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李桂芬70歲左右

李桂芬70歲左右

發布時間:2022-02-13 05:36:53

⑴ 李桂芬的個人經歷

李桂芬(1901~1984)女,京劇老生。原名東真,祖籍山西汾陽,隨父至北平經商,喜歡京劇。
幼年拜邱玉山為師,後轉拜喬玉林學譚派老生、李玉農學劉派老生。1914年(民國三年)3月底,14歲初次登台,貼演劉派《托兆碰碑》,成績斐然,一直唱到1929年(民國十八年)。常露演的劉派戲有:三斬一碰(《斬黃袍》、《斬馬謖》、《轅門斬子》和《托兆碰碑》)、《逍遙津》、《戲迷傳》、《罵楊廣》等。譚派戲有:《失街亭》、《汾河灣》、《狀元譜》、《捉放曹》、《南陽關》、《珠簾寨》、《洪洋洞》、《戰太平》、《戰北原》、《定軍山》、《二進宮》、《黑水國》、《硃砂痣》、《三娘教子》、《游龍戲鳳》、《四郎探母》等。與她合做過的青衣都是有名坤旦。先後有金少梅、琴雪芳、章遏雲、雪艷琴、福芝芳、李慧琴等。有「坤伶須生泰斗」之稱,與同時的余叔岩、言菊朋等名須生相提並論。退隱後,曾寄居上海梅蘭芳家很久。梅蘭芳兒子梅葆玖學青衣,梅請王幼卿為他開蒙,女兒梅葆玥學老生,就請李桂芬為她開蒙,為的是學譚派正宗的劇藝。後李桂芬隨女兒盧燕移居美國加州,女兒為好萊塢電影明星。1984年逝世,享年84歲。
活動年表
1923年2月23日,農歷癸亥年正月初八日,11時:1923年春節黎元洪總統府堂會第一天
黎元洪總統府於正月初八至正月初十設宴三天,並邀男女名伶同台演戲。像這樣男女合演,歷時三天的堂會戲,還是不多見的。
1923年2月23日11時至下午2時招待蒙古王公。
演出劇目如下:
《麻姑獻壽》(琴雪芳)
《慶頂誅》(梅蘭芳,余叔岩,錢金福)
《貴妃醉酒》(金少梅)
《麒麟閣》(楊小樓)
1923年2月23日2時至8時招待議員。

⑵ 田娃到底是不是趙本山的徒弟

田娃

又名田逗,1985年9月24出生,遼寧新民人,師承劉殿才,李桂芬,趙本山。

1·田娃本人自述

愛上二人轉也是有前因後果的,記得在12歲時常常遇見一些二人轉演出團隊到鄉下演出,耳聞目染的喜歡上了我們東北的民間藝術,也很偶然的認識當時在十里八村很著名的藝人劉殿才,劉師傅發現田娃歌唱的棒,又趕上上小學的田娃放暑假,因此師父帶著他去演出,這樣一來二人很自然的成了師徒,劉殿才是啟蒙老師。

在此同時家裡為了讓田娃多讀書而很自然的反對他學戲,但是當田娃15歲小學畢業時他已經按耐不住自己的熱情和激情,正式拜師東北二人轉著名表演藝術家李桂芬門下。

2006年又拜趙本山為師。

2·田娃本人陳述視頻
http://www.eryueer.cn/?action-viewthread-tid-4089

⑶ 女主名字叫玉竹+穿越古代言情小說+女主是個吃貨

摘要 網路作家「洛依漫」的最新原創作品,古風言情文《穿成克夫命女主後,皇帝對我窮追不舍》,講述主角白玉竹、蘇子葉的愛情故事,新書連載中,更多精彩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情節介紹:二十一世紀的美食博主白玉竹,因為長時期熬夜直播,不幸猝死。再次睜開眼睛,她魂穿古代,重生到跟自己同名同姓的女子身上。原主是別人口中有克夫命的惡毒寡婦,婆婆惡毒,還帶著一個四歲大的小拖油瓶。日子艱難,活著不易?白玉竹直接開啟了金手指,踏上賺錢養家,發家致富的道路。小日子混得風生水起時,她那被剋死的便宜夫君竟然回來了,那人還是皇帝?

⑷ 簡短的京劇歷史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

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4)李桂芬70歲左右擴展閱讀:

京劇誕生於市民文化尚未高度繁榮的時期(最初是為宮廷演出才進京的),鼎盛於藝術門類有限的時期,從未經歷過如此沖擊,所以說它衰落過、難以恢復舊日風采是有理由的。

但以此判斷它會消亡未免武斷。 京劇藝術被稱為「國粹」,其唱腔融合了「西皮」與「二簧」。京劇分為四大行當分別為生,丑,凈,旦。

京劇代表人物:

1、盧勝奎

盧勝奎(1822~1889)中國京劇形成初期演員,工老生,也是最早的京劇劇作家。乃丑角巨匠蕭長華之義父。江西人(一說安徽人)。

綽號「盧檯子」。出身仕宦之家,自幼酷愛戲曲,常與劇界人士交往,因考試不中遂入梨園,初演即為三慶班主持程長庚賞識,約其入三慶班學藝,宗余派(餘三勝)。

深受程長庚器重,為程長庚得力輔弼。入劇界後隱去真名,時張二奎正值紅極之時,便取"勝奎"為藝名。譚鑫培常與他配戲,做功身段亦受其影響。同名的有早期山東梆子知名老藝人盧勝奎。

2、梅蘭芳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

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

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梅蘭芳在50餘年的舞台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

