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瑞溪的鳳土鄉鎮
蒼山疊翠,綠水歡歌。在秀氣而靈巧的小山環抱之中,南渡江穿過其中部的瑞溪鎮是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地方。瑞溪鎮是澄邁縣的一個大鎮,也是澄邁文化經濟的重鎮。
瑞溪鎮於澄邁縣中部,東與永發鎮毗聆,西與金江鎮交界,南與文儒鎮相連,北與金江農場接壤,總面積75.74平方公里。全鎮和轄14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1個鎮辦熱作場,總人口31212。
瑞溪鎮地處平原,位於南渡江畔,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灌溉便利,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是澄邁縣重要的糧食及冬季瓜菜生產基地。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果蔗、反季節瓜菜、胡椒等,各類瓜菜遠銷全國各地。瑞溪鎮人民政府注重引導當地人民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近年來,羽絨加工、鴨苗孵化、淡水魚苗孵化和養殖業全縣聞名,產品暢銷全省。家庭作坊所生產的瑞溪牛干、瑞溪臘腸、瑞溪粽子等產品香淳可口,遠近聞名,很受大眾喜愛。
澄邁縣榮獲「中國長壽之鄉」。澄邁縣每個鎮、國營農場均有百歲老人。在所有百歲老人中,女性有94人,佔79.6%;男性有24人,佔20.4%。百歲老人平均年齡為102.02周歲,其中,年齡最大老人106周歲,年齡最小的100周歲。而瑞溪鎮,有百歲老人25位。
長壽原因與當地的居住環境、飲食結構、生活習俗、敬老風尚和社會保障有著密切的關系,此外,當地老人熱愛勞動、勞作有規律、生活習性好、性格樂觀也是長壽的重要原因。」
『貳』 番鴨的生長繁殖
番鴨由於種蛋的蛋殼厚、光滑而堅硬、不易破碎、氣孔封得嚴、相對表面積小。直接影響了氣體交換、水分蒸發、熱能傳導和啄殼出雛,致使人工孵化率低。四川青神縣養殖技術研究所採用仿生孵禽溫箱有效地提高了番鴨及西洋鴨種蛋的孵化率和健雛率。實踐證明,用此法比常規孵化法提高出殼率10-15%。現將有關技術簡介於下: 仿主孵禽溫箱的組成
由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雛箱配套組成。在孵化前期番鴨蛋自溫低,將種鴨蛋於立式箱內孵化,利用立式箱底部和周邊貯存的熱源均勻供溫的特點,使番鴨蛋各部受溫均勻,孵至17天後,胚蛋自溫逐漸升高,此時應將番鴨蛋由立式箱轉至平型出雛箱孵化,通過向平型出雛箱減加冷熱水,可准確調節蛋溫在所需范圍內,使其處於仿自然孵化狀態。
種蛋的保存和放置
在環境溫度低於18℃以下保存時間在6天內,孵化率較高;反之孵化率較低。種蛋水平放置,有助於提高番鴨蛋的孵化率。
溫度和濕度的控制
在孵化過程中,要對孵至17-35天的胚蛋噴水。氣溫高時噴冷開水;氣溫低時用35℃-40℃的溫水噴灑。每天噴一次,將蛋噴至濕透,待晾乾後繼續孵化。
翻蛋的次數
翻蛋可以促進胚胎活動,防止內容物粘連蛋殼,使其受熱均勻。孵化過程中宜每8小時用手工或滾動式翻蛋一次。 在同樣飼養管理條件下,公母鴨生長速度相差很大。雛出殼後,飼養至10日齡,從體型、體重的大小即可區分出公與母。平均體重的絕對增長最大值是在70日齡之後。70日齡後公鴨體重增長大大超過母鴨。160日齡時,公鴨比母鴨約重1.10公斤。
