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被稱為長壽金丹的是什麼種子
松樹
② 孫思邈說過的名言警句
、票氣含靈,惟人為貴。人所貴者,蓋貴為生。
2、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
3、夫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死;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相得者生;三五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4、善為醫者,行欲方而智欲圓,心欲小而膽欲大。
5、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
6、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
7、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
8、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
9、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
10、天無一歲不寒昌,人無一日不憂喜。
11、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
12、善攝生者,無犯日月之忌,毋失歲時之和。
13、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
14、畏於己者,不制於彼。
15、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葯療。
16、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若願普救含靈之苦。
17、身為神氣之窟宅,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神氣若散,身乃死焉。
18、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
19、人若勞於形,百病不能成。
20、美葯勿離手,善言勿離口。
21、養生之道,常欲小勞。
22、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
23、葯採取不知時節,不以陰干瀑干,雖有葯名,終無葯實,故不依時採取,與朽木不殊,虛廢人功,卒無裨益。
24、夫二儀之內,陰陽之中,唯人最貴。
25、為醫者雖善於脈候,而不知察於氣色者,終為未盡要妙也。
26、夫眾病積聚,皆起於虛,虛生百病。積者,五臟之所積;聚者,六腑之所聚。
27、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
28、飲酒可以陶情性,劇飲過多防百病。
29、養生之家,常須預合成熟葯,以備倉卒之急。
30、蓋聞醫經經方,性命所系,固已為至巨至急,擇於醫經、經方之書,拔其精且善者,槧版以之宇內,貽諸後世,其為深仁廣澤更何如哉!
31、凡葯皆須采之有時日,陰千曝干,則有氣力。
32、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33、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支,德逾於此。
34、凡人在身,感病無窮,而方葯醫療有限,由此觀之,設葯方之篇,是以(述)其大意,豈能得之萬一。
35、有天竺大醫耆婆雲:天下物類皆是靈葯,萬物之中,無一物而非葯者,斯乃大醫也。
36、金石草木,自有《本經》,而條例繁富,非淺學近識所能悟之。
共36條
孫思邈
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葯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葯王」。隋開皇元年(581年),見國事多端,孫思邈隱居陝西終南山中,並漸漸獲得了很高的聲名。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葯典《唐新本草》。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孫思邈年高有病,懇請返回故里。永淳元年(682年),與世長辭,享年142歲。
③ 養生語錄經典短句
(1) 中醫養生之道,不在求仙丹靈葯,而首在養心調神,養心養性可稱是養生之道的「道中之道」;
(2) 三分醫,七分養,十分防。
(3) 風吹秋葉滿天飛舞,冬季來臨雁飛南去。整理冬裝束身穿戴,冷水洗臉適應環境。晨練早起吐故納新,健康生活唱歌跳舞。願你健康快樂笑,冬季開心喜悅道!
(4) 酷暑養生,我有秘籍,油膩葷菜,盡量少吃,綠豆蓮子,健脾祛濕,冷飲適度,養護腸胃,熱茶為先,菊花清火,炎夏煩躁,多多歡聚,關懷送上,快樂安康!
(5) 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兩鞭之。
(6) 老年人新陳代謝慢,早晨血流相對緩慢,且經過一夜的消化吸收,腹中空空。所以,晨練前應喝些熱飲料,如牛奶、豆漿,以補充水分,增加熱量。
(7) 良好的健康狀況,美好的愉快心情,是幸福的最好資金。
(8) 臨大事靜氣為先,遇險灘寧靜致遠。
(9) 活動就象靈芝草,不必苦把仙方找。天天蹦蹦跳,醫生永不找。
(10) 晨起十分鍾,鍛煉有奇功,營養加運動,健康保平安。
(11) 中國最知名的養生大師不叫張悟本,而是網路;中國最暢銷的書不再是青春文學,而是養生書;中國人最常見的養生方法不是上瑜伽班,而是吃;中國人最有價值的朋友不是人生導師,而是醫生。有錢沒健康,你依然是一個窮人;修身不養心,你仍然是一個病人。
(12) 貪吃貪睡,添病減歲;清晨郊外走,健體又增壽。
(13) 春季里來重養生,勞逸結合愉身心;戶外踏青走一走,大好春光洗眼睛;午間小憩緩春困,晚間泡腳睡得沉;涼水洗臉人精神,萬事放下尋開心。祝你健康!
