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康熙元年是哪一年
康熙元年是1662年。在位的皇帝是: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後佟佳氏,清朝第四位、清軍入關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1)康熙60歲是公元那一年擴展閱讀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玄燁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其母孝康章皇後佟佳氏時為庶妃。史載孝康章皇後向太後問安之時,出門時看到有龍繞身,孝庄太後才知道孝康章皇後有身孕。孝庄太後說:「我當初懷順治皇帝的時候就有這種景象,如今佟佳氏也是如此,必定降下祥瑞。」
玄燁一出世,就得到了年輕的父母的喜歡,順治帝特委託可靠的奶媽帶他到紫禁城外哺養。他小時候未經出痘(天花),父母惟恐他染上這不治之症,才不得不採取這一措施。因此,他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多少年後,康熙帝猶抱憾不已。
但是他所患天花之症並沒有危及性命,僅在臉部留下幾個細小的麻點。這使他對當時這種最可怕的疾病有了終身免疫力。而他出過痘竟成了他將來繼登帝位的一個有利因素。玄燁從五歲開始讀書識字,很快顯露出勤奮好學的天分。
史載玄燁天表英俊,聲音洪壯有力。六歲的時候,偕同眾兄弟向父皇問安。世祖福臨問皇子們最想做什麼。皇二子福全說作為一個賢王足矣。唯有玄燁說道希望效法父皇。於是福臨十分看重玄燁。
㈡ 清朝康熙歲辛丑是公元那一年
你搶到車之後可以放進自己的車庫,如果不是很好的車不會裝追蹤器,那麼直接停進去就是你自己的了。如果有追蹤器就無法停如車庫
㈢ 康熙五年丙辰歲是公元那一年
康熙五年(1666)
清 公元1666年 丙午 康熙五年
此年歷史大事:
嚴禁督撫收受賄賂
康熙五年(1666)元月,康熙帝諭吏部等衙門,總督、巡撫均系倚任重臣,必秉公清政,為其僚屬做出表率,使百姓安居。今督撫公然收受州縣官饋送物,視為常例。更有甚者,爾等居然將不同的州縣分成上、下等,按等級收受賄賂。州縣官吏為取悅上官,加派民間,以致百姓困窮。今後,如再不改正此等弊端,督撫由科道官查訪彈劾,司道以下各官由督撫糾參。如果督撫不嚴加檢查,且徇情舞弊,不予糾參,待事發時,一並從重治罪。同時,他還命吏部等部院通行曉諭各省督撫。
圈換旗地之爭
清軍入關後,圈地之風甚盛。其時,八旗所圖地,按左右翼次序分配,但因睿親王多爾袞休住永平府,故將應屬鑲黃旗的永平一帶地方,給了正白旗,而鑲黃旗則被分在右翼之末的保定府、河間府及涿州等地區。此事已過二十餘年,旗民也早已各安其業。康熙帝親政前,四大臣輔政,其中,鑲黃旗的鰲拜與正白旗的蘇克薩哈既為連襟,又同輔政,然而,他們常因事而爭執不下,裂痕日深。康熙五年(1666)元月,鰲拜因本屬鑲黃旗之地被正白旗所佔,久耿於懷,決意更換。輔臣索尼、遏必隆都支持他,鰲拜遂移文戶部,並以土地不堪為理由。戶部尚書、隸正白旗的蘇納海認為土地分配已久,且康熙三年奉有民間土地不許再圈聖旨,反對更換。鰲拜暗欲置之死地。此後,雖有議政王大臣議復此事,又有都統貝子溫齊等人查勘八旗佔地的詳情,輔臣等仍稱旨說:永平府周圍地畝未經圈出,應令鑲黃旗移住。並援引順治帝的凡事俱太祖太宗例行之旨,極欲實現鰲拜心願。四月,戶部遵旨議復鑲黃、正白兩旗換地一事,以兩議請旨。鰲拜等人在稱旨時將兩議中於己有利的內容全部納入。是年底,直隸山東河南總督、隸漢軍正白旗的朱昌祚和直隸巡撫、隸漢軍鑲紅旗的王登聯均據實據理,抗言直諫。鰲拜等對他們稱旨嚴責。不久,在鰲拜的一手操縱下,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均被革職,交刑部議罪。年輕的康熙帝知道拜鰲必欲殺害這三人,特召四輔臣詢問,獨蘇克薩哈不語,其他三人堅持應置重刑。康熙帝始終不允鰲拜等人所奏。誰知,鰲拜竟擅自矯旨,將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處予絞刑,家產抄沒。十二月,這場圈換旗地之爭以鰲拜得勢暫告結束。期間,共遷移鑲黃、正白兩旗壯丁六萬餘人,圈換土地三十一萬余晌,迫使大批人民失去土地,衣食無著,飢寒交迫,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同時,鰲拜的行跡使得清初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了。康熙八年(1669)七月,康熙帝親政後,親閱蘇納海等三人處絞的案卷,指出此案純系鰲拜等人在圈換旗地之爭中不按律文,羅織罪名,濫殺無辜大臣。蘇納海等「冤死深為可憫,理應昭雪」。八月,追賜蘇納海謚襄愍、朱昌祚謚勤愍、王登聯謚愨愍,各予祭葬如例,恩賞蘇納海等三人之子入國子監讀書。
定京城營官遣返遊民規
康熙五年(1666)清政府規定北京城的營官和有關的地方衙署官員,應將無業遊民和來歷不明人及時遣回原籍,以便清理離鄉逃避差役人,維持社會秩序。
藍瑛逝世
藍瑛(1586-約1666),浙江錢塘人。早年追求古法,筆墨秀潤。中年以後,筆力轉為勁健,渾厚練達,時人稱其為「浙派殿軍」。與陳洪綬,丁雲鵬,吳彬三人共稱「明末四大怪傑」。
