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和尚會步會比一般人長壽
和尚不長壽 ,和尚 癱瘓的 可是很多的 ,和普通老百姓沒啥區別 ,理由是前世做了壞事,這輩子就受罪了(這輩子不認真過日子 居然賴上輩子運氣不好,就好比 老頭子心情不好 居然賴兒子沒配出孫子來)
道士平均壽命多一點,
有練功 補葯錯誤的,短命的,
有練功 補葯合理的,長壽的,並且活蹦亂跳一輩子,預測自己即將癱瘓了,就提前把自己餓死。
高明的道士,全身血脈暢通 ,可以活到 全身所有器官都到壽的時候 也不會癱瘓。
道士,吃飯少,運動多, 並且道家主要是葯補 ,古代是用各種樹葉草根的營養精華, 現在是用各種成品營養添加劑。
極端的道士,吃完飯 倒頭就睡覺,生活毫無規律,坐不住了就躺著 ,躺著難受了就坐著,稍微勤快 就練功鍛煉身體,所謂順其自然。(特別提示 道教 沒有專業的打坐一說,因為久坐傷肉,久站傷骨,久行傷筋,),即便是一輩子 沒有吃大補葯,就只是一輩子都沒遭罪 順其自然 就必須的長壽幾年。
長壽6要素,這六個要素 總結起來 除了遺傳以外,都是博學多識。
1遺傳基因(昆蟲壽命半年 ,雞 狗壽命10多年,人壽命 百八十年)
2節約使用 少遭罪必然長壽(不打工 不幹活 少賺錢 就是少遭罪 老子說的 命比錢重要)
3無傳染病 無外傷 (包括少做壞事 少得罪人)
4大補葯 營養精華(營養補充劑 可以補腦 可以改善心情)
5體育鍛煉 (也可以補腦 心情愉悅)
6熟悉醫術
B. 人怎麼才會長壽
步驟/方法
01
第1步:避免致癌物。至少做到兩點:一是戒煙,二是塗抹防曬霜。每天太陽直曬別超過15分鍾,外出務必塗抹防曬霜。
02
第2步:改變飲食模式。良好的飲食模式包括:多喝水;避免暴飲暴食、毒品或葯物、酒精、等;限制熱量攝入,飯吃七分飽;多吃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
03
第3步:蹲姿排便。蹲姿是最自然的排便姿勢,比坐姿更易在腹部施力,因而會減少腸癌和痔瘡的發病幾率。
04
第4步:攝入抗氧化劑。攝入方式任選其一:每天5杯綠茶;每天1塊黑巧克力;每天1杯紅葡萄酒,吃紅葡萄也有相同作用;確保每日5種果蔬。
05
第5步:減少壓力。掌握8種減壓秘訣:擁有親朋好友或終生伴侶;感覺壓力大時做深呼吸;盡可能地消除恐懼感;保持「我至少還有半杯水」的樂觀態度;積極努力工作,參與志願者及公益活動;笑口常開增壽7年;大笑擁抱增壽7年;生活有目標。
06
第6步:居安思危。其一,防止意外事故發生。過馬路前一定要左顧右盼;進入建築工地務必戴安全帽。其二,避免有潛在傷亡危險的任何活動。其三,參加年度體檢,有病及早治療。
07
第7步:常規鍛煉。建議每天運動30分鍾,最簡單的運動是散步,每天步行3公里,死亡危險減一半。
08
第8步:活到老,學到老。良好的教育與長壽之間關系密切。要長壽,除了經常鍛煉、健康飲食和不吸煙之外,還應該不斷地看書,學習新知識。
09
第9步:制定睡眠時間表。上床與起床時間雷打不動,與保持一定的睡眠時間同樣重要。固定的睡眠習慣有助身體張弛有度,自我修復。
10
第10步:常用腦。常動腦筋有助於做出更好的選擇,有益長壽。經常用腦也有助於防止老年痴呆症的發生。
C. 到底健身能長壽還是減壽
歷代壽星中,有許多一生勞作的農民,也有諸多每日靜坐的高僧。那麼,長壽之道到底是在於運動還是在於靜養呢?