(14) 秋天養生有門道,早睡早起順時節,肺氣舒展身體棒,秋風秋雨莫秋愁,寒涼飲食要減少,蓮藕雪梨秋燥光。願你安康!
(15) 深秋養生四寶:潤燥首選蓮藕,開胃清熱止咳;補肺首選杏仁,豬肺燉湯美味;養陰首選蜂蜜,潤腸解毒養脾;多酸首選葡萄,益氣補血奇效。願你健康安好!
(16) 這個冬天不太冷,因為有溫馨的問候相伴;思念傳遞美好眷戀,一絲一縷藏在心間;寒風過處層林染,拂去愁雲心恬淡。祝福因你無限蔓延,願你一切遂願!
(17) 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
(18) 寡慾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
(19) 運動能增強人的體魄,塑造人的品格,磨煉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
(20) 食服常溫,一體皆春;心氣常順,百病自退。
④ 菜籃子中的微量元素對人體的作用是什麼
菜籃子中的蔬菜、瓜果、雞、鴨、魚、肉都含有豐富的營養,尤其是含有一些難得的微量元素。它們對人體的健康和壽命的長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人體一刻也離不開它們。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雖然很少,但參與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影響著人的生老病死,故有「生命元素」之稱。近20年來大量研究發現,微量元素與衰老關系密切,長壽者體內都存在平衡、優越的微量元素譜,其中鋅、硒、銅、錳、鉻、鉀等尤為重要。
1.鋅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體內缺乏鋅,可致胸腺萎縮、淋巴細胞減少,自然殺傷細胞的功能降低,導致體液免疫功能下降,加速機體的衰老過程。鋅還有抗氧化功能。自由基是促進衰老的另一重要因素。自由基十分活潑,可以通過氧化作用破壞細胞膜,導致細胞死亡。缺鋅時,機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減弱。老年人常見的食慾不振、味覺減退、皮膚粘膜潰瘍不易癒合等都與缺鋅有一定關系,補鋅往往可使這些症狀得以改善。富含鋅的食物包括牡蠣、鯡魚、瘦肉、肝、核桃、綠色蔬菜等。對於明顯缺鋅者,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鋅制劑,但應以小劑量為主。
2.硒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有研究發現,芬蘭、紐西蘭土壤中含硒量低,所以這些國家的心肌梗死病死率很高。硒具有降低膽固醇、三醯甘油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可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有研究證實,癌的發生與硒的含量成反比關系,這可能與硒能消除自由基、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有關。缺硒可出現肌肉萎縮、毛發稀疏等症。據史料記載,唐朝永樂公主自幼體弱多病,安史之亂時流落民間,數年後競變得健康美麗。究其原因,與在落難時常食富硒的沙苑子有關。
3.銅是體內多種酶的組成部分銅缺乏時,酶的活性下降,可導致膠原纖維變性,造成骨質疏鬆、牙齒脫落、頭發早白等一系列衰老徵象。國外報道,體內銅量的多少與冠心病的發病有密切關系。另外,銅缺乏還可造成神經系統失調、步履不穩和思維遲鈍等。富銅食物有蝦、魚、肝、豆類、堅果等。
4.錳能抗衰老人體的錳不足,則使錳超氧化物歧化酶不足,降低抗氧化作用,生物膜易受到損害,加速衰老。另外,錳能改善動脈硬化患者的脂質代謝,並參與腦細胞代謝,所以適當補充錳,有助於防止動脈硬化和延緩腦的衰老。我國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縣人群頭發中的錳含量就高於非長壽地區,因此有人還將錳譽為「長壽金丹」。錳含量較多的食物包括堅果、谷類、咖啡和茶葉。
5.鉻能調節血脂和血糖的代謝鉻對預防動脈硬化、糖尿病、防止機體早衰有良好的作用。啤酒、酵母、肝、黑胡椒、牛肉、糙米等食物中的鉻含量較高,不妨多吃些。
