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80歲老人敘述中國歷史

80歲老人敘述中國歷史

發布時間:2022-02-09 21:16:21

Ⅰ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長壽老人

傳說中彭祖活了八百多歲

Ⅱ 中國現有多少80歲老人

截至2008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5989萬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2%。其中:65歲以上版老年人口已達10956萬人,占權全國總人口的8.3%;80歲以上高齡老人已達到1805萬,並以年均100萬以上的速度增長.
估計今年年底全國80歲以上老人會超過2000萬。

Ⅲ 中國歷史上,活到80歲以上的有幾個皇帝

超過80歲的皇帝有五位:最長壽的是乾隆帝(89)、梁武帝蕭衍(86)、武則天(82)、宋高宗趙構(81)和元世祖忽必烈(80)。

1、乾隆

乾隆帝名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滿族,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初封和碩寶親王。

乾隆六十年(1795年),弘歷禪位於皇十五子愛新覺羅·顒琰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僅次於其祖父清聖祖康熙帝)、年壽最高的皇帝。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公歷2月7日),乾隆帝於養心殿逝世,終年八十九歲。

2、蕭衍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

蕭衍稱帝之後,初期的政績是非常顯著的。他吸取了齊滅亡的教訓,自己很勤於政務,而且不分春夏秋冬,總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在冬天把手都凍裂了。

他為了廣泛地納諫,聽取眾人意見,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門前設立兩個盒子(當時叫函),一個是謗木函,一個是肺石函。

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沒有因功受到賞賜和提拔,或者良才沒有被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里投書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給國家提什麼批評或建議,可以往謗木函里投書。

蕭衍的節儉也是出了名的,史書上說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講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過好幾次的,吃飯也是蔬菜和豆類,而且每天只吃一頓飯,太忙的時候,就喝點粥充飢。在這方面,蕭衍在中國古代所有皇帝中也算得上出類拔萃之輩。

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諸帝中位列第一。在位晚期,隨著年事增高,開始怠於政事,又沉溺佛教。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蕭衍被囚死於建康台城,年八十六。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於修陵。

3、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作為中國唯一的女皇,在其統治數十年間,社會安定,經濟發展,武則天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革除時弊,發展生產,完善科舉,破除門閥觀念,不拘一格任用賢才,順應歷史潮流,大刀闊斧改革的歷史功績相比,難以同日而語。歷史功績,昭昭於世。

在經濟上,武則天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提出薄賦斂、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張以保障農時;在其執政的半個世紀中,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戶口大量增加。在軍事上,武則天時期基本維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

但是,武則天一生也殺人無數,在其稱帝前後因大量殺害朝廷上的重要官員,導致一段時期內政局混亂,邊境受擾。

其次其為了稱帝尊崇佛教,大修廟宇,建造規模宏大的明堂、天堂,這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由於其晚年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加上後世史學家不齒於她擁有男嬪妃(稱為「男寵」),所以史書大都對她的所作所為大加鞭韃,直斥其陰險、殘忍、善弄權術,與中宗時韋後之專政,合稱為武韋之亂。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後,為其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其後累謚為「則天順聖皇後」。

4、宋高宗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

趙構在位期間,迫於形勢民心,任用岳飛、韓世忠等主戰派將領抗擊金軍,重用主和派的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一味求和,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禪位於皇太子趙昚,尊號「光堯壽聖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武緯文紹業興統明謨盛烈太上皇帝」。

淳熙十四年(1187年),崩於德壽宮,時年八十一歲,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帝王之一,謚號「聖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

5、忽必烈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監國托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顏大舉伐宋。

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後消滅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余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

統一全國後,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馬。阿合馬從中統初便主管中央財政,多方搜刮,權勢日重。後阿合馬獨擅朝政。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發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殺阿合馬事件。

此後,忽必烈又先後任盧世榮、桑哥專理財政,都以失敗告終。同期,忽必烈接連派遣軍隊遠征日本、安南、占城、緬甸與爪哇,都遭到失敗。但抗擊海都、篤哇等西北諸王的侵擾和平服東北諸王乃顏叛亂,具有一定積極作用。

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病逝,廟號世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皇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孛兒只斤·忽必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趙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則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蕭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弘歷

Ⅳ 中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人是誰

歷史上留有文字記述的年壽最高者,是清代的李慶遠,活了257歲。1933年活回了256歲的李慶遠與世長辭答,他先後共有24位妻子,180位後人,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極罕見的長壽星之一。

李慶遠是位傳奇人物,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卒於民國24年(1935年),終年257歲。因為他對中醫中葯、尤其對養生術的研究和實踐,都有不凡的造詣和成就,在200多歲的高齡時,其言行舉止仍如同壯年,所以被人們譽為「神仙」。


