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聖人為什麼都長壽
那些長壽的都是道家。道家吃素,懂醫術,通經絡。中醫技術是道家所傳授。想長壽必須吃素,打通任督二脈。經絡通活百歲,經絡堵決生死。
Ⅱ 中國古代「十大聖人」
中國古代「十大聖人」分別是:
1.文聖:孔丘。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史聖:司馬遷。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其著作《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3.詩聖: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陽,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4.草聖:張旭。張旭(約675年—約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性好酒,據《舊唐書》的記載,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時稱張顛,實也說明他對藝術愛好熱狂度,被後世尊稱為「草聖」。
5.醫聖:張仲景。張仲景(約公元150—約公元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
6.武聖:關羽。關羽(160-220年),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7.書聖:王羲之。王羲之(303年一379年),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8.畫聖:吳道子。吳道子(約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又名道玄。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圖》《明皇受篆圖》《十指鍾馗圖》等。
9.茶聖:陸羽。陸羽(733—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薴翁,又號「茶山御史」 。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
10.酒聖:杜康。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 漢《說文解字》載:「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道家名人。」因杜康善釀酒,後世將杜康尊為酒神,制酒業則奉杜康為祖師爺。後世多以「杜康」借指酒。
Ⅲ 中國古代聖人排名
1、酒聖:杜康
相傳杜康是中國用糧食釀酒的創始人,杜康當年釀酒的遺址在汝陽蔡店鄉杜康村。這里三山環 抱,一水旁流,群眾歷來多善釀酒。釀制杜康酒的泉水--酒泉,味甜質純。每遇夏季,可聞到一股天然的酒泉香。杜康酒屬濃香型,以優質小麥採制高中溫混合使 用,又精選糯高粱為釀酒原料,並採取「香泥封窖、低溫入池、長期發酵、混蒸續槽、量質摘酒、分級貯存、陳釀酯化、精心勾兌」等先進工藝。自1987年開 始,洛陽每年舉辦「中國杜康酒節」。
2、文聖: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 文:Confucius, Kung Tze 。俄語:Конфуций 。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孔老二」。春秋後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 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3、史聖:司馬遷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他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卻因此更加發憤著書,創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學臣著《史記》,為中國人民,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
4、草聖:張旭
張旭的書法,始化於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驚世駭俗。
5、武聖:關羽
關羽的身世以前一直不甚清楚。直到清初康熙年間,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的時候,發掘出關羽的墓磚。上面刻有關羽祖、父兩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資料比較詳細,還略有提到關羽的家庭狀況。他因此寫了《關侯祖墓碑記》。據墓磚上文字記載,關氏家其實是個文人世家。
6、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被人稱為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最後幾年(約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歲左右。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
7、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漢族,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
8、詩聖: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
由於他在長安時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稱少陵野老,在成都時被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又稱他為杜少陵、杜工部。
9、畫聖:吳道子
吳道子(680-759年),玄宗賜名道玄.是中國唐代畫家,被後世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畫史尊稱吳生。
10、茶聖:陸羽