6.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須的營養素鉀有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營養包括心肌在內的肌肉組織,保持肌肉彈性等作用。近年來還發現,血(清)鉀水平與中風之間有著密切關系。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對859人的攝鉀量與中風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發現即使每天攝取少量的鉀,也可使與中風有關的死亡率減少40%。由此得出「選食含鉀豐富的食物可降低中風危險」的結論。無獨有偶,最近美國北曼哈頓中風的研究所也證實,血液中較高的鉀水平可使中風的危險降低40%~50%。該研究所對425名首次中風的患者測量了住院24小時內的血鉀水平,結果表明,排除高血壓、肥胖、吸煙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響後,血鉀濃度與中風危險性之間仍有密切關系,即血鉀越低,發生中風的危險越大。較高的血鉀水平可對抗食鹽過多引起的高血壓,對有輕度高血壓的人和高血壓危險因素較高【收縮壓<18.7千帕(140毫米汞柱)和舒張壓<12千帕(90毫米汞柱)】的人,也有降壓作用。血鉀水平較高時,還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它是降低中風危險的重要基礎。人體內的鉀主要來自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是鉀的最佳來源。綠葉蔬菜、豆類、精肉、蛋類、香蕉、橘子、檸檬、杏、青梅等均含有豐富的鉀。如果以降低血壓、預防中風為主要目標,則可以在日常飲食中多選食上述含鉀豐富的食物。一般來說,腎臟功能正常的人,選擇含鉀量較高的食物補鉀是最安全的,不會發生血鉀過高的危險。中老年人,特別是有中風危險的人,平時應盡量多吃綠葉菜及含鉀高的水果。通過良好的飲食結構,可達到預防中風的效果。
微量元素與人體的健康有密切關系,微量元素雖然不能在人體內合成,但人體對微量元素的需求也很少,一般飲食正常的健康人完全可以從天然食物中獲取足夠的微量元素。只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疾病狀態,才會導致微量元素攝人不足,可以根據機體微量元素分析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食補。
⑤ 缺少微量元素會引起哪些疾病
鈣——骨骼生長的基本元素
鈣的作用:有助於提高各種身體機能。如:對心臟的保護、幫助血凝塊的形成、預防骨質損失、使骨頭更結實,葯物的新陳代謝(紅細胞病、血小板病、心臟病、高血壓病和氣喘病,所有這些疾病都和鈣這一重要因素有關。許多葯物、一些草葯和少數維生素礦物質都會消耗血液中的鈣含量。這就可能導致上述疾病的產生。因此為了預防這類重病,就需要補鈣)、肌肉收縮和放鬆。
鐵——血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
鐵最主要的功能是在血液中擔任輸送氧氣的作用。它作為血紅蛋白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分子攜帶氧氣進入肺部,並且在全身游移和釋放氧氣。鴿子體中的鐵大約有73在血紅蛋白中不斷循環並促進更多紅血球的形成。
最近幾年的醫學研究還發現。體內鐵含量過低會給大腦功能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此外,鴿子體內鐵含量下降會影響其訓練成效,而且還會使其免疫能力受到損傷,從而增加感染疾病和死亡的危險.
鐵對視力也有幫助。好視力的部分也是由於眼裡被輸送了充足的氧,當輸送到眼裡的氧在突然減少時,視力的清晰度就會降低。鐵還可以糾正體溫過低。
鎂——骨骼形成的必須元素
鎂的最大作用是對細胞內流通的鈣進行調節。
由於鎂缺乏而引起的多種疾病有以下幾種,這些病症都可以通過補鎂而得到緩解:化學過敏、興奮、突發心臟病死亡、換氣過度[氣喘]、焦躁症。
堅果(花生)、豆類、瓜籽、穀物(特別是黑麥、小米、大麥)、海藻[羅旋藻]等都含有鎂.