(4)80歲老人敘述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李慶遠(又名李清雲)是中國近代最長壽的人。1933年活了256歲的李慶遠與世長辭,他先後共有24位妻子,180位後人,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極罕見的長壽星之一。

他在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200歲時,仍常去各地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

Ⅳ 古時候八十幾歲的老人叫什麼

50——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眼之年、大衍之年

60——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致之年

80——杖朝之年

80——90耄耋之年

90——鮐背之年

100——期頤

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黃發指長壽老人頭發由白轉黃

鮐背指長壽老人。指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
老驥:老年人自喻。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蒼:畏頭發蒼白的老人。杜甫《壯游》詩:「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
老夫:老人自稱。《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稱曰老夫。」
老身:老人自稱。《北史穆崇傳》:「老身二十年侍中。」
花甲:指六十歲的老人。《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七十歲的老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指八九十歲的老人。《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
期頤:指一百歲的老人。《禮記曲禮收》:「百年曰期頤。」
老拙:老人自謙之稱。蘇軾《章質夫寄惠崔徽真》詩:「卷贈老夫驚老拙。」
老朽:老人自謙之稱。蘇軾《與馮祖仁書》:「辱箋教累幅,文義粲然,禮意兼重,非老朽所敢當。」
~~~~~~~~~~~~~~~~~~~~~~~~~~
一、口頭稱謂語

古代稱謂
中國號稱文明古國,世人譽之為禮儀之邦、君子之國,即使是在唇槍舌劍的論
戰中,我們的先人也同樣講究語言美。《禮記·儀禮》道:「言語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說,對人說話要尊敬、和氣,談吐文雅。
現在我們稱呼對方的代詞只有「你」和「您」,而古代,雖然有「汝,爾、若、而、乃」
等好幾個稱法,但是他們無論對長輩、平輩說話時,從來不用這些詞,認為如此稱
呼不禮貌。古人有多種多樣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數種。
1、用「道德高尚」的說法稱呼對方,如稱人為「子、夫子、先生」等等。
2、從輩份上尊稱對方,如稱人為「父老、父、丈人、母、媼、老伯」等。
3、稱對方的字、號。
4、稱對方的身份時加上「賢、尊、高」等字眼。如「賢侄」、「賢婿」等。
5、用對方的部下來代稱對方,表示由於尊敬的緣故,不敢直接指呼對方。例如,「陛
下」代稱帝王;「殿下」代稱皇後、太子;「閣下」、「足下」等代稱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稱代詞除了「我」以外,還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對
長輩或平輩說話時,也不用他們而是毫無例外地用謙稱。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聰明」的說法來稱呼自己。如自稱「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輩份低」的說法來稱自己。例如自稱「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的說法來稱呼。例如自稱「臣、仆、在下、*子、牛馬、自己下走」等等。
4、稱自己的身份、職務,有時還加上「卑、小、貧」等字眼。例如自稱「弟子、學生、
小生、貧僧、卑吏、卑職」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稱「丘」。

古人的禮貌語言還表現在:凡是說到與對方有關的行為、人物、事情、物品時
,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說法,例如:
稱別人的姓、名和字為「貴姓、大名、尊諱、尊字」等。

Ⅵ 中國歷史上那個朝代60歲老人被活埋它的典故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秦朝、宋朝、元朝都有過60歲老人活埋的說法。

典故:

1、秦朝

有關於秦始皇的說法是,秦始皇下了一個六十歲不死就活埋的命令。其原因非常可笑,居然是嫌棄老者沒有勞動能力,白白浪費國家糧食。

還有一種說法,秦始皇擔心老者當中有經歷過戰國洗禮的賢能之人,怕他們因為暴秦而謀反。於是很多老者被活埋,直到有一天咸陽城出現一隻怪物,像老鼠又有點像貓,便稟報到了皇上那裡,皇上下令貼出告示:誰能認出這是什麼野獸,就賞賜給他多少地畝和銀兩。

