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長壽湖今天劃龍舟滑到幾點完
長壽湖的劃龍舟如果下雨:
小雨照常進行,大雨改日進行.
『貳』 百度知道劃龍舟比賽幾點結束
午夜零點結束當天的比賽,零點後開始下一天的賽程。
『叄』 龍舟節的時間
2008年第四屆中國岳陽汨羅江龍舟節,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中國龍舟協會、湖南省體育局、岳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湖南省龍舟協會、中共汨羅市委、市政府和岳陽市體育局共同承辦。籌辦宗旨為:「政府主導、專家策劃、市場運作」。
節會時間:2008年6月1日—6月8日
第九屆安康龍舟節由中共安康市委、安康市人民政府、陝西省體育局主辦;由中共漢濱區委、漢濱區人民政府、安康電視台、安康日報社承辦;定於2008年6月7至9日舉辦,總計3天;主會場設在漢江南岸龍舟文化園;分會場設在中心廣場、金州體育場、濱江大道和漢江公園。
『肆』 龍舟節是幾月幾日要幹些什麼事
龍舟節一般指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農歷五月初五。
這一天要做的事有: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4、懸艾葉菖蒲: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4)長壽湖龍舟賽時間擴展閱讀: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
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伍』 賽龍舟是什麼時間賽
賽龍舟是端午節,每年農歷五月初五。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內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賽容龍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及英國等,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5)長壽湖龍舟賽時間擴展閱讀:
賽龍舟起源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在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祠中神翁祭拜,披紅布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陸』 龍舟大賽央視直播時間
中華龍舟大賽(青島·黃島站)於2014年11月30日上午9:00——11:00。
『柒』 長壽湖龍舟賽是每年舉辦嗎
去年開始舉辦的,今年是第二屆,這么受老百姓喜愛,期待以後繼續辦下去
『捌』 龍舟賽一般是幾點舉行
明天九點西湖的平湖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