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200年,而關在動物園中的大象,則活不到80年;野兔可活15年,而家兔只活4至5年。可見,野生動物經常東奔西跑,體質鍛煉得好,因此活得久。如動物一樣,常做適當運動的人,身體強健,生病少,壽命也長。《呂氏春秋》中說得好:「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法國思想家伏爾泰講得更明確:「生命在於運動」。
然而,並非所有的運動都有益於人體健康。劇烈的運動往往會破壞人體內外的生理平衡,加速機體某些器官的磨損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調,導致人的生命進程縮短,出現早衰和早逝。據報道,國外一家保險公司曾對5000名運動員做過健康監測,結果表明,不少運動員50歲左右就患了心臟病。多數人的壽命不及普通人,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運動劇烈且過度。
與之相反,那些終生很少作激烈運動的人,如作家、書法家、畫家和科學家等,活到八九十歲者卻不乏其人。自古以來,和尚、道士大多健康長壽,這與他們經常坐禪入靜不無關系。在動物界,被視為長壽象徵的龜與鶴,也是從不做劇烈運動的,它們都是不愛動的動物。由此可見,靜養也是可以長壽的。
然而,靜養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不運動,所謂「靜」,應該理解為「養心」。我國最早的醫書《內經》,要求人們「意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顯然也提倡生命在於靜養,在於養心。古人雲:「精神內守,病安何來。」其意也是強調養心,並不是要人們不運動。這種「靜」是廣義的,它是相對「動」而言的,只是要求人們在「動」的基礎上適當靜養。事實上,任何人也不能缺少運動。缺乏體力活動,組織器官會衰退,工作能力會下降,抗病能力會減弱,身體會出現多種症狀。國外有人做過試驗,身體健康的青年人在床上靜卧20天後,心臟功能下降70%,血壓也降到危險程度,肌力極度衰退,好像生了一場大病。
總之,養生保健的「靜」與「動」既對立又統一,不可把兩者迥然分開,要動靜並重,不可偏頗,正所謂「心神以靜為宜,軀體以動為主」。
每一種關於養生保健的說法,都有特定的前提和適應對象。比如外國人風行晨起跑步,我們很多人也效仿,不少人嘗到了甜頭。可是有人一早起來空著肚子大步快跑,大汗淋漓,突然昏倒,甚至休克、死亡。出現這樣的悲劇,卻不能就此認為晨起跑步就一定會傷身害命。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晨跑對身體不無益處。但是晨起空腹運動,主要的熱量來源靠脂肪分解,此時血液中脂肪酸會顯著升高,可能損害心肌和血管。如果跑步者原有隱性冠心病或動脈硬化,就可能出現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或心律失常,甚至導致心肌梗死。
以靜養為鍛煉的,若不與適當的運動相結合,一味地練靜功,也會導致肌肉廢用性萎縮和骨質疏鬆。這種用進廢退的變化,在老年人身上更為明顯,因為老年人的骨代謝總體來說是趨於衰退的。
而想通過鍛煉來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關鍵在於掌握一個「度」。「適度」的合理鍛煉有科學的依據,可採取「定期運動」法:每星期鍛煉三次,每次20~30分鍾,散步、慢跑、游泳、球類、太極拳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另外應遵循「適當運動量」法,以鍛煉中或鍛煉後的1分鍾脈搏數為基準。由於年齡和體質不同,理想的鍛煉後脈搏波動也不同。一般用220減去年齡數為最高脈搏數,劇烈運動也不應超過此限。用最高脈搏數乘60%為理想鍛煉脈搏數的下限,體弱者與老年人不適宜劇烈運動,應取下限為宜;如脈搏數低於下限,說明運動量過小,達不到鍛煉目的,還可加大運動量。用最高脈搏數乘85%為理想鍛煉脈搏數的上限,若一般人達到或超過上限,就應減少運動量。這樣的適度運動、動靜結合,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D. 每天念佛經能長壽嗎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及子孫健康長壽、幸福
美滿,但如果在色慾這件事情上不知忌諱、不知
節制、不知謹慎,則所希望的與所得到的將適得
其反。豈不可悲可痛!所以孔子說:「青少年時
期,血氣未定,不能犯色慾。」孟子說:「最好
的養心方法莫過於少欲。少欲的人雖然也有短命
的,但很少;多欲的人雖然也有長壽的,但也很
少。」因此可以說,人的死生存亡,多半取決
於淫慾心的多與寡。
E. "少欲多施"是什麼意思
"少欲多施"的意思少一些奢望要實干。