其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並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3、徐小香

徐小香(1832~1912),京劇小生。同光十三絕之一。原名馨,別名炘,字心一,號蝶仙,小名阿大祖籍江蘇常州,1832年1月11日,道光十一年(辛卯)十二月初十日生於蘇州吳縣;逝世:1912年,農歷壬子年。

4、時小福

時小福(1846年10月28日~1900年6月13日),京劇青衣演員,原名慶,別名小馥,字琴香,又字紉之,號贊卿,乳名阿慶。江蘇吳縣(今蘇州市)人,幼年至北京學唱京戲。

寓所名「綺春堂」,位於北京宣南豬毛胡同(今朱茅胡同),嗓音委婉,高亢嘹亮,略欠圓潤,吐字發音真切,但仍不脫徽調味道,唱法屬陽剛性質,唱腔極富情韻。

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譽。時小福與梅巧玲,時人稱其為四喜班之「二絕」,弟子眾多,梅蘭芳也為其弟子之一。庚子年已卧床不起,又遭八國聯軍兵驚嚇病故寓所,後葬於永定門外。

5、譚鑫培

譚鑫培,1847年4月23日出生於武漢市江夏區,中國內地京劇演員。譚鑫培10歲隨父到北京,11歲入小金奎科班習武丑,後改武生及文武老生。

1863年出科。23歲搭三慶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灘》及"八大拿"等武生戲為主。曾傍程長庚演《青石山》馬童,得"大老闆"賞識,委以武行頭。

在《同光十三絕》畫中,譚鑫培是唯一的武生演員。譚鑫培為京劇老生的表演藝術開拓了新的天地,影響深遠。

在京劇史上起到了繼往開來的作用。代表劇目有《定軍山》、《四郎探母》和《戰太平》等。譚鑫培1917年逝世,享年70歲。

⑸ 二人轉(田娃)是哪裡人

田娃 又名田逗,1985年9月24出生,遼寧新民人,師承劉殿才,李桂芬,趙本山。 1·田娃本人自述 愛上二人轉也是有前因後果的,記得在12歲時常常遇見一些二人轉演出團隊到鄉下演出,耳聞目染的喜歡上了我們東北的民間藝術,也很偶然的認識當時在十里八村很著名的藝人劉殿才,劉師傅發現田娃歌唱的棒,又趕上上小學的田娃放暑假,因此師父帶著他去演出,這樣一來二人很自然的成了師徒,劉殿才是啟蒙老師。 在此同時家裡為了讓田娃多讀書而很自然的反對他學戲,但是當田娃15歲小學畢業時他已經按耐不住自己的熱情和激情,正式拜師東北二人轉著名表演藝術家李桂芬門下。 2006年又拜趙本山為師。 2·田娃本人陳述視頻 http://www.eryueer.cn/?action-viewthread-tid-4089

⑹ 田娃 (趙本山的徒弟)

田娃出生在遼寧新民,小時候他酷愛音樂,也許是上天賜給他的天賦,也許是他自己的後天形成,那蝌蚪似的的音符一直伴隨著他的童年;據他本人介紹,愛上二人轉也是有前因後果的:他記得在12歲時常常遇見一些二人轉演出團隊到鄉下演出,耳聞目染的喜歡上了我們東北的民間藝術,也很偶然的認識當時在十里八村很著名的藝人劉殿才,劉師傅發現田娃歌唱的棒,又趕上上小學的田娃放暑假,因此師父帶著他去演出,這樣一來二人很自然的成了師徒,劉殿才則是他的啟蒙老師。

在此同時家裡為了讓田娃多讀書而很自然的反對他學戲,但是當田娃15歲小學畢業時他已經按耐不住自己的熱情和激情,終於拜師於我們東北二人轉界著名表演藝術家李桂芬老師門下,但是那時正趕上變聲期,只能學習功夫、樂器,經過不長時間他已經是電聲樂隊里的架子鼓手和民間樂隊里的嗩吶手,這也是他現在對功夫、嗩吶、架子鼓等絕活應用自如的原因之一!

別看田娃今年才19歲,但是他獲得過一次大獎在這里不能不提,是在2003年舉辦的「遼寧省梅雪杯二人轉擂台賽」中他獲得了金獎,參賽曲目是新編唱段《鶯鶯嘆》,贏得評委和觀眾的好評,這次獲獎也成為田娃術生涯中的第一次高峰.

http://hi..com/qianlicao9696/blog/item/b90f40fd6ab0e81108244dd6.html

閱讀全文

與李桂芬70歲左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哪些人不領還要退回 瀏覽:457
為國解憂永不退休不領社保 瀏覽:839
重陽節宣言 瀏覽:991
80歲老人肺氣腫吸氧設備 瀏覽:861
什麼是脫離父母的管教 瀏覽:994
敬老院助殘日活動 瀏覽:622
老年大學品牌打造 瀏覽:864
農民社保卡土地養老金怎麼查詢 瀏覽:424
遼寧農民養老金是多少錢 瀏覽:344
孝敬父母的八個字成語有哪些 瀏覽:57
陸豐市哪裡有老人乘車卡 瀏覽:748
久月初九重陽節小作文 瀏覽:463
老年公寓安全協議 瀏覽: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瀏覽:357
高齡老年人適合喝什麼牛奶 瀏覽:450
重陽節爬山活動橫幅 瀏覽:353
老年人脊背燒 瀏覽:578
武警選拔體檢檢查什麼部位 瀏覽:328
金絲峽老人多少歲免門票 瀏覽:509
體檢多少天前要吃素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