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七十歲老人應該怎樣過自己的晚年生活
70歲的老人要做到以下5點:
1.心態平和
心態平和就是遇事冷靜、不生氣、不著急、不上火、不發脾氣、不與人吵架、不攀比、心情平靜。
2.不管閑事兒
歲數大了,兒女的事就不要去管了,都交給他們自己去處理,至於處理到什麼程度,都是他們自己的事兒,有時候看見了,也不用去理會,畢竟一輩子不管兩輩子事兒。
70歲的老人要“入鄉隨俗”,如果去子女家養老,要把自己收拾的干凈利落,不要把屋裡弄得到處是垃圾,不要在屋子裡抽煙,不要往家裡帶朋友……
70歲的子女已經進入了中年,子女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大,也很累的,70歲的老人,要懂得體諒子女,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去做,盡可能的少給子女添麻煩,和睦的家庭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祝老年朋友健康長壽!
『貳』 70歲的老人可以做些什麼工作賺錢
70歲了還賺什麼錢呀,,如果腿腳利索眼力好的話可以把自己的70年的經歷寫下來好的東西可以激勵世人壞的東西可以警告世人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70年的經驗比什麼都寶貴
『叄』 如何度過70歲以後的衰老歲月呢
70歲以後,每天身體機能在下降,三四年後,就連出遠門旅遊都出不去,這個時候,該考慮趕緊帶老伴,一塊出去遊玩一下。
我父母也是70歲,目前的建議是以下幾點:
1、想盡一切辦法,在有生之年把積蓄花完,百年歸世後,不要留任何財產,包括在自己在縣城的房子和一塊價值20多萬塊的地皮,不然,留下來,弄不好,還會給子女們帶來糾紛,會想的,大家也不會去爭,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所以,我給老父親說,有生之年,把那一塊地處理掉,把錢花掉,不要給子女留下任何的財產。
5、學上網,打字,學習充電,充實自己的生活。今年,老爸來給我帶孩子時,教會他上今日頭條、刷抖音,還會打字發朋友圈,這個對他生活充實,有很大好處,以前不會上網,每天特別無聊,因此,會上網後,就每天看看今日頭條裡面的文章,特別是國家時事政治大事,國內外大事,還有父親喜歡歷史文化等,就在網上查看相關信息,吸收相關知識,父子倆還經常在一塊討論國內外時事政治,以及天文地理歷史文化等,有共同語言,精神也不錯,心態也好了很多。
『肆』 七十歲老人在家適合干什麼
這種事情不好說,看自己的體質,體質好可以幹些力所能及的事。
『伍』 70歲的人該做些什麼
70歲的人已經和孩子的心差不多了,
你就用哄小孩一樣哄著他玩就可以了
他想做什麼就讓他做吧
人活一生能享受的就享受吧
更何況人之老矣
喝酒就讓他喝吧
『陸』 問:70歲老人最需要什麼
孝敬父母,同父母的親子之情一樣,是任何民族、任何時代共同的感情,但在中國,我們這個以農立國、注重人際和諧的國家,「孝道」具有更重要的價值。
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太太在過生日的那天,盡管她不指望在外地功成名就的兒子回來陪她,但她還是熱切地盼望兒子能給她寄來一份禮物。她多希望兒子能給她寄來一本旅遊畫冊或者小孫子的影集,讓她有種精神上的享受,但結果令她極其失望,兒子僅僅給她寄來了一些錢,讓她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由此,記者想到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年人最需要子女什麼樣的孝心?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對這個問題,有些人認為,只要給父母足夠的錢或者給父母提供足夠的物質享受就算自己盡孝道了;有的人則認為,老年人最需要精神上的撫慰。老年人對這個問題都有什麼看法?近日,記者就此話題與部分老人進行了座談、交流,老人們分別談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子女的孝心貴在真情
李水旺(75歲):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子女的生活壓力都比較大,老人對子女的孝心不能太苛求,只要他們平時能常給父母打個電話,節假日能回家看看,父母身患急病及時到跟前,有這份真情就行了。
