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百歲老人」張三豐,為何可以如此長壽安康
張三豐是道教的祖師爺,飲食清淡且生活環境干凈整潔,而且他還練養生拳,從小到老一直都有鍛煉身體,就算是冬天也到戶外練習耐寒力,身體好心情好,自然長壽。
張三豐為人隨性,和尚廟、道士觀、尼姑庵,他都住過,茅草屋和山洞也住過。其修習的拳術為十三式,真不是現在人認識的太極拳。傳說張三豐後來在武當山居住的時間長,一個人孤寂,有意無意間,將他的拳術傳給了三個人,或是樵夫,或是采葯的。
相傳張三豐是武當派創始人,太極宗師,道教集大成者。而他人不在江湖,但江湖到處都是他的傳說,但這些未必可信,他就是很多人的影子,經民間各種傳說,幻化成奇異人。
關於他的眾多記載都出自於明史,但明史對他的記載也多是張三豐得道之後,關於他生於幾時,卒於何年,這些都不可考。
㈡ 求視頻:江蘇衛視萬家燈火趙之心百歲老人長壽操
淘寶玉然明昕音像店有
㈢ 古人的千年長壽操,對延年益壽能起到怎樣的作用
話又說回來,生命在於運動,要適宜活動;調整心態十分關鍵,對事情拿的起放得下;食慾要有節湊,不要狂吃濫喝;經常撿查身體,做到以防為主,有病早治。只要做到以上幾點,生命天運動過後,心情特別好。所以我感覺步行是一項很好的運動。高高興興過好每一天,就離長壽不遠了。大家說是不是這樣呢。網,最好戒煙酒,少葷和三白,葷,素搭配合理,只要每天保持樂觀心情,生活休息科學規律,堅持鍵練身休,不健康的東西不吃不喝不玩,有一個良好的習慣,並能堅持,就能長壽。
能不能長壽我說不好,可健康的體魄永遠都是自己的。為什麼這么說呢?能不能長壽是一個復雜的命題,他包含了各個方面的因素,。像心情、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遺傳等。我們且不可想活出長壽,年輕堅持天天跑步,中年應該多走路,老年人不要生氣慢步,我朋友七十歲,還能挑三百,天天萬步,健康快樂。同時增強心肺功能。還可燃燒脂肪達到減肥效果。這些僅供參考。一定根據個人愛好及健康狀況而定否則得不償失。
㈣ 百歲老人家可掛壽字嗎
當然可以的,掛了壽字可以給家裡的氣氛帶來更加祥和的兆頭,百歲老人可以更加長壽呢。
㈤ 上海百歲老人突破3000,最高年齡113歲,他們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有一套良好的生活規律,早起早睡、飲食健康、保持運動等,有的老人提出吃飯時加點醋、起床時喝杯茶等生活習慣。
人的壽命除了一部分靠著現代醫療條件之外,其餘的是靠自己把握爭取的,很多人有良好的生活規律,早起早睡、保持運動、有良好心態等,這樣的人不想長壽都難。
可是這樣的人又有多少呢?現在是不論青少年還是中年人、老年人每天抱著手機刷個不停,猶如手機長在了自己手上,動不動就凌晨睡覺,或者是通宵。試問這樣的人壽命真的能長壽嗎?
還有很多人是暴飲暴食,奶茶、咖啡喝不夠,漢堡薯條吃不夠,這些東西不僅沒有營養,還會給身體製造大量的熱量,讓人產生肥胖。
想要長壽就要跟長壽者學習,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生活習慣、多運動等。
㈥ 百歲老人稱長壽秘訣是樂觀,如何保持樂觀的心態
樂觀的心態不僅會讓我們看起來更年輕更有活力,也會讓我們更加長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呢?
1. 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新的一天已經從早上你睡醒之時就變得與眾不同。所以你需要以更加新的姿態去迎接這一天,並把這一天過得充實而又價值。久而久之,你就會更加著眼於眼前,不會再糾結過去,或者是為未來的事情操心,而是專心的經營每一天,每一天都快快樂樂的。
樂觀是一種態度,更多的是我們對於事物的看法以及處理方法。想要保持樂觀的話,就不要為一件事太糾結了,想開一點,找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並享受其中,相信你會變得很快樂的!
㈦ 為什麼飲酒有意健康,看過一個某衛士紀錄片,百歲老人長壽秘訣每天半杯白酒喝酒有害都是誤傳嗎
一、少量飲酒確實能降低冠心病、心衰和中風的風險,但無論飲酒多少均增加房顫風險
2016年發表在《營養學(Nutrition)》雜志上的一篇文章總結了18個前瞻性研究的結果,總共納入包括7756名冠心病患者的21萬個對象,結果顯示,與不飲酒者相比,飲酒者的冠心病風險要低17%~31%,而在每天飲酒量為12~135g酒精時,其風險降低最顯著的是每日飲酒36g,而降幅最小的是飲酒量最多的每日135g[1]。
飲酒量與心衰風險的關系呈現先降後升的趨勢,2015年刊登於《歐洲心力衰竭雜志(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上的一篇薈萃分析納入了8個前瞻性研究(包括6211名心衰患者的20萬人),結果顯示,對於每日飲酒量相當於36g~168g酒精者,心衰風險是不飲酒者的83%~90%,而飲酒量增加到252g/天時,心衰風險是不飲酒者的107%[2](圖1)。
圖2. 中風患病率與飲酒量(左圖)、中風死亡率與飲酒量(右圖)的關系,橫坐標為每日攝入的酒精量
二、如何理解上述結果,該常規喝酒來預防心臟病嗎?
我們該如何理解上述結果呢?是不是為了預防心臟病本來不喝酒的人也該每天整兩盅呢?筆者認為這種行為並不可取,主要基於下列幾點原因:
1. 從上面列出的文獻不難看出,少量飲酒雖然有利於減少冠心病、心衰、中風的風險,但也會增加房顫風險,說明其對心血管病的保護作用並不是「全方位覆蓋」的,很有可能利弊相抵甚至弊大於利。
2. 更重要的是,少量飲酒的有益作用只體現在部分心血管疾病中,而在內分泌疾病、肝臟疾病和腫瘤方面的研究中,無論量多少,飲酒都是徹頭徹尾的有害因素。因此,即使對心血管有一定保護作用,飲酒都會對其他器官造成損害。
3. 飲酒量很難控制在所謂的「有益范圍」內,對於喜歡消費高度白酒的中國人尤為如此,基本上高興一點多喝兩杯就超限了,「適當飲酒可以預防心血管病」多數時候不過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總之,雖然有證據顯示少量飲酒可以降低部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從整體健康的角度來說,一方面要建議飲酒者限量飲酒,另一方面則不建議原來不喝酒的人為了預防疾病而開始飲酒。
轉於知乎 胡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