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延慶百里山水畫廊可以帶狗么從北京怎樣走到延慶百里山水畫廊可以垂釣么
建議路線
131 公里,2 小時 27 分鍾
G6京藏高速
北京
1. 從正義路向北方向,前往東長安街
400 米
2. 在1路口向右轉,朝東長安街行進
1.0 公里
3. 在東單處,繼續前行,上建國門內大街
1.5 公里
4. 上匝道走東二環
5.0 公里
5. 繼續前行,上北二環
4.0 公里
6. 下 廠橋/德勝門/馬甸橋/八達嶺高速 出口走德勝門東大街
200 米
7. 走左側匝道,走德勝門外大街
2.4 公里
8. 走G6京藏高速
部分收費路段
61.6 公里
9. 下 八達嶺聯絡線/媯川路/延慶城區 出口走海川路
部分收費路段
8.9 公里
10. 稍向右轉,繼續沿海川路前行
2.8 公里
11. 在蓮花池路口向左轉,進入舊京銀路
1.4 公里
12. 在龍慶路路口::京張路口向右轉,進入延琉路
16.8 公里
13. 在永寧東口稍微向左轉,在延琉路上行進
8.0 公里
14. 在劉斌堡東口向左轉,進入劉幹路
2.4 公里
15. 在山西溝路口向右轉,在劉幹路上行進
38 米
16. 在山西溝路口向右轉,在劉幹路上行進
14.9 公里
17. 在交岔路口繼續向右
30 米
18. 在干溝西口向左轉,進入灤赤路
目的地在右側
79 米
百里山水畫廊
北京市延慶縣
灤赤路
Ⅱ 三姐農家院怎麼樣
老闆待人確實不錯嘿 人很實在 我之前沒去過 剛好趕上吃午飯的時候到了 長壽嶺 一進村子 就有人推薦我們去張自蘭農家院吃飯 我說為什麼 那個村民就說了一句話 「他們家 人好」 就沖這句話我們四個人 就來到了張自蘭農家院 進門才知道 也叫三姐農家院 正好趕上飯點 人很多 裡面有三桌正在吃 連院子里還擺了兩桌 這叫一熱鬧 看著桌上的飯菜 肚子就咕嚕上了 香啊 老闆看我們人少 就建議我們點菜 看那個香 就點哪個 雖然沒你們大桌的豐盛 但我們點的也是當地特色 花錢少還嘗了鮮 尤其是炒松蘑 味特鮮 小雞燉蘑菇 味道就是不一樣 飯後我們看了一下住宿的環境 還真不錯 有標准間 獨立衛生間 空調電視 可是我們沒住上 老闆說早就訂滿了 給了名片 讓我們下次提前打電話 雖然我們沒住宿 但是老闆也給我們找了房間 讓我們休息一下再走 可見老闆人有多好 各位朋友 就沖老闆人好 建議你們去光顧 張自蘭農家院 當然了飯菜也很可口哦
Ⅲ 北京延慶千家店(百里畫廊)好玩嗎有農家院嗎
延慶千家店是個好地方,有山有水,一條林蔭柏油馬路沿白河峽谷而延伸,風內景宜人,空容氣新鮮,是個休閑度假的好去處,住上幾日更是一掃城市煩躁,推薦住在長壽嶺,一個安靜干凈的小村子,村子裡有棵600年的老榆樹,樹下有茶舍,坐在樹下喝喝茶,聊聊天,吃點農家新鮮採摘回來的蔬菜,真是神仙的日子啊
Ⅳ 延慶百里畫廊農家院哪家好
我昨天去的 煩死了 什麼破地方 農家院 你算了吧 錢我都交了 都沒住 非常潮 電視黑內的 空調不能開 我真服容了 就那個 叫惠豐的農家院 大騙子 錢 景點門票四十 還沒完 坐船 船票100 帶你水上 飄一圈 沒勁死了 全程 也就 十分鍾 100塊 我勸你 別去了 還很遠 哪怕去平谷呢 也沒那麼貴 嗨!我是去後悔了
Ⅳ 端午節6.4日想去延慶百里山水畫廊休閑度假,聽說那裡很美!有去過的人能推薦一下嗎
到那裡,到處都是風景秀麗。食宿可以到那邊自己去看了環境再定。強烈推薦7月去,清爽舒服,還有向日葵看。延慶歡迎你們!
