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50歲做壽風俗

50歲做壽風俗

發布時間:2022-01-25 00:57:23

A. 在農村,給老人做壽都有什麼講究

因為沒有一個人是喜歡承認自己老了的,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了的人,他們都希望永遠停留在18歲最美好的樣子,所以說很多農村的老人並不喜歡承認自己老啦。

並且老人做壽需要非常多的講究。一般以農村的設備和條件來說是很勉強。並且老人都不喜歡魚,鋪張浪費和麻煩別人。在他們看來,平平淡淡就是一種幸福。因此他們特別不喜歡拿自己的年齡去說事,並且用自己的年齡去麻煩別人。

他們年輕的時候,因為生活的壓力並沒有真正的享受過生活在老了,我們就可以讓他們放下一切顧慮,去享受整個社會,整個生活帶給我們的美好。就讓他們覺得快樂,覺得美好,才是對他們身心健康的最大的幫助。因此我們不必執著為他們做壽這件事。

B. 老人做壽年齡有什麼講究

各地的風俗習慣不一樣,一般來說,老人做壽都是提前的,不是在當天。

C. 五十歲叫過生日還是過壽

按照傳統,五十歲以前的誕生日一般稱為「過生日」,五十歲以後才是名正言順專的「做壽」。半屬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過壽是從六十歲開始,一甲子=60年,有了1甲子的人才能過壽。
民間把給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過大生日鋸之為「過壽」,又叫「做壽」。也就是每到老人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歲生日,兒孫們都要隆重地慶賀活動,祝福其長壽

拓展資料:

生日就是一個人出生的日子,實質是一個紀念日,紀念著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日子。一般在中國比較重視老人和兒童的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會,在中國的傳統中,生日吃壽面和雞蛋。西風漸進,青年人用蛋糕和蠟燭慶祝。

D. 50歲做大壽嗎

50歲,生日那天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頓飯,給父母買些禮物和吃的,父母會很

開心的。不要驚動那麼多親戚了,自己別人都麻煩。真孝順謝謝你!

E. 50歲的生日是過壽嗎

不是,過壽是從六十歲開始,一甲子=60年,有了1甲子的人才能過壽啊。
民間把給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過大生日鋸之為「過壽」,又叫「做壽」。也就是每到老人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歲生日,兒孫們都要隆重地舉行慶賀活動,祝福其長壽。
老人過壽有條俗規:過九不過十。老百姓認為「十」是滿數,壽滿即到頭了,不吉利。所以,做壽時用的都是虛歲,即把五十九歲當六十歲過,六十九歲當七十歲過,以此類推。一般在六十歲以下不能叫「過壽」,只能稱為「過生日」。如果叫過壽,不僅會遭到人們的指責甚至唾罵,而且還要「折壽」。俗話說:「尊親在不敢言老」,只要父母健在,即使超過六十歲,也不能在家過壽,只能是過生日。

慶壽時,一般人家都要布置壽堂。壽堂要設在堂屋,壽堂前放一張八仙桌,桌旁放兩張椅子,桌子的中間放一個銅鑄的大「壽」字,兩旁點兩支壽燭,前面再擺放兩盤壽桃和兩盤壽面。在壽堂的後牆正中掛一幅中堂畫,男壽星一般用《壽星圖》或《松柏圖》,女壽星則用《麻姑獻壽圖》。中堂的兩邊懸掛一幅壽聯,內容都相當地喜慶,如「福與天地共在,壽比日月同輝」、「壽比南山松不老,福如東海水長流」、「福海朗照千秋月,壽域光涵萬里天」等等。有的大戶人家對壽聯特別講究,根據壽星的身份、歲數、過壽的月份等,專門請人撰寫,內容新穎別致,恰如其份,使祝壽的氣氛更加濃烈。

過壽有兩段高潮:一是前一天晚上暖壽,一是第二天正式賀壽。前一天晚上由女兒暖壽,有的人家也叫「攔壽」。女兒要為過壽的父親或母親做一身全新的壽衣,包括鞋、帽也要是新的。壽衣一定要做的肥長一點,如果做短做瘦,與「短壽」諧音,是很不吉利的。壽星穿上女兒做的壽衣,和家人一起吃長壽面,之後,坐到八仙桌的上首,受女兒及子孫叩拜。
壽桃和壽面也是由女兒送的。一般在前兩天就與會做壽桃的人家說好預訂,賀壽當天天一亮,就去端回來。壽桃是用麵粉做成桃子、石榴、佛手等各種造型,再用紅、綠食素描繪,非常形象、逼真。做好後一定要放到一個盤子里,諧音為王母娘娘祝壽的「蟠桃」。一盤壽桃一般為108個,與佛教徒拿的佛珠數相等,佛、福同音,寓意「福壽無邊」。壽面也要放在盤子里,盤成寶塔形,頂上插一朵紅花,和壽桃一起擺放在八仙桌上。

