏實做人、勤奮學藝、光耀門派。准弟子和新入門弟子代表,分別做表態發言。

8.師徒共拜祖師。師父帶領全體弟子,行三跪九叩大禮,共同拜祖師,祈求保佑師門及弟子。
9.見證代表講話。見證代表,一般為行業前輩、本門派師叔伯等人。做收徒拜師見證,明確師徒關系。
10.禮畢結束。拜師禮儀結束,師徒合影,共赴宴會。

㈦ 拜師需要什麼禮儀

傳統的師徒關系僅次於父子關系,即俗諺所謂」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傅」、「投師如投胎」。有的行業,一入師門,全由師傅管教,父母無權干預,甚至不能見面。建立如此重大的關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風俗禮儀加以確認和保護。一般拜師禮儀分成四個程序。 第一,拜祖師、拜行業保護神。表示對本行業敬重,表示從業的虔誠,同時也是祈求祖師爺「保佑」,使自己學業有成。 第二,行拜師禮。一般是師傅、師母坐上座,學徒行三叩首之禮,然後跪獻紅包和投師帖子。 第三,師傅訓話,宣布門規及賜名等。訓話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規,勉勵徒弟做人要清白,學藝要刻苦等。

㈧ 拜師鞠躬和叩拜有什麼區別

鞠躬主要表達"彎身行禮,以示恭敬"的意思。叩拜是古代一種下級對上級的一種表示尊敬的禮儀。行叩拜禮,更傳統一些,行鞠躬禮,則顯得現代一些。

閱讀全文

與拜師禮儀大於60歲鞠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哪些人不領還要退回 瀏覽:457
為國解憂永不退休不領社保 瀏覽:839
重陽節宣言 瀏覽:991
80歲老人肺氣腫吸氧設備 瀏覽:861
什麼是脫離父母的管教 瀏覽:994
敬老院助殘日活動 瀏覽:622
老年大學品牌打造 瀏覽:864
農民社保卡土地養老金怎麼查詢 瀏覽:424
遼寧農民養老金是多少錢 瀏覽:344
孝敬父母的八個字成語有哪些 瀏覽:57
陸豐市哪裡有老人乘車卡 瀏覽:748
久月初九重陽節小作文 瀏覽:463
老年公寓安全協議 瀏覽: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瀏覽:357
高齡老年人適合喝什麼牛奶 瀏覽:450
重陽節爬山活動橫幅 瀏覽:353
老年人脊背燒 瀏覽:578
武警選拔體檢檢查什麼部位 瀏覽:328
金絲峽老人多少歲免門票 瀏覽:509
體檢多少天前要吃素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