在飼料中含有粗蛋白16~18%、代謝能2400~2600千卡/公斤的營養水平下測定,初生重為47.60克的雛鴨,公、母的體重1月齡時分別為0.79公斤、0.78公斤,2月齡進分別為1.74公斤、1.51公斤,3月齡時分別為2.59公斤、1.80公斤,4月齡分別為2.93公斤、1.90公斤,5月齡時分別為3.25公斤、2.10公斤。5月齡之後增重速度逐漸下降。 平均開產日齡為172.88天,見蛋日齡為153天,開產後第一個產蛋周期最長,連產蛋數為35-40枚。以後每個產蛋周期連產蛋數可穩定在13~15枚;年產蛋100~110枚,最高個體可達160枚。有抱性。據110個番鴨蛋測定,平均蛋重71.50克,蛋形橢圓,蛋形指數為1.39,蛋殼為玉白色。
產區群從在每年1~5月份孵化種蛋,按出殼時間先後,將雛鴨分為「頭番」(2~3份出殼的雛苗)、「二番」(3~4月份的鴨苗)和「尾番」(5~6月份的鴨苗)。群從多選頭、二番發育良好、生長快的鴨子留作種用。由於它們的生長階段,正是蚯蚓以及魚蝦等不生動物繁殖旺盛時期,動物性飼料豐富,氣候溫和,它們不僅生長快,而且母鴨當年就能產蛋。頭、二番公鴨在秋季達性成熟,也可及時配種,不作種用的,多在白露時節災食。但用來繁殖半番鴨的種公鴨,多選尾番鴨。毛番鴨飼養到春節前後性成熟,即可與普通母鴨配種,生產半番鴨。群從主要是利用母番鴨或母雞的抱性天然孵化種蛋。常採用雞鴨交替孵化,以維持母鴨、母雞體力上的消耗。孵化率一般在80~85之間,使用人工孵化,孵化率為70%,孵化期35天。
生長發育良好的公雛飼養至4月齡後,即發出「絲絲」叫聲,表示性將成熟,並有追啄母鴨的性行為。至5~6月齡性成熟,即可配種。在春季,公母比例為1:7~8時,受精率為90~95%配種季節過後,種公鴨體力衰弱,配種能力差,一般當年即行為淘汰,次年再選留新種公鴨。 關於填肥時間,群從有「三月大,四月肥」的說法。即養至4月齡體重達2.5~3公斤手,開始填肥。飼料多用米糠和煮熟甘薯各半,用米湯或稀粥調勻,搓成圓條狀的「劑子」。逐只填飼。填飼量由150克逐漸增加至400~450克,填飼量是否合適,多以在下一次填食前用手摸食道膨大部,無積食為標准。經填飼2~3周,體重達3.5~4公斤,即可宰食。
據福建農學院1983年番鴨肥肝試驗。3月齡番鴨,用玉米粒料填飼2周,平均肝重299.64克,個體肝重最高達337.40克;填肥3周,平均肝重352.77克,最高491.80克。填肥2周和3周,在肝重增加的同時,體重分別增加1.44公斤(增重率為51.61%)、1.66公斤(增重率為68.90%),全凈膛屠宰率分別為70.58%、67.41%。公鴨肝重和體得的增長都高於母鴨。填肥2周和3周,瘦肉(胸、腿肌)占屠體比率公別24.96%、23.66%,而北京鴨分別為16.20%、14.80%。
填肥2周和3周,每產1公斤肥肝耗玉米分別為30.05公斤和32公斤,每增加1公斤活重的玉米消耗量分別為4.80公斤和5.84公斤。 主料:番鴨1500克
輔料:芋頭500克,青蒜100克
調料:豬油(煉制)25克,料酒15克,鹽10克,醬油15克,味精2克,豆瓣醬35克,大蒜(白皮)10克,澱粉(玉米)10克,花椒2克
做法:
1. 將番鴨去鴨頭、頸、翅尖、腳掌,剔去大骨,斬成條;
2. 芋頭切成條,放沸水鍋內氽兩次;
3. 炒鍋置旺火上,下豬化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鴨條煸炒至淺黃色起鍋;
4. 再將鍋洗凈加入肉湯燒沸,撈出花椒和豆瓣渣;
5. 放入鴨條、芋頭條、姜、蒜、紹酒、鹽、醬油燒至汁濃鴨軟;
