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果人想長壽最簡單的辦法是什麼
最簡單的長壽方法就在身邊--讀千卷書,行萬里路 有段時間我曾致力於中國百歲老人的研究,結果發現但凡長壽者,不外乎這兩種人。 一種人生活在貧困的山區里,連縣城甚至公社都沒有走出去,所有的作息都完全正常,生活不受外來影響,自甘其樂,所以他很知足,這樣的人能夠長壽。 還有一種人則是見多識廣的人,什麼樣的人生都看過,什麼樣的大喜大悲都曾經歷過,知道死和病的厲害,知道疾病怎麼防護,知道死有多遠,因此他們很豁達,這樣的人也可以長壽。 現代人得憂鬱症的比較多,其實,如果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看法比較通達,那麼他抑鬱的情況很少,因為他站得高看得遠。 我們可以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把一個人放在地窖里,三天後他肯定會憂郁,五天後他肯定要發神經,如果是過了一個月他肯定就成傻子了。為什麼這樣呢?就是因為他心胸太窄,眼界太小。相反,一個人如果走南闖北,就算先天條件再不好,但生死憂患看多了,那麼他身體狀況也是會很好的,這就是一些長壽的"達人"。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這種人的肝氣也比較調達。當一個練達的人活到90歲、100歲的時候,面對死亡就非常平靜了,越是平靜越能獲得長壽,因為他遇到的生死更多,能看得開,所以平時生活中有不痛快的事一定要宣洩出來,這樣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修養,保持一顆寧靜的心情。 有的人會說,怎麼快速提高修養呢?簡單地來說,有兩個方式:讀千卷書,行萬里路。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經歷經濟危機,必定有些人會感覺非常悲觀。但如果你看過書,就會發現類似這樣的經濟危機歷史上是曾經發生過的,如1928~193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以及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整體上比這次金融危機還要厲害,最終這樣的金融危機都好轉了,而且經濟越來越繁榮,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當我們知道歷史的必然規律,還有什麼好悲觀失望的呢? 行萬里路也是這樣。有的人會覺得自己居住的這個城市很差,周圍的鄰居很不開化,所以很想走出來,其實走遠了就能知道外界一些更多的情形。試問,你到過非洲嗎,那些人生存的環境是怎樣的?你到過煤礦嗎?我曾經在煤礦做過工人的大夫,我們那時候偶爾下井,礦井很矮,工人赤身裸體地在很矮的沼澤面工作,膝蓋跪在水裡,得了各種各樣的病。而且當初那樣的條件,一年總會鬧那麼幾次塌方、死人,今天上班,可能明天就回不來了。這些工人面對的是這樣的生活,按理說他們的人生應該很痛苦,可他們依然能很豁達地面對人生,如果你要是親眼見過了肯定就會更珍惜現在的生活。 所以,好好地、堅強地面對生活吧,人生就是這么回事,越是沒有見過世面的越容易抑鬱,越是那種見多識廣的人,越能夠長生
滿意請採納
⑵ 最最簡單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多運動、多吃菜和水果、作息時間最好不要亂、 我覺得這個就是最簡單的嘍、 還有就是要常運動、 嘿嘿、
⑶ 人最長壽的最簡單的方法是
保持呼吸
⑷ 最簡單的長壽法是每天走25分鍾
德國薩爾布呂肯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每天散步25分鍾可增加7年的壽命,經常運動能降低一半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即使人們從70歲開始鍛煉,他們在80歲時患上房顫的概率,在同齡人群中也只佔1/10。回家路上別怕累,多走幾步吧
這項研究成果有助於理解為何體育活動會對健康產生積極效應,因為它能從細胞層面上延緩人體器官和身體老化的進程。英國劍橋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的克里斯蒂 迪頓教授表示:身體越活躍,好處就越多,與從什麼時候開始鍛煉並沒有太大關系。因此,建議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人多參加體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