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90歲動脈硬化閉塞症

90歲動脈硬化閉塞症

發布時間:2022-02-15 13:04:59

1. 老年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治療

如果患者出現腿部動脈硬化疾病的話,那麼就需要一個有效的治療方法,現在人們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保守治療,就是讓患者口服葯物的方法治療其次,如果患者出現腿部動脈硬化,如果患者的症狀比較輕微的話,可以口服葯物進行干預治療,避免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或者惡化,提醒腿部動脈硬化患者注意的是,必須在醫生是指導下服用葯物,不能擅自做主。

2. 哪些人容易得動脈硬化閉塞症

動脈硬化通常發生於50歲以上的老人,男同志比女同志多,而且往往伴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長期吸煙的人也容易得這個病。
血管外科張強教授談:動脈硬化閉塞(ASO)的早期介入治療
發表時間:2010-07-02發表者:張強 (訪問人次:61)
隨著上海經濟水平的提高,市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缺乏運動和過量食物攝入,使得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多。而高血壓、糖尿病的並發症除了冠心病以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引起醫學界的重視。這次上海各界精英聚會的會場,「健康」自然成了老總們關注的熱門話題。記者特此采訪了著名的Smile醫生,血管介入治療專家,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血管外科張強教授:
Sandy:您好Smile醫生!
Smile醫生:您好!
Sandy:許多老總們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後,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尤其是許多老總體檢發現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其中一位還有下肢動脈閉塞,走路走不遠就小腿酸疼。請問下肢動脈閉塞到底是一種什麼情況呢?
Smile醫生:下肢動脈閉塞的常見病因是動脈硬化,稱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英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簡稱ASO)。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和高脂血症是四大風險因素。動脈壁的脂類物質長期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引起動脈管腔的狹窄甚至閉塞。
Sandy:原來如此!那麼動脈閉塞會造成走路困難嗎?
Smile醫生:下肢動脈閉塞症的初期症狀可能很輕,只是腳的皮膚溫度低或是麻木。但是隨著病情的進展,逐步出現典型的「間歇性跛行」症狀。病人表現為行走一段距離後感到小腿酸脹痛,不得不停下來休息幾分鍾。幾分鍾後即可重新行走,但是走同樣距離後症狀復發。
Sandy:看來那位老總就有「間歇性跛行」的症狀。間歇性跛行是否預示著動脈閉塞呢?
Smile醫生:是的。絕大部分間歇性跛行的病人通過CT造影就可以發現下肢動脈存在不同程度的狹窄和閉塞。不過間歇性跛行階段的病人往往閉塞遠端的動脈仍較通暢,有一定的側枝循環。一旦病情發展,遠端動脈也閉塞的話,臨床上出現「靜息痛」,即不行走也感到足部劇烈疼痛的狀況,預示著下肢有進一步壞疽的可能。
Sandy:ASO的後果這么可怕,有沒有治療辦法來阻止它呢?
Smile醫生:因為傳統手術(搭橋)的風險和並發症較多,加上病人年齡普遍較大,因此過去遇到動脈閉塞的病人,醫生一般會推薦葯物治療。往往到出現「靜息痛」或壞疽的時候才動手術,效果很差,截肢率很高。現在隨著介入技術的成熟,「間歇性跛行」的階段由於閉塞動脈遠段通暢,使得介入微創技術成為首選。在這個階段及時疏通動脈,可以扼制日後的病情進展。
Sandy:那接受葯物治療的效果怎麼樣呢?
Smile醫生:傳統的葯物機理主要是擴張動脈。其實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腿上的動脈管壁大多失去彈性,鈣化嚴重,很難通過葯物擴張。因此,葯物擴張的可能只是一些側枝動脈和正常動脈,血液更多地流向正常動脈區域,造成「竊血現象」,既缺血區域更加缺血。抑制血栓形成的葯物可以用於動脈閉塞的治療,但是有一定潛在的危險性:可能因為無法阻止動脈閉塞范圍的蔓延而失去介入治療的機會。
Sandy:那是否所有的動脈閉塞患者都要接受介入治療呢?
Smile醫生:根據這幾年的經驗總結,對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我越來越傾向於建議早期治療。只要病人有進展性間歇性跛行,葯物改善不明顯,動脈有節段性閉塞,沒有介入的禁忌症,都可以考慮介入治療。介入治療對於技術熟練的血管外科醫生來講,風險可以降到很低的程度。
Sandy:早期介入治療的好處有哪些呢?
Smile醫生:早期介入治療的優勢要真正體現出來還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醫生的血管外科臨床經驗,二是介入操作的熟練程度,三是病人一定的經濟基礎。早期介入治療的優勢在於用微創的手段快速恢復血流,避免病變加重。由於早期治療,病人的全身情況較好,技術成功率較高。
Sandy:謝謝Smile醫生給了我們專業上的新理念,我相信越來越多的下肢動脈閉塞患者通過早期介入治療,可以遠離截肢的威脅。
Smile醫生:不客氣。