陸羽(73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或雲 自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不就。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 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
Ⅳ 古代活到什麼是歲數叫長壽
古代人活到七十歲就很長壽了。
古人有一句話叫做:「七十古來稀。」
釋義:自古以來活到七十歲的很少。七十歲高齡的人從古以來就不多見。指得享高壽不易。
出處:清代王應奎的《柳南隨筆》五:「七十古來稀,我年近大耋,稀而又稀。」
有關資料顯示,大約兩千年前,人口的平均壽命約為20歲;18世紀增長到30歲左右;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4.83歲。可見古人的平均壽不長,所以能活到七十歲就已經很長壽了。
歷史上真正最長壽的人:
李慶遠 (1677-1933),壽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
1933年活了256歲的李慶遠與世長辭,他先後共有24位妻子,180位後人。當時的紐約時報與時代雜志都做了報道。按照這個年代推算,他應該生於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後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至民國,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極罕見的長壽星。
Ⅳ 聖人死亡的兩大原因:孔子為何只活了73歲
按中國文化來講,聖人都是要長壽的,莊子活了83歲,孟子活了84歲,墨子活了92歲,為什麼孔子才活了73歲呢? 這是因為第一,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只活了32歲,在孔子71歲的時候死了,這件事對孔子打擊非常大。魯哀公曾問孔子,你的弟子裡面哪一個最好學,孔子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無。」因為顏回是傳孔子道的人,顏回之死是道之不傳也,這是對孔子的第一個大打擊,聖人憂道。 第二,孔子晚年「西狩獲麟」。有一天,孔子在家裡坐著,他的弟子子路風風火火跑來告訴他,魯國的郊外出現一隻麒麟,孔子高興得手舞足蹈,就跑去看,結果還沒到那個地方,又有學生跑來告訴他,麒麟被獵人打死了,孔子一下子從馬上跌下來,號啕大哭,七天七夜不省人事。等到睜開眼睛,他第一句話又問麒麟,弟子們不理解這是為什麼。孔子解釋道,麒麟的出現是天下太平盛世的徵兆,天下有太平盛世才有麒麟出現。可是麒麟剛剛出現,就被打死了,太平盛世還沒到來就被扼殺在搖籃里了。這一次孔子也受了深深的打擊。 聖人為天下蒼生憂,這兩次打擊,縮短了孔子的壽命,他只活了73歲。孔子去世的時候,他的弟子紛紛在他的墳前修茅廬,為他守靈3年。孔子晚年有個最喜歡的弟子叫子貢,為他守靈6年,足見聖賢的師生情誼。 (編輯:生華) 文章摘自《論語講義》 李里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更多文章進入書摘頻道>>>
Ⅵ 中國古代的文人,都很長壽是什麼原因
人的性格形成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也是最為復雜的。特別是經過5000年歷史文化積淀所傳承下來的中國人,更非寥寥數語便可描繪。路衛兵認可性格決定命運的說法,而且認為性格也會影響人的壽命。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古代諸多長壽的文人和英年早逝的才子身上,略窺一二。
我們的祖先平均壽命很短,據專家根據史料推算,古人的平均壽命大概在30歲左右,就是到了建國前也不過35歲而已。
可見古代文人的性格和處事態度是他們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古代文人中也有不少的才子,正值勃發之時卻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嘆息。這與他們的性格缺陷和處事態度也有很大的關系。
Ⅶ 古代聖人的成長故事
孔子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孟子
三歲時父親逝世,孟子便與母親相依為命。孟母非常疼愛自己的兒子,曾為了替孟子找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而三次搬家,最後搬到學宮附近。孟子自小便受嚴格的管教 ,據說他自從搬到學宮附近,便十分認真讀書,稍大一點,孟子變得十分貪玩。孟母便剪斷織機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奮讀書,要不然將會像那塊麻布般,變成一團廢物.孟子牢記母親的教誨,立志成材。
Ⅷ 中國古代24個聖人有哪些
大聖(老聖)—— 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是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其思想的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
文聖(至聖)——孔子。孔子被譽為「天縱之聖」,是當時最博學的人,被後世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他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有很深的影響。
元聖——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賈誼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Ⅸ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幾位聖人,平均壽命特別長,如孔子孟子老子姜子牙周文王莊周,都活了70多歲甚至百歲
古代人均壽命很低是事實,比如漢唐時期人均壽命都在20多歲而已,但這不意味著古人就活的短,而是當時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問題,新生兒有很多都養不活,死亡率很高,這是拉低人均壽命的重點。
Ⅹ 道德不值錢啊。王陽明才活了五十多歲,聖人應該長壽才對呀。王陽明現在是不是在天上
說明他的體系是有問題的。黃帝,周文王,周武王,姜太公,老子,古代聖人 都是很長壽的。王陽明後天有為之法太多,耗費精氣神,可能是折壽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