鋅——促進免疫系統健康及傷口癒合的元素
鋅是構成免疫系統的最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也是鴿子相對來說較難從食物中獲取的營養元素。沒有足夠量的鋅,好幾種專門的免疫細胞——T型細胞和B型細胞以及自然殺手細胞的數量會因此而減少。鋅的缺乏增加了鴿子對感染的敏感性,使鴿子極易患感染,並且減緩了外傷後傷口癒合的速度。
磷——維護大腦與腎臟的元素
磷的效用
磷能夠協助脂肪和澱粉的代謝,供給肌體能量與活力;並能夠促進骨格健康發育。缺磷的情況很罕見,因為大部分的食物均含磷。
硒是一種相當重要的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免疫系統。
如果缺乏硒,直接的表現是未老先衰。
氨基酸
⑥ 關於養生的句子
1、健康的身體乃是靈魂的客廳,有病的身體則是靈魂的禁閉室。——培根
2、放情者危,節欲者安。——桓范
3、身體要過著一種有規則的、有節制的生活,方才能保持健康。——誇美紐斯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5、善養生者慎起居,節飲食,導引關節,吐故納新。——蘇軾
6、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生之謂也。——呂不韋
7、活動有方,五臟自和。——范仲淹
8、爽口物多終作疾。——李時珍
9、早起,尤千金妙方,長壽金丹也。——孫思邈
10、心安病自除。——陸游
11、飢梳頭,飽洗澡。——楊慎
12、起居之不時,飲食之無節,侈於嗜欲,而吝於運動,此數者,致病之大源也。——王國維
13、有規律的生活原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
——巴爾扎克
14、冬不欲極溫,夏不欲窮涼。——葛洪
15、鍛煉身體要經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常運動才不能生銹。——朱德
16、養生之道,至暮夜而虛其腹,元氣所以運轉不窮。——楊名時
17、養生治性,行義求志。——蘇軾
18、治身不靜則身危,養生之道在於動。——曾國藩
⑦ 微量元素的人類健康
人是由元素組成的,檢出90種元素。身體各器官組織如:血清有74種元素、腦48種、心臟49種、肝臟50種、胸腺18種。元素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單元,科學研究證明:地殼、海水中的元素豐度決定了人體元素豐度,環境元素分布的不平衡是人類患地方病的根本原因。人類屬於異養型生物,是通過食物鏈從環境中攝取營養元素。人的生、老、病、死無不與體內元素平衡有關,因此有關「元素與健康」問題的研究也應運而生。「元素醫學」就是在原子、分子生物學基礎上,以元素平衡為核心,從事研究、觀察和解決人類健康問題的一門學科。元素在人體的分布是有規律的,每時每刻都在做有序的運動。元素在從體內各個臟、腑的含量是有特異性的,即「元素是歸經的」。
人體內微量元素的特點
在生命體中的元素含量低於百萬分之一的,稱作微量元素。生命體內的微量元素具有以下特點:
1.相對性 一種相同的元素在某一學科中可作為主量元素,而在另一學科中卻作為微量元素,例如,氫在生命化學中是主量元素,而在材料科學中常作為微量元素另行研究。
2.低濃度 在任何生命體中元素均是微量的,並且必須服從Henri稀溶液定律和Nerst分配定律。
3.普存性 普存性即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絕對純的物質。
4.重要性 元素在所有的研究體系中雖然豐度很低,但卻具有極其重要的特定效應。
5.相關性 相關性即不僅要考慮它們單個的行為,更重要的探討其相互關系。
元素與人體的關系
前面我們已經了解到人體內已經檢出90種元素,但是這些元素在人體內含量差別很大,含量多的氧元素占身體總重量的65%,含量少的鈷元素還不到十億分之一。經研究表明在人體中有11種元素含量較多,它們是氧、碳、氫、鈣、磷、鉀、硫、鈉、氯、鎂等。其中氧、碳、氫、氮四種元素就佔了人體總重量的99.95%,剩下0.05%含量的都是微量元素。
長期以來,人們對體內含量較多的元素十分重視,而對微量元素卻重視不夠。其實,元素在人體里作用的大小不能以含量的多少來決定,有許多微量元素含量微乎其微,但作用卻不可忽視,對矮小身材兒童頭發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發現,被測定的42例矮小身材兒童,大多數患兒發中鋅含量低於正常兒童;銅含量減少較多,可見兒童的生長發育除受遺傳、內分泌、營養、運動及疾病等因素的影響,還與體內某些微量元素如鋅、銅的缺乏有關。
