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期頤是什麼意思
期頤的意思
期頤,一般指一百歲老人。期是期待,頤是供養,意謂百歲老人飲食版起居不能自理,權一切需期待別人供養或照顧。
一、期頤的拼音
qī yí
二、期頤的文學作品示例
宋 陸游 《初夏幽居》詩之五:「餘生已過足,不必到期頤。」
我的一生已經過的很足夠了,不需要到時候別人供養或照顧。
(1)長壽期頤擴展閱讀
老人稱謂
杖家之年:五十
杖鄉之年:六十
杖國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斑白:老人。老年人頭發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是指長壽老人。:指老人,老人的頭發由白變黃。「黃發」是枯黃的頭發。人老了,頭發上由黑變白,白發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裡的人和關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❷ 「百歲期頤」是什麼意思。
百歲期頤,健康長壽的意思。
期頤,讀 qi yi ,出自《禮記·曲禮上》「期頤之年」,形容一個人活到了一百歲以上。
以下是對每個年齡段的名稱:
弱冠:20歲;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天命:50歲;
花甲:60歲;
古稀:70歲;
耄耋:80歲;
鮐背:90歲
期頤:100歲
❸ 笑看今朝添百福,遐齡長壽祝期頤。是什麼意思
是祝壽的:高興的看到現在添百福,高齡長壽祝你每時都是愉悅的。
❹ 花甲、古稀、耄耋、期頤、喜壽、米壽、白壽、茶壽等來源
自古以來,老人長壽都有雅稱。具體地說:60歲稱為花甲之年、耳順之年、還鄉之年;70歲稱為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國之年;80、90歲稱為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壽得3位數100歲的稱為期頤之年。人們為長壽老人祝壽,還有喜、米、白、茶壽之說: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看似七十七。米壽指88歲,因米字看似八十八。白壽指99歲,百字少一橫為白字。茶壽指108歲,茶字的草頭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個八,加在一起就是108歲。 說起茶壽,不僅僅從字面上可以拆開來解說,它與中國茶文化還有解不開的淵源。
現代科學證明,茶富於營養,飲茶能滿足人體對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茶能治病,是因為茶中含有與人體健康關系密切的咖啡鹼、兒茶素、維生素類、礦物質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物質。日本科學家發現,茶抗衰老的作用約為維生素E的20倍。日本一心臟病專家說:「中國患動脈粥樣硬化和患心臟病的比例比西方低,除了遺傳因素、生活方式、飲食結構外,同時與中國人愛飲綠茶有關
❺ 什麼叫高壽和長壽的區別
【百齡眉壽抄】:眉壽:長壽。祝人高壽的頌辭。【大德必壽】: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於天,必然會享高壽,以造福眾人。【福壽雙全】:既有福分,又得高壽。【龜鶴遐齡】:遐:長久。遐齡:高壽。傳說龜、鶴都能活一千年。比喻長壽。亦作「龜齡鶴算」。【龜龍鱗鳳】:傳統上用來象徵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龜龍麟鳳】:傳統上用來象徵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期頤之壽】:期頤:百年。高壽的意思。【人生七十古來稀】:稀:稀少。七十歲高齡的人從古以來就不多見。指得享高壽不易。【駘背鶴發】:鮐背白發。形容年老高壽。
❻ "期頤之年"指的是多少歲
100歲
期頤:指百歲高壽。期頤:期,朱熹講是「周匝之義」,即轉過一圈了,「謂百年已周」。頤,朱熹講是「謂當養而已」。即生活起居詩人養護。期頤就是指百歲之人。期頤指一百歲。「期頤」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期頤之年:指百歲。
❼ 長壽和高壽的指的是多少歲
古人把高壽大體分為五個年齡段:老,指50-70歲;耆,指70歲以上;耋;指70-80歲;耄,指80-90歲;期頤,指百歲高齡。長壽指百歲以上。
九十歲稱為上壽,九十為上壽,對應的60歲為下壽。也可稱為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長壽秘訣
1、數量少一點
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輕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為年輕時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會肚子脹、不消化。所以,老人每一餐的進食量應比年輕時減少10%左右,同時要保證少食多餐。
2、質量好一點
蛋白質對維持老年人機體正常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一般老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蛋白質,應以魚類、禽類、蛋類、牛奶、大豆等優質蛋白質來源為主。
3、蔬菜多一點
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處,老人每天都應吃不少於250克的蔬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壽
❽ 古代為什麼把百歲的老人的年齡稱謂,稱為期頤之年
期頤之年是出自於我們古代的一本書上,然後用來指年過百歲的老人,剛開始在《禮記》上說的是百年期頤,那這個期主要就是指還在,就是還可以期待,頤在古代是撫養教養的意思,所以合起來就是人到百歲過後需要自己的子女用自己的能力去贍養他們,人活到百歲過後仍然還在,那麼我們就需要更多的是尊重,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要盡到孝道。
所以我們就把年過百歲的老人稱為期頤之年,就說必須要讓自己的子女履行贍養的義務。
說起中國文化對年齡的稱謂,最常見的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對未滿周歲的稱之謂襁褓,兩三歲孩子的稱謂孩提,三四歲到七八歲叫垂髫,七八歲到十三四歲的男孩稱之謂總角(扎辮子),女孩叫豆蔻,二十歲因身體尚未強壯稱之謂弱冠。所以一般老人就被稱之為其餘之年,相較於數字來表達,古人們用一些特別的詞來表達自己的年齡會顯得更加的浪漫。
❾ 百歲期頤是什麼意思。
古代年歲的別稱。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100歲——期頤
出處:《禮記·王制》:"八十杖於朝。"是說八十歲可拄杖出入朝廷。
鮐背是古人九十歲的別稱,泛指長壽老人。
期頤之年,出自《禮記·曲禮上》,用以指活到百歲之人。
合起來說,就是健康長壽的意思。
❿ 周歲、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頤分別對應的年齡是多少
1、周歲:按照中國人擺周歲宴的習俗,周歲是指一周歲。
2、而立:因為「三十而立「,指三十歲。
3、不惑:因為「四十而不惑」,指四十歲。
4、知天命:指五十歲,意思人活到了半百的歲數,就對世間的事有了大概的了解,相信命運了。
5、花甲:天乾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六十年成一周,指六十歲。
6、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就很稀奇,指七十歲。
7、耄耋:因「八十九十曰耋」七十曰耄」,指八十歲或九十歲。
8、期頤:因"百年曰期頤」指百歲高壽。
(10)長壽期頤擴展閱讀:
其他的年齡稱謂:
1、湯餅:出生三天,邀親友吃湯餅。
2、初度:周歲。後稱生日為初度。
3、生小:幼年。
4、總角:總,聚束;角,小髻,意為收發結之,即兒童的發髻向上分開的樣子,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5、垂髫:指童年。古時童子未冠,頭發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6、始齔:齔,兒童換牙,即脫去乳牙長出恆牙。按生理常規,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始齔便成了童年的代稱。
7、教數:9歲。
8、外傅:10歲,出外就學。
9、束發:束,捆,結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時束發為髻,因以「束發」為成童的代稱,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
10、舞勺:13歲。
11、及笄:指女子15歲。結發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12、舞象:男十五歲~二十歲。是成童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
13、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14、弱冠:指男子20歲。弱,弱小。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
15、鮐背:指長壽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