正式慶壽這天,兒子要負責置辦壽慶的酒筵,招待前來祝賀的親友。過去,親友來祝壽一般不送錢,而是送壽幛、壽聯、壽酒、壽糕、壽燭等一些物品,祝壽時也要說喜話,一人高聲說,大家一起道好,如:「抬步進壽堂,好!壽堂喜洋洋,好!壽山並壽海,好!福壽滿爐香,好!」

來賓祝壽之後,最精彩的是兒孫們向壽星「獻壽」。這個節目在午時舉行,午時一到,壽堂前的賓客都自動地站到在兩邊,兒孫們則按輩份、長幼排好,依次給老壽星磕頭獻壽。每個人磕頭時要表示願意拿出幾歲自己的壽齡獻給老壽星,當場用紅筆寫在黃紙上,簽名畫押,然後一起拿到祖先堂或城隍廟燒掉。獻歲越多,老壽星越高興,有的加起來有幾百歲,說明老壽星子孫滿堂,都非常孝順。

獻壽以後,壽筵開始。首先是吃壽桃,每人都要吃一個,然後,依次給老壽星敬酒。壽筵上一定要吃面條,稱為「長壽面」,第一碗要盛給老壽星,別人是不能隨便吃的。吃過飯,各人都把自己用的碗筷帶走,叫做「討壽」。據說,用吃過壽面的碗筷吃飯可以長壽。要是九十、一百歲高壽,陌生人知道了都要來討要碗筷。

F. 50歲「拜壽」有什麼講究嗎

做壽老來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源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
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 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 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作大壽前要 向至親好友發請柬,發放日期一般在作壽的前三日,否則為失禮。民諺日:「三日為請,二日為叫,當天為提來。」親友接到請柬,便准備壽禮屆時前往,俗稱「拜壽」。主人還要大擺壽宴,賓客痛飲,有的還請來堂會,增加喜慶氣氛。

中年人講究過三十六、四十九,俗稱「門檻子」。到這一天,家人用紅布做成紅褲帶系在腰間,或用紅布做成內衣穿上,意在消災滅難;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過生辰日,窮苦人,無甚講究,有錢人,大操大辦,設大宴,前去祝賀的叫「吃生日」,送厚禮。

讓老人高興就好了,兒孫滿堂,送上祝詞。

G. 按傳統,多少歲該做壽,其中有什麼講究

從古至今,無人不盼著自己福壽綿長,因為我們都有著長長久久的期盼啊。所以,對於年紀逐漸變老的人們,按照傳統應該是要做壽的,只不過因為現代文明的沖擊,很多人已經不太清楚多少歲該做壽以及其中的講究了。事實上很簡單,如果是要擺壽宴的做壽,那要等到五十歲後,其中的講究也是分年齡層而變化的。

三、有些年歲不能做壽

如果說家裡家境殷實可以在五十歲以後年年做壽也是可以的,不過要記得避開兩個年齡,一個是七十三歲一個是八十四歲,這兩個年齡是傳統文化中對於生命終結點的兩道坎。至於為什麼是七十三,那是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歲,而八十四也是孟子逝去的年齡,所以要十分注意不然可能引發矛盾。