[拼音] :shǎoyùōshī
[近義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反義詞] :蠻來生作
F. 少欲知足文言文翻譯
《長阿含經》卷十二〈自歡喜經〉雲(大正1·79a)︰「郁陀夷,汝當觀世尊少欲知足。今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樂在欲。」又,《佛遺教經》
「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中略)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解說:「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你們各位眾生,不要單說比丘,所有的眾生啊!應該知道多欲之人,沒有饜足,貪而無饜,貪求不已。有了一百塊錢,說我若有兩百元可不錯;有了兩百,又想我若有兩仟元也很好;到有了兩仟元,又想有兩萬元;有兩萬元的時候,又想要有兩佰萬元,這無窮無盡的貪心,無底的深坑,總也不停止。「多求利故」:為什麼他貪求呢?就因為他想得到利益,得到很多的好處,對自己有好處,利益自已。「苦惱亦多」:因為他貪得多,苦惱就跟著來了,求不得就有了苦惱,所以苦惱亦多。「少欲之人」:若是沒有貪欲的人。『無求無欲』:也沒有所貪求,也沒有所想要的。貪欲一點也沒有了,『則無此患』:那麼就沒有這些苦惱了。各位來研究研究:一貪,就有苦惱了。我說這個,你們不相信,每一個人自己想一想,你所求的東西,求不著了,又哭、又喊,又睡不著覺,又吃不下飯,又要自殺,又要自活的,又要自生自死的,搞顛顛倒倒一大堆,都跑出來了,這就因為你有所貪求,無求無欲,什麼問題也沒有了,一切的問題都解決。
此中,關於少欲與知足的不同,北本《涅盤經》卷二十七雲(大正12·526b)︰
「世尊,少欲知足有何差別?善男子!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之時心不悔恨。少欲者少有所欲,知足者但為法事心不愁惱。(中略)不求未來所欲之事是名少欲;得而不著是名知足。不求恭敬是名少欲,得不積聚是名知足。善男子,亦有少欲不名知足,有知足不名少欲,有亦少欲亦知足,有不知足不少欲。少欲者謂須陀洹,知足者謂辟支佛,少欲知足者謂阿羅漢,不少欲不知足者所謂菩薩。」
少欲知足為修道之要諦,散說於諸經論中。其中,《中阿含經》卷十八〈八念經〉、《八大人覺經》及《佛遺教經》等以之為八大人覺之初二法;《放光般若經》卷四〈治地品〉以之為菩薩四地中應行之十事法的第二、第三;《大般涅盤經》卷二十七以其為可見佛性之十法中的初二法;《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六〈護戒品〉提出少欲戒、知足戒二種。又,《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三合此二者作為十事功德之第一;《俱舍論》卷二十二亦合此二者作為身器清凈三因中之第二因。
G. 人如何才能長壽
人如何才能長壽 人的壽命誰都在關注,正常人都希望自己長壽,如何長壽?如果發動全人類共同討論,最後加以歸納總結,一定會找到長壽的科學方法.如果說人的平均壽命提高百分之十或者更高...更高.那麼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將躍入更高層,因為科學進步與人類壽命關系成正比,事實上不少科研項目都因某人壽命已至而無法進行下去.因此壽命大家耒關注.歡迎各舒己見
回答:
菲洛
級別:大師
2006年5月19日 人的壽命怎樣才能盡可能地延長?前不久,法國人類健康研究院的丹佛·凱羅博士綜合提出了以下17個論點:
量體重 生活中要注意你的體重,要經常稱稱體重。因為過於肥胖或消瘦都會減少你的壽命。
少喝酒 喝酒過多會使人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結腸癌的可能性,同時還能使血壓升高,導致患心臟病、心肌梗塞。
不抽煙 抽煙很可能會使你減少10年的壽命。
控脂肪 構成每天能量的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30%,但又不得少於15%。要明白多脂肪構成的風險因素是肥胖症、心臟病等。
多果蔬 每天應至少吃400克的水果和蔬菜。
常吃魚 常吃魚能延年益壽。因為魚的脂肪少,常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系統,以降低患病幾率。
食澱粉 澱粉(碳水化合物)能保護你的肌體不容易受病菌感染,從一定程度上還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
多纖維 各種含有豐富纖維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比如黃瓜、芹菜、蘋果、葡萄、玉米等。
