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的老年人口
2013年2月27日,我國第一部老齡事業發展藍皮書——《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京發布。報告認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與工業化、城鎮化相伴隨,老齡問題的嚴峻性是全世界少有的。藍皮書指出,2012年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黨的十八大作出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的戰略部署;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到法律高度;新農保與城居保實現了制度上的全覆蓋,與此前建立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一道,為百姓織就了覆蓋城鄉的養老保障網。
截至2012年底,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達到1.94億,比上年增加891萬,占總人口的14.3%。2013年,老年人口數量將突破2億大關,達到2.02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4.8%。2034年突破4億,2054年突破4.72億。同時,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進入負增長。少兒人口撫養比從2012年的23.96%提高到2013年的24.36%,老年撫養比從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動社會總撫養比從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
據中國老年學學會公布的數據,我國人口預期壽命不斷延長,百歲老人不斷增加,近10(1999-2009)年來百歲老人約以每年2500人的速度增長。2009年中國十大壽星平均年齡117.6歲,新疆喀什的老壽星薩迪克·薩伍提,維吾爾族,生於1887年8月9日,現住喀什市澤普縣,蟬聯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榜首。
2009年5月22日,萊州市被中國老年學學會正式命名為「中國長壽之鄉」。這是我國第十個、山東省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也是我國北方地區第一個長壽之鄉。截止到2009年3月底,萊州市共有百歲老人87位,佔全市總人口的10.1/10萬;80歲以上老人2.64萬人,占該市總人口的3.1%。
截至2010年11月,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占農村老年人口的37%,城鄉家庭養老條件明顯缺失。
自2011年7月1日起,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屆時,我國5000多萬城鎮非從業居民,可自願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年滿後領取含有政府補貼的養老金。這是一項重大制度建設。它意味著中國人「老有所養」的千年願望即將初步實現。2011年8月16日發布的《2010年度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0年全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57億人,比2009年增加2157萬人,增長9.2%。
目前,全國18個省份建立了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貼制度,22個省份建立了生活困難老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城鄉各類養老機構發展到4萬多個,養老床位390多萬張,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覆蓋率達到65%。預計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將達30張,養老服務設施將基本滿足社會需求。
居家養老在中國老年福利服務體系中處於基礎地位,是中國長期形成的養老模式。此外,中國民政部門還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為居家養老提供有力的支持。到2015年,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將基本覆蓋我國100%的城市社區和50%以上的農村社區,我國將基本建立起形式多樣、方便適用、廣泛覆蓋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網路。
B. 中國八十歲老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幾
中國80歲高齡老年人口從768萬增加到了1199萬,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4.56%,遠遠高於中國老年人口和總人口的年平均增長率。
C. 中國70歲以上的老人一共有多少人
中國70歲以上的老人一共有多少?中國70歲以上的老人大概在8000萬左右
D. 我國八十歲以上人口是多少
1.據調查,目前中國來60歲以上源的老年人口為1.4億,其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口為1300萬。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老年人口將達到2.48 億,80 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 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2 37%;到2051 年將達4.37 億,佔到當時總人口的31%。
E. 2018年60歲以上老人有多少其中80歲90歲和100歲各多少萬人
根據國家統計局,截止2018年,65歲以上人口為16658萬人回,總人口為答139538萬人。
此外0-14歲人口為23523萬人,15-64歲人口為99357萬人。
國家統計局是按照0-14歲、15-64歲、65歲以上三個部分進行劃分的,因此沒有單獨的80歲人數、90歲人數和100歲人數。
(5)80歲以上人口數量擴展閱讀:
截止2018年,全國總人口為139538萬人,其中:
按照性別來劃分,男性有71351萬人,女性有68187萬人。
按照城市與農村來劃分,城鎮人口83137萬人,農村人口有56401萬人。
其次截止2018年,人口出生率為10.94‰,人口死亡率為7.13‰,人口自然增長率3.81‰。
F. 中國六十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中國六十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五、在養老方式上,家庭供養仍然是我國老年人最重要的養老來源。
數據顯示: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將老年人昀生活來源分為勞動收入、離退休金養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財產性收入、家庭其他成員供養以及其他。無論東部、中部還是西部地區家庭,家庭成員供養的來源比例都平均高達40%左右。因此,家庭供養仍然是我國老年人最重要的養老來源,反映出家庭養老仍是我國主要的養老形式。其中,城鎮老年入主要依靠離退休金、養老金養老,農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家庭其他成員的供養是高齡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更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最主要生活來源。
總體來看,我國老年人口的基本狀況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改善。高齡老人逐漸增多,壽命不斷延長,婚姻狀況不斷改善,家庭供養是老年人的主要養老方式。
G. 2015年80歲以上的老人人口多少
你這個問題,
沒有說明白區域
是一個省
是全國
還是指全世界呢
H. 中國人口老齡化數據
你的數據得從人口統計年鑒里一年一年扣,沒有直接的歷年數據。特別是2000年以前,數據非常難找。給你一個1998年至2007年的。注意是65歲以上,65歲才是我國分老年人口和非老齡人口的分水嶺。
中國歷年總人口統計(1978-2007)
單位:萬人.%
年份 總人口 農村貧困人口 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 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
城鎮 鄉村
1978 96526 17245 79014 25000
1979 97542 18495 79047
1980 98705 19140 79565
1981 100072 20171 79901
1982 101654 21480 80174 4.9
1983 103008 22274 80734
1984 104357 24017 80340 12800
1985 105851 25094 80757 12500
1986 107507 26366 81141 13100
1987 109300 27674 81626 12200 5.0
1988 111026 28661 82365 9600
1989 112704 29540 83164 10200