摘自上海著名血管外科專家張強訪談錄
張強教授(Smile醫生)是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東方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是國內治療動脈硬化閉塞症、靜脈曲張及深靜脈血栓方面頂尖的專家。同時,他也是位非常熱心的專家,很多病人都在他的「張強大夫的個人網站」上咨詢並得到了及時的幫助。

3. 老年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怎麼治

治療
1.一般治療
動脈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應整體看待和治療,包括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嚴格戒煙等,並積極診治可能伴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在醫生指導下加強鍛煉,促進側支循環形成;並注意足部護理,避免皮膚破損、燙傷等。針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葯物治療,主要用於早、中期患者,或作為手術及介入治療的輔助。常用葯物包括:抗血小板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血管擴張及促進側支循環形成的葯物,如西洛他唑、安步樂克及前列腺素類葯物等。
2.手術治療
目的是重建動脈血流通道,改善肢體血供。手術指征包括:重度間歇性跛行,靜息痛,潰瘍或壞疽。手術方案的選擇應綜合考慮血管病變的部位、范圍、程度、流出道及患者的身體承受能力等。
(1)動脈旁路術 應用人工血管或自體大隱靜脈,於閉塞血管近、遠端正常血管之間建立旁路,分解剖內旁路與解剖外旁路。解剖內旁路按照原正常的動脈血流方向構建,符合人體的正常生理結構,為首選的方法;解剖外旁路適用於不能耐受手術,以及解剖內旁路走行區存在感染的患者。
(2)動脈內膜剝脫術 適用於短段主、髂狹窄或閉塞的患者,由於腔內治療技術的發展,目前已較少應用,多作為動脈旁路術的輔助,以利構建良好的吻合口。
(3)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支架植入術 為微創治療方法,手術風險低,恢復快。該方法經動脈穿刺,輸送球囊導管至動脈狹窄或閉塞的部位,擴張、重建動脈管腔,結合血管腔內支架的使用,可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以往該技術僅應用於短段病變,隨著技術的進步,目前對於長段閉塞性病變也可成功開通。目前是首選的一線治療。

4. 動脈硬化閉塞症怎麼治療

下肢動脈硬化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部分,而血管閉塞多與血栓形成有關,血管內血栓形成,慢慢機化,最終堵塞血管,就形成動脈閉塞症。動脈血流不通暢,會影響到下游供血,因此,活動後就會肢體的疼痛或無力症狀。怕冷及發麻也與供血不足有關系。治療是使用介入方法讓血管通暢起來或手術方法處理堵塞血管。

5. 為何動脈硬化閉塞症「纏」住老年人

石家莊血管病專家雷小明教授介紹
老齡——根據國內外文獻報告,動脈硬化閉塞症多發生於中、老年,40歲以前偶有發生,但臨床上多數是發生於50歲以後的中、老年患者。根據國內外文獻綜合報告,男性患者平均年齡60歲,女性65歲左右。老年人發生動脈退行性病變,內膜不斷遭受損害,內皮細胞生理屏障功能降低,凝血物質增多,抗栓物質減少,這些因素為粥樣斑塊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因此國內外一般把45歲以後的年齡作為診斷動脈硬化閉塞症的依據。