少吃鹽 食物盡量清淡一些。如果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多10倍的鹽,就增加了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幾率。
多吃鈣 中老年人缺鈣容易骨折。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鈣,要多吃些。
少咖啡 咖啡同心臟病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如果每天喝6杯咖啡,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就增加了約3倍。
少吃糖 吃糖過多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的風險幾率。
多運動 年齡45歲左右而且每天鍛煉30分鍾的人,比不鍛煉的同齡人患心臟病的幾率要少得多。
淡名利 生活安定是延長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擇居處 應選擇適應適合你的地方居住。
選職業 對從事的工作要盡量順從,對職業的順從對你的壽命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勿自擾 消極的感覺(緊張、挫折、沮喪等)會使你增加生病的幾率,不要總是去想生活中那些陰暗面。
量體重 生活中要注意你的體重,要經常稱稱體重。因為過於肥胖或消瘦都會減少你的壽命。
少喝酒 喝酒過多會使人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結腸癌的可能性,同時還能使血壓升高,導致患心臟病、心肌梗塞。
不抽煙 抽煙很可能會使你減少10年的壽命。
控脂肪 構成每天能量的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30%,但又不得少於15%。要明白多脂肪構成的風險因素是肥胖症、心臟病等。
多果蔬 每天應至少吃400克的水果和蔬菜。
常吃魚 常吃魚能延年益壽。因為魚的脂肪少,常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系統,以降低患病幾率。
食澱粉 澱粉(碳水化合物)能保護你的肌體不容易受病菌感染,從一定程度上還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
多纖維 各種含有豐富纖維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比如黃瓜、芹菜、蘋果、葡萄、玉米等。
少吃鹽 食物盡量清淡一些。如果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多10倍的鹽,就增加了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幾率。
多吃鈣 中老年人缺鈣容易骨折。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鈣,要多吃些。
少咖啡 咖啡同心臟病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如果每天喝6杯咖啡,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就增加了約3倍。
少吃糖 吃糖過多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的風險幾率。
多運動 年齡45歲左右而且每天鍛煉30分鍾的人,比不鍛煉的同齡人患心臟病的幾率要少得多。
淡名利 生活安定是延長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擇居處 應選擇適應適合你的地方居住。
選職業 對從事的工作要盡量順從,對職業的順從對你的壽命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勿自擾 消極的感覺(緊張、挫折、沮喪等)會使你增加生病的幾率,不要總是去想生活中那些陰暗面。
H. 禁慾能長壽嗎
性愛就好像睡覺一樣,是人類本能之一,是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因此,只要是正常人,每個人都有對性的渴望。但是有些人會誤解,以為性生活有礙於長壽。於是一些老年人本來性功能正常,卻停止了性生活。這種禁慾思想對夫妻雙方是無益的。性生活是人類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人們身心健康、延年益壽、夫妻恩愛、家庭幸福所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