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為什麼還在干農活
因為沒有工作,而且家裡面有地需要打理,如果不打理地就會荒廢,再或者想要給家裡減輕負擔,找份事情做,能夠養活住自己
⑵ 為什麼工地上有許多60歲的農村老人還在拚命幹活
假如他活到80歲,還有三十年,做不動了吃什麼?農村沒有任何保障,不做就得餓死,政府根本不用指望,再累還不是得勞動
⑶ 為什麼農村60歲老人還要打工,為什麼沒有退休金呢
俗話說,「工人愛機器,農民愛土地。」因為是農民出身沒有文化,只有一生種田地某生活。
⑷ 農民工人數超過了60歲,還能繼續去幹活嗎
對於大多數農村人來說,只要他們能做事兒,有事兒干,就會一直處於忙碌的狀態,經常會給人一種閑不下來的感覺。這種閑不下來被很多人認為是幹了大半輩子,已經習慣了。這閑不下來的背後還有他們對自己未來的擔憂。農村大多數人都沒有購買養老保險,更沒有城裡人每個月可以領取的那種固定養老金,他們一旦哪一天老了走不動了,就意味著沒有經濟來源。在六十多歲的這個年齡階段,他們不僅要承受眼前的各種壓力,還有看向更遠的未來。
農民工,60歲基本上能幹活。現在農村種莊稼的老年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60歲以上的人。
⑸ 年過六十歲的農村老人,為何依然會在工地幹活
為什麼農村有一些六七十歲的老人還在外出打工?樂意回復這個話題。
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為什麼這樣做呢?
我認為有如下幾個方面,總的情況來講,農村的老人們也是迫不得已。
老人的特殊情況。有這種習慣的老人,農村還是有一定比例的。有的這樣老人,上沒有負擔,孩子們條件也很好,家裡的生活也很富裕,但是他們仍然堅持外出掙錢。我和他們談心的時候,老人們的觀點也很明確:勞動掙錢已經是一種習慣,都六七十歲了,無論如何也改不了。如果偶爾停下來,反而感覺無所事事,很可能還弄出病來。
這就是創作者對話題的回復。也是我個人的觀點,也是農村的具體情況,歡迎大家討論!
⑹ 為什麼有些農村老人60多歲了還在工地幹活他們為何不在家享福
說到農村,真的有說不完的話題其中褒貶不一。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佔比也很大。今天想跟大家聊下農村老人。其實農村老人真的可以說他們是最辛苦勞累的一群人。特別是上了70歲年級以上的老人,在農村他們還要靠自己勞動才能解決溫飽問題。不像城市裡的人,年滿60以上歲數的老人在城市裡很多就是帶帶孫輩,曬曬太陽、打打太極、跳跳廣場舞,過著悠閑退休生活。但農村人就不一樣,他們的生活相信只有農村人才知道。
⑺ 對於農村有些60歲以上的老人還出去打工,你們怎麼看
多數農村人都在外打工,其中以年輕人居多,有不少超過60歲的農村老人也會選擇外出打工。在大眾眼中,超過60歲,就到了該頤養天年的時候了,可為啥還有60歲以上的農民外出打工呢?
有人說農村老人之所以外出打工,是因為在家裡閑不住,所以才會外出打工。要說農村老人都是在家閑不住才選擇外出打工,也不準確,農民外出打工都是自願的事情,農民會根據自家的生活情況來決定是否外出打工。對於那些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的來說,超過60歲還去打工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的話,超過60歲以後很少會出去打工,在家種點糧食種點菜,就可以在家養老了。農村老人是否閑得住,主要還是取決於自家的經濟條件。
說實話,農村超過60歲的老人還在外出打工,多數都是被生活所迫,並不是因為自己閑不住。在家每天下下棋,溜達溜達,這是很多農村老人嚮往的生活。對這一輩農村老人來說,一輩子都在種地,以及打工,把子女養大之後,還需要照顧孫子,雖說一生沒有停下勞動的腳步,但是並沒有多少存款,這是農民真實生活的寫照。農村超過60歲的老人之所以不在家養老,選擇在外打工,我覺得並不是因為閑不住,而是被生活所迫。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⑻ 農民到60歲之後還要繼續干農活,為什麼不能早點退休
我國現行的退休年齡是,男性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不過這是針對城鎮職工的規定,而農民卻沒有退休這一說法,農民到了60歲之後,想要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只能是繼續種地,幹活,基本是干到身體實在支撐不住的時候,甚至說是干到生命的盡頭才停下。
⑼ 心酸,為什麼農村60歲老人,還要外出打工
農村有句老話是:「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步,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是說什麼年紀要知道做什麼事,50-60歲的時候就不要跟錢打交道了。這話應該是說給城裡人的,60歲這個年齡,對於城裡的老人來說正是安享晚年,吃喝玩樂的大好時光,而對於農村60歲老人來說依然還要像年輕人一樣在外奮斗,為什麼城裡60歲的老人可以安享晚年農村的老人卻還要外出打工。來看看農村老人怎麼說的?
一:為了幫孩子買車買房結婚
在這物價飛漲的年代,在農村天價彩禮不說, 在結婚時,女方還要要求買車買房。這么一大筆費用,就單靠子女在外辛苦賺錢,根本就不夠,因此,這份壓力作為父母的自然也就承擔下來了。
賺錢養老。農村沒有退休金,單考每月政府補發的養老金根本就不夠用,而且農村拉人為孩子減輕一些負擔,不想用子女給的錢,種地也賺不了幾個錢,在外面打工總比在家要強的多,現在掙點錢攢著,等以後年齡大了花著也方便,萬一有病有災的也不至於拖累孩子,咱農村老人可不比城裡的老人,我們不賺錢怎麼養老呢?
三、閑不住
大多數農民都都忙碌慣了,每天都在幹活,有時候閑下來反而不習慣,有些人則想,一個人在家閑著什麼也不做,除了看看電視也很無趣,還不如外出找點活干,這樣也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賺些錢,這豈不是兩全其美。這也是其中的原因。
在農村,不少農民都是活到老,干到老。他們已經養成了這種習慣,天天爬起來就是幹活,你讓他休息,他們還覺得不舒服,農民不容易啊。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減輕孩子的養老負擔,60多歲還在外面打工,子女更應該學會感恩,感恩父母,報答養育之恩。
⑽ 農民工,60歲還能幹活嗎
農民工、建築工好像名稱後面加個工字就高大上了一樣,其實說穿了無非就是農民去城市裡面,干一份城市人幹不了也不願意乾的工地活罷了,一群農民去城市打工,莫名其妙的就成了農民工,然後又給描繪了一個高大上的稱為建築工人。
農民想有錢還不是兩條路,打工和種地,種地現在已經指望不上了,這個時候再不打工,你讓我吃曬喝啥那?沒有錢,到了干不動的時候,指望著天天給孩子們要錢,這老臉還往哪裡放,所以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60歲的農民工還依然堅持著,並且做著最壞的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