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換血可以讓人長壽是真的嗎
過去,我們知道人之所以會衰老、記憶力下降是因為器官功能衰退,但又是什麼導致了器官功能衰退呢?最近,斯坦福大學的腦科學專家在TED上發表了一個演講,顛覆了我們的認知:他認為血液里某些因子的變化是導致衰老的主要原因,換句話說,換血可以減緩衰老。他採集了年輕小白鼠的血液,輸給年老的小白鼠。5個星期以後,這些輸了血的年老小白鼠,大腦有了明顯的改變,學習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記憶力都得到了改善,甚至體力也提高了。這個研究結果被發表到了《自然醫學雜志》上。那人血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功能呢?他又做了一個實驗,從年輕人的血中提取出血漿,然後注射給年老的小白鼠。這個實驗取得了同樣的效果。下一步,他打算把年輕人的血漿注入到老年人身體裡面,當然這個實驗還是比較有爭議的。這位腦科學專家認為,血液裡面的某種成分是和機體的衰老聯系在一起的。未來,我們也許能從血液裡面提取出這些物質,研發出抗衰老的葯物,延長人類的壽命。
② 在長壽抗衰的戰場上,「生物黑客」們都實現了什麼
理想情況下,你能活到120歲。
這是美國學者海爾弗利在1961年提出來的概念。人體細胞一般分裂50次左右,分裂的周期大約是2.4年。
但我們還能突破生理極限,活得更久嗎?
如果你問矽谷的那群「生物黑客」,他們很可能信誓旦旦地回答:當然能!而且,這些野心家並不只是嘴上說說。
「我不是吸血鬼!」 Paypal聯合創始人彼得·蒂爾(Peter Thiel)在2018年《紐約時報》的年度論壇上這樣為自己申辯。他反駁的是一則流傳甚廣的傳言:彼得·蒂爾通過注射年輕人的血液,以此對抗衰老。雖然不承認換血,但他並不避諱自己對長壽的渴求。他公開承認,自己正在服用生長激素葯物。
而有人比他更激進,相信基因重組試劑可以突破生理局限。生物醫葯公司的CEO艾倫·特雷維克(Aaron Traywick),曾在生物黑客大會上上演了一場「行為藝術」:當眾脫下褲子,拿起一支細細的針筒,朝自己的大腿注射了皰疹治療基因葯劑。這是其公司研發的廉價基因葯劑之一。兩個月後,他被發現在水療中心溺亡,身邊漂浮著很多葯瓶。法醫的調查結果顯示,他溺亡的主要原因是神經中毒後意識和感覺的短暫分離。但仍然有不少人認為,他的死亡和這次注射有關。
但這並不影響彼得·蒂爾這樣出身科技行業的億萬富翁們對「長生不老」的追逐。
馬斯克的「腦機狂想」也正在推近人類與永生的距離。不久前,Neuralink公司宣布,其腦機介面研究出現了新進展:Neuralink採用侵入式,使用的電極線能防止大腦損傷。這可能是它區別於以往腦機介面計劃的優勢。據悉Neuralink會首先在高位截癱患者身上做試驗,但馬斯克的野心不止如此。
前不久,他在一檔播客節目上表示,該技術會讓人類「有效地和AI融合在一起」。他更想讓腦機介面成為像手機一樣的存在,甚至比手機更全面地入侵人類的生活。那麼人和AI融合後的終點在哪裡?
如果腦機介面計劃進展順利,不久我們就能「上傳思維」,此時肉體的長生不老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我們提早一步實現了數字化永生。但是那些游盪在雲上的思維代碼代表的就是你嗎?或許喬治·切奇為我們描繪的場景更觸手可及:「未來很多百歲老人在老年時期也一直充滿青春活力,在死亡敲門之前,大家都不必經受病痛的折磨。」
「這種想像還不壞。」
③ 為什麼有人說換血能夠讓人長壽
可能看了什麼錯誤的報道把,這不是科學的,經過科學實驗這是不可行的(起碼現在的技術不可以)。
在過去,我們知道衰老和記憶力下降的原因是器官功能下降,但是是什麼導致器官功能下降呢?最近,斯坦福大學腦科學專家在ted發表演講,推翻了我們的認識:他認為血液中某些因素的變化是衰老的主要原因,換言之,血液交換可以延緩衰老。他收集了幼鼠的血液,並把它輸給老鼠。5周後,這些輸血的老鼠會腦有明顯變化,學習能力、環境適應能力、記憶力甚至體力都有所提高。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醫學雜志》上。人類的血液有相同的功能嗎?他又做了一個實驗。他從年輕人身上取血,注射到老老鼠身上。這個實驗也有同樣的效果。接下來,他計劃將年輕人的血漿注入老年人體內。當然,這個實驗是有爭議的。據腦科學專家介紹,血液中的某些成分與人體衰老有關。將來,我們也許能從血液中提取這些物質,開發抗衰老葯物,延長人類壽命。
④ 倉鼠可以活多久
除了貓狗,常見的家養寵物之一還有倉鼠,倉鼠體型小,作為寵物,倉鼠不讓主人像貓狗那樣那麼廢功夫,但是相應的,倉鼠可以陪伴我們的時間,比貓狗短上太多。