6. 芋頭入味時,加入青蒜苗、味精;
7. 最後用溫澱粉勾薄芡起鍋。 主料:冬筍250g、番鴨650g
配料:薑片25g、料酒1大勺、鹽1小勺、雞粉適量
做法:
1、將鴨肉切塊,冬筍切滾刀狀,入開水鍋中焯燙
2、鴨肉也放入開水中焯燙並且洗凈
3、用上強大的電壓力鍋,將焯燙過的材料和薑片一起放入,加入少許料酒和適量清水,按「煲湯」鍵即可 材料:老番鴨半隻 、紅菇 30克、生薑一小塊、苟杞一小把、鹽適量、醋2-3滴
做法:
1、老番鴨半隻,洗凈後,把腿和翅膀部分放入一個不銹鋼盆內(這個盆要剛好可以放在高壓鍋內)。放入三小碗水,不用滿,因為等下上面的鴨內會析出湯來。加入一小把鹽。
2、泡好的紅菇,加入到第一步的鴨肉內。這種小紅菇花蕾看見了嗎,底部的葉片有一點呈蘭色,傘蓋面中心顏色更紅些,洗的時候水的顏色是深紫紅的。
3、苟杞一小把,也是加入到第一步中。
4、高壓鍋放些水,放一下蒸盤,水沒過為准,把1放在蒸盤上,上面掛上蒸盤,我用銅絲掛住,這個也是實踐總結出來的。
5、把剩下的那些個背肉啊,脖子吃了剁得爛爛的,放上面的蒸層上,加些薑片,壓實。
6、高壓鍋上氣後轉最小火慢燉2-3小時,這樣上層的肉湯會完全析出來。看這個圖片為證,肉縮小了一在圈。湯全下去了。
7、出來的湯色很好,紅紅的。因為加了紅菇和苟杞。把上面的油颳去。
8、颳去油以後的湯色。看看,已經沒有什麼油花了。
『叄』 玉米什麼時候賣
玉米價格持續走低,每年4-5月份玉米都有小幅度上漲。因為貿易原因,2019年玉米行情不太樂觀。
『肆』 廣西有什麼特產零食啊
廣西最具影響力十大特產有羅漢果、螺螄粉、芒果、沙田柚、海鴨蛋、桂圓肉、六堡茶、南珠、坭興陶、壯錦。沒有桂林的米粉。
螺螄粉是柳州的特產,由特有的米粉加上酸筍、木耳、花生等配料及酸辣味螺螄湯調合而成,酸、辣、鮮、爽、燙。而與之並稱「廣西三大米粉」的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卻榜上無名。
六堡茶屬黑茶類,原產、主產於梧州六堡鎮,紅、濃、陳、醇,有獨特檳榔香氣,越陳越佳。
壯族傳統手工織錦是中國四大名錦之一,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
羅漢果、沙田柚、荔枝、香蕉、廣西柑橙、融安金桔、木菠蘿、菠蘿、桂圓、田陽芒果、山楂、山葡萄、恭城月柿、黃皮果、灌陽紅棗、扁桃、獼猴桃、白果、八角、茴油、香菇、黑木耳、廣西名茶、甜茶、甘蔗和梅花牌白糖、玉林優質谷、薏米、東蘭墨米、環江香梗和靖西香糯、木薯、零粉、荔浦芋、桃榔粉、桂林馬蹄、玉林和全州大蒜、南丹羊角皺椒、橫縣大頭菜、西林烤姜、蜂蜜、八步紅瓜子、苗山冬筍、田林八渡筍、豆豉與黃皮醬、青刀豆罐頭、桂林豆腐乳、廣西名酒、廣西動物葯酒、蛤蚧、靈香草、金銀花、桂皮、五倍子、靈芝菌、黃精、安息香、白木香、砂仁、田七、茯苓、梧州桑寄生茶、紅豆與相思豆、正骨水與雲香精、桂林桂花、桂油、廣西丁香、蓖麻、山蒼子、恭城篙竹、金茶花、肥牛樹、劍麻、薴麻、油桐、檸檬桉、香樟、棕櫚、木棉花、銀杉與蜆木、油茶、黃麻、松香、大蚝、大蝦、青蟹、石斑魚、北部灣的海珍品、海牛、全州禾花魚、平果沒六魚、巴馬油魚、梧州嘉魚、富川桂花魚、娃娃魚、合浦珍珠、西林三珍、廣馬、中堡黃牛和富川水牛、巴馬香豬與陸川豬、三黃雞與霞煙雞、廣西名猴、果子狸、穿山甲、大瑤山鱷蜥、壯錦、毛難族花竹帽、欽州坭興陶器、合浦沙煲、烏石醬油與烏石小刀、龍州砧極和菜刀、桂林羽絨及其其製品、環江涼席、合浦北海的煙花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