H. 50大壽怎麼做

祝壽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生辰 商洛人對生辰甚為重視。嬰兒有看三天、過十天、過滿月、過百天、過周歲。中年人講究過三十六、四十九,俗稱「門檻子」。到這一天,家人用紅布做成紅褲帶系在腰間,或用紅布做成內衣穿上,意在消災滅難;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過生辰日,窮苦人,無甚講究,有錢人,大操大辦,設大宴,前去祝賀的叫「吃生日」,送厚禮。給娃「過歲」,外婆家給送疆繩、銀鐲、銀鎖、銀項圈。
一般民間做壽七十歲為「大壽」八十為「上壽」九十歲為「老壽」、百歲為「期頤」都盛大祝賀。親朋好友送來賀禮,並演戲一面喝酒一面看戲,戲的內容以富貴長壽為主。壽宴中,一定要有「豬腳面線」這一道菜。壽星還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子孫拜壽。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師「鐵口直斷」,某些年歲不敢作壽,以免被黑白無常帶走。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
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
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
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作大壽前要
向至親好友發請柬,發放日期一般在作壽的前三日,否則為失禮。民
諺日:「三日為請,二日為叫,當天為提來。」親友接到請柬,便准
備壽禮屆時前往,俗稱「拜壽」。主人還要大擺壽宴,賓客痛飲,有
的還請來堂會,增加喜慶氣氛。
拜壽也稱「祝壽」。老人作壽時,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禮物多為
壽桃、壽面、布匹及帶壽字的糕點。布匹俗稱「壽帳」,均掛在院中
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壽帳上寫些吉祥語和被送者、送者姓名。送
給男子常用「仁者有壽」、「貴壽無極」,送女子則用「蓬島春藹」、
「壽域開祥」等。
壽堂一般設在堂屋,正面掛壽簾,兩旁配有對聯書些如「福如東
海」、「壽比南山」等古語。八仙桌上擺有香爐、蠟千、壽蠟、「本
命延年壽星君」神碼兒,以及黃錢、紙元寶、千張,使之下垂供案兩
旁。條案上擺壽桃、壽面等寓意長壽的食品。八仙桌正前方地上放置
一塊紅墊子,供拜壽者跪拜時用,平輩以上者拱手,以下者叩頭。
送燈花兒燈花用彩色燈花紙捻成花形,蘸上香油,燈花的數目比
作壽者的歲數要多兩個,一個為「本命年」,一個為「增壽年」。晚
間由作壽者上香點燃,由其子女每人托一燈盤,列隊至大門外與神碼、
敬神錢等共焚之。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
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
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人們認
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
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
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
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送篇祝壽主持詞
祝壽主持詞
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大家中午好:
又是一個萬物爭榮的盛夏,也到了五月花季盛開的時候,在公元2005年5月14日這個美好的日子裡,我們歡聚一堂,在這里為陳喬壽老壽星舉行七十大壽儀式。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老壽星及其家屬,向在座的各位至以最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掌聲)
今天我受老人兒子的委託,做此次壽宴的主持人。說句實在話,我並沒有播音員那磁性的嗓音,但為了表達我對老人的一片祝福心情,我滿臉微笑地登上這主持的舞台,還希望大家能給我以掌聲鼓勵。(謝謝)
在這里我謹代表所有的嘉賓,祝願老人家增福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
諸位朋友、各位來賓,今天真是群賢畢至,鼓舞歡欣。前來祝賀的有老朋友、老鄉親,還有不少放下農忙趕來的親屬們,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前來赴宴、祝福。這正是:親朋共享天倫樂,歡聲笑語壽滿堂。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老壽星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是「壽」字,寓意就是福壽滿堂、歡樂遠長。在這里讓我們共同祝願老壽星壽比南山、天倫永享。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七十年的風雨中老人家寒心茹苦地將六子二女扶養成人。七十年風風雨雨,七十載生活蒼桑。歲月的淚痕消消地爬上了他的額頭,將老人家的雙鬢染成白霜。大千世界裡,孩子們把心中的話語都灑向老人那寬厚慈愛的胸膛。「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認真工作,發奮圖強」簡單的話語,讓兒女鐫刻在心,永記不忘。老人的辛苦並沒有白費,在他的教育下,子女們都已經長大成人,為老人贏得了無尚的榮光。現如今老壽星一家是五世同堂,正可為兒子孝,兒媳能,女兒賢,女婿強。就連在校學習的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們也是聰明伶俐,成績優異,捷報平傳,後繼有人。(掌聲)
讓我們一起恭祝老壽星,福如東海,日月昌明。松鶴長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歡樂遠長。同時也祝願在場嘉賓的每一位來賓都幸福安康!最後祝各位來嘉賓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讓我們共同渡過這美好的時光,下面我宣布壽慶正式開始。
首先,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請老壽星的家人把老壽星扶上壽堂。(請放鞭炮)
下面舉行拜壽儀式。
首先請老壽星的兒子輩代表獻祝壽詞。
請老壽星的孫子代表輩獻祝壽詞。
1、請老壽星的兒子、兒媳上堂拜壽
一拜,祝老壽星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二拜,祝老壽星日月昌明、松鶴長春;
三拜,祝老壽星笑口常開、天倫永享。
(請老壽星的兒子、兒媳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兒子、兒媳們回贈祝願詞
2、請老壽星的女兒、女婿上堂拜壽
一拜,祝老壽星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二拜,祝老壽星萬事如意、晚年幸福;
三拜,祝老壽星生日快樂、後福無疆。
(請老壽星的女兒、女婿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女兒、女婿們回贈祝願詞
3、請老壽星的孫子、孫女上堂拜壽
一拜,祝老壽星吉祥如意、富貴安康;
二拜,祝老壽星事事順心、幸福長伴;
三拜,祝老壽星笑口常開、身體安康。
(請老壽星的孫子、孫女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孫子、孫女們回贈祝願詞
4、請老壽星的外孫子、外孫女上堂
一拜,祝老壽星壽比天高、福比海深;
二拜,祝老壽星日月同輝、春秋不老;
三拜,祝老壽星生日快樂、福星高照。
(請老壽星的外孫子、外孫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外孫子、外孫回贈祝願詞
這正是喜看兒女站堂前,只願家風代代傳。讓我們一起點燃生日蠟燭,唱起生日歌,共同祝願老壽星增富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一家人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共創美好未來。
請攝像師為老壽星全家照張全家福。(照完後)
現在有請老壽星吹滅生日蠟燭,分享生日蛋糕。(奏生日快樂)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壽慶到此就結束了,有請老壽星起駕入席,同大家共進壽宴。壽宴後有陸良縣工人文化宮管樂藝術團為大家帶來精彩文藝節目。

