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幫扶措施內容怎麼寫
思路:要寫清楚幫扶的基本情況、家庭成員、幫扶過程、幫扶成效。為什麼需要幫扶,是接受農業科技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弱還是家庭勞動力少,無固定經濟來源?了解政策認真填寫,防止走過場和形式主義。
具體內容填寫:
1、第一頁為基本情況。身份證號碼和姓名住址想必都不會有錯的,在致貧原因這一欄,應該根據國家標准規定的原因,比如疾病、殘疾、勞力、技術等方面。
2、第二頁的家庭成員一欄,應當填寫姓名、身份證號碼,將整個家庭成員都填寫進去,一方面是看看到底是否屬於整戶扶貧的對象,另一方面也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
3、幫扶人員也要將基本信息寫進去,可以知道整個幫扶過程,工作單位和電話號碼是必須填寫的。
4、幫扶成效。就是你幫扶後的成果,雖然有些是國家政策,有些是幫扶對象的個人努力,但只要有成效就必須填寫。
5、主動介紹,簽字確認。這些政策不僅幫扶人員自己要理解,也要反復向幫扶對象反復灌輸,一方面讓他知道自己的權利,另一方面也能體現幫扶人員的工作。在幫扶成效一欄,需要由幫扶對象簽字確認。
㈡ 精準扶貧幫扶措施
不是每戶多少錢,而是享受措施,比如教育雨露計劃每戶3000,健康扶貧351,180,產業扶貧按照特色種養的不同種類補助,光伏扶貧每年3000等等。
㈢ 精準扶貧個人幫扶措施
一、基本情況和貧困原因:該戶是扶貧低保戶,家庭人口有5人,勞動力2人。主要致貧原因是缺少勞動力和勞動技能。家裡老人年事已高,且殘疾;小孩還在讀書,戶主由於文憑低,又無相關技術,只能在外打打散工,全家收入偏低,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182.4元。
二、脫貧目標:計劃2018年底實現脫貧,預計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7500元以上。
三、脫貧措施:
1、按照精準扶貧政策,落實資產性收益扶持措施,確保全部貧困人口每年有穩定的增收。
2、產業幫扶:扶持每年種植水稻 3畝、養雞200隻,預計產值25000元。
3、住房改造:協助2017年完成修繕新建住房改造任務,在施工技術指導方面提供幫助,落實住房改造財政補助資金。
4、醫保救助:幫助貧困戶購買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銀齡安康保險,協助購買大病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家庭成員都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大病醫療商業補充保險等待遇, 60歲以上貧困人員能享受銀齡安康保險,減輕醫療支出負擔,防止因病更貧、因貧棄醫。
5、社保保障:幫助貧困戶18-60歲人員購買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使貧困人員老有所依,減少後顧之憂,減輕家庭負擔。落實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政策,保障60歲以上貧困人員能享受能按時領取養老金,提高家庭收入。如有可能,爭取申請為低保扶貧對象,落實無勞動能力貧困戶政策兜底脫貧措施。幫扶該貧困戶家庭成員解決就業問題,介紹到效益好的企業就業。
㈣ 2018貧困戶的幫扶措施及成效如何
1、鎮村工作組、駐村扶貧幹部進村入戶,全部走訪;確保貧困戶實際收入與系統收入一致,實際調查與系統數據誤差率低於2%。 2、完善《廣東省農村貧困戶家庭經濟收入情況調查表》由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組歸入貧困戶檔案。 1、系統數據要保證收入合理性:收入過高、收入過低、無收入、邏輯性問題(最高控制在15000左右)
㈤ 扶貧措施包含哪些
一是產業發展脫貧:
主要包括農林產業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科技扶貧等方面,提出了13項產業扶貧工程或具體措施;
二是轉移就業脫貧:
主要從組織開展職業培訓和促進轉移就業等方面,提出了6項就業扶貧行動;
三是易地搬遷脫貧
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四是教育扶貧:
主要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降低貧困家庭就學負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動計劃和措施,不斷提升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逐步消除因學致貧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五是健康扶貧:
主要從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貧工程,加快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效緩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六是生態保護扶貧:
主要從生態保護修復、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個方面,提出了11項重大生態扶貧工程和4項生態保護補償方式,使貧困群眾通過參與生態保護實現脫貧;
七是兜底保障:
主要從社會救助、基本養老保障、農村「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通過築牢社會保障安全網,解決好特殊困難群體和弱勢群體的脫貧問題;
(5)80歲幫扶措施有哪些擴展閱讀
貧困戶認定的程序:
認定貧困戶需要經過5個步驟:農戶申請—村民主評議—村公示公告—鎮審核公示—縣審核公告。
1、農戶向村委會提交申請;
2、村委會收到農戶申請後,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評議,產生初選名單;