顏小二這些年前前後後養過大概七八隻倉鼠,今年年初,最後一隻倉鼠去了「鼠星」以後,顏小二就打算「退坑」,不養了。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因為倉鼠的壽命確實比較短,每次埋葬小傢伙,心裡都有點不好受。而顏小二的倉鼠,養得最長的是一隻金絲熊,大概養了三年左右,類似布丁、三線這樣體型小的倉鼠,一般活了兩年左右,大多是兩年不到就去世了。
倉鼠是經不起不懂事的小孩隨意揉捏、玩弄的,所以我拒絕了。
因此,各位即便是不想養了,也一定請找一個靠譜的「鏟屎官」接手。
⑤ 有人說「飢餓使人長壽,飽食使人生病」,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關於飲食對壽命與健康的研究很早之前就開始了。比較有名的實驗是用小鼠做的,忘記發表在哪家學術期刊了。同一個年齡的小鼠,隨機的分成兩組,一組可以隨意的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另外一組則限量供應配合飼料。結果吃限量配合飼料的小鼠壽命明顯的比隨意吃喝的小鼠壽命要長得多,也健康得多。
影響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飲食這塊就是要記住營養均衡四個字。基本原則是:控制總熱量維持正常體重,避免高脂高糖高鹽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用粗糧雜糧代替部分精細主食,奶製品、豆製品、蛋類、魚蝦、白肉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每天吃一點點堅果。這也是各國膳食指南給出的飲食建議。具體食譜可以私信「減肥食譜」四個字,這個食譜不但可以減肥,也是絕大部分人適用的健康飲食。
⑥ 長壽的奧秘是什麼
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很多,並且因人而異。在諸多因素中可分為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兩大類。
先天因素包括遺傳和優生。國內外調查資料發現,在80-84歲的人群中,家族長壽率為52%;在105歲以上的人群中,家族長壽率為70%。各地的調查資料還證實了多代長壽家族的存在。其中,三代以上連續長壽的占長壽家族的30%,其家族長壽人數占長壽家族人數的50%。醫學專家對遺傳的機制——染色體進行了研究,發現長壽者的染色體多於一般人,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減少也慢。
遺傳是客觀的,但是,我們可以通討主觀的努力,人為地提高遺傳因素,抵禦後天的不利因素,這就是優生。首先,長壽老人中42%為頭胎生,21%為第二胎生,特別是健康狀況較好的長壽老人,70%為頭胎或二胎生,這表明他們大多數是在父母青壯年時期誕生的。國外資料證實,頭胎孩子或年輕母親生的孩子壽命要長些,而高齡母親生的孩子壽命要短。另外,長壽老人的父母,沒有近親結婚的。
和遺傳、優生等先天因素相比,社會、自然環境及個人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顯得更為重要。世界各地的平均壽命都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延長的。各個國家的人均壽命與它的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據報道,1977年,世界人均壽命為59歲,其中工業發達國家的人均壽命在70歲以上。自然環境也與人的壽命密切相關,長壽地區較多分布在山區或邊遠地帶。但由於城市科學衛生事業的發展,醫療、營養水平高於農村,所以,城市的人均壽命高於農村。百歲老人的比例,農村高於城市,這是與農村環境幽靜、空氣清新、森林茂密有關。近年來,我國在城市考察中,發現廣州百歲老人的數量高出其他城市數倍,這是與廣州氣候溫和、綠化好、園林多有關。
在後天因素中,尤以抗衰老、設法減慢或阻止衰老過程的進展最為根本。抗衰老的具體措施,可分為非葯物性措施和葯物性措施兩種。
1.非葯物性措施。美國科學家伯格等曾把鼠分為兩組進行限食試驗。對其中的一組從幼年始減少食量的46%,另一組則不限食。其結果,限食組的雄、雌鼠的預期壽命分別增加了25%和39%。在到達1000天時,不限食組的雄鼠全部死亡,而限食組的還存活50%;至1200天時,不限食組的雌鼠全部死亡,限食組的還存活73%。推及至人,科學工作者認為,從幼年開始限食具有抗衰延壽的作用。
