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70歲的老人,得了「房顫」還可以活多久
看到樓上的回答,不忍直視。房顫的危害最可怕的是並發症,也就是腦卒中的風險顯著增加,可以通過射頻消融顯著改善的。很多八九十歲歲的患者也接受了這種微創手術,術後生活顯著改善,也不用因長期服葯給身體造成損害。鄙人對房顫比較熟悉,建議去北京上海接受最專業的射頻治療。推薦上海市一醫院劉少穩專家團隊,CASE術式/大環消融,房顫射頻手術能達到90%以上的成功率。
❷ 70歲老人,房顫、心率慢,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房顫、心率慢,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最好來院檢查,若身體條件好應該手術治療,我院每年300餘例換瓣,效果好,死亡率極低。
(沈陽軍區總醫院朱鮮陽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❸ 77歲老人房顫有幾種很危險嗎
根據患者年齡過大,長期服用西葯,患者耐葯性會加強的。
意見建議:建議像此類心臟搏動,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最好到中醫院進行面診組方中葯調理的。
❹ 老年人房顫要注意什麼
房顫又叫做心房顫動,是一種心房電活動紊亂的疾病。年齡是房顫的危險因素之一,年紀越大者患病的風險越大,60歲以上的老年人房顫患病率從約為1%,而70歲以上的老年人房顫患病率高達10%。房顫容易復發,不易根治,老年人要注意以下這些事項:
定期體檢。房顫患者需要定期檢查心臟彩超,動態心電圖等相關情況,綜合評估期可能出現的風險以及可能出現的意外,及時調整葯物,以避免出現不良預後,減少不良事件。
戒煙戒酒。煙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質對使心跳加快,加重房顫病情;酗酒損害心臟健康,增加房顫危險。所以,房顫患者最好能做到戒煙戒酒。
少飲咖啡濃茶。咖啡、濃茶等會使得神經興奮,加快心跳,不利於房顫預後。除此之外,蘇打水、巧克力中也含有咖啡因,也應該限制飲用或食用。
避免勞累。房顫患者本身心臟負荷就過重,而過度勞累會使心臟負荷更重,加劇心律失常。因此,房顫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做到勞逸有度。
減輕壓力。即使是沒有心臟問題的健康人群,在壓力過大時也可能發生房顫。研究表明,心理壓力是最常見的房顫誘因。因此,房顫患者要把壓力最小化。
控制體重。身體超重會增加心臟負荷,進而增加房顫危險。肥胖症會改變心房大小,隨著體重的增加,心室心房會逐漸肥大。
規律用葯。多數的房顫患者需要服用葯物,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葯物包括鹽酸索他洛爾,另外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對患者得中風的風險進行評分,已決定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療。對於需要服用的房顫患者來說,一定要遵醫囑規律用葯。
治療基礎疾病。冠心病、慢性肺病、甲亢、糖尿病、心肌病、睡眠呼吸暫停等疾病都可能引起房顫,如果房顫患者同時存在其他基礎疾病,也要進行積極治療。
總之,老年人要想與房顫和平相處,不外乎解決引起房顫的基礎疾病,避免房顫的誘因,改善生活方式,堅持服用抗心律失常葯物及抗凝葯。當然,還要記得定期復查及評估病情變化。
❺ 房顫一般多大歲數會有這樣的情況
很多研究表明,缺乏維生素D的人易患心臟病和中風。但日前,美國一項新研究表明,維生素D含量高於正常值時同樣損害心臟。如會加快心臟跳動節律,增加心房顫動的發生率。 「傷心」還是「補心」 有爭議 早在2009年,美國心臟病協會科學大會上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維生素D水平缺乏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相關。 研究人員對超過2.7萬50歲以上、沒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老年人群,僅隨訪一年多的時間,他們發現維生素D水平很低的患者77%更容易引起死亡,45%的患者較容易發展為冠心病。維生素D水平缺乏的患者發展為心力衰竭的比例是正常水平人群的近兩倍。 研究人員因此認為,維持維生素D的正常水平有助於防範心血管疾病的並發症。 然而,另一種聲音則透露:維生素D過多會損傷心臟。2011年,美國心臟協會年會上提出的一項最新研究來看:維生素D過剩未必對心臟有利,反而甚至會給心臟帶來傷害,有可能增加房顫發生的機會。 房顫有何危害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發作沒有規律,很難預料發作和停止的時間。」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主任張澍教授介紹道,房顫患者的心房則會呈現出一種快速而紊亂的顫動,無法進行正常、規則的收縮與舒張活動,會感覺心慌、氣短、胸悶、眩暈、呼吸不暢等。 張澍教授解釋說,老年人房顫的發病率高達10%,是僅次於高血壓、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如果發生心慌、胸悶和喘氣,脈搏忽快忽慢,有可能是患有房顫了, 在此基礎上, 晚上一躺下就會憋氣,雙腳浮腫,又經常沒有力氣和精神,有可能是房顫引起的心力衰竭,則為較嚴重的情況,需要馬上治療。 目前,我國的房顫病人可能高達800萬,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同時,房顫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大而增加。房顫最大的危害是在心房內形成血栓,發生腦栓塞,從而導致腦中風與痴呆,嚴重危及生命。 對老年人而言,房顫也是一種「三高」疾病,即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 服用維生素 一定要在安全范圍內 張澍教授提醒患者,「對於人體而言,任何種類的維生素、替代品均存在利弊。因此服用前要確定一個安全的劑量范圍,醫生要幫助患者明確多大劑量是有益於健康,多大劑量下具有一定的毒性。」 建議那些最近被診斷為房顫,並且正在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的患者一定要提醒自己的醫生,是否做一些檢測,來了解自己體內血液中營養物質的水平, 幫助分析產生房顫的原因。李穎 相關鏈接 哪些人易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調劑體內鈣、磷代謝,維持血鈣和血磷的水平,從而維持牙齒和骨骼的正常生長就發育。兒童缺乏維生素D,易發生佝僂病。 人體內維生素D主要有兩個來源: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合成和飲食提供(食物和補充劑)。 維生素D缺乏的最高危險人群主要包括:缺乏陽光或者在陽光下遮蓋皮膚的人、深色皮膚的人、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老年人(因為血液中有較少的維生素D的預兆因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外出的時間減少)、過度肥胖的人,以及孕婦和哺乳期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