3、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對初選名單簽字後在村裡張榜公示;
4、鄉鎮對各村上報名單進行審核,將結果返回各村再公示;
5、再次公示無異議後,鄉鎮將名單報縣扶貧辦審核認定,並在全縣公告貧困戶名單)。
㈥ 幫扶措施內容怎麼寫
填寫幫扶措施內容應該包括基本情況、家庭成員、幫扶過程、幫扶成效以及幫扶對象簽字確認。具體內容:
1、第一頁為基本情況。身份證號碼和姓名住址想必都不會有錯的,在致貧原因這一欄,應該根據國家標准規定的原因,比如疾病、殘疾、勞力、技術等方面。
2、第二頁的家庭成員一欄,應當填寫姓名、身份證號碼,將整個家庭成員都填寫進去,一方面是看看到底是否屬於整戶扶貧的對象,另一方面也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
3、幫扶人員也要將基本信息寫進去,可以知道整個幫扶過程,工作單位和電話號碼是必須填寫的。
4、幫扶成效。就是你幫扶後的成果,雖然有些是國家政策,有些是幫扶對象的個人努力,但只要有成效就必須填寫。
5、主動介紹,簽字確認。這些政策不僅幫扶人員自己要理解,也要反復向幫扶對象反復灌輸,一方面讓他知道自己的權利,另一方面也能體現幫扶人員的工作。在幫扶成效一欄,需要由幫扶對象簽字確認。
幹部駐村要重點落實好六大類幫扶政策措施:
即支持貧困勞動力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實現多渠道穩定就業;實施教育扶貧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幫助獲得產業開發小額貸款;實施易地搬遷改變生存發展環境;改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和農村生活條件;支持獲得農業生產、公共服務保險和農村低保、社會救助等,確保每個貧困戶至少享受一項幫扶政策措施。
要完成好「六個一」幫扶任務,即因地制宜幫助貧困村制定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發展起一項特色優勢種養業或鄉村旅遊等增收產業,實施好一批水、電、路和危房改造等基礎設施改善項目,解決一些教育、衛生、文化、信息和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
建設一個堅強有力的「村支」兩委班子,形成一套民主規范的鄉村治理機制。通過包村領導帶領工作隊駐村幫扶和黨員、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相結合,確保幫扶對象在規定時間內穩定脫貧。
㈦ 幫扶方式有哪些
1、幫扶發展產業。圍繞產業發展規劃,鼓勵引導貧困群眾對象以產權為紐帶,依法自願流轉土地、成立合作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民龍頭企業,通過合作經營、參與生產勞動等方式獲取租金、分紅收入和勞務收入。
2、幫扶就業創業。對有條件的扶貧對象進行技能培訓,用好全民創新創業各項優惠政策,積極支持貧困對象創業。
3、幫扶完善保障。幫扶幹部對貧困家庭子女就讀建立長期助學計劃,完善低保、五保的貧困人口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4、幫扶改善條件。對貧困家庭居住條件,全面完成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行務,確保貧困戶住上「安全房」、喝上「安全水」,大力實施農村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三清潔」工程,改善貧困人口人居環境。
5、幫扶提升後勁。提高村級黨組織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開展好「三培兩帶兩服務」等活動,發揮好黨員幹部在精準扶貧中的先鋒模範作用。
㈧ 老年人幫扶計劃及措施哪些人屬於幫扶對象
摘要 幫扶對象社會孤老、退休孤老、空巢老人、80歲以上高齡老人、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經濟困難等6種老年人為長期重點幫扶對象
㈨ 一戶一策幫扶措施有哪些。
1、認真詢問面臨的困難和實際需求,與當地幹部共商脫貧攻堅具體舉措。
2、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也在精準,真正做到一戶一策不落一戶、一人一法不漏一人, 必須在「精準」上下大決心、花大氣力,切實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落到實處。
3、要進村入戶,找准致貧原因,一戶一戶地走,一家一家地嘮,逐人逐項走訪摸底,真正找准症結、切中要害。
4、要逐戶制定幫扶措施,綜合考慮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科學研究脫貧路子和增收方案,真正做到量身定做、精準施策。
5、要全程盯辦扶貧方案實施,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盯,一個過程一個過程地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6、要加大考核問責力度,科學制定激勵獎懲措施,對脫貧過程、脫貧效果和幫扶幹部實行精準考核,做到工作措施「響當當」,脫貧效果「亮堂堂」,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群眾的檢驗。
(9)80歲幫扶措施有哪些擴展閱讀:
1、一戶一策,就是貧困戶的特點分別對待,如家庭設有勞動能力的,可以在生活上扶助,沒有技術的可以在技術培訓上扶助,青年人可以走出去打工,接觸社會,開闊視野,把經驗帶回家促進家鄉致富等。
2、一人一法,就是根據個人特點,發揮作用。如,有人手巧,可以幫助發展家庭手工業等。
㈩ 精準扶貧幫扶措施有哪些
實施精準扶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千家萬戶,情況千差萬別,為確保精準扶貧工作成效,應從貧困村、貧困戶實際出發,因村因戶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一村一業」、「一戶一策」幫扶措施,實行扶貧對象「雙向全覆蓋」,做到每位幹部都參與幫扶貧困戶,每戶貧困戶都有幹部幫扶服務。