Ⅵ 小村官的干大事業
他們學的是時下熱門的專業,國際政治、經貿日語、環境藝術設計、音樂教育……身為80後村官,他們帶領村民走的致富之路時尚而年輕,帶著鄉親們走上央視舞台、開辟寫生基地、種植城裡人喜歡吃的蔬菜水果,村民們的錢包鼓了,道兒走寬了,心裡更樂呵了。在農村,年輕的村官們找到人生的新定位。
羅丹學的是環境藝術設計,以前她從未想過自己能在農村工作那麼長時間。2009年8月6日,羅丹坐上鎮政府班車,翻山越嶺一個多小時,從延慶縣城來到千家店鎮時,之前的顧慮全沒了。那是北京最炎熱的季節,然而途中翠綠的草地、清澈的小溪、高聳的楊樹林,還有整齊劃一的農家院,都讓羅丹痴迷。
羅丹敏銳地感覺到,千家店鎮是一個純凈的原生態小鎮,對於藝術創作者來說是一片絕好的凈土,因此她決定結合自己的專業,打造一個千家店寫生基地。經過近半年的調研,羅丹初步確定了「百里山水畫廊生態寫生基地」首批景區選址原則,列舉了秀水灣、長壽嶺、古家山寨、烏龍峽谷、滴水壺、照山窪等幾個寫生發展條件相對成熟的景區,提出了「分片選址,多點共建,一個景區一期(1-2周)接待一批(1-5所)高校」的經營模式。
現在,「百里山水畫廊二期工程——生態寫生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千家店鎮也迎來了一批又一批寫生人。
武卉和很多剛進農村的大學生村官一樣,有過一陣子迷茫,但她很快從迷茫中找到自己的定位。2007年年初的一天,鄰村河北梆子劇團的團長找到武卉,對她說:「丫頭,聽說你是音樂學院畢業的,走,跟我們彈電子琴去。」武卉笑著告訴記者:「電子琴給戲曲彈伴奏?這種組合好像有點兒不倫不類。但我還是被他們的熱情深深打動了。從那開始,我就和這些民間藝人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很快,武卉先後成立了演出隊、秧歌隊,幫助延慶的「群星藝術團」取得北京市二類業余演出團隊資格。
2009年武卉和鄉親們決定一起去實現一個夢想,這就是登上央視的《非常6+1》舞台。武卉挑選了8位鄉親一起排練,「8位大姐的認真、執著感動了我。為了爭取到更多的排練時間,她們總是比其他的選手起得早、睡得晚,每天來回要坐6個小時車。」
演出那天,8位大姐送給武卉的禮物是一句讓武卉感動萬分的希望:「希望武卉能常住延慶,把延慶永遠當成自己的娘家。」現在,武卉就職於延慶八達嶺鎮人民政府,真留在了延慶。
他們是生活中的凡人,也許我們從未關注過他們的存在,但他們卻操控著我們的生活質量。凡人的力量就像空氣,平凡但不可或缺。讓我們轉過頭,看看身邊的「相對凡人」。一個是國際政治學專業碩士,一個學經貿日語專業,兩個從未接觸過農活兒的大男孩,當了村官後竟然成了種植能手,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
徐磊祥延慶鎮廣積屯村主任助理,剛上任的頭一件事就是派他到小湯山學習蔬菜高效栽培技術,並且回來還得推廣。徐磊祥說:「當時還真蒙了,怕自己搞不定啊。但我還是硬著頭皮把這項任務接了下來。」學習回來,徐磊祥成了鄉親們的老師,但由於是半路出家,他常常被大夥給問倒。為了解決農民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他請來縣農技站的老師給村民開了個「田間學校」,這燃眉之急才算解了。
為了給村裡引進經濟效益高的蔬菜品種,村官們常常自掏腰包,自己先試種,成功後再推廣。徐磊祥選中的是荷蘭無籽西瓜,而康莊鎮四街村的村官翟洋選的則是在城裡新近流行起來的雪蓮果。
2008年5月19日,翟洋栽種了第一批雪蓮果種苗。為了宣傳,翟洋還開通了博客,把雪蓮果的知識介紹給村民。2009年,翟洋的雪蓮果種植技術得到推廣並取得突破,為雪蓮果種植的繼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