1990 114333 30191 84142 8500 5.6
1991 115823 30543 85280
1992 117171 32372 84799 8000
1993 118517 33351 85166
1994 119850 34301 85549 7000
1995 121121 35174 85947 6540 6.4
1996 122389 35950 86439
1997 123626 36989 86637 4962 6.7
1998 124810 37942 86868 4210 8375 6.9
1999 125909 38892 87017 3412 8687
2000 126583 45844 80739 3209 8811 7.0
2001 127627 48064 79563 2927 9062 7.1
2002 128453 50212 78241 2820 9377 7.3
2003 129227 52376 76851 2900 9692 7.5
2004 129988 54283 75705 2610 9857 7.6
2005 130756 56212 74544 2365 10055 7.7
2006 131448 57706 73742 2148 10419 7.9 14901 11.3
2007 132129 59379 72750 1479 10636 8.1 15340 11.6
註:本表資料來源於國家統計局。
摘編自《中國民政統計年鑒2008》
這樣看比較難復制,你直接弄到excel里再分列就行。
I. 中國δ0歲以上的人口有多少
70後的人口數大約為2.15億。
80後的人口數大約是2.28億。
90後的人口數大約1.75億,
00後的人口數大概是1.46億。
這些人口數量加起來是7.64億人口。
加上2010年至今的大概人口數量1.5億。
70年之後出生的人口總數大概有9.14億人口。
現在的總人口數量大約是13.9億人口。
如果按虛歲算,50歲以上人口數量是4.76億。
占人口數量的34%
按照現在的出生率,隨著出生人口數量的減少這個佔比會不斷擴大,到2030年,中國面臨的人口問題會很嚴重。
剛去中國統計局查到:2010年人口普查,1960年到1969年出生的人口數量大約是1.6億人口。
也就是說到2019年為止,60歲以上人口大約有3.15億人口,把零頭抹掉,算上3億人口吧。
2019年,按虛歲算60歲以上人口佔比大概是21%。基本占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一。
80歲以上估計有7%左右。
J. 中國人口老年化
截至2011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1.85億,預計到「十二五」期末,全國老年人口將增加4300多萬,達到2.21億,屆時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將達到2400萬,65歲以上空巢老人將超過5100萬。
將實施健康老齡化戰略納入長期規劃
將實施健康老齡化戰略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長期規劃。我們提出 健康老齡化戰略內涵,主要包括"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內容,這是對中國老齡工作的綜合概括,是促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是解決好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主體思路。具體建議是:
提高對老齡化問題的認識
要加強輿論宣傳和引導,強調中國人口 老齡化趨勢加快的嚴峻性,對社會經濟發展影響的緊迫性,以及實施健康老齡化戰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級政府和領導的思想認識,增強全社會的老齡意識。
明確國家老齡工作的方向
將實施健康老齡化戰略納入國家"十五" 計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結合經濟發展進程和城鄉不同情況,精心設計和構築中國老齡的工作體系,明確提出目標要求、工作重點、投入力度、檢查標准。
落實到各地的發展計劃中
要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把該地區老齡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根據國家的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納入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採取分工負責和齊抓共管方式,對老齡工作有管理、有服務、有措施、有檢查。
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
走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的養老道路。建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 區養老服務網路為輔助,公共福利設施養老手段為補充,社會保險制度為保障的居家養老體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會和國家作用有機的組合起來,使之發揮出最佳效用。具體建議是:
居家養老環境
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設計要充分考慮方便老年人和滿足老少戶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設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動的場所,使得絕大多數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繼續發揮家庭養老功能,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傳統的家庭養老體系。
加快社區老年服務建設
在城鎮建設規劃中,要充分考慮人口老齡化趨勢,合理規劃社區藍圖,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詢、購物、清掃、陪伴、護理、緊急救護等各種服務,並為老年人學習、文體、康樂、交往等社會活動的需求提供條件,逐步建成適合城鄉不同特點、多層次、多功能、多項目的社區老年人服務體系。
適度發展公共養老的福利設施
對政府設立的敬老院等養老、安老機構和設施,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機構撫養的老人情況,政府要繼續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設施條件,逐步提高居養水平。鼓勵和扶持社會民辦公共養老設施,制定優惠政策積極發展福利性公共養老設施,形成對家庭養護困難老人的救助保障體系。
健全老年人社會保障制度
要採取各種措施,完善城鎮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正常增長機制,完善相對獨立的養老金經辦機構,負責養老金的徵收、給付、營運和管理,用發國債形式探索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保證全額按期予以支付。農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儲蓄和家庭保障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予以政策扶持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並積極推進城鄉養老、醫療方面的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逐步建立起城鄉老年人的社會保障體系。
積極發展老齡產業
老齡產業是為了滿足老年人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而 形成的產業,既包括生產性產業,也包括服務性產業,是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要手段。發展老齡產業,一是要從中國實際出發,以滿足老人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為目的;二是要以市場為導向,按經濟規律辦事,三是要保證養老費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具體建議是:
市場機制帶動老齡產業發展
國家要根據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圍繞老年人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對一些產業進行結構調整,開發生產適用對路的各種老年用品,鼓勵和引導老年產品市場的發展。經濟管理部門應運用市場機制,制定一些必要的優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質的為老服務產業發展。
以老齡產業發展社會福利事業
城鄉養老社會化服務要逐步走產業化發展路子,在財政給予必要資助的同時,鼓勵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啟動老齡產業機制來興辦社會福利設施,實行誰投資誰管理,依法進行經營,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努力降低為老服務產業發展成本
要充分利用現有社會資源發展老齡產業,多層次、多渠道籌集發展老齡產業的資金,努力提高資金利用率。充分利用金融杠桿作用,在稅費徵收政策上,考慮扶持為老服務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