一些學者經過研究認為,如果寒冷的環境能適當降低動物肌體的體溫,則有抗衰和延長壽命的作用;如果周圍的寒冷環境不能降低動物的體溫,抗衰老和延長壽命的作用則不明顯。因此,有些學者設想,如能用葯物降低人類的體溫,也許可以減慢人體衰老的速度,從而延長人的壽命。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能健全循環系統機能,改善老年人的肺功能,增強消化能力,提高代謝水平,對神經系統、骨骼肌肉和各器官都有改善作用,從而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2.葯物性措施。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關於皇家貴族尋找「長生不老」靈丹妙葯的傳統。在國內外文獻中,也有一些有關抗衰老葯物的記載,現只介紹其中的幾種:
乙氧基喹是抗衰老葯物之一。它可以抑制小鼠的一些器官隨增齡而增加的澱粉樣變,並可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力,使小鼠的平均壽命增加72%.屬於增加壽命幅度最大的抗衰葯物之一。
氯酯醒也是具有抗衰老作用的葯品。有關報告說,如給小鼠使用氯酯醒,可使雄鼠平均壽命增加27%,其最高壽命增加39%,使雌鼠平均壽命約增加5.9%。
此外,在動物或人類的衰老過程中,核酸制劑是對損傷細胞進行修復的材料。在本世紀七十年代,外國學者用大鼠作試驗證明,給5隻750天的老年大鼠每周注射一次核酸制劑,有4隻死亡年齡為1600-1900天,其中1隻活到2250天,不用葯的大鼠至900天全部死亡。
除上述三種葯物外,也有些人服用維生素及中葯的延年益壽方劑,但效果如何,目前尚無足夠的證據。
⑦ 除遺傳外,人類壽命的長短,會被人的其他行為方式改變嗎
除了遺傳,人的行為方式決定著壽命的長短。而長壽與人的行為方式有兩種長期被關注的理論。一是吃七八分飽更長壽,二是體溫較低能增加壽命。現在前一個理論得到較多的研究結果證實,而第二個理論也在得到研究的驗證。而且兩者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
比如,從進化上來看,37攝氏度被視為人類和其他大多數哺乳動物的最佳溫度,因為這被視為生物化學反應的理想溫度。而降低溫度到36.5攝氏度會使人和哺乳動物長壽,但為什麼自然進化不選擇這樣的理想溫度呢?所以,可能的答案是,低溫不是理想的選擇。因為這一溫度不能使動物擁有後代和傳遞基因的能力增強。
所以,盡管康蒂等人研究中的小鼠是健康長壽的,但這種降低了體溫的小鼠可能會產生潛在的健康問題。如果低溫有選擇優勢,進化早就促使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這么做了,但事實並非如此。所以,得用全面的眼光來看待少吃或吃低熱量食物與低溫增加壽命的現象。少吃和低溫固然可以長壽,但是否會有其他的健康問題還難說,而且一般人也做不到。
另一方面,個體之間溫度並非相同。有的人溫度可能低於37攝氏度,這是否也是他們長壽的原因?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另外的研究來證實。
⑧ 剛出生的小倉鼠幾天睜眼
剛出生的小倉鼠需要十五天才能夠睜眼。
倉鼠寶寶出生後大概15天左右的時候就可以把眼睛給睜開了。一般是兩周左右睜眼,可能有時會晚一些是正常現象。晚睜眼可能跟提供的營養有關,多給母鼠補充些營養應該會快些,如果三周後還沒開就可能有問題了。
小倉鼠剛出生的時候,體重才僅僅2克,此時的倉鼠寶寶極其脆弱,千萬不要用手抓,可用方便筷子將其推到湯匙中移動。剛剛出生的小寶寶就可以自行吃奶了。正常小鼠自己可喝奶,一周以內小鼠都靠喝奶活。
(8)小鼠長壽擴展閱讀:
飼養小倉鼠介紹如下:
倉鼠的壽命平均在兩年左右。當然,不同種類的倉鼠壽命會有所不同。公鼠通常要比母鼠長壽,而沒有生育過的母鼠要比生育過的母鼠長壽。
記住小鼠一樣都是需要喝水的哦,不要給小鼠喝生水,就算是冬天也沒有必要用溫開水的,只要主人注意小鼠的飲用水不要結冰就好。也可以給小鼠准備水果,但是一定要切成小塊,而且不要投喂太多防止小鼠屯糧,造成水果腐敗霉變。
⑨ 小倉鼠的壽命為多久
正常飼養情況下,倉鼠的壽命一般在2-3年。大多數倉鼠的壽命在2年半左右,也要長壽的鼠鼠活到3年以上,但畢竟還是少數。不過,公婆類的壽命普遍略長一些,在3-3.5年之間。通常公倉鼠比母倉鼠長壽,沒有生育過的母倉鼠則比公倉鼠長壽。
飼養:
1、底盤面積大於0.5m2的籠子。提供多個藏身處,材質可以是紙或者木頭等。墊料厚度不小於20cm,窩材的原料應該柔軟,包括無塵的刨花、稻草等。
2、侏儒和熊類倉鼠需要的跑輪直徑應當分別大於20cm和30cm,另外合適的跑輪應該擁有一個封閉的奔跑曲面。如果使用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籠子,請務必保敞開頂部以便通風。
3、每天清理尿濕墊料、食盆和飲水器,每月清理整個籠子但建議保留一部分舊墊料以便倉鼠適應氣味。對侏儒和黃金倉鼠,整個籠子分別每個月和每14天清理一次,定期放風(需要看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