人類正在努力尋找延年益壽的方法,研究衰老機理,以達到延緩衰老,對抗衰老的目的。機體細胞的活力與良好的新陳代謝,依賴於機體內環境及其生理平衡,而微量元素的攝取對機體內環境及其生理平衡起重要作用。有調查表明:疾病的發生、發展與某一方面的元素的豐缺之間不存在唯一的因果關系,機體不僅從食物,而且還可通過飲水及生活環境攝取微量元素,但總的生活環境中微量元素的豐缺將造成人體微量元素攝入的多少及平衡與否。人體攝入微量元素不足或過量或元素間比例失調,都會對機體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導致某些疾病的發生,加速機體衰老,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將導致機體中與該元素密切相關的生物活性物質的缺乏,造成生理功能障礙。如錳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激活劑。具有活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種超氧自由基,它是促人生病、衰老的重要物質,所以錳有長壽金丹的美譽。另外錳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中脫氧核糖核酸酶的激活劑,所以它能保證遺傳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不變樣。另外,報道較多的硒元素,它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組成部分,機體內的硒含量與GSH-Px的活性呈正相關,GSP-Px的主要作用是催化還原型谷胱甘肽,同時使有害的過氧化物還原成無害的羥基化合物,從而保護生物膜不受過氧化物的損傷。機體缺硒時,衰老速度明顯加快。而必需微量元素及非必需微量元素「過量」同樣打破機體元素平衡,表現在拮抗另一些必需元素的吸收或直接造成機體細胞中毒,改變遺傳環境,引發細胞畸變、死亡,促使機體衰老。有人做過試驗,在高硒培養基中細胞不能生長,如加進適量的氟、鈣、鎂等,細胞則生長良好,說明單個元素對生物體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含量適宜,應特別強調「適量」,並且構成合理的微量元素譜,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防病抗衰效果。
第一類人群是少年兒童。因快速生長發育,消耗較大,補充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厭食、偏食、易生病等原因,易缺乏鋅、硒、碘、鈣、鐵等。
第二類人群是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因胎兒快速生長發育,消耗量較大,孕婦由於妊娠反應也往往會導致攝入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偏食、挑食、生病等原因,易缺乏鋅、硒、鈣、碘、鐵、鉬、錳等。
第三類人群是免疫力低下者及中老年人。缺乏微量元素鋅、硒等可導致免疫力低下,所以免疫力低下常由於微量元素缺乏所導致;老年人因胃腸吸收功能下降,且易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易缺乏鋅、硒、鉻等。
人體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狀
1、鋅缺乏
表現:食慾降低是嬰幼兒缺鋅的早期表現之一。缺鋅的孩子味覺減退,對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長發育遲緩,身材矮小,體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復感冒或腹瀉;易患復發性口腔潰瘍;缺鋅還會損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現厭食。
富含微量元素鋅的食物:生蚝、山核桃、扇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豬肝、牛肝等。
2、鐵缺乏
表現:缺鐵性貧血對於育齡婦女和兒童的健康影響非常嚴重,重度缺鐵性貧血可增加兒童和母親的死亡率。缺鐵會損害兒童智力發育,使嬰幼兒易激動、淡漠,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還可造成兒童、青少年注意力、學習能力、記憶力異常。鐵缺乏的幼兒,鉛中毒的發生率較無鐵缺乏的兒童高3-4倍。
富含鐵的食物:動物性食物,如肝臟、血和瘦肉;豆類、綠葉蔬菜、紅糖、禽蛋類。人乳的鐵吸收率高達70%。
3、鈣缺乏