一是結對幫扶。堅持以「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下簡稱「三送」)為抓手,積極開展「三送」幹部結對幫扶。駐點「三送」幹部每名幹部幫扶3-5戶,積極開展領導幹部結對幫扶扶貧對象活動。即在職的市級領導幹部、各縣(市、區)在職正副縣級領導、市直、駐市單位「一把手」分別結對幫扶貧困戶3戶;市直、駐市單位副縣(處)級領導幹部、縣(市、區)直和駐縣(市、區)單位及各鄉(鎮)在職的正副科級領導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2戶;市、縣(市、區)直及各鄉(鎮)在職的黨員、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1戶。
二是產業幫扶。對有勞動能力和勞動積極性的扶貧對象,採取以獎代補、提供種苗、提供小額貸款或貼息,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等方式,通過「公司+基地+農戶」、「企業+農戶」、「合作組織+農戶」等模式,動員扶貧對象以土地、山場、水面及勞動力等生產資料入股的形式參與到扶貧經濟實體中來,有針對性地引導他們發展1-2項種、養殖業或旅遊服務業,依靠自身力量脫貧致富,特別注重同步發展專業合作社,以提高貧困群眾的組織化水平,提高抵禦市場風險能力。
三是移民搬遷幫扶。按照自願原則,積極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整合生態移民、地質災害搬遷等項目,對居住在生存環境惡劣、基礎設施極差、自然災害頻發地區的貧困人口和村落實施移民搬遷。結合「進城進園」、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項目,重點把居住在生存條件惡劣的貧困人口安置在工業園區、中心鎮或中心村等生產生活條件較好的地方,改善生活環境和就業條件,提升發展能力。通過對口培訓、定向定點招工等形式,引導貧困人口向中心鎮、工業園區轉移,把發展特色產業與招工就業有機結合,切實解決好搬遷戶的後續發展問題。
四是技能培訓幫扶。以農民知識化工程和勞務輸出崗前培訓為載體,以提高農民應用果業生產先進技術水平、提高農民謀生手段為主要內容,整合勞動力轉移培訓、「雨露計劃」以及職業教育等培訓資源,為幫扶對象提供免費技能培訓,使每戶扶貧對象至少掌握1項就業技能或實用技術,促進穩定就業和增收脫貧。
五是基礎設施幫扶。對貧困村每村每年安排10萬元以上整村推進扶貧資金,有效整合相關涉農資金,重點對貧困人口比較集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嚴重滯後的地方,幫助改善通路、通電、通水條件,改善農田水利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結合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建設,打造一批整村推進扶貧示範村,解決產業發展難、行路難、飲水難等問題。
六是合作社帶動幫扶。通過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貧困戶以土地、山林、草地、水域、勞動力等資源入股或流轉的方式,引導貧困戶參與發展產業。對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給予一定的貸款貼息或產業資金扶持。通過示範帶動實現脫貧。
七是保障幫扶。對幫扶對象中符合農村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條件的,及時落實相關政策,給予相應救助。對符合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的幫扶對象,優先安排土坯房改造,做好「一對一、全覆蓋」的幫建工作,提高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實施精準扶貧,應當落實幫扶到戶責任
1、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實施扶貧對象「一對一」脫貧是一項系統工程,又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民生工程,更是重要的政治任務。為確保扶貧到戶目標任務的實現,各地應成立實施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精準扶貧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實行分級負責制,把工作責任逐級分解,落實到單位和個人。做到分級負責,責任到人,不脫貧不脫鉤。
2、強化資金管理,確保安全運行。一是嚴格扶貧到戶資金管理。進一步完善扶貧資金運行和項目管理機制,規范扶貧資金投向和使用范圍,實行扶貧資金專戶管理、封閉運行,確保資金專款專用;二是實行扶貧到戶資金「一卡通」制度。扶貧到戶資金實行實名制「一卡通」管理,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安全到位;三是建立扶貧到戶資金使用管理公開、公示制度,接受群眾和社會的監督,做到公開透明,程序規范、手續完備、發揮效益。四是確保扶貧到戶資金用於扶貧對象發展生產和增加收入。
3、建立考評機制,確保工作落實。為抓實抓好扶貧到戶的實施,應建立健全扶貧到戶考核評比激勵機制。一是督促檢查機制。建立市對縣(市)、縣(市)對鄉(鎮)督促檢查機制,做到「半年檢查、年度考核」。二是考核評比激勵機制。制定考核評比獎勵辦法,將扶貧到戶納入到當地縣(市)、鄉(鎮)黨政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進行考核。各地應把實施精準扶貧的資金落實、目標任務、完成進度等進行細化分解,逐項落實,綜合評比,獎懲激勵。對組織實施完成任務好的給予獎勵,對未完成任務的給予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