6. 動脈硬化閉塞症

血管外科張強教授談:動脈硬化閉塞(ASO)的早期介入治療
發表時間:2010-07-02發表者:張強 (訪問人次:61)
隨著上海經濟水平的提高,市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缺乏運動和過量食物攝入,使得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多。而高血壓、糖尿病的並發症除了冠心病以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引起醫學界的重視。這次上海各界精英聚會的會場,「健康」自然成了老總們關注的熱門話題。記者特此采訪了著名的Smile醫生,血管介入治療專家,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血管外科張強教授:
Sandy:您好Smile醫生!
Smile醫生:您好!
Sandy:許多老總們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後,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尤其是許多老總體檢發現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其中一位還有下肢動脈閉塞,走路走不遠就小腿酸疼。請問下肢動脈閉塞到底是一種什麼情況呢?
Smile醫生:下肢動脈閉塞的常見病因是動脈硬化,稱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英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簡稱ASO)。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和高脂血症是四大風險因素。動脈壁的脂類物質長期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引起動脈管腔的狹窄甚至閉塞。
Sandy:原來如此!那麼動脈閉塞會造成走路困難嗎?
Smile醫生:下肢動脈閉塞症的初期症狀可能很輕,只是腳的皮膚溫度低或是麻木。但是隨著病情的進展,逐步出現典型的「間歇性跛行」症狀。病人表現為行走一段距離後感到小腿酸脹痛,不得不停下來休息幾分鍾。幾分鍾後即可重新行走,但是走同樣距離後症狀復發。
Sandy:看來那位老總就有「間歇性跛行」的症狀。間歇性跛行是否預示著動脈閉塞呢?
Smile醫生:是的。絕大部分間歇性跛行的病人通過CT造影就可以發現下肢動脈存在不同程度的狹窄和閉塞。不過間歇性跛行階段的病人往往閉塞遠端的動脈仍較通暢,有一定的側枝循環。一旦病情發展,遠端動脈也閉塞的話,臨床上出現「靜息痛」,即不行走也感到足部劇烈疼痛的狀況,預示著下肢有進一步壞疽的可能。
Sandy:ASO的後果這么可怕,有沒有治療辦法來阻止它呢?
Smile醫生:因為傳統手術(搭橋)的風險和並發症較多,加上病人年齡普遍較大,因此過去遇到動脈閉塞的病人,醫生一般會推薦葯物治療。往往到出現「靜息痛」或壞疽的時候才動手術,效果很差,截肢率很高。現在隨著介入技術的成熟,「間歇性跛行」的階段由於閉塞動脈遠段通暢,使得介入微創技術成為首選。在這個階段及時疏通動脈,可以扼制日後的病情進展。
Sandy:那接受葯物治療的效果怎麼樣呢?
Smile醫生:傳統的葯物機理主要是擴張動脈。其實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腿上的動脈管壁大多失去彈性,鈣化嚴重,很難通過葯物擴張。因此,葯物擴張的可能只是一些側枝動脈和正常動脈,血液更多地流向正常動脈區域,造成「竊血現象」,既缺血區域更加缺血。抑制血栓形成的葯物可以用於動脈閉塞的治療,但是有一定潛在的危險性:可能因為無法阻止動脈閉塞范圍的蔓延而失去介入治療的機會。
Sandy:那是否所有的動脈閉塞患者都要接受介入治療呢?
Smile醫生:根據這幾年的經驗總結,對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我越來越傾向於建議早期治療。只要病人有進展性間歇性跛行,葯物改善不明顯,動脈有節段性閉塞,沒有介入的禁忌症,都可以考慮介入治療。介入治療對於技術熟練的血管外科醫生來講,風險可以降到很低的程度。
Sandy:早期介入治療的好處有哪些呢?
Smile醫生:早期介入治療的優勢要真正體現出來還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醫生的血管外科臨床經驗,二是介入操作的熟練程度,三是病人一定的經濟基礎。早期介入治療的優勢在於用微創的手段快速恢復血流,避免病變加重。由於早期治療,病人的全身情況較好,技術成功率較高。
Sandy:謝謝Smile醫生給了我們專業上的新理念,我相信越來越多的下肢動脈閉塞患者通過早期介入治療,可以遠離截肢的威脅。
Smile醫生:不客氣。

摘自上海著名血管外科專家張強訪談錄
張強教授(Smile醫生)是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東方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是國內治療動脈硬化閉塞症、靜脈曲張及深靜脈血栓方面頂尖的專家之一,在國內外血管外科業內名聲顯赫。張教授也是位非常熱心的專家,很多病人都在他的「張強大夫的個人網站」上得到了這位Smile醫生的熱心幫助。

7. 動脈硬化閉塞症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
咨詢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的治療。
指導意見:
根據你的描述閉塞的是小動脈。按說下肢閉塞厲害的可以支架,如果很小的血管無法安放支架只有藉助溶栓或者活血化瘀葯物,血塞通、紅花、凱時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的作用,看看溶栓如何,如果有所好轉,看看能否在其上游支架治療。至於醫院,北京的一些醫院可以查查。

8. 我婆婆是否是動脈硬化閉塞症

動脈硬化閉塞症屬於全身性疾病,建議及時治療,以免出現心腦腎等嚴重病變。

閱讀全文

與90歲動脈硬化閉塞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哪些人不領還要退回 瀏覽:457
為國解憂永不退休不領社保 瀏覽:839
重陽節宣言 瀏覽:991
80歲老人肺氣腫吸氧設備 瀏覽:861
什麼是脫離父母的管教 瀏覽:994
敬老院助殘日活動 瀏覽:622
老年大學品牌打造 瀏覽:864
農民社保卡土地養老金怎麼查詢 瀏覽:424
遼寧農民養老金是多少錢 瀏覽:344
孝敬父母的八個字成語有哪些 瀏覽:57
陸豐市哪裡有老人乘車卡 瀏覽:748
久月初九重陽節小作文 瀏覽:463
老年公寓安全協議 瀏覽: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瀏覽:357
高齡老年人適合喝什麼牛奶 瀏覽:450
重陽節爬山活動橫幅 瀏覽:353
老年人脊背燒 瀏覽:578
武警選拔體檢檢查什麼部位 瀏覽:328
金絲峽老人多少歲免門票 瀏覽:509
體檢多少天前要吃素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