贊揚老人也是孝
王 偉:許多家庭缺的是「孝在嘴上」,他們沒有學會贊揚老人。要知道給老人適時有度的贊揚,對滿足老人的精神需求、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都有著很大作用。因此,學會贊揚老人,不僅是晚輩贍養老人的重要內容,也是一種生活藝術和敬老技巧。
精神物質都需要
賀德起(70歲):我認為,只有精神物質兩方面都讓老人滿足,做兒女的才是真正盡到了孝心。因此,在生活中,子女要盡量順從老人,與老人交心,使老人精神得到撫慰。在物質上也要盡量滿足老人的需求,讓老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保障。
精神撫慰不可少
謝世鳳(61歲):我認為,現在城市裡的老人多數都有退休金,物質生活是有保障的,最缺的就是精神撫慰。老人們都希望做兒女的經常回家,陪著自己吃頓飯,說說話,消除孤獨寂寞,精神得以撫慰。
常回家看看就是孝
王文清(78歲):我從個人體會和社會觀察中得知,目前大多數老人的基本生活都有了保障,更需要的是子女給予的精神撫慰。正如《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唱的那樣,老人們都希望子女找點空閑,找點時間,帶著孩子常回家看看。
老年人更需要子女的尊重
王全起:我認為,老年人在子女的孝心需求方面,其精神層面的需求更勝於物質的需求,所謂精神需求就是希望子女多與自己溝通、交流,使自己的生活充滿親情。此外,老年人還需要子女的尊重和善待。在生活中,老年人都希望子女能充分尊重自己的生活選擇。所以說,做子女的要處處尊重老人,甚至是老人的一些缺點,子女也要多寬容和諒解。
知心的兒女最好
楊奔陽(68歲):孝敬父母除了表現在物質上的關心和生活上的照顧外,更主要的是表現在精神上的理解和溝通。所以,兒女們孝敬老人,就應該知道父母的所思所想,做個知心的兒女,給他們以心理和情感撫慰,這才是兒女們對父母真正的孝敬。
老人需要開心舒心順心
任秀英(66歲):每個人都應對自己的父母懷有一顆報恩之心,並做到以下幾點:一要保證老人一日三餐吃好,二要讓老人穿好穿暖,三要尊重老人秉性特點及愛好,四要厚養薄葬。總之,讓老人開心、舒心、順心就算盡了孝心。
『柒』 70歲的老人要做些什麼運動
我覺得老人家歲數這么大了應該讓老人家心情愉快,主要適合的運動還是到戶外版散步,我奶奶73了天天到公園散步或者權去外面找別的老人聊天.建議你還是帶奶奶走出去,一邊呼吸新鮮空氣,一邊散步,那樣心情好了,身體也就好了.還要注意飲食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多陪陪老人家吧!!!
『捌』 70歲以後的老人一般會做什麼
人生走到了暮年,自己抄的身體健康最重要,七十歲老人活的是精神,活的是個心情,人過七十老來俙,七十歲,走完了人生大半輩子,經歷過風雨陽光,品嘗到了人生百味,見識了世間百態,悟透了世事,看透了紅塵世界,心靜了也淡了,我們應該珍惜時光,珍惜餘生,對自己家人好一點,愛惜生活的每一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三餐要准點吃,早睡早起,堅持早晚鍛鍛煉身體,當然鍛煉身體因人而異,七十歲後有個有心態,喝喝茶,聊聊天,動動腦子預防老年痴呆,七十歲以後,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成功!自己活的快樂開心,也給家庭、子女、社會減輕了負擔,所以我說七十歲以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身體健康最重要!
『玖』 該如何度過70歲以後的衰老歲月
人過七十古來稀,能活過70歲已經是非常幸運了,不過現在生活條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能活過70歲的老人是很多的。其實是很多老人注意保養身體,還是很棒的,我隔壁的。一對老夫妻70多快到80歲了,身體還非常棒。
家裡種了很多花,還養了小貓小狗孩子找的是大城市工作嘛,只有過年才回來探望。
這對夫妻的丈夫前兩年摔倒,站不起來了,只能坐著,然後他妻子一直幫他康復,起先是坐在輪椅里,他妻子推著他天天去外面散步。
人不要太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的老年生活過得豐富多彩,學習多種興趣愛好,對金錢名利,不要過於斤斤計較,那些都是過眼煙雲,沒有什麼好懷念的,身體好才是最大的資本,有個好身體,才能活得更久,成為最後的贏家。