範文程死逝世
範文程(1597-1666)。文程字憲斗,沈陽人。明生員,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投後金。
林起龍請設分地稽查制度
康熙五年(1666),漕運總督林起龍針對漕運途中關卡過多,嚴重延誤交兌時間的狀況,上《請寬糧船盤詰疏》,提出設立分地稽查制度。林起龍指出:每年從東南各省北運漕糧多達四百萬擔,分別裝在近六千艘船隻內,在長達六千餘里的水運中,沿途查禁夾帶的關卡多至二十餘處,凡到一處則每船必查,每艙必搜,致使漕船阻滯,北運遲緩。此外,還有逆風暴雨、冰凍封河等因素,在一年僅有八個月的通航時間內,關卡盤查就佔去兩個月左右,這樣,漕船到達通州的交兌、南返、冬修必然受到影響,拖累來年漕運。形成惡性循環。為此,應只在起運地儀征、瓜州與重鎮淮安、濟寧及天津倉場各盤查一次,其餘諸關卡一律放行。對於押船旗弁的夾帶,應有嚴格規定,每船隻限六十石,違者抄沒入官。完全禁絕夾帶不利於南北互市,並將造成北方各省的南貨價格飛漲。同時,對交兌漕糧、沿途包買、賄官行私、奸商搭船等行為治以重罪,直至斬首。如此「大法一施,奸人知警」,諸弊禁絕。康熙帝批准其奏請。林起龍在此任內,還先後題請免除濱海移民的賦稅;疏通淮城至運河的河道;修築濟寧等處的堤閘;嚴禁押運漕船的兵丁欺壓百姓等等,深得民心。但是,朝中的一些權貴卻對他的這些行動妒恨在心,伺機陷害。康熙六年(1667),關卡減少後,夾帶驟增,朝臣借機爭相彈劾,林起龍引咎致仕,不久病逝。
㈣ 康熙辛亥年是公元哪一年
康熙十年,農歷是辛亥年,公元是1671年。
㈤ 康熙辛丑年換成公元年是哪一年
康熙辛丑年,即清康熙六十年,
大致相當於公元1721年。
又,由於公元紀年與年號紀年每年的起止時間不完全重合,所以具體是從1721年1月28日(星期二)起,到1722年2月15日(星期日) 結束
㈥ 康熙歲次己丑年是公元哪一年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公元1709年。
㈦ 康熙四十三年是康熙43歲那年嗎具體是公元幾幾年
不是,是他當皇帝四十三年,康熙八歲(1661年)登基,十四歲勤政,在位六十一年,康熙四十三年就是1704年。因其在位期間,國家日益強盛,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了康乾盛世。因其文治武功卓越。被評為 千古一帝。
㈧ 乾隆皇帝六十大壽是哪一年
1770年。
清朝人使用農歷,配干支紀年。出生當年算一歲,數滿60年,所以弘歷出生於1711年,加上59等於1770。
㈨ 康熙乙未年是公元哪一年
乙未年--中國傳統紀年農歷的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32年稱「乙未年」。各個公元年份,年份數除以60餘35,或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2,除以12的余數是8,自當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的歲次內均為「乙未年」。
康熙乙未年,是1715年。
㈩ 康熙元年是哪一年
康熙元年是1661年,康熙元年即康熙登基得第一年,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玄燁年僅八歲,二十四歲的順治帝福臨突然病逝。
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順治十八年(1661年)他臨終時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選其為繼承人,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當年正月初九日(2月8日),玄燁即位於太和殿,時年僅6歲(虛歲8歲),頒詔大赦,並改明年為康熙元年。
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崩於暢春園,終年68歲。廟號聖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傳位於第四子胤禛。
(10)康熙60歲是公元那一年擴展閱讀
玄燁的生母佟佳氏只是皇宮中一名不受恩寵的貴妃。玄燁降生時,父親順治皇帝專寵貴妃董鄂氏,對這個不請自來的三阿哥並不非常關心。玄燁七歲時,遭到天花的侵襲,但是他所患天花之症並沒有危及性命,僅在臉部留下幾個細小的麻點。
這使他對當時這種最可怕的疾病有了終身免疫力。而他出過痘竟成了他將來繼登帝位的一個有利因素。然而後面不幸接踵而至,他八歲喪父,九歲時疼愛他的母親又死了。兩年之間父母雙亡,只有他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後,一直輔佐著他。
玄燁後來回憶到,那年母親生病的時候,他日夜守候在床邊,滴水不進。母親去世時,他日夜啼哭,不思飲食。直到晚年,玄燁回憶起這一幕幕還不無悲傷地說,他在父母的膝下沒有得到一天的歡娛,「此朕六十年來抱憾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