I. 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

跟老人做壽,各地有些不同風俗,但也不是十分嚴格。
一,做壽的年紀內
1,有男做九,女做十足的容說法。男性59歲做60歲的壽;女性60整做60歲的壽。
2,也有男做單,女做雙的說法,男性做70、90歲的壽,女性做60、80歲的壽。
3,有的做壽在農歷生日,有的在公歷生日。
二,祭祖。有的做壽要祭祖,農村有祖宗牌位的可能較講究,城市不太講。
三,吃長壽面、壽桃(麵粉製成)。這容易辦到,最好有。
四,祝壽。宴席上,致祝壽辭。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對高齡壽星不要用長命百歲。
其實,最主要的是尊重壽星的意見,壽星講究什麼,就按壽星的意思來,讓老人高興,是最根本的原則。有的老人不願做壽,也不要勉強。

J. 做壽都有哪些習俗

祝壽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生辰 商洛人對生辰甚為重視。嬰兒有看三天、過十天、過滿月、過百天、過周歲。中年人講究過三十六、四十九,俗稱門檻子。到這一天,家人用紅布做成紅褲帶系在腰間,或用紅布做成內衣穿上,意在消災滅難;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過生辰日,窮苦人,無甚講究,有錢人,大操大辦,設大宴,前去祝賀的叫吃生日,送厚禮。給娃過歲,外婆家給送疆繩、銀鐲、銀鎖、銀項圈。
一般民間做壽七十歲為「大壽」八十為「上壽」九十歲為「老壽」、百歲為「期頤」都盛大祝賀。親朋好友送來賀禮,並演戲一面喝酒一面看戲,戲的內容以富貴長壽為主。壽宴中,一定要有「豬腳面線」這一道菜。壽星還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子孫拜壽。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師「鐵口直斷」,某些年歲不敢作壽,以免被黑白無常帶走。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作大壽前要向至親好友發請柬,發放日期一般在作壽的前三日,否則為失禮。民諺日:三日為請,二日為叫,當天為提來。親友接到請柬,便准備壽禮屆時前往,俗稱拜壽。主人還要大擺壽宴,賓客痛飲,有的還請來堂會,增加喜慶氣氛。
拜壽也稱祝壽。老人作壽時,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禮物多為壽桃、壽面、布匹及帶壽字的糕點。布匹俗稱壽帳,均掛在院中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壽帳上寫些吉祥語和被送者、送者姓名。送給男子常用仁者有壽、貴壽無極,送女子則用蓬島春藹、壽域開祥等。
壽堂一般設在堂屋,正面掛壽簾,兩旁配有對聯書些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古語。八仙桌上擺有香爐、蠟千、壽蠟、本命延年壽星君神碼兒,以及黃錢、紙元寶、千張,使之下垂供案兩旁。條案上擺壽桃、壽面等寓意長壽的食品
。八仙桌正前方地上放置一塊紅墊子,供拜壽者跪拜時用,平輩以上者拱手,以下者叩頭。
送燈花兒燈花用彩色燈花紙捻成花形,蘸上香油,燈花的數目比作壽者的歲數要多兩個,一個為本命年,一個為增壽年。晚間由作壽者上香點燃,由其子女每人托一燈盤,列隊至大門外與神碼、敬神錢等共焚之。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人們認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與50歲做壽風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殘疾人買養老保險 瀏覽:170
怎麼拒絕養生項目 瀏覽:687
內黃養老保險交多少錢 瀏覽:859
老年人開衫絲棉襖 瀏覽:356
父母身上有點疾病怎麼說 瀏覽:977
怎麼看待父母偏弱者 瀏覽:185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卡掉了三台 瀏覽:177
孝順媽的小品 瀏覽:479
養老院接待室 瀏覽:844
老年痴呆病人走失路線 瀏覽:687
石家莊欒城農村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313
榮昌康敬老院 瀏覽:870
上海市腫瘤所入職體檢都查什麼 瀏覽:602
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計算器 瀏覽:489
總體檢測試陽性是什麼意思 瀏覽:600
高曉攀敬老院女師傅是誰 瀏覽:71
如果去世怎麼才能將財產給父母 瀏覽:595
廈門航空如何辦理老人陪護 瀏覽:76
農村為什麼讓臨終老人睡客廳 瀏覽:563
繁昌做核酸體檢多少錢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