再說這城裡有一家人,父親已60多歲,怕官府知道了被活埋,兒子便將他壘在了牆的里邊,留出一個洞每天送飯和水給他吃喝。城門那裡發現了怪獸和官府貼出告示後,兒子告訴了壘在牆里的父親,父親讓他於袍袖內藏一隻狸貓,暗地裡到怪獸眼前露一下。

如果那怪獸看見貓全身顫抖,那就是一隻老鼠。老鼠在某種情況下也會長的很大,叫做「成了精」,天下所有老鼠都怕貓,這就是證明,你就揭告示,要賞你地畝銀兩時,你都不要,你只要朝廷不活埋60歲以上的老人。

兒子照著父親說的去一試驗,果然那怪獸顫抖,便揭告示去領賞,官府里問他是誰指教的這個辦法,他如實說了一遍,並提出不要一切獎賞,只要求朝廷不再活埋60歲以上的老人,咸陽官府稟報朝廷,結果皇上採納了這個建議,從此廢除了「60歲不死就活埋」的法令,民眾歡呼「萬歲」。

但是史料就連「活埋」的事也沒查到,更沒廢除「活埋」的事了。

2、宋朝時期

宋遼檀淵之盟後,戰爭停止了,北宋王朝卻失去了黃河以北的大面積國土。十年生聚,加上不願做遼奴的人大量回遷到中原地帶,到宋真宗時代,中原地區人滿為患,社會也逐漸進入了老齡化階段。六十歲的老人既不能戍邊,也不能勞動,只有吃飯的份,還得兒女照顧著。

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極大負擔。突然有一個皇命傳遍了中原的大地,人到六十歲一律活埋。有仁義者,忍悲含淚,給自己的父母准備了棺木和食品,送他們去了九泉;有不孝者,乾脆就那樣活埋了自己六十歲的雙親。但是正史上也沒有記載。

3、上古時期

由於土地貧瘠,社會資源匱乏,而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由於失去勞動力成為社會的負擔,所以凡是年滿60歲的老人,一律要被處死、活埋,或被拋棄在荒郊野外任其凍死餓死,這叫「花甲葬」,或叫「六十還倉」。

4、元朝

元朝統一中原後實施殘酷的高壓政策,不但把中原人分為幾等,而且還對老年人採取六十不死活埋的政策以達到羞辱漢人和減少人口的目的。

(6)80歲老人敘述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還有一種叫瓦罐墳的風俗,即是孝子要把年滿60歲的父親安置在村外的預先建好的瓦罐墳中,每天送一次飯並加上一塊磚,待360天後磚把墳的窗口堵死了就算安葬了父親。

日本歷史書《楢山節考》也記載了「棄老風俗」:日本古代信州一個貧苦的山村中,老人活到70歲時,為了節約糧食,養育幼童,家裡長子就會把他們背到村子附近的楢山上,讓其自生自滅。

這種制度本身就不合理、不人道,即使真的發生過,也只能存在在不發達歷史階段(根據野史,可能在史前時期至秦朝時期),隨著社會進步、糧食的豐富、禮儀的完善,自然就取消了。

一位研究民俗學的中國學者說,韓國、中國、印度、日本、印尼等國家均有同類故事傳世。由這樣的故事推斷,遺棄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在古代可能是遍及各個民族普遍現象。

一位歐洲學者曾經詳細介紹了古代社會處死失去健康的國王、巫師、祭司的習俗,有的民族的巫師年邁以後甚至挖個坑讓後代將自己活埋。

Ⅶ 對於兩位80歲的老人,什麼才是歷史,什麼才是人生

本片講了一個故事張昭林和許小峰60年前相識相戀,兩年後分手,60年後,張昭林通過朋友終於找到了初戀許,人已經有了各自的生活,最後兩人也沒能在一起。80多歲的老人千里迢迢尋找初戀,有故事有情感,能夠觸碰觀眾的淚點。

Ⅷ 80歲在古代文學中稱什麼

耄 mào
《禮記.曲禮上》:「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
耋dié
(形聲。從老、專至聲。本屬義:年老。古指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同本義 。
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東漢·許慎《說文》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

Ⅸ 80歲的老人都經歷了什麼懂歷史的說說

現在八十歲,相當於1935年出生,三七年就開始全面抗日了,之後四五年抗日勝利後就是解放戰版爭,四九權年新中國成立,五十年代年抗美援朝,全國土改,第一個五年計劃,反左反右,大躍進,人民公社,六十年代三年飢荒,原子彈氫彈,文革開始,七十年代中國重返聯合國,太祖總理逝世,尼克松訪華,文哥結束,改革開放,中美建交

閱讀全文

與80歲老人敘述中國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慈鉻體檢中心國內有多少家 瀏覽:260
東莞老年大學設計單位 瀏覽:647
徐州結婚女方要給男方父母買什麼 瀏覽:569
老年大學二胡班科班 瀏覽:481
你認為哪個地方適合養老 瀏覽:162
重陽節在秋季的什麼秋 瀏覽:789
農村父母墓碑格式怎麼寫 瀏覽:78
孝敬長輩感想100 瀏覽:986
老年人突然排不出尿怎麼辦 瀏覽:618
現在有錢就是孝順沒錢就是不孝 瀏覽:490
對重陽節的印象 瀏覽:748
子女該如何養贍養老人 瀏覽:291
關於孝敬母親的故事短的 瀏覽:778
老年人腰傷了吃核桃 瀏覽:942
重陽節關愛老人主題文章 瀏覽:48
鍋爐水質化驗工退休年齡 瀏覽:121
看父母如何優雅地催婚 瀏覽:498
批發長壽花多少錢 瀏覽:273
副教授55退休能開多少退休金 瀏覽:994
鐵路養老保險哪個好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