表現:鈣是兒童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之一。快速成長中的嬰幼兒長期攝食鈣過低並伴有維生素D缺乏,日曬少,可引發生長發育遲緩、骨骼畸形、牙齒發育不良。
富含微量元素鈣的食物: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
⑧ 孫思邈名句
1、善為醫者,行欲方而智欲圓,心欲小而膽欲大。
2、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
3、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
4、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
5、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6、夫眾病積聚,皆起於虛,虛生百病。積者,五臟之所積;聚者,六腑之所聚。
7、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
8、飲酒可以陶情性,劇飲過多防百病。
9、善言天者,必驗於人;善言人者,必驗於天。
10、善攝生者,無犯日月之忌,無失歲時之和。
⑨ 靜氣功能激發特異功能嗎
特異功能有假二指禪不神奇仙丹靈葯很玄
何祚庥蒞蓉揭批偽科學
本報訊 我國著名的反偽科學鬥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應省科協之邀於6月21日蒞臨蓉城,為來自省、市政府行政部門、大中型企業、各大專院校以及社會各界的1000餘人士作了一場名為《當代科技發展特點及對我國科技經濟工作的啟示》的報告。
作為我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的何祚庥。在昨日的報告中,何老現場揭露了「透視識字」的騙人伎倆。何老說,所謂「人體特異功能」都是假的。美國從1975年就開始大力開展對「特異功能」的研究,想藉此「功能」進行情報工作。然而25年以後美國人無奈地得出結論:沒有特異功能存在!中國從1982年開始,就有打著「人體科學」旗號,用所謂的「特異功能」進行騙錢的勾當。
何老認為,進一步肅清體育健身與群眾健身中的封建迷信是當務之急。他說,「氣功是高級健身方式」的說法是完全荒謬的,是不可取的。傳說中所謂「內、外神功」純屬虛構,而所謂的一指禪、二指禪的神奇更不可信。
何老指出很多中國傳統的養生方法是不科學的,所謂「長壽金丹」、「仙草」大多無效,科學健身,科學養生在群眾中應大力提倡。
(實習記者 鄧君恆)
原文網址:http://quality.scol.com.cn/2000/200006/23/html/1008.htm
⑩ 孫思邈的名言名句
醫者仁心」,這些中外醫學名家的名言,是否再次點燃醫學界人員的「救死扶傷」熊熊火焰。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以為名也。——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嘗思用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將士之能力,而後可用之以制敵;善用葯者亦必深知葯性之能力,而後能用之以治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3、醫者,書不熟則理不明,理不明則識不精。臨證游移,漫無定見,葯證不合,難以奏效。——吳謙等《醫宗金鑒凡例》
4、醫者人之司命,如大將提兵,必謀定而後戰。——倪士奇《兩都醫案北案》
5、人必有天賦之才而讀破萬卷,庶可以為醫矣。——王秉衡《重慶堂隨筆卷上論治案》
6、世無難治之疾,有不善治之醫;葯無難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遺書》
7、我隨時隨地都是值班醫生,無論是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地方,救治危重的孕婦,都是我的職責。---林巧稚
8、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
9、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裘法祖
10、對弱者的同情,這是醫生很重要的一個品格和條件,患者是有病,那怕他曾經是一個強者,他生了病,被病痛折磨,他卧床不起,他就是一個弱者。——黎磊石
11、醫生要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為最大的樂趣和安慰。——王振義
12、救死扶傷濟世保健,應是學醫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